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反射现象的探讨
桑 田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贵州都匀558000)
摘 要:系统分析全反射现象的物理本质,并进一步探究全反射时引起的位相变化及其相应的特点。
关键词:全反射;位相;Goos -H nchen 位移;倏逝波
中图分类号:O 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769(2003)03-0017-03
Discussion on the Phenomenon of T otal Reflection
S ANG T ian
(Department o f physics ,Qiannan Normal College o f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China )
Abstract :The physical esnce of total reflection is analyd systematically ,the trans formation of pha and its specialities are als o furthered to be discusd.
梦见小猪K ey w ords :total reflection ,pha ,G oos -H nchen shift ;evanescent waves
对于内反射,即光波从光密媒介n 1射到光疏媒介n 2,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入射光全被反射回光密媒介,这种情形叫全反射。现行的高等学校光学教材都对此问题有过论述,但都比较浅显,如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和钟华教授所著的《光学》,华东师范大学姚启钧教授所著的《光学教程》,浙江大学梁铨教授所著的《物理光学》等。本文将就全反射现象,进行系统的讨论。
1 全反射现象的物理本质
假设平面光波E _=A _exp i (k _・r _
-wt )沿着入射面xoz 投射到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的两媒介的分界面xoy 上,其中n 1>n 2,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分别为α,β,γ。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矢分别为k 1_,k 2_,k 3_1如图1所示。将E _
分解为垂直于入射面的分量E s 和平行于入射面的分量E p ,E s 的正向
沿着y 方向,E p 的正向如图1中所示,设入射波振幅的P ,S 分量分别为A p ,A s ,
反射波的为R p ,R s ,透射波的为T p ,T s ,则其相应表达式为:
入射波:E 1p =A p exp i (k 1x cos α+k 1z sin α-wt )E 1s =A s exp i (k 1x cos α+k 1z sin α-wt )
(1-1)反射波:E ′1p =R p exp i (k 2x sin βx -k 2cos Z -wt )E ′1s =R s exp i (k 2sin βx -k 2
cos βz -wt ) (1-2)折射波:E 2p =T p exp i (k 3x sin γx +k 3cos γz -wt )E 2s =T s exp i (k 3sin γx +k 3cos γz -wt )
(1-3)在均匀的各向同性非铁磁性介质中,反射比定义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婚庆主持Ξ收稿日期:2003-04-06
作者简介:桑田(1978-),男(布依族),贵州独山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助教,主要从事量子力学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测定结果误差较大,不符合要求。
(2)若指示剂的浓度为2×10-6m ol ・1-1,则同理可求
TE =-0101%+0107%=+0106%<011%1
茶文化历史>孝的故事方法可行,满足常量分析的一般要求。
5 结论
由上计算可见,不考虑指示剂引起的误差时,共测量方法误差仅为-0101%,看似非常好的,但它并非
实际状况,而指示剂的浓度在10-5m ol ・1-1时,引起的误差达017%,该方法是不能满足常规分析的基本要求的,降低指示剂浓度10倍后,基本可以满足要求,而指示剂的浓度太小是不能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的。因此,在低浓度分析中要关注指示剂的用量,这在误差分析的教学实验工作中应引起特别的注意。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主编1分析化学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M],1995:261-2661
[2]孟凡昌,秦永超1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公式和误差图[J ]1分析化学,1995,13(12):8991
command是什么意思[3]王正国1配位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用量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J ]1贵州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3(4):741(上接第19页)
S z _=12
Re [H y (E 2p cos γ)3-H x E 2s ] (3-11)又将(3-1)及(3-9)代入(3-11)中,则得:
伦敦雾都的由来
S x _=12ε2u 2
n 12sin α|T |2exp (-2k 3fz ),S y _=0,S z _=0 (3-12)(3-12)说明了全反射时,在第二媒质的扰动中,x 方向的平均能流呈指数衰减,y 、z 方向平均能流为0。因而,在第二媒质中的扰动可近视认为没有能量损失。
参考文献:地理大师
[1]R 1W 1狄区本著,程路译1光学Ⅱ[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43-441
[2]刘建1利用倏逝波的有效穿透深度推导G oos -H anchen 位移[J ]1大学物理,2002(9)1
[3]郭硕鸿1电动力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P1331路由器wan口和lan口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