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1.进展演替(progressive succession):在未经干扰的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从结构
比较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阶段,发展到结构更复杂、更稳定的阶段,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利用环境更充分,改造环境的作用更强。
2.趋同进化(convergent evolution):不同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
境而呈现出表型上的相似性。也指不同起源的蛋白质或核酸分子出现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3.光反应(light reaction):只发生在光照下,由光引起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
囊体膜。
4.自疏(lf-thinning):指同种植物或固着性动物,因种群密度引起种群个体死亡
而密度减少的过程。
5.无融合生殖(apomixis):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
现象,一种代替有性生殖的不发生核的融合的过程。
牛肉酸辣粉
6.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7.凯氏带(Casparian strip):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
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
8.有限维管束(clod vascular bundle):是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韧
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这种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
9.周皮(periderm):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组成,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的茎及根加粗生长时形成的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一种次生保护组织。
10.完全叶(complete leaf):具有叶片、叶柄和叶托三部分的叶。
11.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指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
构成的方法。
12.异形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称为
世代交替。配子体和孢子体在形态上不同。
13.原叶体(prothallium):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是单倍体的孢子直接萌发
产生的。
14.无限花序(indefinite inflorescence):无限花序的特点是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
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小花,开花的顺序是在花序轴基部由下向上或由边缘向中间陆续进行。
15.聚合果(aggregate fruit):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每一个雌
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
16.碳反应(carbon reaction):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与NADPH储存的能量(同
化力),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催化CO2 还原为稳定的糖类的过程。
17.无性生殖(axual reproduction):不经两性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
生殖方式。
名人摄影18.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膜上没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主要功
能是参与各种脂质和糖类的合成,在脂质代谢活跃的细胞中SER较发达。
19.密度制约因素(density-dependent factors):指那些随种群,个体数目增长而加
大其负面影响力度的环境因素,包括觅食难易度、生活适宜度、病虫害以及天敌等。
20.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植物在适宜光周期的处理下,就可以诱
导开花。并且可以长期保持这种诱导效果。这种效果称为光周期诱导。
21.胞饮作用(pinocytosis)物质吸附在质膜上,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获取
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22.被动吸收:指细胞不消耗代谢能量,而通过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
过程。
23.主动运输:指细胞利用代谢能量逆着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安全检查工作总结
24.多胚现象(polyemoryony):被子植物的种子内有1个以上经过正常有性生殖形成的
汉字的由来胚的现象。
25.全能性(totipotency):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
成完整个体的潜力。
26.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sis theory):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
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共生关系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叶绿体来源于蓝藻,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形成了叶绿体。
27.细胞器: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并有被膜的结构。
28.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在
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低,全能性表达越困难,植物细胞全能性高于动物细胞,而生殖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
29.无孢子生殖:是植物中常有的一种广义的单性生殖。即不经过孢子阶段,可以从孢
子体的营养细胞直接形成原丝体或原叶体的现象,见于藓类如葫芦藓类等、蕨类等植物中。
30.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
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31.异花传粉:指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
途径传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一系列受精的过程称为异花传粉。
32.粗面内质网:细胞质内由膜组成的一系列片状的囊腔和管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
离于细胞基质的管道系统。内质网有两种,在膜的外侧附有许多核糖体颗粒的,称为粗糙内质网。由于内质网是核糖体集中分布的场所,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因而推测粗糙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内质网可与核膜的外膜、质膜相连。基至通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而与相邻细胞的内质网发生联系。因此有人认为内质网构成一个细胞内和细胞间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
33.共质体(symplast):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34.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或不分离
而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亦称克隆生长。
35.镶嵌进化(mosaic evolution):指进化中表现型的各个部分独自地进行变化。
36.基粒片层(granum lamella):叶绿体基质中小的类囊体一个一个叠在一起构成的膜
片层。
37.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中释放出来的2个精子
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的现象。
38.多胚现象(polyembryony):被子植物的种子内有1个以上经过正常有性生殖形成的
