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_谭宗琨

更新时间:2023-05-26 09:49:07 阅读: 评论:0

甘蔗糖业  2006年第1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2006年2月
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
业优化布局的研究*
谭宗琨欧钊荣何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南宁  530022)
摘  要  在分析制约广西蔗糖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甘蔗气候区划指标,对广西蔗糖产业的布局进行了新的区划,为广西蔗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蔗糖;气象灾害;优化布局
0 引言
广西地处低纬,南临热带海洋,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甘蔗生长旺盛期间盛行偏南风,高温、高湿、多雨;冬半年甘蔗主要进入糖分积累阶段和榨季生产期间盛行偏北风,低温、干燥、少雨,无霜期长;同时,广西适宜种植甘蔗土地潜力较大,旱、坡地面积广。得天独
厚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为广西蔗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以及对传统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的落实,我国蔗糖业由东部沿海向内陆省(区)发展,广西蔗糖业一跃成为全国最大蔗糖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蔗糖年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50%以上。
但是广西南北跨度大(近6个纬度),各地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加上岩溶分布广泛,岩溶地区石多土少,易旱易涝;北部及高寒山区冬季低温霜冻时有发生,沿海地区则易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国家、省、市、县多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等因素综合影响,形成了广西长期以来甘蔗主要种植在无灌溉条件旱地、坡地上的局面。因此,广西蔗糖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旱、涝、低温霜冻等各种气象灾害与其他农业生产相比,问题更为突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我国入世时对农产品贸易的承诺,我国入世5年内,食糖在原进口80万t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到2008年进口配额将达195万t,2008年后则完全开放国内食糖市场。届时国外大量廉价食糖的涌入必将给广西食糖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分析制约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重新优化广西蔗糖产业布局,以便适应国内、国际食糖市场的发展是有十分重大意义的。
1 制约广西蔗糖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1.1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是众多自然灾害中危害最为广泛、最为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据资料分析,广西各地干旱灾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干旱,尤其是严重秋旱对蔗糖业生产影响最为明显。
1.1.1 春季干旱做鱼丸的正确配方
春季干旱的发生主要影响春植甘蔗的整地、下种、出苗,以及宿根甘蔗的破垄松蔸、发株,同时也影响到甘蔗的生长、分蘖,常常造成缺苗
───────────────
*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2001AA115360)和桂科攻(0133002-1、0322017-2、0424007-3)项目资助
甘蔗糖业  2006年第1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断垄、单位面积甘蔗有效茎减少等,最终影响到进厂原料蔗产量和蔗糖产量。据广西南宁、贵港、百色等地农业气象试验站点多年对甘蔗的物候观测资料及前人对甘蔗生长需水量的研究结果[8],结合广西各蔗区年降雨时空分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甘蔗生产的春季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3~4月,雨季偏迟的年份旱情则可持续到5月上、中旬。一般说来,当3~4月份的月雨量,或者在此期间任意连续30天总降雨量小于30毫米时,则整地及甘蔗下种、出苗和生长、分蘖均受到不同程度
