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的不同风格-2

更新时间:2023-05-09 15:18:38 阅读: 评论:0

家具的不同风格-2
2007-07-27 16:03
第八讲:家具的不同风格
了解世界各国家具的不同风格
风格八:包罗万象的风格
法蘭德斯(Flemish)文藝復興
荷蘭和法蘭德斯(Flanders),今之比利時,很遲才受橫掃歐洲的文藝復興所影響,但一受影響後便發展迅速。
他們的家具是被他們自己的保守主義和對家居生活的自然吸引所影響。
荷蘭是一個偉大的航海國家。它的航海家帶回那時期外國工匠的風格思想。
所以,當荷蘭成為一個自由國家,它的家具風格立即改變並影響英國及助長詹姆士後期(late Jacobean)和威廉與瑪莉(William and Marry)時期家具之發展。
正因為他們是很愛家的民族,他們的家具也很家居化。全是厚重,笨拙而欠優雅。
雖然他們的家具或許不及同時期義大利和法國的家具那般變化巧妙,但其良好的比例用於居家,非常諧調。
因為法蘭德斯有很多技術很好的雕刻師和家具工匠,他們家具的主要裝飾就是雕刻。家具上常有葉子形狀的裝飾(foliated ornaments)和怪異的漩渦形花樣(scroll-work)。椅座常常以大的黃銅釘子將皮墊固定在木質部分。
在做鑲嵌處理,多以黑檀(black ebony),絲蘭(yucca)和其他材料。
碗櫃(cupboards)、床、桌子和椅子多以義大利式的圓柱(columns)作裝飾,並加上漩渦形花樣、配裝金屬飾片(mountings)和錐形(pyramid)裝飾。扶手椅(arm chair)有車成欄杆(balusters)狀和立方體(cubes)的椅腳。椅腳之間則以下橫檔(stretchers)相連。
碗櫃有四扇門,底座架在髻形腳(bun foot)的上面。椅子通常都呈直線條跟現代椅子相似。聯接椅腳間之下橫檔(stretchers)緊緊扣住四隻椅腳,而使得椅子看起來更堅固有力。
橡木是法蘭德斯(Flemish)文藝復興時期之間最主要的用材。
這時期有些小桌子和靠牆抬桌(consoles)依然為有些人家所愛,但椅子則為公共場合所使用。
姆瑪士'薛萊頓
18世紀最偉大的設計家湯姆瑪士'薛萊頓(Thomas Sheraton)是櫥櫃製作和鑲嵌的名家。
繼承古典線條,薛萊頓明顯地變造(adapted)許多路易16的風格,不過他也加入自己的構想(conceptions)和藝術知識,結果,突顯出所有薛萊頓家具,精巧優美,令人賞識之造形及正確的幾何比例等特色。他的作品總是顯示出古典高貴(classic dignity),精緻(refinement)和嚴謹(restraint)
薛萊頓非常依仗垂直線條而使他的設計純淨(purity)與美麗,他從不設計短曲線,如果他用短曲線的話,那一定是優美的彎曲(graceful sweep)
薛萊頓大量使用橢圓形(oval),而豎琴(lyre),細長的甕(slender urns)和格子花樣(lattice work)就是此時的特色。細稜脊線飾紋(reeding)和凹槽飾紋(flutings)也是此風格特點。他使用花飾(swags),圓錐形貝殼(cock-shell),星形(star),扇形 (fan shapes)和小的裝飾圓盤(ornamental disks)。鑲嵌(inlay)為他最愛的裝飾,並且使用許多美麗的木材。車工(turning),薄片貼面(veneering)和漆繪(painting)亦常使用。雕刻則顯細緻(delicate)輕巧(light)
薛萊頓深知結構之重要。雖然他的家具很輕巧,但它結構堅固。腿很細長且通
常為圓柱形(round),漸尖形(tapered)並加上稜脊線裝飾(reeded),另一型則為方形(square),漸尖(tapered);然在他晚期,有些桌腿則車成漩渦(spiral turned),並加上莨苕葉(acanthus leaf)裝飾。腳常不明顯。他使用和赫伯懷特(Happlewhite)一樣的鏟形腳(spade foot),塊狀腳(block foot),偶而也使用些微向外彎曲之法國式腳。
典型的薛萊頓椅背為方形,中間嵌板(panel)稍稍凸出於椅腦(top rail),椅背下端的橫檔(lower rail)通常和椅座保持向上分開。扶手從椅柱高處開始,向下以"S"形延伸滑行至扶手支柱(supports),而扶手支柱通長是由前腿向上延續的。
雖然赫伯懷特和薛萊頓之設計很相似,但薛萊頓使用較多下撐構造(under-bracing),且常用X形的下橫檔(stretcher);另外,赫伯懷特將椅墊覆蓋到椅裙(apron)而薛萊頓則讓部分座框(at frame)顯露出來。
雖然薛萊頓最喜愛用桃心花木,但他也擅把各種木材用在一起。鑲嵌時,他使用緞木(satinwood),鬱金香木(tulipwood),篠懸木(sycamore)和玫瑰木(ro wood)等。
薛萊頓設計至今仍然流行,不過市場上有些已經過很多的修飾(modification)
安妮皇后式
雖然安妮皇后式(Queen Anne)家具如同先前威廉與瑪利時期一樣,都仍顯示曾受荷蘭設計家的影響,但工匠們的創作還是很自由並且發展出英式設計(British designs)
