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养老目的地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26 19:11:57 阅读: 评论:0

旅居养老目的地研究综述
记叙文特点>南瓜灯笼
作者:庞小笑 桑广书 雷声剑 张宗书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2期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红金消结片    庞小笑1 桑广书2 雷声剑3 张宗书1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及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关于老年人养老、旅游的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整理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国外、国内研究进行总结:国外学者对老年人在休闲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如对目的地的环境要求、居住方式、过往经验等,都会对老人的决策产生影响;国内学者主要从老年游客需求分析、市场供给分析以及开发理论与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总结国内外研究结果,期望对旅居养老目的地的构建提出一些参考。
游刃有余
    一、引言
    国外对于老年旅游的相关研究主要指二战以后的“babyboomergeneration”,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战后婴儿潮”。Babyboomers一词源于美国,最早是指美国二战后的“4664”一族,即出生于1946-1964年这18年间的高达7700万的婴儿潮人口。而现在则将其定义为二战后20年内,所有国家所出生的人口群体。这一
代人正值退休年龄,子女也已工作或是有足够能力照顾自己,自身有一定经济基础可供外出休闲,他们是真正既有钱又有时间的旅游客源群体。在西方旅游市场,这一群体被定义为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因而对其相关的研究也较全面。
    在我国,老年旅游群体是指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人到中年时正值我国1978年至90年代中期的改革开放,国家的快速发展为他们的积蓄提供了保障,现在正值退休年龄,大多赋闲在家,子女和后代也已独立,没有照料后代的负担。
    通过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外相关主流旅游学术刊物所载文献的检索,西方国家对老龄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且较为深入,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
    由于“旅居养老”不仅仅是将养老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它还要考虑到老年人在养老与旅游过程中的居住问题,要让老人愿意“住下来”,享受旅居养老地舒适生活的同时,为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镇带来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机会,解决大城市住房困难的问题。因而,严格意义上讲,关于旅居养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选取与旅居养老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如旅游养老、异地养老、生态养老、养老旅游等等,作为旅居养老研究的参考。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本文主要选取的国外参考文献来源于以下刊物:AnnalsofTourismRearch《旅游研究纪事》被誉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旅游学术刊物,其研究涉及旅游研究方法、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国际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心理学等多个方面;TourismManagement《旅游管理》主要涉及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等;TourismRecreationRearch《旅游与休闲研究》主要研究休闲和旅游;此外还有JournalofTravelRearch、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arch、TourismGeographies等刊物。
    选取asonalmigrationofretirees,nioragedtravel,asonalretirementmigration,elderlytravel和snowbirds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与老年人旅游、养老、居住地选择等有关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出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旅居养老者在目的地选择的居住方式
    Judith与Espinoza(1996)通过调查总结出:外出旅游时,47%的老年旅游者选择居住在自己的房车中,38%的老人会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老年公寓或是养老中心,仅有8%的老人选择入住宾馆饭店。一方面,房车中熟悉的环境让老人更加放松,能够更好地体验旅游的乐趣;老年公寓与养老中心配有老人专用设施设备,提供老人所需服务,为老人休闲旅行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老年公寓、养老中心比宾馆饭店的收费低廉,更加适合老年人相对节俭的消费方式。
    (二)旅居养老者对目的地的环境要求
    Krout(1983)在调查中发现,74%季节性老年移居者认为气候因素是自己选择移居生活的主要原因。O’Reilly(1995)和Rodriguez等(1998)对移居到西班牙海滨的退休移民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当地宜人的地中海气候是这些移居者决定来此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引发老年人多种疾病,而西班牙海滨地区年均温18℃,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h,降雨较少,这样的气候适合老年人养身。
    (三)旅居养老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决策
历届主席
    Warnes(1991)研究发现,以往的旅游经历会对旅游者后期的旅游决策造成影响,先前的旅游地会形成心理地图留在旅游者的印象中,从而影响到旅游者对后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特别是老年人,更会将个人感受放大,因而成为老年游客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Longino(1992)发现老年游客通常会选择自己较为熟悉且舒适的旅游地,一方面因为熟悉的环境能让老年游客更加放松,另一方面老年人对周围景点不再过多追求新奇的特点,而是以舒适、安逸为主,这样一来,自己较为熟悉且环境舒适的旅游地成为老年游客出行旅游的最佳选择;King(1998)调查发现,定居在Algarve和CostadelSol的英国退休移民中有90%以上曾来此休闲旅游,由此可见过往的旅游经历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会影响到老年人对旅居养老地的选择;类似的研究结论来自Rodriguez等(2001),他们对从北欧迁移到CostadelSol的英国退休移民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过往旅游经历对人们决定移居具有决定性作用;Rodriguez(2001)认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空间距离邻近