的影响,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干旱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干旱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甘蔗春季干旱等级划分指标表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依月降雨量)干旱名称影响时段
轻度干旱中等程度干旱严重干旱甘蔗春季干旱3~4月20.1~30.0 mm10.1~20.0 mm≤10.0 mm
根据甘蔗春季干旱等级指标,分别统计广西89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3~4月份历年干旱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广西甘蔗春季干旱发生的频率以桂西及桂西南为高发中心,由桂西南向桂东北方向逐步递减。其中右江河谷频率为70%~80%,左江流域频率为60%~70%,百色市南北山区及崇左市大部旱作干旱频率在50%~60%之间;以贺州--昭平--蒙山--金秀--象州--柳江--宜州一线以北发生频率为10%以下;其余地区大部发生频率在11%~35%。中等程度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递减率约为20%~25%,其空间分布与轻度以上干旱频率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干旱高发区,其中等程度以上和严重程度干旱发生的频率相对其他区域而言也明显偏高。就广西全区而言,广西1961~2004年期间甘蔗春季干旱在时间序列上有如下几个特点:①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和90年代发生旱作干旱的县市占全区总县市在20%以下;②20世纪60年代则是局域性干旱和全区性干旱交替出现时期,几乎每隔一年或两年就出现一次全区性干旱;③20世纪70年代中前期及80年代中后期为高发期,几乎有25%以上县市年年发生旱地作物干旱;④20世纪90年末至21世纪初连年出现全区性春旱。
1.1.2 甘蔗秋季干旱
每年9~10月是广西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并进主要时期,秋季干旱的出现除直接影响到甘蔗后期茎伸长外,还影响到甘蔗糖分的积累,严重秋旱的出现,甚至造成甘蔗空心、蒲心、干枯死亡,造成原料蔗产量大幅度减产,同时蔗茎因严重干旱而失水,糖分含量降低,胶质比重大,出糖率和回收率低,商品糖质量下降。如秋旱较严重的1989年下/9~下/11甘蔗茎伸长量仅为22 cm,而1983年秋季降雨量和降雨日数较多,无明显秋旱发生,同期的蔗茎伸长量物候观测值为64 cm,相差值高达42 cm;1990年中/8~下/10广西出现了历史上同期少见的持续性高温干旱天气,广西大部蔗区受旱严重,甘蔗叶片普遍干枯,有的生长点死亡,蔗茎普遍发生蒲心、空心现象,据贵港甘化厂、横县谢圩糖厂、来宾红河糖厂等当年对同一品种、不同受旱程度的甘蔗产量、质量取样分析结果:不受旱、受旱较重和受旱严重的,蔗茎比重分别为  1.12 g/cm3、0.94 g/cm3、0.86 g/cm3;蔗糖分含量差异也十分明显,不受旱的为13.46%,受旱较重的为11.15%,受旱严重的仅为9.53%[15];而且受旱严重的甘蔗胶质比重大,出糖率低,砂糖质量明显下降:一级商品砂糖比重小,二、三级砂糖比重明显加大。
为了客观地衡量秋旱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在收集广西相关农业气象试验站历年甘蔗物候观测资料及广西各地历年气候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农业厅1988~2004年实际旱情统
谭宗琨: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贫困认定申请理由
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进入秋季后,当日降水量<5 mm的连续日数大于25天;或有2个时段日降水量<5 mm的连续日数超过7天而不足25天,但2个时段之间仅有1天雨量>5 mm 而不足10 mm,且2个时段合计超过30天;或有2个时段日降水量<5 mm的连续日数超过13天而不足25天,中间仅有1天的雨量秋旱>5 mm 而不足15 mm,且2个时段合计超过35天,则甘蔗茎正常伸长受到影响,少雨或无雨天气持续时间越长,旱情则越重。其等级指标见表2。
表2  甘蔗秋季干旱等级划分指标表
秋旱等级划分标准(依日降水量<5毫米的连续日数)学习有什么好处
干旱名称时段
轻度干旱中等程度干旱严重干旱秋季干旱9~10月25~30天31~40天>40天
根据甘蔗秋季干旱指标,分别统计广西89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秋旱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广西甘蔗秋季干旱的地域分布与春季干旱的地域分布大致相反,即桂东重于桂西,桂北重于桂南。除融安、融水、永福、金秀、蒙山及贺县为40%~49%外,苍梧--藤县--桂平--来宾--宜山一线以北,发生秋旱频率均为50%以上,其中全州、恭城、阳朔、富川、武宣、平南、梧州等地高达60%以上;桂西北和百色市南部山区、崇左市大部及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为30%以下;我区其余大部为31
%~49%之间。中等程度干旱和严重干旱频率大小的地域分布同样遵循桂东重于桂西、桂北重于桂南的分布规律。轻度以上干旱、中等程度以上干旱、严重干旱频率的级差约15%~20%。总体而言,广西秋季干旱每年均有发生,但以局部性干旱为主,全区性干旱较少。1961~2002年间出现大范围或全区性秋旱(受旱县数占总县数40%以上)有17年,占总年数40.48%;其余25年为局部性干旱,其中受旱县数占总县数21.39%的有12年,占总年数的28.57%;受旱县数占总县数20%以下有13年,占总年数的30.95%。
