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九篇

更新时间:2023-05-24 19:48:13 阅读: 评论:0

The correct answer to the word crisis is danger and opportunity, but most people only e danger, and few e opportunities, so not many people have successfully made big money.(页眉可删)
小男孩小名
《守株待兔》教案九篇 秦灭楚
吃什么好排大便《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精彩的意思
  射门英语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甘蓝是什么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择偶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看图片猜谜语,沈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2、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吧!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 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果。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种田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呢?
冰葡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1、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
  2、“窜”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
  3、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这时候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白捡”指什么?
  2、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此-----
  出示: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种田人丢下锄头,把锄头扔得远远的,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拿起锄头干活了。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守株待兔。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他一心只想着再白捡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就叫“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5、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可结果摆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生齐读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觉得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哪些词语?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9:4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27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故事   野兔   课文   收获   锄头   树桩   在读   课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