結果,安妮皇后時期的家具顯出更精煉(refinement),優雅(grace),舒適(comfort)。英國家庭逐漸現代化並開始著重舒適感。早些時期不舒適的椅子,如今已被有包墊、裝填飽滿(overstuffed)的高背翼椅(wing chair)所取代。在安妮皇后時期也開始有了安樂椅(easy chairs)。
為了當時女性穿著膨鬆大件裙子所設計的寬大華麗椅座開始流行。因為如此,許多椅子沒有扶手。又為了令人舒適,椅背製成符合人體之造形。
海扇殼(cockle shell)裝飾雕刻最為流行,有的刻在卡布里腿(cabriole legs)的彎膝(knees)部位,椅背的頂冠 (cresting),抽屜(drawers)和椅裙(aprons)的中間處,並往往成為雕刻設計的中心圖案(center motif)。此一裝飾(ornament)和卡布里腿或許就是最突出的特徵。卡布里腿係從"S"漩渦形(S scroll)變造而成。而 S 漩渦形則在椅裙 (apron)、椅背、鏡子、甚至桌面,到處可見。
卡布里也使用在後來路易15之家具以及齊本德耳式之設計。其它腳的形狀還有球爪形(claw and ball)、爪掌形(paw)和球桿形(club)
家具表面保持素面 (plain),無鑲嵌板(paneling)或飾條(molding)。薄片貼花(veneering)較常使用,而塗漆(lacquer work)也很普遍。
餐桌多為各種折疊式(drop leaf variety);五斗櫃 (chest of drawers),高腳櫃(highboys)和矮腳櫃(lowboys)以及細長柱子支撐天蓬(testers)的床也很流行。椅子特色在於小提琴背(fiddle back)形狀之實木背板(splat)和椅後柱 (uprights)呈寬闊彎曲的外形。這些椅背通常很狹窄,且不使用下撐構件(underbracing)。
後來的設計家採用安妮皇后式構造並加入他們自己的構想。喬治王(Georgian)時期的家具就是這般特徵。
胡桃木是這時期主要的用材。因此這時期往往也稱為胡桃木時期(Age of Walnut)。
安妮皇后式家具至今仍很流行且被廣泛使用。
鄧肯'懷夫
(Duncan Phyfe)19世紀時在美國工作,並大大地受到赫伯懷特 (Hepplewhite)及薛萊頓(Sheraton)的影響,但基本上他所製作的家具仍屬創新。雖然類似英國工匠製做的家具,但鄧肯懷夫仍具有自己的特性而獨樹一格。
早期 Phyfe 家具與赫伯懷特及薛萊頓一樣美麗,線條風格也類似。嚴謹樸素的特性不是由簡單高貴家具突然轉變而來的。原來齊本德耳(Chippendale)家具,在獨立革命之後幾年頗受歡迎。
從受到英國名家的影響,鄧肯懷夫又將其風格轉向法國帝政式(拿破崙式)(French Empire)這是應民眾的需要,不過他這一系列的作品被認為比他早期作品為差。
懷夫(Phyfe)後來之家具作品,他自己也形容像似〝屠夫家具〞(butcher furniture)。因為家具厚重,缺少早期家具的美麗與優雅。
懷夫式桌子、椅子、靠背長椅(ttees)等都採直腿造形,加上細稜脊線(reeded)或刻以凹槽飾紋(fluted)。椅腿經常呈凹曲形(concavely curved)。有些桌子是由腿端為豎琴形底座 (lyre-shaped bas)所支撐。椅背有豎琴圖案(lyre motif),而X形若非直背就是彎背,又椅後柱間有成形橫木(shaped bar)
他製作許多種樣式(types)的餐桌,不論伸縮桌(extension)或組合式(ctional),它們的腳座(pedestals)經常出現豎琴形狀。此藝術圖案出現在較小的桌子,但最足以辨認之特色就是桌面與桌腿都缺直線條。
桌面活葉(table leaves)幾乎總是稍呈圓形,而角落邊邊往往有四葉苜蓿形(clover leaf)的花樣。腳座往往不是交叉豎琴形(crosd lyres)就是精美彎曲柱形(curved pillars)。他很少製作有四隻垂直腿的桌子。
鄧肯'懷夫大量依仗裝飾如茛苕葉形(acanthus leaves)、橢圓形(ovals)、羽毛(plumes)、豎琴形(lyres)。他也使用雕刻(carving)、車枳 (turning)、薄片貼面(veneering)、細稜脊線(reeding)和鑲嵌(inlay)。早期作品中,他只偶而使用黃銅(brass),但晚期就大量採用。
鄧肯'懷夫(Duncan Phyfe)在大部份設計中喜歡採用桃花心木,而他所創作的家具仍在現代房間(contemporary rooms) 使用。
哥德
在拜占庭式(Byzantine)和羅馬式(Romanesque)時期之後的哥德(Gothic)時期,受到全歐洲基督教勢力擴大的影響很大。
哥德式初期之家具做工粗糙笨重,但後來隨著人們著重世俗的生活,家具才有了很多的裝飾。而十字軍戰士(Crusaders)所帶來的拜占庭式對於此一時期的家具也有所影響。
此一型式普遍的線條皆顯笨拙,而其帶有教堂式圖案(church motif)的風味也顯得沉重(cumbersome)。大量地採用高拱(tall arches)造形往往也形成了它的特色。
小家具出現在這時期,但不適用在修道院及教堂建築物內。嚴格的教堂戒律規定家具必須符合制式(formal)而非講求舒適。所以,椅子都僵直(rigid),箱匣(chestes)和錢櫃(coffers)都巨大厚重,難以移動。
