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
22 CFBR 2019
徒上课,建立了龙冈书院;刘瑾被杀,他回京见皇帝,开始担任各种官职,在京师办学,每天结交朋友给人讲课;担任江西巡抚,剿灭漳州、南赣、桶冈、浰头、横水、思恩、田洲等各地匪患,更平定宸濠*[chén háo]之乱。当年明月盛赞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虽然其间遭遇张忠、许泰之变,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但反而令他的思维更趋圆融,终于完整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lài],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与邹谦之书》)在王阳明的一生经历中,他发现了所有人─贤愚圣凡,即普通人与圣人有着同样的原始根基─良知,因此,如果普通人通过实践良知而得以开悟,他就是一个圣人,他同样得以在精神上有超越死亡的可能性。
修身以俟 存顺殁宁乘地铁
爱情红绿灯>1947年
张载在《西铭》中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存顺殁宁”之言,即由此出。所谓顺,指无所违逆。“顺事,谓顺事天地,生时敬奉天命,循理由义,践形尽性,修身以俟*[sì];由此临终则庶几可告无愧而得其安宁,此殁宁也。”
蓝色马赛克
王阳明在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面前,是持“俟命”态度。“俟命”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明俟命是积极做当下该做之事,
在生活中,人们很少愿意谈论死亡,更很少会去考虑对于死亡这件事需要的了解与准备。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死亡终究要发生,何不留到死亡那一刻到来时再来面对,提早考虑,不是破坏好心情吗?“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生命终点,而对生命有自觉的人,必然会因时间的消逝而产生焦虑。而这样的焦虑感,往往促使人更加深层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事实上这种焦虑感也是直面死亡,超越自我限制的契机。王阳明的一生,很能够说明这样的向死而生的历程。
实践良知 顿悟生死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建立他的学说体系是在“龙场悟道”之后。在龙场悟道前,“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其实王阳明悟道的关键是在于对生死问题的突破,可以说是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同时找到了如何直面死亡来力求寻找跨越死亡的可能。一旦融通生死,则生命学问就达到极致了。“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
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传习录》)
王阳明知道一般人对于生死的执念,本来就是“悦生恶死”,而人能否做到生亦坦然,死亦从容,即使死亡骤然袭来,也一样泰然应对,当然就成为人类能否超越自身的最大考量。王阳明一生命运多舛,多次面临死亡威胁。事实上,在龙场悟道前他也曾从佛道寻求超克之道。王阳明31岁(1501年)时上九华山,遇到了道士蔡蓬头以及无名和尚,他想要彻底放弃世俗的羁绊,求道问佛来解答对死亡与长生的困惑;隔年又回杭州余姚的一个山洞(后人即称之“阳明洞”)中修习导引术,品读佛经,最后还是因为亲情的羁绊而回到了传统儒家的思维。所以他才会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
龙场悟道,是他了悟生死之始。他开始打坐顿悟,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个人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何必从外面去苦苦寻道呢?同时也开始不断地通过实践生命,来不断扩充他自己的生命意义。龙场教化,王阳明开始正式收
山寨王修·养
ULTIVATION
C
流量防火墙
台湾真理大学教授,辅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真理大学行政副校长、代理校长。
蔡维民
文 蔡维民
向死而生 超越自我
日峰
人一旦触及永恒,所有的“短暂片段”阴影就消解了,生命意义豁然开朗,不再为死亡所焦虑,一切的不确定性自然化解。
王阳明的生死感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