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语词汇与美利坚文化

更新时间:2023-05-28 11:49:56 阅读: 评论:0

 第15卷 第2期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Vo1.15,No.2 2001年6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 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u n.2001
美国英语词汇与美利坚文化
X
戴卫平,徐 星
(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102200)
  [摘 要]美国英语词汇是美利坚文化的产物,因此必然要烙上其文化的印记。透过美国英语词汇这面美国文化的折射镜,我们可以领悟美国所特有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美国英语;词汇;美利坚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1)02-0150-04
腌制辣椒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papir(萨丕尔)在谈到语言和文化这两者的关系时指出:“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1921:223)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poster
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美国英语作为美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和美国文化主客观的表现形式,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社会所独有的文化印记。透过美国英语这面美国文化的内透镜,我们可窥探到美国所特有的文化内容。
一 美利坚的历史
自从有了文字以来,词汇一直是人们记载历史事件和传播人类智慧的有效工具。因而,在词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弥留着人类发展、进步的遗迹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深刻烙印。美国英语作为美国历史文化的载体记录下了美国在近四百年的历史中所发生的迅疾变迁。
美国的历史,一般都是从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开始。Plantation 是与早期殖民地有关的一个词语。英殖民者统治期间,plantation 并不是现在所称之为的“种植园”。英国殖民者1607年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Jamestown ,当时被称为plantation 。Plantation 一词旧时的英文意思是:a newly estab-lished ttlement or colony (殖民地)。Virginia,New Hampshire,Mar yland,Delaware,Georgia,Pennsylvania ,New Yor k ,New Jery 等美国州名都是以英王、总督、殖民者本人、或殖民者的故土的名字命名的。他们是英国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美国黑人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S 一词(及其许多复合词)记载了黑人的惨境。从1704
年起,slave 一词成为Negro 的同义词,奴隶即黑人,黑人即奴隶,这一用法足以显示出当时奴隶制的凶貌。其后,奴隶贩卖制盛行,于是有了slave-trade (1734);由于奴隶大量逃亡,于是就有专事捕捉逃奴的slave-catcher (1765);奴隶主管理奴隶,居然形成了一套法律:slave code 一词首见于1835年。奴隶成为商品,也像牛马一样,由奴隶主经营繁殖,于是有所谓的slave breeding(1840);南方奴隶主于1861年叛乱,竟然创建了奴隶主之国Slaveownia 。(参见许国璋,1997:432)南北战争爆发以后,南方白人暴徒用骇人听闻的方式迫害黑人,记载这段臭名昭著历史的词首推lynch (私刑)。Lynch 来自南方一白人种植园主人名,因对黑人不经司法途径而施以私刑,残酷杀戮,尤指将人非法吊死而载入史册。
那个女老板美国开拓者的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扣人心弦的一章。成千上万的移民以prairie schooner (有蓬四轮大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举家西迁。林肯政府1862年5月颁布了Homestead Act (宅地法)以鼓励人们开发西部的fr ontier 。依照宅地法,每户移民可分到西部的一部分土地。分得的土地便被称为homestead ,得地的移民叫作homesteader ,未经政府批准擅自占地者称作squatter 。
美国自19世纪上叶形成两大党制度后,大多数州和地方的公职候选人,都是由党的骨干分子参加的caucus(核心会议)提名的。这种会议被各地的党魁所操纵,他们精心挑选代表并对他们加以控制,从而操纵和影响包括总统在内的各级公职候选人的挑选。这种实则是由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挑选代理人的做法引起了普通民众的的强烈反对和不满,同时也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戴卫平(56),男,福建莆田人,石油大学外语系教授lave
2000-12-21
19-.