箱匣或貯藏箱(hutch)大概是最常見的家具。人們白天把它當成座椅(ats)及板凳(benches),晚上則當做床(beds)及臥榻(couches)使用。一般家用品都存放在貯藏箱中。當時的人們常常搬家,他們也就把貯藏箱當做貨箱(trunks)搬運。
貯藏箱做得很粗糙,頂板(箱蓋)在栓條鉸鏈(pin hinge)處幾乎總有縫口。而正面則是以寬大的橡木(oak)製成。
當箱匣和化妝檯(dresrs)更加普遍時,後期的哥德式家具在構造上就更為講究細緻。在這時期,開始出現架桌(trestle table),有些甚至還帶有抽屜(drawers)
帶有扶手且加裝飾的椅子只用於教堂。那是牧師的座椅或做為唱詩班席(choir stal1s)。X形椅子是和拜占庭式的三角座椅一樣的用途。
裝飾藝術圖案的靈感主要來自教堂儀式。而常使用到之折巾樣式(linen-fold type)則是衍自天主教儀式中所用到之折疊餐巾(napkin)
這時期普遍的藝術圖案(motifs)是細紋花飾窗格款式(tracery patterns)和細尖的拱門造形(pointed arch)
裝飾是仿照當地植物葉子,雕成葉飾(foliage ornament)及凹槽飾紋(fluting)
。最為人熟知的植物款式(floral pattern)或許就是皇家的三花瓣(fleur-de-lis)
橡木(oak)是這時期主要的用材。但後期的哥德式,也是開始使用針葉樹木材(softwoods)
由於教堂的影響,哥德時期的家具主要是供教堂使用。而英國式的則用於鑲有壁板之餐廳(paneled dining room)、狩獵小木屋(hunting lodge)、夏日別墅(summer homes)以及任何原始氣氛(primitive atmospheres)之處所等。
亞當兄弟
亞當兄弟並非家具製作工匠,而是建築師、裝飾師和設計師,他們雇用Angelica Kauffman 及她丈夫,Antonio ZucchiCipianiPergolesi和其他一群人等。他們為貴族建築宮殿,為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建造房屋、階壇(terraces)、橋,甚至街道和廣場。幾乎他們所建造的每一件皆為古典。
中國式的狂熱時時突現,但此流行從這時期初便開始衰退。他們的風格反映出龐貝(Pompeii)與 Herculaneum 之精神,比起路易16後期所表現的式樣(type)更為純正。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天花板,兩旁的牆壁以及在建築師指示下產生的壁爐前飾(mantelpieces)等部份。顏色通常著成紅黃褐色 (jasper) 或淡灰色。圖框為圓形及橢圓形。
他們利用神話的裝飾物,六角形、圓形、八角形和菱形造形 (lozeng-shaped )之嵌板、花環(wreath)、扇形獎章(fan medallion)、懸飾(draped)或帶圖飾。人頭獅身並帶翅膀像(sphinx)、半獅半鷲像(griffin)、海馬(a hor)、山羊(goat)、司農牧之神(faun)、公羊頭(ram's head)、女像柱(caryatid)和其它無數的羅馬、龐貝和Etruscan的古典藝術圖案(motif)等做裝飾。他們也設計牆、天花板、壁爐前飾,甚至門把(door knobs)、鎖眼蓋(escutcheons)、門鎖(locks)等房間的每件物品,包括桌面及家具嵌板。
雖然亞當兄弟決不是甚麼家具製作工匠,但他們總是設計符合人們房間需要的家具。許多帶有甕(urn)形刀盒(knife boxes)與古典支架(brackets)的餐具櫃(sideboard)、台座架(pedestal)、鐘櫃和鏡子,亞當均有設計。他們甚至設計馬車、餐具(plates)以及給 Charlotte皇后的轎子(dan chair)
他們的風格和詹姆士式(Jacobean)厚重巨大的間隔天花板(compartment ceiling)大異其趣,相反地他們係採細飾條(light molding),優雅的灰泥框(stucco frames)和漆繪來做裝飾。他們推展這樣的理論:經常利用做為會談的餐廳應以灰泥塗裝及以雕像(statues)和油畫(paintings)來裝飾,而不要掛織錦畫(tapestry)或留有食物味道的斜紋布(damask)。因此,他們的許多房間大量仰賴畫家及雕刻家之作品以至於缺乏溫暖舒適感(coziness)。而房間常是圓形或半圓形或帶有圓形壁翕(recess)
他們將義大利石膏作品(gesso work)加以改變(adapted),天花板採部份浮雕(relief),部份漆繪(painted),熟石膏(plaster)處理的非常細緻,類似硬石浮雕(cameo-like)。在飾板(plaques)使用以及威其伍(Wedgewood)為亞當後期設計提供之橫飾帶(friezees)以前,這種石膏做法需由義大利工匠製作。而威其伍本人極喜歡亞當式,並使其商業化。
亞當兄弟非常努力地把他們的精神傳佈整個房間,所以他們堅持即使地毯都要和四周設計調和。甚至桌巾亦要配合整體式樣。整體計畫(unity scheme)實施內容包括了銀餐具(silver plate)、桌面,甚至鼻煙盒(snuff-boxes)
