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的健康問題及性傾向改變
編輯及撰寫: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博士
翻譯:胡道航
近年來,香港的團體要求制訂《反性傾向歧視條例》,以確保同性戀者跟異性戀者享有相同的權利,例如戀愛、婚姻、以夫婦名義申請社會福利、領養兒童等等。究竟同性戀者是否跟異性戀者無異呢?医学生实习总结本報告從病理學、性傾向的易變性、兒童受性侵犯的證據、同性戀子女的性傾向和適應問題等方面探討同性戀,盼望能減少和糾正一般人對同性戀的誤解及不正確觀念,引發這方面更多的討論,從而讓大眾對同性戀有更全面的認識。
從病理學看同性戀
其實,西方一直有不少研究顯示:同性戀者較容易從性接觸感染淋病、梅毒、甲型及乙型肝炎、Anorectal Veneral Warts、Cytomegalovirus、及愛滋病等疾病。女同性戀者感染性病的比率高於一般女性。同性性行為往往導致直腸和肛門括約肌嚴重受損(Barone, Yee, & Nealon, 1983)。「肛交的累積效應是肛門括約肌操作失常。三分一進行過肛交的男性出現
了慢性大便失禁。異物(如陰莖、手指等物體)一旦進入直腸,情況就更嚴重。直腸的黏膜層極敏感,它受刺激後會出現腹瀉、痙攣、生痔、前列腺受損、潰瘍及裂縫(容易導致發炎)等一連串現象。直腸的薄膜很易穿孔,但穿孔後並不會出現痛楚。事主直到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修補直腸的手術涉及很多複雜的步驟。」(Cox, 1997, Lecture notes)
大量研究報告認為,同性戀會導致心理及社交危機、情緒低落、過多病態思想(Excess Morbidity)、和死亡(Cameron et. al., 1996, p.392)。多個研究指出,同性戀社群有以下問題:較多企圖自殺事件、酗酒、較需要心理治療服務、不穩定的戀愛關係、經常被警察拘捕、受孤獨和沮喪困擾的比率較高。一些研究指出,男同性戀者出現較多精神壓力病徵,他們的壽命較一般男性短;女同性戀者則有較多精神困擾,她們酗酒的問題較一般女性嚴重,並且不及一般女性快樂。五子棋的由来
Prytula, Wellford和Demonbreun (1979)指出同性戀青少年男性出現較多心理問題。Roesler和Deisher (1972)發現同性戀者的青春期企圖自殺率較高。Kourany (1987) 調查了一群服務青少年人的精神科醫生,他們都表示同性戀青少年人有較嚴重的企圖自殺傾向。
Laumann, Gagnon, Michael和Michaels (1994)的全國民意調查顯示,同性戀者的不快樂程度較離婚人士嚴重,他們的不快樂程度和窮人相約。Weinberg和Williams (1974)在三個國家進行了調查,發現同性戀者不及一般人那麼開心,也不及一般人那麼信任別人。
性傾向的易變性
不少同性戀者主張,同性戀是天生的,而且是不能改變的。但不少研究報告都指出,同性戀者的性傾向並非在生命初期就被注定而無法改變(Eckert, Bouchard, Bohlen & Heston, 1986)。事實上,他們的性傾向是可以改變的。
Ramafedi, Resnick, Blum和Harris (1992)在明尼蘇達對34,706個七至十二級的學生進行性傾向調查,發現十八歲的學生表示有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的比率比十二歲學生有兩種性傾向的比率減少了一半。其中一個解釋,就是年輕的學生可能不太明白甚麼是「性傾向」;另一個解釋,就是當中有一半人在六年間決定完全放棄同性戀/雙性戀傾向──這觀點和以下的研究互相吻合。
Bell, Weinberg和Hammersmith (1981)對979個同性戀者和477個異性戀者進行研究,發現
有些人在做了第一份性傾向評估後,性感受和性行為出現改變,其中同性戀者改變性傾向的比率都高於異性戀者。有些人的性傾向更出現了第二、第三以至是第四次改變,而同性戀者在第二、第三以至是第四次改變性傾向的頻率和比率仍然偏高。
Cameron, Proctor, Coburn和Forde (1985) 調查了4,340個成年人,指出有部分現在自認是異性戀的人曾經擁有一段同性戀「婚姻」,有部分現在自稱是異性戀的人正擁有一段同性戀關係,有不少現在自稱是雙性戀或同性戀的人曾經有一段異性戀婚姻。
如何炒股票美國國家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arch and Therapy of Homoxuality)以兩年時間研究860個決心克服同性戀傾向的人士,發現他們大都改變了性傾向,他們的同性戀幻想和行為的頻率及程度都顯著降低了,這些改變都有足夠的證據支持。99%受訪者說改變治療很有效、很值得嚐試。有受訪者表示他們改變性傾向後,心理和人際狀況都改善了。
Spitzer (2001)對二百個參與同性戀治療的人士進行研究,發現他們接受治療後,性傾向有顯著的改變──同性對他們的吸引力大大減少,很多人發展出「良好的異性戀運作」(Good Heteroxual Functioning)。他們表示接受治療後,沮喪抑鬱的程度顯著降低了。
