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史诗与顿河史诗的本土化特色——陈忠实与肖洛霍夫之比较研究
2011年1月
第27卷第1期
唐都学刊
TanuJournal
Jan.2011
V o1.27No.1
【西部文学研究】
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
编者按:一位专注并深潜于中外文学的着名学者曾浩叹:有了《白鹿原》,我们终于可以跟世界文学进行
对话了!多年过去,《白鹿原》生命之鲜活,成长之茁壮,其"可持续性"足以印证,蔚为奇观.事实上,正是在
社会各个层面读者"正读"与"误读"的纠结中,在评者推崇与挑剔的闹争中,恰好促成《白鹿原》于积淀中行
走在"去经典化"的路上,步履沉稳而大气.影响深远而厚重,仅如"折腾"这个灵魂般的词,以至于"不折
腾"泛化为生活箴言,凝练成施政纲纪.《白鹿原》行世近20年,读者之众广,遍及庙堂之上,江湖以远,已非
年龄,性别,文化,职位等可以群分;评者更如过江之鲫,渐成队列,尤其是在高校,已被一茬茬的学者,生众视
作探索发掘的"富矿",蔚成"白学"之气象.与之对应,作为成功的模本,作者也成为研究解析的对象,渐有
"陈忠实现象"之论议.《白鹿原》以其独特而惊世,究其实在于陈忠实独立地对社会,历史,人性诸方面冷峻
细密地挖掘和梳理,作者精当地概括为"剥离","撕开写".那么,不管作品论,抑或作
家论,亦即《白鹿原》
之研究,陈忠实之评述,自然也理应"剥开来"思与写,以"新"为圭臬,有发现,有创造,这才可以深,也才可能
精.至此,本栏目的意向昭然,热切祈望广大读者,作者,学者赐稿参与!
灞河史诗与顿河史诗的本土化特色
陈忠实与肖洛霍夫之比较研究
冯望岳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陈忠实与肖洛霍夫的生活时代,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人文环境有异有同."史诗"型巨着《白鹿原》与
《静静的顿河》以及"史诗"型巨着之外的小说创作多至本土化特征.陈忠实小说创作与肖洛霍夫小说艺术之间有
血肉联系,二者之间联系的形成主要缘由是两人都一样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都一样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度之中.
关键词:顿河小说;灞河小说;乡土文化;借鉴;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O0(2011)0l一0049—04 LocalizationCharacteristicsoftheEpicPoetryofBaheRiverandtheDon
——
AComparativeStudyofCHENZhong—shiandM.A.Sholokhov
FENGWang—yue
减少用英语怎么说
(CollegeofChineLanguageandLiterature-Xi'0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Xi'~ln71 0065,China)
Abstract:thispaperIdiscussion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ChenZhong—shi'SandM.A.Sholok-
hov'Slifetime,culturalpsychologyofnations,regionalhumanityenvironments.TheBaheRi verandthe Don
ofEpicpoetrythegreatworksandothernovelcreationsshowlocalizationcharacteristics .Thenovel creationofChenZhongshihasclolyconnectionswiththatofM.A.Sholokhov.Theconnecti
onsreason thatbothwillliveinthepeopleandliveintheSocialistcountries.
Keywords:novelsabouttheDonriver;novelsabouttheBaheriver_localculture;reference;in fluence
收稿日期:2010—03—20
作者简介:冯望岳(1953一),男,陕西华阴人,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49?
陈忠实曾经多次深情地回忆说,我考进西安市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34中学不久,就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当
时,赵树理是我第一个接触并崇拜的现代中国文学
作家,因为我阅读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三里
湾》.而肖洛霍夫则是我第一个接触并崇拜的外国
文学作家,我是在初中二年级暑假期间借阅长篇小
说《静静的顿河》的.l1_(由此可见,陈忠实小说
创作与肖洛霍夫小说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试
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论述陈忠实与肖洛霍夫本土
化小说创作的特征和异同,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陈忠实阅读赵树理小说《小
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是由于这些
小说作品中所描写的北方农村生活把陈忠实早年有
关农村的生活记忆复活了,也使陈忠实第一次验证
了自己关于乡村,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了自
己和熟悉的乡邻旧时生活的照片.这种复活和验证清华慕课
在青年陈忠实的心灵引起一种强烈的带有本能性的
惊讶,欣喜和躁动,从而产生了浓烈的文学热情和文
学兴趣.那么,陈忠实在第一次阅读肖洛霍夫的长
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日子里,也常常沉浸于审美愉悦之中.虽然肖洛霍夫这部长篇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个旧俄统治下的哥萨克的生活,距离少年陈忠实是那么的遥远,但是他却能感受到并痴迷于小说中人物们的思想感情,包括葛利高的家庭生活场景,哥萨克农民与关中地区农民所共同的东西,而没有什么隔膜.少年陈忠实更敏感和喜欢《静静的顿河》那种极富于流动性,生动性,纯朴自然,清新活泼的
文学语言,从而强化了落地生根,经久不衰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理想.[1】('正因为如此,陈忠实后来更多
地读欧美文学作品了.读托尔斯泰,读高尔基为代
表的前苏联文学作品,读契诃夫,莫泊桑和前苏联作家舒克申的短篇小说,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读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等.【l
显而易见,陈忠实小说创作是与现代东西方小
说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陈忠实主要是由赵树理而茅盾,巴金,再而柳青,王汶石,老舍和王蒙,学习和
接受"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并由肖洛霍
交通安全的画夫而托尔斯泰,而契诃夫,莫泊桑,舒克申,再而马尔
克斯,弗洛伊德和昆德拉,而借鉴和吸取西方近现说代小说艺术的丰富营养,从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并攀登上以长篇小说《白鹿原》为标志的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高峰的.
.
50.
陈忠实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所创
作的数量可观的中短篇小说,平心而论,诚如武汉大学李遇春博士所说,其代表性作品"即使是和那些
轰动一时的名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llJ(嘲'自
古筝梅花三弄然,其中也不乏平平之作,时贤站在《白鹿原》上回眸远眺,不禁有"一览众山小"之慨叹,认为其无
非
是一些不尽成熟的"随顺的平面化写作",_2J(也
不无道理.可正因为如此,则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
地看到陈忠实的前期中篇小说创作与肖洛霍夫小说集《顿河的故事》《浅蓝色原野》等中小说作品的密切联系.
陈忠实确乎是没有谈及过他曾经阅读过《静静
的顿河》之外的肖洛霍夫的其他小说创作文本,文
坛论者迄今也无此一方面的评说.而陈忠实早期中
短篇小说与肖洛霍夫"史诗"型巨着之外的小说创作,却表现出诸多相同之处:
首先,是陈忠实与肖洛霍夫都把文学艺术生命
之根,深植于人民生活沃土之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们不仅真正"替大众着想",为人高压清洗
民利益而生活与创作,而且始终就是人民之子,并长期地生活于丰富多彩的民众生活和民间文化的海洋之中.肖洛霍夫是在顿河之滨勤劳勇敢,酷爱自由,
坚毅顽强的哥萨克——"自由的人","勇敢的人"的
生存环境里长大的.十月革命后目睹国内战争年代
国家一级运动员顿河地区尖锐而残酷的斗争生活,尤其是投身于顿
河地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实际工作,为他
五种地形类型尔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陈忠实则自诩
是农民的儿子,生长于古帝都京畿之地白鹿原下的
农民文化世界里,又从事农村基层工作长达二十余
年之久,从而使他们都既获得了祖国至上,人民本位的思想觉悟和民间文化立场,又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与艺术生命之源泉.
其次,是陈忠实与肖洛霍夫都热情地描绘和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