包浩斯
Bauhaus 字義上指 建築房子 architecture hou)。德文的 bauen 就是 建造Bauhau(包浩斯)係德國 Walter Gropius 1919年在威瑪(Weimar)所創立之藝術設計學院。雖然它只維持14年就被希特勒關閉,但它的全體教員及學生都覺得有責任把新的國際風格具體化,這新國際風格完全地改變家具設計及製造的特性。
正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和他在美術與工藝運動中的追隨者,利用機器車製椅背並企求保持手工製造,但此運動德國人的態度則相信應結合藝術家、建築師和製造者/機械師等之才能。1919年,Bauhaus 將所有的藝術原理和商業形成在一起。
Bauhaus 的關鍵字是在機能(function)和結構(construction)。Walter GropiusBauhaus 的創立人及首任校長,想要克服美術與工藝間之分離。他的理想是當一位能夠將詩意氣質(poetic)和實用(practical)相結合之藝術工匠。學生及老師都學習設計理論和追求結合美術及工藝的機械生產。結果是工業生產的材料所製作之實用家具(functional pieces)也有著創新曲線設計之特性。Bauhaus 學院之同僚善於應用材料而與其現代設計理念配合得非常理想。尤其金屬、玻璃及皮革。他們通常不喜歡傳統壅腫(bulky)墊裝風格,因此以較輕之工程材料(engineered material)取代墊裝(cushioning)及線圈彈簧(coil springs)。
或許 Bauhaus設計中最為人知和經久的式樣是 Marcel Breuer Mies van der Rohe的椅子。Mies van der Rohe Bauhaus學院最後一任校長。Breuer椅是以彎曲鋼管(tubular steel)製造,至今仍在製造且供不應求(sought after
。他的 Wassily 扶手椅是以鍍鎳(nikel plated)鋼管與皮革製成,並為紀念抽象藝術家 Wassily Kandinsky而命名。他的懸臂(cantilever)椅頗為有名,因為它是第一個用一條連續的鋼管製造而無接點。巴塞隆納(Barcelona)椅是 Mies van der Rohe 1929年巴塞隆納國際博覽會德國館(German pavilion)所設計,它同樣也延用至今,不斷在製造。巴塞隆納椅是古典的 Bauhaus設計,特色是X形、鍍鉻鋼片之椅腿(chrome platedstrap steel)以及加上包墊之椅座和靠背。
1920年代和30年代包浩斯(Bauhaus)風格之特性是使用創新構造材料以及著重機能上之需要,並領導20世紀設計理論之發展。

第九讲:家具的不同风格
了解世界各国家具的不同风格
风格九:包罗万象的风格<>
赫伯懷特
受到倫敦裝修木匠(cabinetmaker)和設計師的影響,喬治'赫伯懷特式(George Hepplewhite)流傳甚廣,因為他個人風格著重於輕巧(lightness),優雅(gracefulness)和高貴(elegance)單純美麗(pure beauty)的線條。
赫伯懷特作品精細,沒有奇特的藝術圖案(motifs),但顯示出大大地受到他所常模仿之路易14風格的影響,儘管此一風格看似苗條纖瘦(slender)特性,但卻具堅固(sturdy)的英國品質。
赫伯懷特式以優雅的直腿造型,彎曲S形的正面(rpentine fronts)以及凹面切角(cut-in corners)著稱。麥鶲(Wheatear),威爾斯親王羽飾 (Prince of Wales feathers)和風鈴草莢(bellflower husks)等皆為裝飾物。椅子常用盾形(shield-shaped)椅背,超短彎曲的扶手。雖然赫伯懷特喜愛使用曲線,但總是加以精心處理。
腿通常是直的、方形、漸尖(Tapered)並以鏟形腳(spade foot)終結。漸尖、圓形腿亦被使用,其上通常都加上有細稜脊線(reeding)或凹線飾紋(grooved),有時也雕以纏繞漩渦條紋(spiral band)
椅子是赫伯懷特最著名的作品,而盾形(shield-shaped)椅背為其最大特色,不過有時也加以變化而成了箍形背(hoop),交織的心形背(interlacing heart)和橢圓形(oval)。赫伯懷特式椅背由椅座上方的橫檔(rail)所支撐,而椅座則與纖細彎曲之連續背腿相接合。
赫柏懷特之設計,流行使用豎琴(lyre),忍冬(honey suckle),甕(urn)"S"形曲線。椅座後方通常呈圓形,但其它也有方形並漸行縮小(tapering),椅座通常加以墊裝並包住椅框。
雖然桃花心木為他最愛之木材,但他亦用玫瑰木(rowood),緞木(satin- wood),鬱金香木(tulipwood)harewood,和其它稀有之用材。漆繪(painting)是他最喜愛的裝飾。
帝政風格
帝政風格(Empire Style)係回歸到希臘、羅馬及埃及設計的古典路線。希臘輪廓的椅子和羅馬裝飾的細部在這時期很顯著。典型帝政式裝飾物包括各種有翼的圖案(象徵自由)、希臘瓶飾(Greek va)、月桂花環(laurel wreaths)、豎琴(lyres)、武士的鋼盔(helmet)和鴿子(dove)等。
