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 天 气 预 报
(淮北市专业气象台2017年2月26日发布)
一、上周天气回顾(2月20日---2月26日)
20-22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其中21日白天到夜里我市普降雨夹雪转雪,雨雪量10-20毫米,市区17.9毫米;23-26日我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周平均气温4.4℃,较常年同期偏低。周最低气温-2℃,出现在22日早晨;周最高气温14.9℃,出现在26日午后。
二、本周天气趋势预报(2月27日---3月5日)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28日前我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28日最高气温可达17℃左右。3月1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我市部分地区有小雨,平均风力将增大到4级左右,阵风7级,平均气温将下降3~5℃,2-3日早晨最低气温-1℃左右。具体预报如下:
2月27日 | 星期一 | 多云到晴天 | 2~16℃ |
2月28日 | 星期二 | 晴天到多云 | 3~17℃ |
3月1日 | 星期三 | 多云到阴天,部分地区有小雨 | 5~13℃ |
3月2日 | 星期四 | 多云 | -1~12℃ |
3月3日 | 星期五 | 多云转阴天 | 3~15℃ |
3月4日 | 星期六 | 阴天,部分地区有小雨 | 5~15℃ |
3月5日 | 星期日 | 多云 | 3~13℃ |
| | | |
3、农事建议:
1、气温回升后有利于病虫繁殖滋生,各地应密切关注春季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时开展综合防治。
2、旺苗田块要及时进行化控处理,弱苗田块应及早追施返青肥,促进苗情的转化。
3、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降温之前,提前浇水补水,增加麦田湿度,或喷施叶面肥,减轻低温冻害。
4、老弱人群应注意春季保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4、周基本气候特征: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本周平均气温6.1℃,极端最高气温23.5℃,极端最低气温-6.6℃,平均一周降水量7.9毫米。
本周影响农作物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低温冻害、连阴雨等。
早春气温如“过山车” 中医:护好这三处可挡春寒
早春的天气忽冷忽热,如过山车般,让不少人直呼“吃不消”,生病人也不在少数。专家提醒:立春以后,本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然而频繁的春寒使得刚刚萌生的阳气受到压制,抵抗力下降,一不小心很容易遭受疾病侵袭。
那么应该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呢?医院专家支招说,脖子、腰部、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又易暴露在外,一旦受寒可能牵连全身,所以应该护好这三处挡春寒。
颈部:戴围巾,练抬头。 身体的很多经脉要经过脖子,加上不少“电脑族”有慢性劳损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局部血管收缩、肌肉痉挛等,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甚至出现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因此,外出最好戴上围巾或穿高领衫,避免脖颈暴露在风寒中。平时可多做扩胸仰头的锻炼,帮助抻筋骨、练颈椎。双手交叉放在颈后,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颈部用力“对抗”手臂的力量。
腰部:多穿衣,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寒,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引起腰部疼痛,甚至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旧病复发。因此,赶时髦别太早,初春季节尽量少穿低腰裤、露出肚子的短夹克等,中老年人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平时活动较少的久坐族,可每天按摩后腰的肾俞穴:双手交叉,快速搓热手掌,然后把手掌捂在肾俞穴(俗称“腰眼”,腰
椎两侧二指宽处,约与肚脐相水平)上,用手掌温暖腰肾,同时双手反复按揉,至腰部微微发热。
足部:常走动,勤泡脚。双脚虽然支撑着“人体大厦”,但它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易被寒气偷袭。因此,每天一定要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工作、学习一段时间,感觉脚底发冷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及时驱寒。另外,坚持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泡脚时还可加点有温经或舒筋活血作用的中草药,如干姜、桂枝、当归、艾叶等。
惊蛰节气的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此时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
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 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另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春捂的临界温度是多少?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春季让蔬菜帮你控制“怒火”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容易发怒,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是指无故性情急躁、易于发怒、不能自制的症状,又称“喜怒”、“易怒”,应属于疾病的范畴。
肝郁气滞所引起的善怒:
在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火上炎所引起的善怒:
除了应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外,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脾虚肝盛引起的善怒:
要健脾理气为主,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有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高粱米、薏米、荞麦、栗子、莲子、芡实、山药、大枣、胡萝卜、包心菜、南瓜、柑橘、橙子等食物。
中医认为,过度的情绪反应会损伤人体的脏腑而引发疾病。我国传统的精神养生法对克服不良情绪有很好的效果,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平息怒气,但当情绪特别激动时,也应该通过异地发泄、理智消解、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怒气,使心情得以平静。
初春寒冷 心脏要过“五道坎”
春冬之际,感冒受寒爱唱“主角儿”,其实真正应防范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淤”“痰”等,并提出了“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脑心同治”两大理论,要想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偷袭”,心脏要过好“五道坎”。
保暖坎 天气较冷时,心脏病突发事件比其他季节高2-3倍,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原本因粥样硬化而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甚或发生闭塞;
睡眠坎 高质量的睡眠就相当于给心脏充足了电,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对健康最有利。傍晚与凌晨也是心梗与脑卒中的高发时段,因此心脏不好的人,经医生评估后睡前可以适当服用阿司匹林以降低上述风险。
呼吸坎 呼吸道感染在春冬季高发,导致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急性事件。因此,雾霾天气时需减少户外活动,应待在家里多喝水,千万不能开窗。
调药坎 《黄帝内经》载:“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是只要心脏不出问题,其他的脏腑一般也会安守本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神”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按时、规范用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复发。
运动坎 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久卧不动。每周身体活动时间在120分钟以上,可使心脏病危险降低一半。遇大风降温天气千万不能出门运动,可以做室内扭扭腰、伸伸腿等小幅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