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们
西晋周处墓中的秘密——冶金考古
所谓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如何从大自然获取自身需要的物质。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随着物理化学在冶金中成功应用,冶金从工艺走向科学,于是有了大学里的冶金工程专业。冶金考古,即通过对古代采矿遗址和冶铸遗址的考察和发掘,对各类遗址中出土的金属器物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主要方法是田野考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首先,在对相关技术的文献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划定遗址范围,作为田野考察的考察对象。金属矿料来源及制作技术的研究,对于揭示人类的冶金史与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53年发现、1957年首次检测的江苏省宜兴市西晋周处墓考古出土的所谓“铝质”残片,曾被认定是西晋人工炼铝的制品。由此引发了公元3世纪能否炼制金属铝以及残片确系晋代遗物还是后世混入物的讨论就是一则较为典型的冶金考古案例。
周处和周处墓葬考古
在中国民间故事中,西晋周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相传他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勇猛过人,专以武力欺凌乡里,大家都侧目而视,不敢与之计较同时凶暴强悍,好争斗,扰害乡里,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杀死了白额虎,又下河经过了三天三夜斩杀蛟龙,翦除蛟害,同时勇于改过,建功立业,官至将军,成为中国人历来称许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京剧《除三害》说的就是他的故事,时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事隔1600多年,待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处的名字又常被人们重新提起。那是因为他的墓葬在其故里江苏宜兴市城内被发现和经科学发掘。
周处墓位于宜兴城内东南隅的周墓墩。这是一处狭长的土丘,因传为周处的墓地而得名。1952年12月1日,宜兴精一中学为平整操场在此掘土,发现了两座古墓,掘破了其中一座墓亦即周处墓的墓顶(此墓后编为第一号墓,另一墓编为第二号墓)。之后,由公安人员进入墓内,取出部分文物,封闭墓顶,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1953年3月24日至4月4日,华东文物工作队委派赵青芳、罗宗真、葛治功、吴震、李蔚然、马人权对这两座墓作清理发掘,在取出遗物后,修复墓顶,复上封土。
准备好的英语>古玉
其中一号墓全墓长13.12,宽4.36米,墓上有土堆,墓室前为甬道,长2.32,宽2.3,高1.1米。墓室可分为前后两室。前室主要是放随葬品用的,长2.32,宽2.34,高5.18米。北壁有砖台一个,西南角也有砖台一个,两室之间是一过道。后室长4.5,宽2.2,高,.05米,束南角有砖台一个。前室两个砖台和后室一个砖台位置是不规刻的:上面都放着随葬品。葬具放在后室的东部。一号墓墓砖有文字的,一侧作“元康七年九月廿日阳羡所作周前将军砖”十七字或“元康七年九月廿日前周将军……”等字,一侧作‘议曹朱选将功吏杨春工杨普作”十三字。议曹是汉代官名,他辅佐郡守主持参议评论,将功吏估计是地方政府管理工程的官名,杨普则可能是一位当时有名的建筑工匠。可见该墓为政府监督管理,名匠承建的。该墓葬在历史上多次被盗,但仍然出土不少文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水晶、琉璃等。据《宜兴县志》
记载:“周孝侯庙在县治东南隅,北向,祀晋平西将军周孝侯处”。又云“平西将军周处墓,在荆溪南,英烈庙侧”。宋刘宰茔兆记:“周孝公墓,北向,庙当其前”。文献中英烈庙即周孝侯庙,现在又称之谓周王庙,在今宜兴周墓墩1号墓的北面,据说里面还有好几块庙碑,记载周处的事迹。荆溪为清代县治,雍正四年宜兴分治,一分为二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合并,即今天的宜兴市。历史文献记载周处在元康七年战死,一号墓中所发现的几块字砖有“元康七年九月廿日阳羡所作周前将军砖”,或“元康七年九月廿日前周将军……”字样,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合,可以证明传说和《宜兴县志》所记载的不误。
周处墓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单反相机入门
出土铝质残片的发现和检测
宜兴周处墓在历史上曾被盗掘过,但是墓中仍遗留有许多随葬物,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引起争议最大的就是墓葬中出土一套残金属带饰,共十七件镂孔花纹的金属带饰(十七件是指较为完整的带饰,另外还有少许很小的残片,没有统计)。科技考古工作者在出土遗物中的若干金属带饰某些残片经检测竟是铝质的,使得人们大为惊奇。在最初的认定(残片及带饰都属人工冶炼的纯铝或铝铜合金)和由此引起的轰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理所当然的探询和质疑,并由此引起长达几十年有关西晋时期是否存在金属铝的争议。之后,又有人提出残片有为后世混入物的重大嫌疑,不能作为晋代已有金属铝的物证。这虽非定论,而围绕着铝质残片的种种议论虽一度归于沉寂,但也是一桩长达四十多年的学术悬案。
据说1955年,负责一号墓清理发掘工作的南京博物院罗宗真先生从一号墓出土的17件金属带饰及同出残片中,随机拣取一件残片交南京大学化学系作化学分析,得知内层为含铝约85%的铝铜合金,外层黑色附着物含有钙、铁、锰等。所得的结果是:“带饰内层合金成分:铝85%、铜10%、锰4%”。即该金属是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人们的
极大注意。这一残片后来又由罗宗真寄给当时社会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夏又转交给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学部委员陆学善先生,由该所作光谱分析。,光谱定性分析的结果是:(一)内层:铝(大量)、铜、铁、锰、铅、镁(其他微量的元素从略);(二)外层:钙(大量)、锰(大量)、铁、镁(其他微量的元素从略),从而也确认残片内层的主要成分为铝。
现在我们知道铝在地球上虽含量甚丰、分布甚广,但是一种难于冶炼的金属。虽然铝是地球表层中分布最广的三种元素之一,仅次于氧、硅二者而居第三位,但是由于很难冶炼,所以到十九世纪才被提炼出来。1825年丹麦人奥斯特德(1777一1851)第一次利用钾汞齐由氯化铝中提出了杂质很多的金属铝,数量也就是几毫克金属铝。1827年德国人韦勒(1800一1582)用金属钾直接从氯化铝中把金属铝还原出来,纯度较高。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S.C.Deville)用钠还原NaAlCl4络合盐,得到金属铝。同年建厂,制得铝质头盔、餐具和玩具。1855年在巴黎工业博览会上,铝制品首次作为商品出现,其价格与黄金相当,标签名称为“来自粘土的白银”。早在1808一1809年曾有人想用电解法提炼铝而没有成功,一直到1886年电解提铝法才试验成功,美国化学家霍尔(C.M.Hall)和法国化学家埃鲁(P.L.T.Heroult)同时获得用水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制取金属铝的专利。1888年美国匹兹堡
建立首家电解铝厂,从此铝的制取进入工业化阶段。此后逐渐扩大规模,用电解法大量生产金属铝。因此,如果和别的常见金属比较起来,铝算是最年轻的了。
牛肉拌黄瓜>石港中学>1440x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