桃花心木是這時期製作家具的主要用材,大量的青銅製品及鍍金的飾片(mountings)常用於此風格,使得家具呈現出最有氣派的外觀。莊嚴高貴是帝政式的特色。和高雅的 Louis Seize 設計比較,其轉變是很明顯的。那就像似踏出 Marie Antoinette 城堡內美麗安逸的閨房,進入了高雅威嚴的偉大羅馬大廳。
偉大的拿破崙他自己也許可說是19世紀的凱撒(Caesar),他比較喜歡古老的風格,而不是他當政前那種帶有女性氣質之家飾。結果是藝術的,如有也許有時似嫌刻板僵硬(stiff)、一些帝政式家具把它說成是美麗永遠帶給人們歡樂的東西,當不為過。
對於某些風格,有時很難加以區分。然而,區分何者為帝政式則從不困難。突然回到埃及、羅馬和希臘的風格隨處清楚可見;平常得就如同好像他們全都厭透了在皇家花環(royal wreath)頂上有個了無生趣之正體字母 N (Roman N),或是時常帶領法國軍團得勝的帝國老鷹像(imperial eagle)。
從來沒有一個風格會比帝政式和法國氣質(temperament)如此不調和。厚重(heaviness)、堅實(solid)以及高貴優雅(stately dignity)皆非法國人之特性,卻是拿破崙時期(Napleonic)家具的路線,雖然顯得優雅藝術,卻似乎大大地表現著造作拘泥。此一觀點在拿破崙失敗後,帝政式風格很快被人摒棄的事實看來,更獲得印證,即使所有的反應使得多少有些過分。所以19世紀"巴洛克式"(Baroque)"降等之洛可可式"(debad rococo)之法國家具有著 Louis Quinze 裝飾物及設計的所有最糟特性之重現(revive),沒有偉大天才的設計師其才氣(genies)可以挽救18世紀家具的特質。
齊本德耳
木雕刻家之子,湯瑪斯'齊本德耳(Thomas Chippendale)是第一位令人將名字與家具風格聯想一起之裝修木匠(Cabinetmaker)
齊本德耳是一位設計名家,出色的雕刻家以及著名的工匠。他特別能夠吸取其它時期和其它國家的構想。批評家曾指責他,未經同意(acknowledgement)便隨意擷取他人之設計。雖然這批評是真的,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總是另外加上自己的風格和特色(distinction)
齊本德耳將東方藝術圖案(Oriental motifs)修飾改變而發展出大家熟知所謂的中式-齊本德耳(Chine-Chippendale),其至哥德式也引起他的靈感。
除了他的設計能力,他也是位好的生意人和銷售員。在1754年,他完成並出版第一本家具設計的書;如此,他以製作者的名字來分辨個人獨特之設計。
他的風格就是在桃花心木做許多的雕刻裝飾,曲線之運用自如,高雅、美麗,而且比例穩健。齊本德耳式可能比一般風格更難以辨認,因為他經常"借用"各種風格,但大致來說,實質美麗而有絕佳的雕刻就是齊本德耳式的表徵(signs)。
球爪形(claw-and-ball)腳是最具特色的藝術圖案(motif)之一,而與卡布里腿(cabriole)腿並用。其它與卡布里腿合用的腳有球桿形(club)、蹼形(web)、漩渦形(scroll)、爪形(paw)、海豚(dolphin)、葉形(leaf)和拖鞋形(slipper)等。他的哥德式和中國式係用直腿設計,至於其它設計則多採用卡布里腿。
椅子的扶手彎曲,末端且呈展開狀,通常和椅後柱相接成一角度,而扶手支柱(supports)做出向前之造形並與椅座側檔相接。此一特徵(feature)正是齊本德耳式的特性(characteristic)
椅背傾斜,外廓概呈方形,背頂為S形彎曲之造形。
齊本德耳自由地使用藝術圖案(motifs),當中他喜歡使用的有漩渦形(scrolls)、茛苕葉形(acanthus leaves)、打結的飾帶(knotted ribbons)和交織的繩帶(interlaced straps)。另外,他也使用洛可可式貝殼(rococo shells;以及如"C"形漩渦的大曲線及獅頭(lion heads)和面具(masks)等。
雖然他有時使用胡桃木,但桃花心木是他最喜歡使用的木材。所有家具種類(types),他幾乎無所不做,當中還包括餐具櫃(sideboards)和書櫥(bookcas)等。
齊本德耳的家具構造堅固,他所製作當中有許多至今尚存於世。
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Victorian)家具基本上是綜合了詮釋、改造、合併或借用歷史上設計。由美國和英帝國式設計大肆發展,這時期家具特性是巨大、厚重穩固之風格以及陰暗色特質之塗裝(finishes)。黑胡桃木和玫瑰木(rowood)常被使用,雕刻(carving)、車枳(turning)、黃銅鑲崁、珍珠乃是維多利亞式的典型。而其所偏愛的藝術圖案(motifs)則有漩渦形(scrolls)、花、葉、古典圖像(classical figures)和海上象徵物(nautical emblems)如海豚、錨紋裝飾(anchors)和三叉戟(tridents)等。
