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化#角
西方汉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性别视角>
家养鱼薛英杰
内容提要:随着西方明清男风研究的发展,以士伶恋情为主要内容的《品花宝鉴》成为汉学界的热门议题之一。在基督教文化中反同性恋立场的影响下,学者往往难以理解中国古
无所谓英语代对待男风的宽容态度,从女色替代品的角度来解释男伶的社会角色;以性别的社会建构论
和晚明尚情美学为不同理论资源,学者将男女性别特征的交为性别性的,论社会级秩序的意义;学者还揭示了士伶之的社会
的色情。鉴于《品花宝鉴》明清性别文化之的,反女色替代论在的题性别性的研究方鉴情的,将对中国学界的明清文学性别研究要的I
关键词:《品花宝鉴》男色性别方汉学
民航招生条件
随着福柯的性史研究在西方汉学界产生巨大影响,西方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明清社会文化
中的男风现象进行了丰富的考察,在明清法律、历史、文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作为中国古代男色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晚清小说《品花宝鉴》因其对士伶关系的浪漫描写和性
的,学的,成为西方明清男研的热门议题之一。
执行英文
《品花宝鉴》最刻年(1849)。作者一的士,生晚期,在1857年世。①作以士男伶的为主要线索,中代唯一一描写士伶的小说。20世90年代,西方学者性对《品宝鉴》了热的,其议要以方一,在文中性的影响,学者男色为色代品的题了的,西方,学者男女性的现象为性性(gender fluidity)的体现,并其具有颠覆社会等级秩序的作用,对士伶中的欲分离现象,学者从权力欲望的考察了士人对精神
之爱的追求具有怎样的社会文义。
自21世以来,中国大陆学界性视角引入《品宝鉴》的研究,并对西方的分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回但,由于英文著译介的足学术背景的隔膜,目前大陆学界关于西方关成果的了解并不全,也未能对其研路及来源进行深入辨析,甚沿袭了西方学界的部分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僧人色情故事本事及流变研究"(TJZWQN18-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63182016)的阶段性成果。
①有关陈森生平的考证成果,参见尚达翔:《说〈品花宝鉴〉》,《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3期;张青
青:《〈品花宝鉴〉的成书年代》,《当代小说>2007年第3期;姜秋菊:《也谈〈品花宝鉴〉的成书年代——兼论陈森的生卒年》,《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1期;:《“陈森”、“陈森书——〈中小说〉》,《明清小说研究)2014第2期;许隽超:《〈品花宝鉴〉成书时间新证》,《文献》2016年第2期。
-117-
!"N$UE'%»WE#(UA丈号单二文/匕•二"二"年第四期
Literature an)Culture Studies
错误结论。因此,本文在全面整理西方《品花宝鉴》性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兼及本土学者的相关研究,尝试讨论以下问题:西方学者的文化立场对《品花宝鉴》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西方汉学界的《品花宝鉴》研究与西方理论思潮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有关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考辨,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
一女色替代论的来源与反思
西方汉学界关于《品花宝鉴》的理解,往往以女色替代论为起点。女色替代论既指将男伶为妓女替品的思,将男伶解为替品的方者源于西方学者对晚明文人及鲁迅观点的沿,即为伶文化的于了的,因伶
生的者西方基文化性立场的影响,即认同清代对待男的,伶性存存Giovanni Vi-tiello学者的研究已对了有的,女色替论在学界的《品花宝鉴》研究中影响因此,梳理《品花宝鉴》研究女色替代论的源及产生的误论,是
选墓地的题
武昌阻风
(一)作为妓女替代品的男伶
晚明文人及鲁迅将男伶为女替代品的观点,在间西方汉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思晚明文为在的,是因为明了的如,谢肇$(1567—1624五杂俎汨:“今师有,专供扌晋绅酒席,盖伎既,得之耳。”①沈德符(1578—1642万历野获编》曰:“京师自宣德顾佐疏,,缙绅无以为,于,至今日几如西晋太康矣。”②在他们看,文因官妓的而得以娈童为新的性欲对象,从而导致了男的。
,根据存存的研究,女色替代论在史料和逻辑上存在诸多漏洞。一方面,尽管了
,晚明至代的上男性能够享女提供的服务,还拥有妾室、家庭女和婢女等性对象。另一方面,明在的,童女口,陈洪谟(1474—1555)《治世余闻》记载了一则因童而惩处的,曰:“既而果有帏发。盖黄与顾在西家酒,与童相,拿问,而西曹为之一玷。”③可见,明文既缺乏有女性的机,可能因童而惩处。④因此,就文而,娈童对妓女的替代,而另有别于女色的性欲对象
逻辑题晚明文以女色替代论解象的思路难以成立,观点在《品花宝鉴》的研究鲁迅史》以晚明的为解品花宝鉴》中的男色,曰:
明代虽有教坊,而禁士大夫涉足,亦不得挟妓,然独未云禁招优。达官名士以规避禁
①[明]谢肇&:《五杂俎》,傅成校点,载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38页。
②[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杨万里校点,载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第2551页。
③[明]陈洪谟:《治世余闻》,盛冬铃点校,载于《治世余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53-54页。
