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影响

更新时间:2023-06-01 23:56:02 阅读: 评论:0

从《红楼梦》第三回的两个译本(杨译和霍译)看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
要: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出发点,以《红楼梦》两个英语全译本中的第三回为范例,主要从译者的文化背景、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译文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思维;红楼梦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绽放了无数的奇葩。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的《红楼梦》便是其中一朵。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红楼梦》已被译为多国文字,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版本当属20世纪70年代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短片故事(以下简称杨译本)和大卫·霍克斯和约翰·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实开头的四字成语(以下简称霍译本)。
活板文言文翻译>健康锦囊两个译本都显示了译者雄厚的翻译实力,无愧于原文的伟大,
小学体育课怎么上本文仅以《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弃父进京都”的原文以及两个译本为材料进行浅度的分析与鉴赏,说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西方民族是分析型思维方式,而东方民族是综合型思维方式。比较两位译者的译本可以发现这些区别。且看下面的例子。
下面再来看对林黛玉描写的翻译:“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霍译: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l 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杨译:① 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王雅梦
the shang dyansty.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十年后再见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5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63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译本   思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