舒適和實用是維多利亞式椅子的主要特性。從輕的無扶手椅子(light side chair)到繸飾的土耳其包墊椅(fringed turkish upholstered chairs),其式樣(types)多達40種以上。橢圓形(oval)或馬蹄形(horshoe)最為普遍,如係包墊,則以一般設計款式(regular design pattern)扣上纓球飾(tufting)而形成其特色。圓形或橢圓形的包墊椅座通常中央隆起(crouched)椅座通常中央隆起(crowned)
典型的餐椅有著圓形中空(open)以及水平橫桿(splat)之椅背;腳是簡單的漩渦曲線。線軸形車枳(spool turned)和哥德式椅子也包括在這時期。
這時期費盡心思發展腳座分開(split pestal ba)之跳桌(extension dining table),所有的跳桌均有一疊縮式基架(telescoping bed),即桌面下之架構用以聯接桌腿或腳座。它的兩座平行結構單元相隔有14-18吋。當桌子()拉開時通常有第5隻腿支撐。
維多利亞中期一貫地顯示出洛可可一路易15風格(Rococo-LouisXV),誇張的比例和曲度(curvature),大量的水果及花朵雕刻,主要都雕在胡桃木,有些則雕在玫瑰木(ro wood)與桃花心木上,以及新形狀如法國第二帝國(French Second Empire)內之圖案。新奇之造形(shaping)、飾條(mdding)、車枳(turning) 薄片貼面(veneering)和雕刻等大量採用機器加工,往往顯得毫無意義。大理石面和新奇五金配件(fancy hardware of metal)、木材雕刻、瓷器等均為其特色。
早期維多利亞桌子多用手工構造方法,由裝修木匠(cabinet makers)製作,而在大城市則依賴顧客訂購生產。榫接(morti and tenon joints)是用以聯接桌腿與架構(frame),以及擺腿(swinging legs)和旋轉支架(pivoting brackets) 。支架桌(trestle table)的支撐係由單一的下橫檔(stretchers)來支撐住。桌面穩固地懸於基架(beds)之上而活頁折疊桌(drop leaf table)的懸垂(overhang)則在邊端2-4吋處。當活頁折疊桌伸展開時,是由擺腿(swinging legs)支撐而更常的是拉開或旋轉構建在桌子框架旁的支架(bracket)來支撐。
夏克
夏克(Shaker)(震顫教徒),原本為基督教之一派別,在19世紀創立了他們自主自立的社區(independent communities)。他們主要是在鄉村而且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家具在設計上都很簡單、直接;結構堅固,往往也有很好的比例以及迷人的細部。他們幾乎不加任何裝飾,又一成不變地採用當地木材如松木、胡桃木、槭木和水果木來製作,Shaker製品可說是最好的美國鄉村式樣。
夏克式家具使用各種木材,因為這些家具是由各地震顫教徒殖民(Shaker ttlements)所製作,因為這些殖民又分散在美國各地,從東岸到中西部都有。大部分的家具是以老松木製造,但也有使用槭木、櫻桃木、蘋果木和梨木(pear woods)等。槭木用來製木栓(pegs)、球狀把手(knobs)、床柱(posts)、橫檔(rungs)和椅子條板(chair slats)。櫻桃木是做桌面最好的木材,而梣木(ash)及山核桃木(hickory)則用來製做彎件(bent pieces)如搖桿(rocker)、橫檔(rungs)、條板(slats)和扶手等。
夏克式家具主要特色之一是很輕巧,可以任意移動以便清掃。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要求每位教徒隨時都要追求完美無疵,所以夏克家具從不會有粗劣的塗裝、材料後面未予塗裝(unfinished),草率油漆(sloppy paint)或不平(uneven)的組件等。
最早的椅子和桌子都塗上油漆(painted)或著成(stained)紅色。後來,夏克教徒則採取非常淡的著色,所以木紋清晰可見。最早的椅座是以藺莖(rush)、薄木片(splint)或稻草(straw)編製。而後期則使用有特色的編織帶(woven tape)椅座。夏克式家具有一個容易辨識的特性就是椅子上有橡子(殼斗)(acorn-shaped)的笠帽(finial)。椅腿漸細(tapered),沒有腳。搖椅很流行。許多搖椅有夏克教徒(Shakers)發明的特殊傾斜設計(tilting device)。夏克式椅子其他的一些特徵:如裁縫椅(wing chair)座位底下附有抽屜,以及椅背頂端有桿子(rod)橫越,用來擱放折疊毛毯或繫綁椅墊之用。
大部分的餐椅多有一片條板(slat)橫越椅背,條板的位置低,所以椅子不用時,可以推進桌子底下,夏克式椅子有供男用和女用之分,但姐妹椅(sister‘ s chair)之椅座比兄弟椅(brother’ s chair)低。搖椅的特色為直線條造形及編帶(taped)椅座,和橡子(殼斗)形的頂飾(笠帽)。搖椅總共有五種,均以其特徵來命名:漩渦狀扶手(scroll arm)、圓滾狀扶手(rolled  arm)、蕈狀端部(mushroom ends)之椅前柱(front upright )、交叉橫檔(cross rail)、和無扶手之裁縫搖椅(armless  wing rockers)等。
