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贸易企业VMI管理过程及管理要素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09 21:15:39 阅读: 评论:0

跨国贸易企业VMI管理过程及管理要素分析
作者:陈志钊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7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国贸易企业与客户的直接供货渠道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了跨国贸易企业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以下简称为“VMI”)管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过程,并根据其实现过程进一步分析了跨国贸易企业VMI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要素,为其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必要依据,也希望为VMI理论在更广阔的跨国贸易空间及更大适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VMI;跨国贸易企业;独特性;实现过程;管理要素;信息系统
        20世纪80年代,欧美学术界就提出过VMI的管理模式,即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式。目前VMI在分销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目前的研究方向基本侧重于快消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二元管理,即供应商如何利用零售商的仓库存货资料作为存货、补货的决策分析,供应商被要求赋予责任来管理零售商的产品。但目前尚没有出现对跨国贸易企业的VMI管理模式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实践上的拓展。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
        一、跨国贸易企业VMI管理的独特性分析
        目前的VMI研究主要侧重于传统的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快消品管理,前者通过分享后者对其开放的库存消耗信息来决定补货的时机并确保随时补充零售商的商品消耗。而对于跨国贸易企业,其客户很大一部分是制造型企业,又由于其属于跨国采购,供应链相对较长,不可控因素较多,故此其VMI实践上有一定独特性:1.对二级供应商的关注。传统的供应商-零售商的VMI研究中,并不特别关注二级供应商,因此本文研究中,引入了二级供应商这一因素,本文中可理解为跨国贸易企业的供方。因为跨国贸易企业不自主生产商品,因此其二级供应商的供货周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2. 对物流运输的关注。传统的供应商-零售商的VMI研究中,一般默认为供方和客户均为同一物流区域甚至就在客户处的仓储区域,因此对供应商的物流运输周期的关注度相对低,而跨国采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海运或空运的所需要的时间,就中美贸易来说,一般的海运周期小路桥联运约需要2530天到门,空运到门需要57天。这些因素都将最终直接影响对客户补货的及时性。3.客户的类型不同。区别于直接面对传统分销零售类的客户,跨国贸易企业很大一部分是面对制造型企业,其销售的产品并非最终投入使用市场的最终产品,而是属于供应链其中一环上的阶段性的产品。假设一个快速消费品的超市断货,那么客户无法及时地买
到该商品,但假如一个工厂客户因为断货而停产,那么对其本身和其上游的供方将会是巨大的损失,因为供方往往会承担巨额的停机损失费和空运费。4. 产品定制化程度不同。传统VMI研究中,供应商会同时将同一种产品为多家零售商储备库存进行VMI的管理。跨国贸易企业在此方面也很类似于传统的VMI模式,但不同的是,由于其产品很大程度上具有针对某一家客户定制的唯一性,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产品涉及专利和竞争决定的,所以维护的库存的模式虽然类似,但很大部分的产品却很可能只提供给某一家客户来使用。这就对其产品库存管理的精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叠加更下游客户所做预测的精确程度,跨国贸易企业整体供应链各环节需要控制的风险点多于传统的VMI模式。5.信息系统化程度。传统VMI研究所涉及库存产品的POS和条码扫描以及互联网信息系统化管理方式可以被广泛使用,而跨国贸易企业由于上述提及的产品特性、客户类型等原因,很大一部分尚未进行信息系统化方面的整合。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21:1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02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跨国   企业   贸易   客户   产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