最好的我们英文
导致代表不同垄断集团利益的各派政客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结果核心会议制度被取消。可是,记载这段美国政治黑箱操作史的caucus一词却没有从美语中消失。
几乎的英语1826年前后起,美国的许多州出现了prohibi-tion movement(禁酒运动),并一度通过了prohibi-tion laws(禁酒法),还有一大批prohibitionist(禁酒党人)。有些州自行宣布为dry state(禁酒州),至1918年全国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生活在dr y state, dr y city,或dry county里。禁酒在当时成为现代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9年联邦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十八条,即The Prohibition Amendment (禁酒修正案)以国法形式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一切酒精饮料。美国正式成为一个dry country(禁酒国)。但禁酒运动却导致出现了speakeasy(非法酒店)和bootlegger(非法酒商)。许多嗜酒的人嘲弄禁酒法,成为scofflaw(嘲弄法律者)。这场被称为the noble experiment(高尚实验)的禁酒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prohibition一词却深深地印上了美国历史上“禁酒”的烙印。
户外自主游戏Counter-culture(反文化)一词使人们自然地联想起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吸毒、性反常、堕胎
、裸奔等迷恋怪癖和追求荒诞的嬉皮士文化。love-in(集体淫乱活动),commune(群居村), streaking(裸奔),hippydom(颓废派行为),am-bidextrous(既搞异性恋又搞同性恋的),unix(不分男女的服装),panxual(泛性论),miniskirt(超短裙),bells(喇叭裤),teeny-bopper(少年颓废派),group-grope(性狂欢),gay bar(同性恋酒吧),beatnik(跨掉的一代派成员),youth ghetto(青年聚居区),smoke-in(集体吸毒活动),mingles(混合单身),gaylibber(争取同性恋权利的活动分子)等就是美国现代史上反文化的奇异现象在语言中留下的印记。
二 美国的政治
“一般的国家,都是由土生土长的民族构成的,都有悠久的文化、政治传统。而美国主要是由移民的一个观念产生的国家,移民的一个观念缔造了最初的美国政府。美国的政治体制在其形成过程中,虽受到欧洲政治思潮的影响,但却具有它的独特之处。”(顾宁,6)在国家政治形式方面,美国实行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制。中央和地方的相互关系方面,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美国的权力结构是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相互制约。在立法结构方面,美国实行的是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众议院各司其责,相互交叉的两院制。在行政方面,美国奉行总统负责制。在政党制度方面,美国实行的是两党轮流执政制。在选举制度方面,美国实行的是选举人票和普选票制及总统、议员、州长长官直接选举制。Federalism(联邦制),Bipartisanship(两党制), Presidency(总统制),Bicamer alism(两院制),cross -filling primary(跨党预选),Winner Take All(赢者拿全票制),Republicanism(共和制),Independe
nt Counl(独立检察官),Repr entative Government (代议制政府),Judicial Review(司法审查),Elec-toral College(选举团制),Seniority(资历制)等美国政治术语反映出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
在美国历史上,除了第一届总统华盛顿以外,没有那一位总统不是经过激烈拼杀而入主白宫的。为赢得白宫宝座,大选中每一位总统候选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用劲了各种各样的策略与手段。打不倒对手便树不起自己这似乎是政治候选人再熟悉不过的规律。嘲弄对手的政治立场、揭发个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的sleaze,blame game,mudslinging,nega-tive campaign等早已成为总统候选人惯用的手段。
Filibuster(美参议院独具特色的“疲劳轰炸演说”),lobbyist(国会山上的“职业说客”),Establish-ment(权势集团),fat cat(政治竞选中提供大宗捐款的富人),Imperial Pr esident(滥用总统职权的“帝王总统”),political contr ibution(政治捐款),spoils of office(政党分赃制),T he T hird Hou(对国会众、参议员进行游说、疏通的“说客群体”),pork barrel (政治分肥)等美国特有政治语汇暴露出美国政治的病态和腐败现象。
在当今美国社会的大多数人眼中,政治属于一种肮脏的游戏,是与欺骗和权术同义的玩意。实际上,美国人对政府官员很少有好感。在美国的电影、小说和电视连续剧中,政界人士往往成为嘲弄的对象。Babykisr(为竞选而到处笼络人心的人)是人们回赠给政客的贬义的称呼。Boys in the backroom (政客)着意描绘的是政客们躲在密室中密谋策划的情形。Inside the Beltway这个短语原先并无贬义色
彩,是指“华盛顿政界”,而现在也成了负面词语,意指“私欲熏心,目光短浅的政客”。美国民众对美国议员们享受的免费医疗、免费停车、免费旅游、免费娱乐、免费服务深恶痛绝,称这些议员为
151
 第2期               戴卫平等:美国英语词汇与美利坚文化                 
1999:2
perkoholics
