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差异
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差异——以屠呦呦获诺奖为例
摘要: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因此是理解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关键。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很多人就奖项应归屠呦呦个人所有还是属于整个研究小组争论不休,这就牵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本篇文章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大概的辨析,这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减少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最后以屠呦呦教授获得国外的拉斯克奖以及诺贝尔奖为例,揭开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使我们对这种差异有一个更为鲜明和清晰的理解。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屠呦呦诺贝尔奖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基础。就像不同的土壤会滋生出不一样的花草树木,东方和西方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等众多领域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为最。
所谓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人是集体中的一员,离开集体,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小,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此相反,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科技信息》,2010年第21期,第167页,“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作者王雪、顾相菊)
但是,尽管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主义看重个人的作用,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认为前者就是忽略个人作用的混合体,也不能偏执地认定后者就是崇
尚自私自利。可以说,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权利。“美国梦”倡导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因此,美国人多有冒险精神,重视竞争,较为独立。而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中国是儒家文化,提倡谦虚谨慎,主张中庸之道,忌讳锋芒毕露。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往往以家庭、社会、国家为重。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造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哲学宗教信仰的影响,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历史和政治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从哲学宗教信仰来看,对中国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儒家思想。儒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每个人都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来看待一切事物。除了儒家学说,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宗教文化归结到一点,就是强调人是众多复杂关系中的一员,忘掉自我,无欲无求,才能超脱今生的痛苦。
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最初是英国的一批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乘“五月花号”漂
洋过海来到美国,一个国家因此诞生。他们不仅带来了清教的教义,也带来了欧洲文明和基督教思想。清教徒生活俭朴,崇尚勤奋劳动。他们认为自己是神选派来改造新世界的,因而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这批清教徒的思想理念是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各个省份,长期以来都很重视邻里和睦,“远亲不如近邻”。在北方的四合院里,许多人居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
与之相反,美国地广人稀,英美人一般居住在较开阔的地方,围墙对他们来说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习惯了这样的自由,西方人在性格上也比较倾向于独立,凡事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西方人强调的是“空”。即物体之间的空旷之地,因此住屋前后有大片草地作为房屋的空间延伸,一般并不设栏分隔。(《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王宏印,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5页)
中英这种文化冲突实际上是个人独处与群体共处的差异和冲突。英语国家注重的是个人的独处和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privacy。(转引
自《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在经济形态上,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史,具有强烈竞争特点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始终没有冲破封建社会的障碍而得到充分发展。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深刻,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个人放在集体中去衡量他/她的成就。
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封建社会历史,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都是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
当然,东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屠呦呦获诺奖所体现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对于一个诺贝尔奖不喜垂青的国度而言,这是何等的殊荣就引起了多大的关注。尽管社会上多是肯定的声音,可依然存在着一些质疑。有人发问,“由于研究成果是在一个集体主义年代形成的,那么获奖成果应该归功于个人还是集体?”这就涉及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个个很明显的差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奖项到底应该归屠呦呦教授还是“523”小组?虽然这不是我们该忧心的问题,也早已由权威机构多方权衡之后给出了答案,但借由探究此事,我们不妨一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在此事背后是如何“兴风作雨”的。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应召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项目。
屠呦呦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
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
精来提取青蒿。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日,第53页)
读到此处,可能无论谁都会觉得屠呦呦获奖无可厚非。因为正是她的执着探索,她在实验温度上做出的突破,以及她多年累积的中医知识才使遭受疟疾折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她的这一重大发现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是事情就像看起来这样简单吗?要知道,文革时期,科研工作方式就是只有集体没有个人,论文也几乎从不标明作者。在这个特殊时期,不需要个人署名的文章,新的发现以瘟疫传播的速度迅速变成了集体的财富。
1972年3月8日,在南京一次会议上,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为题,屠呦呦汇报了自己在青蒿上的发现。很快,云南和山东等数个研究小组借鉴了她的方法,对青蒿进行研究。
1976年,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也发现了青蒿素全新的抗疟机理:青蒿素中存在一种全新的结构过氧桥。后来,因青蒿素不溶于油和水,无法使用针剂,对已不能进食的重症疟疾患者,几乎束手无策。上海药物所合成了可以制成针剂的蒿甲醚,那是第一个由中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人物》,“屠呦呦其人其事”,2015 年第21期,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