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构建

更新时间:2023-06-02 21:23:05 阅读: 评论:0

如何清除手机缓存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构建
作者:徐成洋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22期
        摘要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研究。现阶段,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契合当下中国基层治理碎片化的现实需要。梳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已有研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在两者逻辑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层级互动和组织互动,构建各基层治理主体间的整合和协调机制。再基于对山东
省M镇基层社会治理案例的分析,结合研究实际提出针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效能提升的整体性对策。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层级治理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2-026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2.06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Hierarc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Governance—A Ca Study of M Town in Shandong Province
        XU Cheng-y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rearch is a systematic study.At this stage,there is obvious “fragmentation”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and the whole governance theory meets the current needs of China’s grass-roots governance fragmentation.In view of the realistic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bad on the holistic governance theory,and on the basis of the logical coupling of the two,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levels and organizations,construct the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among the various governing bodies.Ba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 of social governa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M town of Shandong Provinc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overall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hierarchy.
        Key words Integral governance;Rural grass-roots society;Governance efficiency;Hierarchical governance福州万象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政府向来重视“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
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心议题,这一举措对农村基层社会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又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研究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层级体系的构建,对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不少学者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展开研究,黄爱军[2]认为应该借鉴和运用新公共管理思想来开展我国的基层治理工作。刘金海[3]提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分析了基层治理的三大前提条件,并探讨了其模式的发展与创新。陈跃等[4]则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着手,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系列问题,继而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徐勇[5]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角度阐述了基层治理的概念,对于新时期研究乡村治理具有借鉴意义。在不断完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治理效能的提升尤为重要。提升基层
社会治理效能,最重要的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总览全局的作用[6]。曹海军等[7]借由浙江省A县“矛调中心”的案例,分析了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流程再造与治理效能提升。林星等[8]以三治结合为着力点,分析了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原则与路径,通过优化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总体结构与子结构,以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指一个社会层面,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不单依靠基层政府进行治理,还要依靠村级组织、村民、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多方主体参与治理。目前来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明显“碎片化”问题,如治理层级体系机制碎片化、治理过程权责结构碎片化、治理方式理念环节碎片化等。如何化解这些治理“碎片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与社会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及其效能提升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分析基层社会治理及其效能提升的文章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整体性治理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较强的理论逻辑关系,两者治理目标具有一致性,治理机制具有协调性,把整体性治理理论中的层级互动和组织互动应用到农村基层社
严子陵钓台会治理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治理主体间的整合和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把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1 整体性治理:理论逻辑与互动模式
        1.1 理论基础
烟气的危害性        整体性治理理论(holistic governance)一词源于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的英国。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衰微,西方国家试图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以期更好地回应公民的服务需求[9]。该理论的主要倡始者是英国著名学者佩里·希克斯(Perri Hicks)。整体性治理就是在政策、规则、服务供给、监控等过程中实现整合,其针对的是碎片化治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整体主义的对立面是碎片化而不是专业化[10]。该理论强调以整体性为价值理念、以公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协调、整合、合作为治理机制,弥补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提供全方位、合作化、无缝隙的服务供给,构建整体性政府体制[11]。通过总结相关文献,笔者认为把整体性治理理论应用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即: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整合、协调、合作为机制,通过整体性的价值理念对
基层各层级、各部门等碎片化问题进行协调与整合,以构建一种基层政府与市场和基层社会通力合作运转协调的基层治理模式。
        1.2 理论逻辑 农村基层社会层级治理逻辑框架见图1。
直接成本番茄沙司的做法        1.2.1 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旨在通过多元主体、科学手段、互动过程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满足农村基层各主体的需求,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价值导向是促使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治理效能和内生动力。整体性治理完全改变了以官僚制为理论基础的“人治行政”思想,其重点在于通过协调各个部门的运作来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协调各层级部门的工作,提高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12]。在治理的价值目标上,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只有吸收和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理念与思想,才能更加系统有效地研究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内生动力。综上,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来化解基层社会的“碎片化”问题具有可行性。
        1.2.2 治理机制的协调性。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多元治理机制、协同治理机制、联动治理机制等。整体性治理的治理机制为整合、协调、合作[13]。将整合、协调、合作运用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可为其提供整体性的治理思路:在整合层面上,整体性治理考虑的是不同的主体、层级、部门等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合作与配合;在协调层面上,整体性治理关注的是制定什么政策可以使基层社会获得有效治理;在合作层面上,整体性治理着力于达成政府与村民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将不同主体统筹协调起来参与基层治理。综上,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农村基层社会在治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协调性。
眼白发黄是怎么回事
        1.3 互动模式
        1.3.1 层级互动。
        我国政府结构属于直线职能型,强调组织纵向层级间的相互节制以及横向部门间的专业分工[14],这种直线职能型的政府结构体现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即“中央—省—市—县—镇”5级治理层级体系,这种结构模式既有利于各层主体间的分工协作,但也存在单元分离、层级分散等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倡一种纵向层级治理与横向功能治理的整
合[15],这种综合组织结构强化了中央对政策过程的控制能力,为跨部门联系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有助于解决上下层级节制引起的制度碎片化问题。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加强各层级间的合作互动,有利于协调各层级党组织和政府在推动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强化县级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1.3.2 组织互动。
        整体性治理的价值导向是满足公众的需要,以解决实际问题,其解决了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相互转嫁、相互冲突、缺乏沟通等一系列“碎片化”问题[16],强调政府通过运用整合与协调机制促进多元主体协调互动,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组织主体包括基层党委、基层政府、村级组织、村民、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通过运用整体性治理,能够构建多方主体协调参与基层治理的整合机制,以建立起良好的组织互动合作关系。既有利于激发农村基层社会各种治理主体的互动积极性,也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有效参与和协同推进农村基层社会各项事务治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红楼梦文学常识
        2 山东省M镇基层社会治理实证分析
        M镇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距市区30 km,镇域面积83万km 下辖6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万余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由于多种原因,该镇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严重 “碎片化”现象:主体参与单一、层级部门分散、过程手段冗杂、权责关系模糊、政策理念传统等。近年来,该镇依托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不断整合政策优势,推进城乡合作共融,创新网格化管理,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优化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层级体系(图2),极大地提升了治理的内生动力和治理效能。
        2.1 整合政策优势,驱动治理效能高质提升
        在精准扶贫政策下,M镇下辖的62个行政村中有9个省定贫困村,2017年在省派第一书记的帮扶带领下,M镇相对集中的5个贫困村的党支部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共同创办了以联合党支部为基础的合作社。合作社带动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协调整合能力,輻射带动周围多个村庄的农民兴业、创业、致富。M镇通过联合党支部合作社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带动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等各项工作,在脱贫攻坚的同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21:2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69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理   社会   农村基层   基层   层级   体系   过程   协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