1.2 冻害
当温度降至甘蔗所能忍耐的极限温度以下时,甘蔗的正常生理活动即遭到破坏,并出现相应的受害症状[19]。在广西,全区性霜冻灾害发生频率虽然不如干旱灾害频繁,但霜冻灾害的出现,尤其是大范围严重霜冻灾害的发生给甘蔗生产带来的损失却是非常巨大。据历史气候资料记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严重影响广西蔗糖生产的霜冻年份主要有1954/1955年度冬季、1962/1963年度冬季、1966/1967年度冬季、1975/1976年度冬季、1982/1983年度冬季、1999/2000年度冬季等[2]。
1.2.1 甘蔗的冻害指标
据广西南宁、百色、扶绥、玉林、贵港、来宾、柳州、蒙山等农业气象试验站1999/2000年冬季严重霜冻灾害期间对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受害甘蔗的田间调查及田间锤度分析结果,结合1982/1983年冬
田朴
季广西甘蔗冻害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2~6]广西甘蔗冻害大致可分为4级:轻(霜冻)、中(霜冻)、重(霜冻)及严重(霜冻)。各冻害等级与低温强度关系见表3。
1.2.2 广西甘蔗冻害空间分布规律
根据甘蔗冻害灾害等级指标,分别统计广西各气象台站有记录以来各等级冻害出现情况,结果表明:从总体看,广西冻害出现频率与纬度、海拔高度关系密切,也就是说随纬度、海拔高度增加,冻害出现的频率增大、影响程度也有所加重。从冻害对甘蔗糖业生产影响的程度来看,广西大致可分为无冻害区、轻冻害区、中等程度冻害区、重和严重冻害区等5个区域,各区域的空间分布如下:
曼谷爱情故事无冻害区: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大部,玉林市南部及崇左市局部基本无冻害发生或轻度冻害出现频率不到10%。
甘蔗糖业  2006年第1期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轻冻害区:玉林、贵港、南宁、崇左四市大部,百色市的右江河谷和都安县的澄江河谷等地为轻冻害区。
中等程度冻害区:贵港市北部,来宾、梧州两市大部,河池、柳州两市南部为中等程度冻害区。
表3  低温强度与甘蔗甘蔗受霜冻、冰冻危害程度及症状
最低气温(℃)冻害等级甘 蔗 受 害 症 状
2.0~0.4轻叶片仍呈青绿,无明显受害,但生长点已经坏死、变黑。
-0.5~1.0中大多数叶片1/2-1/3的面积及叶尖已枯死,生长点及以下几个蔗芽坏死变黑,鞘部蔗芽受伤,留种受到影响。甘蔗仍可进行光合作用,蔗茎糖分仍可继续上升。
-1.0~2.0重叶片大部分枯白,只有叶鞘和近叶鞘的三叉口叶片有条斑状绿色,梢部蔗茎及蔗芽大部分死亡,无法留种茎。
<-2.1严重蔗叶全枯白,蔗茎、芽全部死亡,有的蔗叶流糖汁,纵剖蔗茎呈黄色透明,似黄色的腊肉状,蔗糖分和纯度下降较快,如果霜后天气较暖,蔗糖分损失更大。
严重冻害区:桂林、贺州两市大部,柳州市北部,河池市北部及西部山区,以及百色市南、北山区等地为严重冻害区。
2 广西甘蔗产业优化布局
优化广西蔗糖产业布局,非适宜区或非优势区逐步退出蔗糖生产,最大限度发挥区域优势,将对广西国民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起不可估量作用。根据1987年全国甘蔗气候区划确定的指标[9,10],结合
广西当前制糖企业分布状况和前人在研究天气、气候与甘蔗产量、含糖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20℃、≥25℃的总天数及其相应的积温、80%保证率的极端最低气温(可用5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表示)等作为广西甘蔗优化布局的主要参考指标,春、秋季降雨量则作为广西甘蔗优化布局的辅助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甘蔗产业优化布局大致可划分为4个区:即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一般种植区和不宜种植区。
广西甘蔗优化种植区的大致范围如下:
表4  广西甘蔗优化布局区主要气候要素概况
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一般种植区不宜种植区≥20℃积温(℃)5500~64005200~56005000~5300<5000≥20℃日数(d)215~255202~215195~205<195
≥25℃积温(℃)3800~43003500~39503300~3680<3400≥25℃日数(d)140~172130~148125~135<126
5年一遇最低气温(℃)0.0~4.6-1.5~0.0-2.5~1.5<-2.5 3~4月降水量(mm)87~293140~285201~37386~421 9~10月降水量(mm)119~24080~14285~14084~149年日照时数(h)1450~22191300~17001150~1650<1600
⑴重点发展区:主要包括北海、防城港、钦州、来宾、贵港、南宁、崇左7市大部及百色市的右江河谷等地坡度在25°以下的区域。该区域热量条件最丰富,日平均气温大于20℃的总日数超过215天,积温为5500~6089℃,而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的最适宜甘蔗伸长的总天数140~172天,积温达3800~4300℃;冬季蔗糖生产期间无明显严寒天气和冻害灾害,出现轻度霜冻灾害频率也较低。此外,制约蔗糖产量高低的关键气象要素之一的秋旱,相对广西其他区域而言,发生的频率也较低,加上该区域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是广西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农民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高。因此,该区域是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最为理想的地方。但
