从盐类水解的教学谈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1)

更新时间:2023-05-15 07:01:57 阅读: 评论:0

盐类水解的教学谈中学化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9
                          成都托福
[摘要]: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出发 来展开教学,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凸显最有价值的知识,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有效。
关键词:盐类水解  有效  化学  眼线笔怎么用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化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来激发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达成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什么,是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认真审视的问题。教的有效,学的轻松,是我们教学的追求。现就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盐类水解的教学例子,来谈如何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从学生般的思维组织有效设计
1.钻研教材和标准,设计好教学的起点和具体要求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它体现了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结构体系,隐含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帮助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教学分析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领悟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积极展开的。只有以学生般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来确定教学的目标,理清教学的思路,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设计。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案例1:盐类水解的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教学,是在水溶液的离子平衡的这大背景下的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重要载体。
1).教材内容的安排分析:
从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来认识到盐溶液并不是都呈中性的现象,再到分析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最后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来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2).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pep四年级下册英语课件: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现象。并抓住主要矛盾来分析问题的本质。
情感与态度:能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交流,启发。
3).学法分析:
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对盐溶液的酸碱性现象实际上已经有所了解,在初中科学中也有所呈现,如Na2CO3俗称为纯碱,其溶液呈碱性等,这就造成学生对书本中呈现的实验探究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也比较被动,学生思维问题不易暴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帮助不大。
2.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引入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又广泛的运用在生产生活实际当中。因此巧妙的教学引入将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参与欲望,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参与者,使得课堂教学有效。
案例2:盐类水解的教学引入
教师:明矾溶于水后能用作净水剂,原因是在水中产生了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水的电离平衡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它是有条件的、动态的平衡,在室温下水的电离常数为10-14。当条件改变时水的电离平衡会被破坏,而明矾净水的事例说明了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什么样移动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知识,可以减少水电离出来的H+ OH- 离子的浓度。
教师追问:该如何来改变呢?
从而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既联系了学生已有知识的回顾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展开教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紧密联系已往的知识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逐步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目的。
案例3Al(OH)3胶体的净水性教学
教师:根据已有知识的梳理、综合,引导学生分析该如何去改变H建筑业发票+ OH- 离子的浓度。
学生:从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反应条件来看,要反应就必须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其反应的实质就是要生成难溶、易挥发、难电离的物质。
在明矾净水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
写出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反应:Hdmx2O ==== H+ +OH-
                                    Al3+ + 3OH- ==== Al(OH)3
教师:水的电离为可逆反应,当Al3+参与反应发生后,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生成的OH-离子不断的与Al3+反应生成了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从而达到了净水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的思维为出发来考虑安排教学,通过对明矾净水性的例子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共同去探究什么是盐类的水解,为什么盐类会水解,到底有哪些盐类会发生水解等,从而来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在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最有效。
二、 凸显化学学科特点,突出重点核心的知识内容
1.突出化学实验在学科教学的重要地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不但可以帮助学生
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获取和灵活的运用化学学科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课课有收获,课课有提高的情绪体验。
案例4:铵根离子的检验
引导学生回忆铵根离子的检验知识内容,铵根离子的检验是通过在铵盐溶液中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让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来进行的。
教师:在铵根离子的检验实验中,其离子间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原理是怎样的?
活动1:测定氯化铵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氯化铵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观察。
试纸显示为浅红色,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利用所学的盐类水解的知识进行解释,强化运用了盐类水解的知识内容,培养对所学的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英文学生:由于铵根离子在水中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一水合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使得溶液显示出酸性,使PH试纸变浅红色。
活动2:在氯化铵溶液中继续加入强碱溶液,边加边搅拌。必要时可适当的加热。
现象:逐渐的可以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生成。
学生:继续加入强碱溶液后有氨气生成,其原因是氨水的浓度比较大的缘故。(氨水不稳定)
师生:由于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氨水的浓度逐步增大,由于氨水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分解生成氨气。如果在适当的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更是非常的明显。在铵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当中更是如此。网上支付流程
通过实验的演示,直观现象的观察,学生对于自己的探究效果更是一目了然。这在很大程度是激励了学生的探究意志,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最大的效益。
2.凸显盐类的组成特点决定水解的与否
对于有效教学来说,通过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不断的参与学习,以超过他们的现有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平最为重要。学习就应当被融入对日常不断的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而教学则应当为学生提供重新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盐类水解的教学中,分析思维能力要求强,因而就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规律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学习中需要抓住水解的对象是盐类物质,而盐类的组成结构是不一样的这一重要线索,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来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从而更好的揭示出盐类水解的本质。
案例5:盐的组成特点与水解的关系
教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测定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上。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判断形成该盐的酸碱情况。
学生活动:实验操作并记录
盐溶液
NaCl
Na2CO3
NH4Cl
CH3COONa
AlCl3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当加入的盐溶解于水后如果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就会使得该盐溶液表现出酸碱性,否则就仍呈中性(不发生水解现象)。dumpling是什么意思
结论:盐类是否会发生水解,导致该盐溶液表现出酸碱性的关键在于该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弱酸根或弱碱根离子。因为只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根离子才会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得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等。但要注意:并不是所以的盐类物质都会发生水解反应的,如NaCl等强酸强碱盐。且盐类的水解是有限度的。(分析盐类水解的结构组成原因,并揭示出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 注重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google翻译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识体系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运用,才能使能力的培养更加完善,更有效的发挥其功能,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知识体系,将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突出学科思想,加强知识的联系
在化学的教学中,物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总是相互共存的。盐类虽然种类繁多,但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盐类的形成特点把盐类分成四类来进行教学,这就是普遍性。因此在教学中只要认真弄懂几个盐的特点就可推知其他同类盐的水解特点和规律。但在学习中也要注重盐水解的特殊性,正确引导学生发生迁移,在不断的学习应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6: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东方丽人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盐类水解的本质,在盐溶液中由于盐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OH-离子作用生成弱电解质的原因。
问:为什么盐类水解后水溶液的PH值会差异这么大呢?如:
活动10.1mol/LNaClOCH3COONaNaNO2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
学生:由于生成的弱电解质的强弱仍是有差别的,盐类水解的程度是有差别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7:0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09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盐类   水解   知识   教学   学习   分析   能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