④Cuncun Wu,Homoerotic Sensibil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London&New York:Routledge/Curzon,2004,pp.30-33. -118-
西方汉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性别视角
令,每呼伶人侑酒,使歌舞谈笑;有文名者又揄扬赞叹,往往如狂;,其流行于是日盛。清
初,伶人之焰始稍衰,后复炽,渐乃愈益猥劣。①
实际上,清代政府同样禁止士人的狎伶行为。例如,“道光元年奉上谕,士民挟优醵饮,耗竭资财,旷废职业,因此导侈长恶,不可不严行饬禁”。②可见,道光年间狎伶并非对狎妓的合法替代。但是,由于未能注意到女色替代论所存在的问题,《中国小说史略》将《品花宝鉴》中的狎伶之风为政府禁止妓的,并为在的。
为语世第一部中国古代男风究,韩献博(BretHi/sch)于1990年出版的《断袖之情:中国男风》论了《花宝鉴》中的男色。的,为:
但是,由于法律禁止官员出入妓院,此类(狎邪)小说很难延续中国爱情故事中“才子佳人”的核心主题。法律并不禁止士人与男伶交往,士人有伶来寻
求替代。③
不女色替代论的说法$清狎小说妓之合为
题的事实。的《品花宝鉴》究色替代论为,为7为实实在在的,因为在的中,人是一个代替”。④在色替代论的在上《品花宝鉴》中色的,不伶在小说中所占的4
(二)作为妻子替代品的男伶
在《品花宝鉴》中,士人不伶人,贵族婚4小说反复强调伶人士人妻子在容貌上的相似4例如,子玉的母亲第一次看到时,“倒像是那里见过似的,忽然想起像未过门的媳妇琼姑模样”4⑤为伶人士人妻子在身份上的重叠性产生于《£花宝鉴》的另一种误——将伶人应被士人妻子所取代的角色4司马懿(Chloe Starr于士人、伶人与士人妻子之间的读,是女色替代论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她这样解释同恋情与异婚姻之间的:
在男性与女性伴侣之间的选择,同样可以被表现为在受社会习俗约束的关系与更为边缘化而更自由的关系之间的选择:在违抗父母的愿望时,像子玉这样的年轻人在表达一
种另类的、但也不算不同寻常的性欲,并且无视婚姻正统的要求。这种挑战并不严肃,更倾
向于是浪漫青年在性角色之前的最后放纵。⑥
司马懿认为,作为一种越轨的性关系,士伶恋情在士人成年后需要被婚姻所取代4但是,以上论述存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周锡山释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
②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N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8页。
③Bret Hinsch,Passions the Cut Sleeve:The Male Homoxual Tradition i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Oxf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157.
④[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0页。
⑤[清]陈森:《品花宝鉴》,尚达翔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0页。
⑥Chloe Starr,u Shifting Boundaries:Gender in Pinhua Baojian",Nan,N u,Vol.1,No.2(1999),p.274.
-119-
!"N$UE'%»WE#(UA丈号单二文/匕•二"二"年第四期
Literature an)Culture Studies
在三个问题。首先,子玉在第六回中已与琼华订下婚约,从未违抗过父母的意愿。其次,士伶恋情是清代京城士人所追逐的时尚,并不具有挑战社会规范的意义。再次,在小说结尾,子玉既与琼华结为夫妇,也维持着与琴言的浪漫关系,“正是内有韵妻,外有俊友,名成身立,清贵高华,好不有①r 恋情与婚并不,成了士人理想的情感生活。喧宾夺主的近义词
司马将伶为士人妻子代的,既是的结,也清代京城伶文生的不过,其在恋立的恋在
中,其是1415,成为不的违为1920
将恋为为20中社会恋理的D是有关恋的D在的中的恋的。是Vivien W.Ng为代的,清代
的律例为依据,认为清代对恋持恐惧的态度。②在清代恋恐惧论的下,很多得出《品花宝鉴》中的伶最终需要被士人妻子所取代的结论。与司马的观点相一致,葛良彦也认为:“作为真实女的代者,伶人一直在扮演士人爱人的'妻子'角色。他与其所扮演的角色'几乎相',直到他最终被士人的真实妻子所取代。”③司马与葛良彦未能注意到的是,鉴中国古代对待风较为宽容的度,士伶恋情并非舆论所谴责的对象,而是与正统婚并不悖的性爱形式。
魏浊安较入地驳士人妻子替代伶社会角色的。他指出,琴言所代表的恋情与琼华所代的婚少在面是平的关系。有关琼华容貌酷似琴言的描写,并不意味着琼华能够取代琴言的地位,而理为是女对伶角色的扮演。“叙述需要创造一些额外的灵魂夫所的女&而,作为的伶是些浪漫灵感的真正,过在小说中的地位。”④摆脱了女色代论的限,魏浊安肯定在小说中所占据的中位,为正确认花鉴&在中恋立的下,很理士人追色的风从代论的角度伶的社会角色。而言,女色代论为的花
鉴对色的&在士人的浪漫生活中,将伶为女的代,而色在时尚中所占据的位在士人的生活中,将伶解为最终需要被士人妻子所取代的对,从而定色是时士人正的形式。
与的情况相,的花鉴女代论的&着20观的入对中国统观生,代中国不再将男风视为的形式,而是将其作为的而&⑤例
①[清]陈森:《品花宝鉴》,第883页。
②伍慧英关于清代同性恋恐惧论的论证,参见:Vivien W.Ng,"Ideology and Sexuality:Rape Laws in Qing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6,No.l(Feb.,1987),pp.57-70;Vivien W.Ng,"Homoxuality and the State in Late Imperial China,"in Martin Bauml Duberman,Martha Vicinus and George Chauncey(eds.),Hidden from History:Reclaiming the Gay and Lesbian Past,New York:Meridian,1989,pp.76-89.