1800~1860年之間,夏克教徒製作一種帶有鞋形腳(shoe foot)的支架型桌子(trestle type table)。他們也製作鋸木架桌(saw buck table),放在廚房以供熨燙衣服之用。
夏克式箱匣(chests)僅有簡單的飾邊(molded edges)。沒有黃銅五金。抽屜上的木手把(knobs)都車成蕈狀(mushroom)。櫃腳是尖角支架形(bracket),而狹窄的碗櫃(cupboard)門上則配以精巧的鍛鐵(wrought    iron)門扣(catches)
許多箱匣、碗櫃及櫥櫃都固定嵌在(built in)房間內。
因宗教勢微,外在影響介入設計中,輕巧簡單的線條因而消失。今日,仍有許多公司仿製夏克式設計的鄉村家具。
詹姆士
(Jacobean)時期的家具風格分為三期:詹姆士前期、克倫威爾式(Cromwellian)和詹姆士後期。
雖然這時期的家具有所變異(Variation),但仍將之歸在一起,這是因為此時政治發生了變化。
詹姆士前後期,英國是由君主(Monarch)統治,其間則係攝政(Lord Protector)奧利維.克倫威爾所統治。因此自然有了克倫威爾時代(Cromwellain era)。
詹姆士前期的家具是承繼先前伊利莉莎白式設計發展而來。
家具的裝飾物減少,特別是曲線和伊利莎白式彎曲之雕飾。此種風格更直、更實用、更簡樸、看起來高雅而非堅固。
家具的腿都很直,且車成各種設計圖案,但所使用〝瓜球形〞(melon-bulb)比較小。椅子下撐構造(underbracing)連接在一起而做為擱腳之用。
箱匣為盒狀(box-like),往往沒有櫃腳而直接立於地面。桌子則僅是將板子固定放在桌腿上,而碗櫃就像大形箱子(box)一般。
詹姆士前期家具的特色曾為美國早期風格所仿效,也在現代仿製(reproduction)的家具中出現。
由於克倫威爾時期宗教信仰的緣故,家具不再是華麗的,而變成嚴謹(vere)、樸素(austere)和簡單(simple)。
雖然這時期的工匠忽視藝術,但他們的確生產堅固可靠以及不錯構造的型樣(models)
此時期的工匠使用很多飾條(mouldings)和車件(turnings),而腳的造形常為髻形(bun)或球形(ball)。這時期的家具,墊裝(upholstery)開始普遍使用。椅子常有墊背和墊座。
門腿型折疊桌(gateleg table)為人喜愛,至今仍廣泛使用,如同威爾斯式長衣櫃(Welsh dresr)一樣。
當英國人開始厭倦嚴峻的克倫威爾,他們再次投向國王,此即詹姆士後期。
詹姆士後期家具活潑華美,受到法國、荷蘭、法蘭德斯和其他歐洲大陸國家的影響。
這時期主要的裝飾是不斷的重複〝S〞形和〝C〞形漩渦狀花樣(scrolls),相互聯接直到佈滿整塊嵌板。此風格的特性就是在它的裝飾物﹐車成螺旋形的腿(spiral turned legs)和幾何圖形飾條(geometrical mouldings)。
雕刻的王冠(carved crown)是這時期另一特性,顯示回到君主體制的徵兆。
今日,詹姆士後期家具用在公共建築物、會客室、大廳和教堂。
家具讲课
第十讲:家具的不同风格
了解世界各国家具的不同风格
风格十:现代风格
當代經典
Marcel Breuer 馬賽爾'布魯厄
身為包浩斯(Bauhaus)學院的學生,Marcel Breuer1920年代以創造許多創新(innovative)及機能性(functional)之現代設計著稱。他的家具主要是以金屬彎管製造。看起來輕巧(light)、優美(airy),這意味著家具將成為建築空間(space)的一部份,而非在引人注意,他有名的鍍鎳(nickel plated)鋼管及皮革製作之「Wassily」椅,是為紀念抽象藝術家 Wassily Kindinsky而命名,這張椅子比起他許多其他的設計更複雜。他大抵是一位保守緩進者(minimalist),他試著創造實用和舒適的家具,但並未表達出他所有的性格。確實受到 Bauhaus 學院的思想影響,他積極參與企業界(包括以製造曲木椅子聞名於世之Thonet公司)設計家具,像他有名的懸臂椅,就很容易並且經濟地大量生產。順便一提,Breuer並非懸臂椅(cantilever chair)概念之創造者,這項榮譽應當歸諸 1926 年荷蘭設計家 Mart Stam
Mies van der Rohe 米斯范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是另一位包浩斯建築與設計師,同時也是包浩斯最後的一任校長。他首倡「建築的國際風格」。此風格著重開放式的內部空間,而且禁止應用建築裝飾。他的椅子通常有著優美高雅以鋼管構成之框架。Mies van der Rohe最著名的作品,巴塞隆納椅(Barcelona chair),是以鍍鉻鋼片(chrome plated flat steel)製作,呈X形構造,配上纓球飾(tufted)的包墊坐椅。扁平的鋼管(flat tube)須以手工塗裝,且比許多其它源自 Bauhaus學院的設計更難製作而且也貴。他也以他自己版本(version)的懸臂椅出名。其懸臂椅基部(ba)以柔和曲線(gently curved)代替僵硬的轉角(rigid angular)而有著高雅的外觀。