、交通便利,能够带给旅游者良好的休闲体验,留下美好回忆,这些旅游地也因此最有可能成为旅游者再次游览的选择,并有极大可能成为老年游客选择的旅居养老目的地。这些研究表明,旅居养老者对目的地的选择都不是以观光游览为主,景点的新奇无法吸引老年游客的眼光,他们需要的是环境舒适,能够放松心情的地点进行养生休闲活动,而以往印象良好的旅游地会进入他们选择目的地的考虑范围,进而将该地作为他们退休后进行旅居养老活动的目的地。
    三、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在CNKI中国知网中搜索“旅居养老”仅有一篇文章符合,因此,本文将关键词放宽为“养老旅游”、“老年旅游”、“银发旅游”、“旅游养老”、“异地养老”、“生态养老”等进行检索,共获得102篇相关文章。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发现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以下两点对老年人养老、旅游进行研究:一是旅游养老市场现状和老年人旅游养老需求研究;二是对旅游养老目的地开发理论及开发模式的探讨。
观赏菊花
    (一)国内旅游养老市场现状及老年人需求研究
    孙丽,张燕燕(2005)在其研究中分析了养老旅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用以推动养老旅游市场的开发;黄亮(2005)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闲暇时间、收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潜力,并提出一系列开发措施;徐克帅等(2006)对浙江省某景区内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老年游客与非老年游客的需求差异;刘婷(2006)在“异地旅游养老”中首先分析了我
译拼音
国老龄化现状,以数据论证开发、发展养老旅游的意义,最后对发展旅游养老提出综合性建议;董红梅,王喜莲(2006)则分析了“候鸟式”旅游产生的背景及特点,并初步探讨了目前开发“候鸟式”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周刚(2006)在其两篇研究中论述了养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对策;李松柏(2007)在研究中从旅游养老的特点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养老旅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重点,并提出实现养老旅游健康发展的策略;郭建民(2009)对乌鲁木齐市老年旅游市场进行调查,认为该市老年旅游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有出游意愿,但实际出行的并不多,其后作者分析了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耿旭(2009)分析了老年人在外出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可以发现,老年游客更加注重菜肴是否清淡可口、价格是否实惠,住宿环境是否安静、卫生与舒适,服务是否细心周到,而当地较为昂贵的特色产品很少甚至不会吸引到老年游客的注意力;高超峰(2010)基于旅游动机的角度对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提出相应对策,根据其研究,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的老人,其旅游动机及外出游览的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梁滔滔(2011)以广州老年旅游客源地为例,分析了广州市老年人的出游意愿及行为特征,发现影响老人出行的因素主要包括老人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受教育程度等,此外家庭成员、周围环境文化及旅行社、社会宣传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其出行决策产生影响,同样的研究有王凌云(2007),杨志伟(2009),王晓庆(2010),岳晓梅(2011)等;吴洁(2012)通过分析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需求因素,对国内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做出研究,提出开发与发展避暑养老旅游市场的观点。
    (二)旅游养老目的地开发理论及模式
    熊明均(2004)分析了我国目前异地养老旅游的发展状况,并以峨眉山为例分析其开发异地养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柴效武(2004)针对老年人需求及当前国内经济状况,提出了异地集中养老的发展模式;王玉(2007)则研究了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消费现状,从而对我国养老旅游市场进行预测,并总结评价了我国现存的养老旅游模式,对其未来发展状况做出判断;姜立英(2007)在对大连市养老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时发现老年人选择大连市进行养老主要是因为该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等优势,并提出开发大连养老旅游市场的建议;焦丽芳(2008)专门针对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进行探讨,最终得出我国应当发展多样化养老模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徐平(2008)对中国乡村度假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将主题化、连锁化的开发模式运用其中,实现“公司+农户+养老”的经营管理模式;关帆(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当前老年人养老旅游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老年旅游市场的不足,并提出三种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雍翔(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异地养老与旅游的案例并进行深刻分析,以北京市为背景对老年人异地养老需求及偏好进行问卷调查,提出适合全国市场及针对北京市场的不同模式;赵华(2010)从地理学角度对山西省老年旅游目的地进行优劣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山西老年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可行性;何佳(2010)在对成都养老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时总结出其市场特征及其优势,并对成都市政府和企业开发养老旅游提出建议;李东,吴定伟(2011)对养老旅游产生的原因进
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发展养老旅游提出建议;徐进进(2013)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提出旅居养老综合体构想,该综合体不仅考虑到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也考虑了医疗、交通、卫生等社会因素,以期构建出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的地点。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9:11: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338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研究   进行   老年人   市场   提出   开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