③Liangyan Ge,"Feminization,Gender Dislocation,and Social Demotion in Pinhua Baojian",Late Imperial China,Vol. 29,No.1(2008),p.48.
④Giovanni Vitiello,The Libertine D s Friend:Homoxuality and Masculin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Chicago&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p.199.
⑤吴存存:Ci日染污俗,允宜咸与维新"—
—二十世纪初关于私寓、倡优并提的讨论与中国性史的西化》,《中国文化》2008年第2期。
-120-
西方汉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性别视角
在评价《品花宝鉴》的文学史地位时,指出:“在小说中保留这个变态心理的时代者,当以此书为最重要的一部,也许便是唯一的一部。”①郑振铎的观点所体现的反同性恋立场,仍然贯彻于当代中国学者的《品花宝鉴》研究中。特别是鲁迅所提出的女色替代论,经过王德威的阐释与发,经为学的观点。学者理解为女性的化身,认为赏玩的为触社会理德的,认为是社的现。②,过《品花宝鉴》的体文,发现恋是女的,也是当时社理的为。《品花宝鉴》于恋的,特的价,同性性的的。中,学性别特的性与现所展的论,,也提重要发。
二性别特质研究的两种路径
《品花宝鉴》中女性气质的男性与的女性,性别特的此,学者的。在理:(Henry Havelock Ellis)《性心理学》的影响下,学性别认同的角度来解释男伶的女性化现象。③《性心理学》不仅提出“性美的戾换现象”(>o?aesthetic inversion),来指称在服饰、为、绪等方面“男的少自以为是女的,女的自以为是的”的情况④,潘光旦在译注中善于模拟女的与戾换者相联⑤。的《品花宝鉴》研究以该著关于性戾换的论述为出发点论的女性化特点。但是,此类研究的前提是视为潜在的戾换者,此其重点是在程认同自身所扮演的女性角色。
学界较使用性别性的念来析《品花宝鉴》中的性别现。注点并非
研究是否可能为性倒转者,是论性别特的跨越性是否颠覆的意义。就
的女性化言,的女性特是所处被地位的标志,也被解释为最终获得解放的力量;就的女性化言,的女性特是较高社地位的标志,也被认为是身份差异模糊化的现;就女性的男性化言,小说中的才女与侠女充当了加强现存秩序的色,也被视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体的研究路径来看,王德威、黄卫总(Martin W.Huang)、司马懿等倾向
于性别性解释为中心主义的认;马卜(Keith McMahon)等注性别性
于颠覆社会等秩序的潜在可能。
①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十二卷•文学大纲(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93页。
②女色替代论和同性恋恐惧论是大陆学界《品花宝鉴》研究的常见观点,例如黄勇生:《男性情爱的想象与期待——论〈品花宝鉴〉》,《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黄海燕:《〈品花宝鉴〉体现的清代文人狎优心态》,《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赵慧研:《谈〈品花宝鉴〉中的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③如:《〈品花宝鉴〉性现象《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闫月英、闫秀梅:%与想—
—从〈品花宝鉴〉的性现象性的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建
《“十丈春,女重美男”—
—由〈品花宝鉴〉清代的性》,《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国
—例》,《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品花宝鉴〉的与清代士人品花心态—
④[英:《性心理学》(下),潘光旦译,山东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24页。
⑤潘光旦使用中国伶人的例子来补充霭理士关于性美戾换的论述,曰:“以前同性恋者所恋的对象中,’相公’或’象姑'业中,扮旦角的男伶中,一定有不少的例子是有戾换的倾向的。清代末年北京唱旦角的伶人里,有好几个就在日常生活女,,例如艺名小翠花的于连泉。”见[英:《性心学》(下),第43页。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