谭宗琨:广西蔗糖发展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蔗糖产业优化布局的研究
由于该区域的南宁、崇左2市大部,百色市的右江河谷等地是广西区内出现甘蔗春季干旱频率最高的区域,因此,做好春季人工增雨作业、选用耐旱品种和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应是该区域甘蔗发展工作的重点。此外,沿海蔗区7~9月份期间,还要注意做好防御台风暴雨造成甘蔗风折和倒伏等工作。
⑵适度发展区:主要包括柳州市南部、梧州市西部、河池市东南部等,坡度在25°以下的区域。该区域热量条件较丰富,日平均气温大于20℃的总日数208~215天,积温为5200~5600℃,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的最适宜甘蔗伸长的总天数为130~148天,积温达3500~3950℃;冬季出现中等以上霜冻、冰冻灾害频率较小。因此,该区域可作为广西蔗糖适度发展区。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该区域冬
季出现严重霜冻或冰冻灾害频率较小,但由于霜冻、冰冻等灾害局地性明显,低洼地、冷空气易进难出的盘地等地方轻度和中等程度的霜冻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地理纬度稍偏北的地方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因此,该区域在发展蔗糖生产时要注意选择抗寒性较好的品种,历年易出现冻害的地段、地块宜种植高糖早熟品种或抗寒的甘蔗品种,并在榨季生产期间优先砍收该地段、地块甘蔗,砍后及时用蔗叶覆盖,以减少霜冻给蔗糖生产带来的损失。此外,该区域是广西甘蔗秋旱高发区。因此,积极做好人工增雨工作、注意选用耐旱品种和实行喷灌、淋灌等节水技术是确保该区域蔗糖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⑶一般种植区:主要包括贺州、桂林两市南部部,河池市中部等。该区域热量条件稍差,日平均气温大于20℃总日数为195~205天,积温为5000~5300℃,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的最适宜甘蔗伸长时段较短,仅为125~135天,积温达3300~3680℃,而且冬季出现严重霜冻、冰冻频率也较高,甘蔗受冻害几率较大。此外,该区域除春季干旱不明显外,秋季干旱发生频率为广西秋旱高频区之一。因此,在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时,该区域仅作为一般种植区来考虑,气候条件稍好的地方在种植甘蔗时,要注意选择早熟高糖品种,适当控制种植规模,尽可能做到早开榨、早收榨,并及早做好蔗种和宿根甘蔗的防霜、防冻工作,加大甘蔗留种量,以减少霜冻、冰冻灾害带来的影响。当然,改善灌溉条件,减少秋旱对甘蔗生产的危害,也是该区域发展甘蔗生产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⑷不宜种植区:主要包括桂林、贺州两市大部、柳州市北部、河池市西部和北部、百色市南北山区等。
团徽的内容该区域热量条件最差,平均气温大于20℃总日数不足195天,积温小于5000℃,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的最适宜甘蔗伸长的总天数也仅有70~126天,积温小于3400℃,尤其是该区域榨季生产期间出现严重霜冻、冰冻频率高,甘蔗受冻害几率大。此外,该区域以高山或喀斯特地貌山区为主,交通不便,甘蔗砍、运成本高,而且农业耕作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该区域不宜成为甘蔗糖业发展区。
忧郁的句子值得指出的是,玉林市所辖区域大部的自然资源条件属甘蔗重点发展区,但由于该市是广西农业生产水平最高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广西粮食、南亚热带水果重点发展基地,农业用地十分紧张。因此,该区域也不宜提倡发展蔗糖业。参考文献
[1]裴润梅,禤维信. 南宁甘蔗田水分供需状况的分析. 广西蔗糖,2000(4):9~13
[2]覃蔚谦. 从建国后数次冻害看今冬冻害甘蔗糖的损失. 广西蔗糖,2000(1):14~18
[3]李仕谟,符合,张彦增. 广西甘蔗冻害调查分析. 农业气象,1985,6(1):53~56
[4]罗文质. 广西甘蔗霜冻的气候规律和对策. 广西蔗糖,2000(1):5~9
[5]何燕,谭宗昆,冯源. 1999年严重霜冻、冰冻天气对广西农业的影响. 广西气象,2000(1):6~8
costing[6]谭宗琨,吴全衍,符合. 原料蔗产量波动与气象条件关系及产量预报. (下转第33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9:4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32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甘蔗   广西   蔗糖   发展   冻害   灾害   区域   生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