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Le Corbusier1887~1965,瑞士籍的建築師,以1920年代中期所設計的家具著稱。特別是他的實用金屬躺椅(chai longue),是由等高的躺椅表面支撐兩個可調整弧形所組成。身為Thonet曲木設計的愛慕者,Le Corbusier 設計的椅子帶有旋轉的基部(cotating bas)和可移動的椅背,模矩單元(modular)的儲藏牆(storage wall)及玻璃製的平板桌(slab tables)等等。
Charles Eames 查理斯'艾姆斯
查理斯、艾姆斯及其太太雷(Ray)在1946年以發展商業規模生產成型合板椅(molded plywood chairs)的技術而聲名大躁。他們所設計的椅子及模矩單元儲藏櫃(modular storage pieces)在藝術上以及技術和生意方面都很成功。 Herman Miller 公司和艾姆斯夫婦合作生產許多他們最佳的設計。
Eero Saarinen 艾羅、薩里寧
他是位建築師,偶而也設計家具。薩里寧和艾姆斯是同時代的人。他最為人所熟知之創作就是將成型玻璃纖維外殼(molded fiber glass shells)以成型腳座(molded pedestal ba)做成墊裝椅(upholstered chairs)。薩里寧也設計一些以金屬管(tubular metal)、 金屬網(wire mesh)與積層木框(laminated wood frames)製作之家具。他的許多家具都是由 Knoll Associates 公司所製造。
Alvar Aalto 阿爾瓦、阿爾托
芬蘭建築師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1898~1976)之設計,由美國 Artek 公司負責行銷。他的許多設計都以積層樺木框架(laminated birch frames)構成,由此提供敞開(open)、輕快優美(airy)支撐結構,而有著與包浩斯建築師所創造金屬管框架相似的那種感覺。他的家具有著雕塑品質(sculptural quality )以及能夠吸引美國住家家具(residential furniture )消費者的一種溫暖。
Rietveld 里特維爾德
里特維爾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之雕塑(sculptural)與抽象木製造型(forms )有顯著地不同。他是荷蘭風格派" De Stijl" 學院之成員。因為他相信家具的機能已經有了變化,他揚棄包浩斯學院形隨機轉(form follows function)之主張(notion)。起來代之,他生產運用空間性關係(spatial relationships)之設計。他的家具最常塗上黑、白、黃、紅與藍等顏色。
現代風格
過去百年來家具設計藉著改採新材料和工業方法,已經使得現代風格(Modern Style)家具的發展變成可能。 現代 這個字的定義是:有關於,或有著藉由打破傳統,特別是學術形式(academic forms)和表現方法(techniques of expression),強調實驗(experimentation)、大膽(boldness)及原創性(creative orginality)而突顯出在藝術方面的風格(style)或運動(movement) 之特性。為了遵循這項定義,工業革命以後現代風格時期之出現,突顯了家具設計方式完全改變之特性。遠離用機器生產近似低劣品質、模仿歷史風格之產品,而朝向製作過程配合材料及設計規範,生產出高品質,結構樣式上(architecturally)適當的家具。現代運動(the modern movement )的燃起也因一些創始人有新的審美觀和社會革新的理念。
正如同18世紀家具風格和亞當(Adams)、齊本德耳(Chippendale)、薛萊頓(Sheraton)、和赫伯懷特(Hepplewhite)有著密切關聯,現代設計也令人聯想到卓越優秀的一些人(pre-eminent individuals),取代以往祇用式樣(style) 和裝飾物(ornament)為主要工具,現代家具設計師則採取新興的技術與大膽新的概念來設計家具,而與他們先前的設計師有所分別,艾姆斯(Eames)、索內 (Thonet)、馬賽爾'布魯厄(Marcel Breuer)和米斯范得羅(Mies van der Rohe)等正是少數一些將家具概念形成(conceptualize)變成現代語法中 經典之作(classics) 的人。這些偉大建築師 / 設計師當中的作品,已在前介紹。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15: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90/102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具   設計   風格   椅子   使用   裝飾   時期   椅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