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逻辑下竖视频的叙事特征与美学范式

更新时间:2023-05-22 01:10:20 阅读: 评论:0

技术逻辑下竖视频的叙事特征与美学范式①
The Narrative Features and Aesthetic Paradigm of Vertical Screen Network Original Program under Technical Logic
广州机动车◎王芯蕊
Wang Xinrui
摘要:每一种媒介技术都在“赋能于人”,重塑着人与世界的中介方式,从符号呈现、叙事形态、传播方式等多方面向原有媒介范式提出挑战,影视业发展也是如此。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画面内容也正发生“剧变”:传统影视美学中的“横屏”宽高比被颠覆,网络影视行业开始尝试竖屏动态影像叙事。本文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梳理竖视频的发展逻辑,并以“叙事特征”和“美学范式”为主要观照点,梳理媒介技术发展逻辑下竖视频内容的结构机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发展的路径。
伊人大芭蕉
关键词:竖屏,网络影视,技术逻辑,叙事特征,美学范式
取消订单
Abstract:Every media technology is empowering people,reinventing the intermediary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and challenging the original media paradigm from symbolic reprentation,narrative f
orm,and mode of communication.The same is true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have changed people’s viewing habits,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way of thinking.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screen is also undergoing“great change”:the“horizontal screen”aspect ratio in tradi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aesthetics has been subverted.The network original programs such as network movies,ries,shows begin to try vertical screen narrative.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vertical screen network original program from the
①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perspective of media technology,and takes“narrative features”and“aesthetic paradigm”as the main points of care to sort out the structural mechanism of vertical screen network original program,and to 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ath.
Keywords:vertical screen,network original program,technical logic,narrative features,aesthetic paradigm
每一种媒介技术都在“赋能于人”,重塑着人与世界的中介方式,从符号呈现、叙事形态、传播方式等多方面向原有媒介范式提出挑战。在影视领域,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使受众逐步走到“中心”,故事情节由注重时空、因果联系的线性叙事向碎片化、拼贴式、平铺并列的非线性叙事发展,观看机制由主客二元关系变成互动、陪伴、交流的多维关系。与此同时,画面内容也正发生“剧变”:传统影视美学中的“横屏”宽高比被颠覆,网络影视行业开始尝试竖屏动态影像叙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12亿,占网民整体的73.9%;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5.90亿,占手机网民的72.2%;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视频用户继续向手机端集中,41%的用户每天必看网络视频,成为娱乐刚需。短视频为“竖屏”观看影视节目奠定了用户基础,手机端日益增长的网络视频观看需求为“竖视频”内容衍生铺垫了海量的市场需求。竖屏综艺方面,《和陌生人说话》已播出两季,第一季豆瓣评分9.2分,播放量破3亿,第二季豆瓣评分9.5分。竖屏网剧方面,爱奇艺平台2018年出品的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在发布24小时内跃升到剧集热度榜第4名,总播放量2.7亿,“竖屏控剧场”上线;腾讯YOO视频发布《我的二货男友》《下课后等我》等多部竖屏剧;MCN机构也直接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打造《名侦探小宇》《七舅脑爷》等竖屏剧。竖屏电影方面,蔡成杰导演的由华为手机拍摄的微电影《悟空》在2019年儿童节的社交网络上刷屏。与传统网络影视“横屏”展示不同,竖视频采用匹配手机竖式全屏播放,手指滑动即可直接切换剧集,在播放界面可直接实现如“直播”一般的实时评论或点赞。
三欣会
网络影视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盗版、UGC、版权大战到网络自制内容崛起,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内容质量有所提升,逐渐成长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竖屏的出现和流行,意味着网络影视行业已经开始了彻底颠覆传统影视语言本体的创新实践,加速构建独属于网络影视的叙事语态与美学体系。本文将从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梳理竖视频的发展逻辑,并以竖视频的“叙事特征”和“美学范式”为主要观照点,梳理媒介技术发展逻辑下竖视频内容的结构机制,寻找发展的路径,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形容城市繁华的成语一、从“横屏”到“竖屏”的演进逻辑
屏幕宽高比(AspectRatio)是指“屏幕宽度与屏幕高度的关系”①。对于影像艺术来说,使用哪种画幅宽高比,对创作本身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它构建了讲故事的“画布”,决定着电影风格与摄影美学,也塑造着故事对观众情感的影响力。从摄影机发明至今,电影院、电视机、电脑屏幕上有四种常用的标准比率,它们定位在水平面上,宽度大于高度,分别是4ʒ3(1.33ʒ1,早期电视机、电脑屏幕和电影院采用);16ʒ9(1.78ʒ1,高清电视和笔记本电脑采用);5.55ʒ3(1.85ʒ1,宽屏电影采用)和7ʒ3(2.35ʒ1,变形格式,如Panavision35mm摄影机或CinemaScope宽银幕技术采用)。在手机媒体蓬勃发展之际,新流行的竖屏影视首次开始采用9ʒ16的宽高比。
法国学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曾指出:“如何从一种媒介圈过渡到另一种媒介圈?就是要
通过机器革命。”②影视从“横屏”到“竖屏”的演进中,技术的发展是影像本体发生变化的外部动力,而伴随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人与媒介关系的变化,改变着“观看”的场域,是影像本体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力。
