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逻辑分析的应用
李晓丹
【摘 要】多年父子成兄弟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逻辑思维上的差异,从语言结构、语言意思判断和语言意思推理三个方面,分析英译汉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后学者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特色,进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散文《遇见》>桃树作文2016(000)003
【总页数】3页(P28-29,111)
【关键词】逻辑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意思判断;语言意思推理;英汉差异
【作 者】李晓丹
【作者单位】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204
【正文语种】在水之涘中 文
【中图分类】H315.9
宝宝黄疸怎么办
英语翻译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能力。英语翻译虽非易事,但由于英语本身的特点,在翻译中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译者在翻译中常常会出现理解错误以及翻译转换过程中的转换错误。为帮助译者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大一教材(上)中由威廉姆·卡尔森所著的原文《T he College Experience》为例,阐述逻辑分析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点拨译者发现原有问题,以便提高英语翻译水平,减少翻译中的困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传达感情、思想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思维的体现和表达。而翻译则是在不同语言间进行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要借助于逻辑思维,需要进行判断、推理、论证等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而这一逻辑思维的关键,是要转换成符合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的思维过程。
本文阐述的逻辑分析就是对语言的分析,即在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怎样通过逻辑分析来达到有效、更佳的翻译目的。
(一)语言结构的逻辑分析
英语在书写表达时较注重语言结构,即英语重形合。在一个句子里,尤其是一个长句里,英语常常会使用“and、but、or”等连词,“of、about、on”等介词,还有“which、w ho、that”等引导词,来连接、说明以及引出句子。英语通过这些词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句子,写出一个信息量很大的长句,而这就注定英语在书写表达时更加注重句子的结构。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我们会遇到很多很长的英语句子,这对于英语翻译来说是一个难题。而面对这些长句时,要想准确理解和翻译,就要学会分析其句子结构,厘清前后,上下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下面举两例来分析:
例1.Going to college is a trip that has everything great and you can meet them on such a trip.
例1中作者使用了“that”“and”“on”这三个词来架构整个句子。“that”引出一个定语从句,“and”连接另一个句子,“on”指出这个旅行即上大学。分析英语句子时,我们常常可以写出一个句子的模式。比如例1的这个句子可以推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从句+and连接的句子+状语这样一个句子结构。明白句子结构后,就可以厘清句子里的逻辑关
系,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此,英语句子的结构分析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有句子形态的这些限制,英语在逻辑表达上更加严谨,掌握了这种逻辑表达方式,译者就可以胸有成竹,而无谓长句的出现。
然而在英汉转换过程中,又会出现逻辑分析上的很大变化。汉语的表达注重意合,汉语句子常常以句子的中心意思为统帅进行铺陈,主体与说明部分的组合自由、形式多样、结构灵活,没有主语的句子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很少出现逻辑关系词。由于汉语表达中缺少逻辑关系表征词,缺乏人称、时态等形态变化,也没有特别显性的词类特征(英语中有-er,-ist,-ly,-ness,en-等词缀可以提供语义信息),人们对于汉语意思的理解往往只能凭借语感及语境来完成。以例1为例,如果按照英语顺序可翻译为:“上大学就是一次旅行,旅行中的每一件事都很好,并且你能够在这个旅行上遇见它们。”这样的翻译逻辑思维比较严密,但是读起来却聱牙诘曲,让人感到文辞拙劣。而我们欣赏的翻译是:“上大学宛如一次旅行,途中所见所闻,极具魅力。”虽然翻译过来的汉语寥寥数语,但却文辞达意,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在逻辑组织上的区别。扶持资金
例2.By taking the in-depth approach,you will be exploring many of the disciplines you will enjoy the rest of your life.
这个句子中又出现了逻辑关系词“by”,以及定语从句前省略了关系词“that”。如果把由“by”引导的短语放在句末,这个句子的结构就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从句+介词短语。句子结构一目了然,根据这种逻辑关系翻译过来的句子是:“通过运用深入钻研的学习方法,你们将要探索许多学科,你将在你的余生里享用。”按照英语的逻辑思维顺序翻译出来的句子,并不符合我们的表达标准。因此改译为:“采用深入研究的学习方法,你们将探索到众多学科,享用一生。”这样的汉译简洁明了,通顺达意。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逻辑结构表述上的差异。英语句子中大量使用关系表征词,来厘清主语、谓语、宾语、从句等句子成分间的关系,因此英语句子结构更严谨。然而英译汉过程中,句子的逻辑关系又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是一种意会的语言,并不需要使用关系表证词来表述,不如英语句式在逻辑上更加严谨,因此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就更要注重文章的文采、艺术性、可读性。
(二)语言意思判断的逻辑分析
语言意思的判断主要分析译入语的表达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正确。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除了要对句子进行整体逻辑分析,还要注意句子内部细节上的逻辑问题。下面举一个非原
文的例子进行分析:
例3.My father is in the pen.
这句话可直译成:我父亲在钢笔里。然而对其意思进行逻辑判断,马上就能发现其意思表达上存在的逻辑问题。而“pen”这个单词在这句话里的意思应该是“家畜的圈、棚”,因此全句可译为“父亲在猪圈里”。这样改正后,读者就可以接受,马上明白了原文的意思。下面再举两个原文的例子:lol打野
例4.Truly,there are an awful lot of people ready to help you,but generally you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ek them out.
上面这句话里有一个修饰词“awful”,在这里如果翻译成“可怕的”,逻辑判断下意思完全不对。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英语单词的词义在本句中并非其本意的情况,这需要译者根据原文上下、前后的意思,对该词进行逻辑判断。“awful”在这里已经不是其本意,而是转变成一个表示程度的词“很,特别”的意思。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5.You should know many people in our society have invested their pennies,dimes a
nd dollars-often at great personal sacrifice-to mak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pen for you.
这句话很长,但笔者只谈其中的一个修饰词“open”。这个词的本意是“开着的”,但是按这个意思翻译出来的汉语,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通过逻辑判断和分析,“open”一词在这里是一个后置定语。英语里常常会把修饰成分放在被修饰词后,而汉语的修饰词通常在被修饰词前面。既然“open”修饰的是“受教育的机会”,通过逻辑判断,应该翻译为“可以获得的”;再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open”在这里不翻译出来更好,这句话可直接翻译为“以便你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逻辑判断,大到一句话,小到一个词语。不仅要看其表面意思,还要根据句子前后、上下的语境,判断其真正意思,这样才能把一个词、一句话翻译正确。
提前收回
(三)语言意思推理的逻辑分析
逻辑推理是人脑对于他人陈述事情和已有事实进行快速、繁杂的信号整理及过滤,并且将
获得的有用信息因素通过神经元快速地触及并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人的超感知能力。之后,通过平时累积学习到的经验认知的基础语言,对获取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找到“正确”的语言或逻辑事件。
译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意思表述的错误,他们在对英语原句的意思理解中就已经出现信息获取、分析、推理这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却出现了逻辑推理的错误,导致意思理解的错误。举两个例子分析:
例6.Truly,there are an awful lot of people ready to help you,but generally you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ek them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