(特权迷),国会山为Per k City(特权城)。(参见端木
一万,1999:70)
三 美利坚民族的信仰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没有任何宗教的民族和国家。”(王秉钦,1995:57)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其宗教传统有几百年的历史。早期欧洲殖民者统治新大陆时期,基督教就已传入北美。《圣经》被基督教尊奉为经典,它对整个西方文
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种影响在美国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有很多美国的城名源于《圣经》中的人物和名城。Adam、Eve、Abr aham、Mos等地名显而易见是《圣经》中的著名人物。Bethlehem是《圣经》中所说耶稣的降生地,是基督教的圣地,美国有三个州在建镇时便启用了这一圣名。美国有9个Bethel (宗教圣地)、13个Alexandria(亚历山大帝所建的城),以及9个Hebron、7个Eden、5个Jordan、3个Nazareth、3个Canaan、6个Zion、2个Jerusalem、14个Paradi等以《圣经》中的名城冠名的城市。美国历任总统在宣誓就职仪式上,都遵循首任总统华盛顿留下的传统,即将左手抚在一本翻开的《圣经》上。美国国歌的歌词也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信仰: Prai the Power that hath made and prerved us a nation.And this be our motto:“In God is our trust”。“God Save George Washington”,“God Bless America”的基本歌词就源于《圣经》。歌词言简意赅、感情真挚、深入美国人心。这表明,美利坚民族信仰、行为准则的铸成与《圣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Liberty,即“自由”或“自由权”是美利坚民族的根深蒂固的观念。1776年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把“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一起定为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的享有的三大权利。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的Patrick Henr y在一篇演说词中给人们留下了传世名言:“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美国也一直向其他社会制度的国家炫耀自己是“自由世界”,连美国的硬币,也有一面铸上“Liberty”这个字眼。虽然美国社会的现实有时与“L y”背道而驰,但L y已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信条和处世准则。
四 美国的社会问题
美国英语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如实地记录和反映美国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今遍及美利坚合众国各个角落的各种社会问题,诸如家庭破裂、吸食毒品、社会犯罪、种族歧视等无不在美国英语中都留下了它们深深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在美国离婚容易,再婚也不难。结婚-离婚-再婚-再离的这种模式,许多美国人一生中可能要经历若干次。传统婚姻关系的破裂,日益上升的离婚率,以及越来越普遍的再婚现象等使美国英语发展了许多新词语以反映当今美国社会的这种趋势,如rial monogamy (阶段性单配偶制),mar riage of convenience(权宜婚姻),starter mar riage(打基础婚姻),covenant marriage(契约婚姻),companionate marriage(友爱结婚,指彼此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只要双方同意,即可离婚)等。美国人中有的两性之间长期同居,形同夫妻,但不结婚。spou-equivalent(配偶相等物),back-door man(已婚妇女的情人),love-in lover(同居爱人),screwee(性伴侣),comarital x (婚外性关系),shack-up(同居),polyamory(一人多爱),badhop(随意换性伴侣)等美国语反映了许多美国人热衷于“性的消费”和“性的拓荒”。非婚同居还表现在connsual nonmonogamy(换婚制)这一丑陋现象。Mate swapping(性伴侣交换)在美国社会中一小群人间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消遣。这一做法迎合了那些希望保持他们的婚姻却又对夫妻关系中性生活的排他性不满的人的心意。除此之外,夫妻双方还默许open marriage(开放式婚姻)。美国社会同性恋的流行对传统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是一种讽刺和挑战。
有些人由于在正常的家庭婚姻中得不到温暖,便在这种变态的“婚恋”中寻求欢乐和刺激。因此,在美国的不少地方出现了gay/lesbian marriage (同性婚姻),gay/lesbian family adoption(由男同性恋者或女同性恋者组成的部分家庭中收养孩子), lesbian mother(同性恋母亲),gay father(同性恋父亲),homoxual mar riage(同性结婚)等奇怪的社会现象。同性恋家庭的出现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变化和现代婚姻的畸形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自6年代青年嬉皮士运动将吸毒推向高峰之后,美国的吸毒人数居高不下,泛滥成灾。吸毒已成为了一种当今美国
152      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iber t ibert