胚的现象。
39.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真正相通的孔洞。
40.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多细胞植物的个体发育中,细胞的后代在形
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41.髓射线(pith ray):是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茎的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外连表
皮内通髓,具横向运输的作用,同时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42.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s,简称monocots):被子植物的一类。种子的胚中只
有一个子叶。
43.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光周期处理产生的诱导开花效应称为光
周期诱导。
44.叶脉(vein):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
45.无融合生殖(apomixis):被子植物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
现象,一种代替有性生殖的不发生核的融合的过程。包括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未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以及不定胚的生殖。
46.泡状细胞(bulliform cell):上表皮中分布的一种大型细胞,其细胞壁比较薄,有
较大的液泡,经常几个细胞并列在一起,横切面上略呈扇形。
47.细胞周期(cell cycle):在有丝分裂中,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
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48.单身复叶(unifoliate compound leaf):其叶轴上只有1个叶片,是由三出复叶两
侧的小叶退化而形成,其小叶柄与叶轴连接处有1个明显的关节。
49.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变化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
期现象。
50.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s):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
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其中的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
51.原分生组织(promeristem):从胚胎中保留下来,处于未分化状态,具有持久的分
裂能力,位于根、茎顶端的最前端。
52.载色体(chromatophore):真核藻类均具有光合器,这些光合器通常统称为载色体。美丽的英语单词
53.叶隙(leaf gap):高等植物由茎生长出叶片时,在叶的维管束从茎的维管束向外分
出后,在茎的维管束上还留有维管束痕迹称为叶隙。
54.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curve):是根据生命表中的信息绘制的种群存活或死亡的
变化曲线。
55.原生质(protoplasm):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称为原生质。
56.原生质体(protoplast):是细胞中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形成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
胞质、细胞核等。
57.胞间层(intercellula layer):又称中层,位于相邻细胞的细胞壁之间。主要成分
是果胶质,使相邻的细胞彼此粘连。
58.初生壁(primary wall):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和细胞停止生长前于胞间层内侧所形成
的细胞壁都是初生壁。
59.次生壁(condary wall):当细胞不再生长,一些细胞的细胞壁还继续发育,细胞
壁增厚,此种新增的细胞壁为次生壁。
60.组织(tissue):在植物体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或不同、行使相同生理功能
的细胞群即为植物的组织。
61.器官(organ):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构成了器官。
62.凯氏带(Casparian strip):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为内皮层,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
是在细胞的上下壁和径向壁上,常有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加厚,呈带状环绕细胞一周,称凯氏带。
奋斗图
63.淀粉鞘(starch sheath):植物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富含淀粉粒的内皮层称为淀粉鞘。
64.维管束(vascular bundle):维管组织在植物体中呈束状排列,称为维管束。
65.韧皮部(phloem):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与韧皮薄壁细胞共同组成。
66.木质部(xylem):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共同组成。
67.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近上表皮一侧的叶肉细胞呈长柱状,并与上表皮垂
直相交,类似栅栏状,细胞内叶绿体相对小而多。
小偷
68.海绵组织(spony tissue):在背腹型叶中,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
其细胞形态、大小不相同,细胞内叶绿体相对较少而大,细胞间隙大,通气能力强。
69.离区(abscission zone):木本落叶植物在落叶之前,靠近叶柄基部分裂出数层较
为扁小的薄壁细胞,它们横隔于叶柄基部,称为离区。
70.离层(abscission layer):在离区形成后,在其范围内,一部分薄壁细胞的胞间层
发生粘液化而分解或初生壁解体,形成离层。
71.保护层(protective layer):离层形成后,叶受重力或外力作用时,从离层处脱落,
在离层的下方发育出木栓细胞,逐渐覆盖整个断痕,并与茎部的木栓层相连,这个由木栓细胞所形成的覆盖层称为保护层。
72.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植物内
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73.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
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74.无限花序(indefinite inflorescence):无限花序的特点是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
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小花,开花的顺序是在花序轴基部由下向上或由边缘向中间陆续进行。
75.有限花序(definite inflorescence):有限花序也称聚伞花序(cyme)与无限花序
的不同之处是有限花序轴上小花开放的顺序是从上向下或由内向外依次开放。
76.胚囊(embryo):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由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因此大孢子是胚
囊的第1个细胞,也称单核胚囊。
77.传粉(pollination):成熟花粉子自花粉囊散出,并通过各种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
78.受精作用(fertilization)即花内卵细胞和精细胞互相融合的过程。鱼翅的家常做法
79.胚乳(endosperm):位于种皮和胚之间,是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由贮藏组
织构成,供种子萌发时利用。
80.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
的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进行交替,即世代交替。
81.植物激素(phytohormone):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生产部位运送到
作用部位,微量(1μmol/L)就能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活性有机物。
82.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根据植物激素的分子结构,经人工合
成并筛选出的与其结构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但具有植物激素生理功能的物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