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陆空通话
作者:***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17期
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班量迅猛增加,飞行员与管制员在波道内的通话也日益频繁。随着航班架次的增加,由于英语通话不规范造成的错误也跟着增长,不利于飞行安全。因而,探讨如何规范英语陆空通话显得十分必要。
1英语陆空通话的标准性
1.1词汇分析
英语陆空通话的语义必须要表达得清楚明白,不能产生误解,这就有别于日常英语。比如说OK这个单词,生活中很普遍,但陆空通话中绝对不能出现。因为OK的意思太宽泛了,除了表示肯定以外,还可理解为收到,甚至有时它仅代表一种说话的感情,并无实际含义。如果英语陆空通话中要表达肯定的语义,就得使用affirm,而如果是想说收到,则可表述为roger。综上所述,英语陆空通话必须有唯一确定的含义。
陆空通话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使用某些专业术语,例如:standard pattern(标准等待程序)、line up(进跑道等待)、crosswind(二边)。同时因为通话时间宝贵,需要使用一些缩略用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通话的效率。比如:SID(标准仪表离场)、APU(辅助电源装置)、ATIS(自动通播)等。
1.2语句分析
管制通话用语有模式化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一句管制指令都是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信息元素。例如,管制员发指令让某架飞机下高度,那么指令一般是按照如下顺序发布:(1)Callsign(航班号),(2)Guangzhou Control(管制单位),(3)Descend(下降指令),(4)Level(目标高度),(5)Vertical Speed(下降率)。这样发指令的好处在于简单易懂,飞行员能迅速理解管制员的要求。相反,指令中如使用复杂语句会显得晦涩难懂,而口语化又容易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