社会风尚的文化标志。美国对贩毒活动是年年打,结果是越打越严重;对吸毒现象是年年反,结果是越反越普遍。吸毒成了当今美国社会一个难以根治的“毒瘤”。jabfest(集体互注麻醉毒针),mezonny(用于吸毒的钱),drugola(毒品贩子所付给警察的保护费), snort and tell(透露前同僚的吸毒行为),Dr.Feel-good(开兴奋剂的医师),reentry(从吸毒后的迷幻中清醒),garbage habit(服用混合毒品),fruit-sal-ad party(青少年吸毒聚会),ball(经生殖器官向体内注入可卡因等毒品),freak out(吸毒避世),quick fix(自注毒品),blast party(吸毒者聚会),big drive (注射大剂量或高纯度的毒品),fr eeba(可卡因加热后吸入),spee
d-ball(把海洛因和可卡因掺在一起服用)等美语词语就是美国“毒品文化”的产物。
美国是一个以高度法制而自诩的国家,但同时它又是个充斥各种社会犯罪的国度。社会犯罪问题已成为美国人除医疗保险以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Homicide(凶杀),money-laundering(洗钱),ag-gravated assault(故意伤害),execu-crime(高级白领犯罪),date rape(约会强暴),carjacking(暴力抢劫汽车),cybercrime(网上犯罪),street crime(城市犯罪),kill-for-a-fix-crime(为了吸毒而杀人的犯罪)等社会犯罪形式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各类凶杀犯中有spree killer(杀人狂),rial killer(连环杀手),thr ill killer(寻乐杀手),contract killer(雇佣杀手),blaster/hit man(职业杀手),stone killer(铁石心肠杀手),superpredator(超级吃人者)等。
美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白人,其余为有色人种。“同为美国人,他们也许都为自己的国籍而引以为自豪,但除此之外,不同种族集团之间便没有多少相通之点。肤色上的差异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表面印记;而心理上、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种族歧视是横在种族集团之间的一道更加无法跨越的鸿沟。”(刘元珍,1995:177)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的痼疾。黑人无疑是种族歧视的主要受害者,但黑人决不是种族歧视的唯一受害者。今天在美国一切有色人种都深感种族主义歧视之害,甚至就连一些白人也是种族歧视的牺牲品。根深蒂固的种族意识和种族歧视在美国英语中的直接产物便是种族歧视语的不断问世。二战期间抵达美国避难的犹太移民被叫做refu-jew(refugee与Jew的混合词)。保加利亚移民被诬蔑成burglar(因Bulgarian与burglar拼写相似)。美国历史上经历过的各次战争,如美墨战争、美西战
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也造成了美语中大量使用针对敌对国种族的贬语和篾称。如:把美籍日本人叫做jap,yap,nip;把美籍德国人叫做jer ry,等等。种族贬语还出现在许多成语和比喻中,譬如:go to the Jews(向放高利贷者借钱),turn T urk(堕落), Chine fire drill(极端混乱的事),German goiter (大腹便便),Spanish athlete(吹牛的人),Indian giver(送东西给人而日后索回的人),Russian r oulette(赌命游戏),the Roman way(集体乱伦)。部分种族专有名词在美语中衍变成带有贬义的普通名词,如swede(做事慌慌张张、老是出错的人),arab (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人),scotchman(吝啬鬼)。
结束语
女生网名高冷“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惟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关联的一部分”。(罗宾斯,1986:43)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反映社会生活最敏感的部分。它最能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要在语言中留下痕迹,积淀到语言的词汇中。本文所述内容证明了词汇与文化的这种相互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劳动保障规章制度[2] 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3] 刘元珍.美国社会透视[M].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4] 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5] 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6] 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7] 许国璋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中国地名委员会.美国地名译名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153
 第2期               戴卫平等:美国英语词汇与美利坚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1:4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415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文化   社会   总统   历史   政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