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收集很全的)SL314-2004

更新时间:2023-05-23 04:26:32 阅读: 评论:0

ICS93.160 SL P 55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314-2004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s
2004-12-8发布2005-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前言
湘江北去
军事类书籍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水总局科(2001)1号文《关于下达2001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导则》(DL/T5005-92)(以下简称原导则)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近十年来碾压混凝土坝的工程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导则进行了修改、补充,制定本标准。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共9章72条,主要技术内容有:
——碾压混凝土坝的枢纽布置;
——碾压混凝土坝的体型设计、坝体稳定及应力分析内容和方法;
——碾压混凝土坝的分缝、防渗、廊道、止水及排水等构造设计;
投资分析报告范文——碾压混凝土材料和坝体混凝土分区;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方法及温控措施;
——安全监测设计原则、监测项目及监测设施布置。
本标准对原导则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有:
爬竿跳伞——增加了引用标准及主要术语两章节;
——增加了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坝尚宜进行有限元计算的内容;
大班教育笔记
——明确将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作为大坝优先采用的防渗方式,明确了其最小允许抗渗等级及有效厚度;
最新入党申请书
——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设置的原则;
——增加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横缝或诱导缝止水的设计要求;
——修订了外部及内部碾压混凝土中掺合料的最大掺量;
——增加了变态混凝土应用的内容;
——修订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允许温差的设计原则;
——增加了防止坝体产生裂缝的措施;
——增加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设计内容,包括拱坝体型、拱坝应力
分析方法、分缝结构及灌浆体系等;阻断药
——将原“观测设计”改为“安全监测设计”;规定了工程监测范围,修订了安全监测设计遵循的原则;细化了主要监测项目的布置要求。
本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有1.0.2、5.0.2、5.0.4、8.0.6、9.0.1第1款、9.0.5第1款,以黑体字标识。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勤俭李启雄柏宝忠毛影秋陈在敏
雷兴顺郭金根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沈凤生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
目次
1总则 (1)
2引用标准 (2)
3 主要术语 (3)
4 枢纽布置 (4)
5 坝体设计 (5)
6 坝体构造 (7)
7 碾压混凝土材料和坝体混凝土分区 (9)
8 温度控制及坝体防裂 (11)
9 安全监测设计 (13)
标准用词说明 (15)
条文说明 (16)
1  总则
1.0.1为适应碾压混凝土坝建设发展的需要,规范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要求,使工程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特制定本标准。
背景墙画
1.0.2  碾压混凝土坝的级别,应符合《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
1.0.3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基上的1、2、3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4、5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可参照使用。坝高大于200m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应作专门研究。本标准也适用于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
1.0.4 碾压混凝土坝按其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坝高在30m以下为低坝,坝高在30m~70m为中坝,坝高在70m以上为高坝。
1.0.5碾压混凝土坝设计应收集并掌握建坝地区的气象、水文、泥沙、地形、地质、地震、建筑材料、生态环境等基本资料,研究施工和运用条件。
1.0.6碾压混凝土坝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 —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4:2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24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混凝土   设计   标准   碾压   水利水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