(一)学院标准的诞生
影像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严重依赖技术的艺术。两千多年前,墨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做了第一次科学解释。直到19世纪,伊斯曼胶片、柯达照相机的发明让人们终于可以记录片刻的光影,爱迪生Kinetoscope电影摄影机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摄影兼用机的发明,让时光过程可以被完整记录。电影作为一门伟大的艺术才真正叩开了20世纪的大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电影是老式的机械技术和新兴的电力世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结合”③。
①②③ZETTL H.Sight sound motion:applied media aesthetics[M].4th edn.Belmont,CA:Thomson Wadsworth,2005.德布雷.媒介学引论[M].陈卫星,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
梅花作文300字电影摄影机发明前,照相机胶卷都是以70毫米宽幅格式生产的,每卷长度都足够拍摄100张照片。爱
迪生和迪克森在研发摄影机过程中,“通过有效地将其切成两半,可以让更多的胶片用于电影实验”①,这也成为35mm胶片的起源。此后,伊斯曼根据迪克森的需求,研制了经典的35mm电影胶片。Kinetoscope电影摄影机由曲柄驱动,拍摄格速为16格/秒,曲柄摇动一圈,摄影机进行8次曝光,而曝光的实际画幅为宽24毫米,高18毫米。这是最早电影画幅为4ʒ3的直接原因。电影的横向画幅更广则是由“电影”的媒介属性决定的,麦克卢汉曾提出,“作家和制片人的职责,就是将读者或观众从他自己的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印刷和胶片造成的世界中去”②。电影屏幕的主要诉求是让观众通过所看到的一切,进一步增强现实的幻觉。“水平方向(特别是宽屏和变形格式)允许观众在观看图像时使用周边视觉,看着屏幕的一个部分,同时间接看到其他区域以进行更深入的反射。”③这有助于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电影画面的表现上并忽视外界物理空间。
随着电影从无声演变为有声,193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投票决议,为了给音轨留下空间,稍微缩小每帧的高度,新的宽高比就变成了1.37ʒ1,但实际放映比例仍然是1.33ʒ1,这就成为著名的学院标准。
对于学院标准,也有一些著名影人表示反对,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nstein)曾发表《动的正方形》的演讲,提出了“动力框”(Dynamic Square)。他认为,银幕是一幅画框而不是一扇窗户,方形宽高比比4ʒ3的比例更好,因为“可以兼容横向水平或纵向水平的画面”④。对于爱森斯坦而言,电影构图的灵活性更重要。
(二)宽屏的风靡
电视的发明“使我们的一切感官深刻地相互影响,使它们摆脱通常被动和超脱态度”⑤;电视的普及,让人与媒介首次开始互动,行为上可以选择实时关开、自由选择内容,情感上千家万户通过线性播出的同类内容“共时、共情”,是第一个“首先要求创造性参与的媒介”⑥。为了适配早期电影养成的受众观看习惯,电视也采用了4ʒ3的画
①②③④⑤⑥COSSARH.Letterboxed:the evolution of widescreen cinema[M].Lexington: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201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
ZETTL H.Sight sound motion:applied media aesthetics[M].4th edn.Belmont,CA:Thomson Wadsworth,2005.WASSON H.Introduction,in focus:screen technologies[J].Cinema journal,2012,51(2):141–14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
幅比。
电视的普及和对受众的抢夺,倒逼电影业自我革新,用更大的屏幕,更宽广的视觉体验留住观众。“1956年还有一部宽荧幕电影宣传语是‘Bigger than life’”。①弗雷德·沃勒发明的宽银幕立体电影可以捕获147度的超广视角,宽高比达到2.59ʒ1。在亨利·雅克·克雷蒂安发明的变形宽荧幕镜头(Anamorphic Lens)被广泛运用于电影拍摄后,几乎所有电影制作都投入转向变形宽荧幕技术,引领风尚至今。1971年,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改变了变形宽银幕电影的标准,降低了图像的高度,使之更好地适应胶片的拼接。2.35ʒ1成为放映标准。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高清电视标准制定过程中,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工程师科恩斯·H.鲍尔斯提出了可以同时包容4ʒ3(1.33ʒ1)和2.35ʒ1影像的平均数格式16ʒ9。由此,16ʒ9成为DVD、HDTV、UHD(4K)普遍采用的宽屏标准。为了适配电视受众培养出来的“屏幕”观看习惯,电脑屏幕承袭电视屏幕的变化,也逐步从4ʒ3转变为16ʒ9。
在电影和电视市场,屏幕越来越宽的趋势还在继续,不断通过技术革新还原人眼观看的极致体验。100多年以来,电影、电视和电脑屏幕都使用了首次在电影中建立的横向范式。科二考试顺序
(三)竖屏的颠覆保持冷静的英文
互联网帮助人类传播真正超越了时空局限,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延伸”。手机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让使用者得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手掌大”的屏幕十分便利,让
影像观看需求不断从电影、电视、电脑向手机迁徙,手机甚至开始成为生活的“第一屏”。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横屏”影视依然是主流。
然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手机依赖的加深,移动端媒介使用习惯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宽小于高”的竖屏视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时,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不断提升、移动传输速度不断加快,用手机拍摄图片和图像来记录、分享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喜欢“随手拍”,不假思索地拿出手机摄制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符合手机设计和手掌抓握设计的“竖着”拍摄。
①KATHLEEN M.Vertical video:rupturing the aesthetic paradigm[J].Visual communication,2018,17(2):245-261.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1:1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22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影   发展   手机   媒介   视频   网络   技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