兒童受性侵犯的證據
很多研究都指出,同性戀者性侵犯兒童的傾向較一般人強烈,「約三分一被舉報的兒童被性侵犯案件涉及同性戀活動」(Cameron, 1985),曾被性侵犯的男童長大後,有較強烈的性侵犯男童傾向(Bagley, Wood & Young, 1994)。另外,不少研究指出,同性戀教師確實對學生構成威脅。同性戀教師鼓勵學生接受和嚐試同性戀,他們性騷擾及性侵犯學生的比率都高於一般教師(Cameron & Cameron, 1995)。
同性戀者子女的性傾向和適應問題
不少研究指出,同性戀者的子女發展出同性戀或雙性戀傾向的比率高於一般人的子女(Bailey, Borrow, Wolfe & Mikach, 1995; Bigner, 1991; Patterson, 1992)。Javaid (1993)和Lewis (1980)指出,女同性戀者的孩子在適應媽媽的同性戀傾向時面對很多困難,跟媽媽的情人相處亦令他們很煩惱。由於社會還未能接受同性戀,這些孩子為了隱瞞媽媽的性傾向,承受著與同伴疏離的痛苦──這造成了他們社交關係建立上的困難。
總結及分析
同性戀者性侵兒童的比率高於一般人,同性戀教師性騷擾學生的比率高於一般老師。同性戀社群有較嚴重的企圖自殺傾向,成員經常被警察拘捕,他們酗酒和濫用藥物的問題嚴重,經常受到孤單和抑鬱情緒困擾。同性戀者的生命滿意程度(Life Satisfaction)較一般人低。男同性戀者的死亡率高於一般男性,他們苦痛、傷殘和死亡的危機也較大。
不論從進化論或整全/健康的觀念(Wholeness/Health Concept)看,以上的發現都印證了人類性機能的原本設計及用途;同性戀行為降低生育數字和使到有害的性行為出現。對於相信進化論的人士,基因導致同性戀的可能性是極低的。同性戀導致壽命縮短(Cameron, Playfair, & Wellum, 1994)、同性戀者產下較少孩子──這兩個事實都抵觸了基因原因論(Genetic Etiology)。根據達爾文的天擇假說(Natural Selection Hypothesis),基因突變產生有利生存的特徵(然而,差不多所有突變都導致相反情況出現),人口於是激增,擁有這種特徵的人數亦隨之增加。但是,同性戀卻導致相反情況出現。哥倫比亞大學內科及外科醫生學院精神學系教授Miron Baron在九三年七月評論一些聲稱有同性戀基因存在的研究報告時說:「根據進化論,由基因引致的同性戀因為導致生育率下降的緣故,在遠古時便已絕種。」
很多事例和個案都指出,同性戀者如果決心改變、接受治療,他們的性感覺是可以改變的。他們能夠建立良好的異性戀運作,抑鬱情緒會隨之減少。不少學者認為同性戀傾向主要是由社會和心理因素導致的。
《反性傾向歧視條例》一旦獲得通過,對社會將有深遠的影響,「同性戀是與生俱來、是遺傳的」這一錯誤觀點,將被納入中小學的教科書裡。另外,同性戀者若果享有領養兒童的權利,他們也很可能會鼓勵兒童選擇同性戀傾向,而同性戀對兒童的心理成長和社交發展會有很不利的影響。
參考書目
Bagley, C., Wood. M. & Young, L. (1994). Victim to abur: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al quels of child abu in a community survey of young adult males. Child Abu and Neglect,18, 683-697.
Bailey, J. M., Borrow, D., Wolfe, M., & Mikach, S. (1995). Sexual orientation of adult
风字开头的成语 sons of gay father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1, 124-129.和面
Barone, J. E., Yee, J., & Nealon, T. F. (1983)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and trauma of the rectum. Surgery, Gynecology & Obstetrics,156, 453-457.
Bell, A. P., Weinberg, M. S., & Hammersmith, S. K. (1981). Sexual preference: Its
development in men and women.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igner, J. J. (1991, January 30) Sexual orient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good parenting.
Rocky Mountain News, p.57 (letters).
Cameron, P., & Cameron, K. (1995). Do homoxual teachers po a risk to pupils? Paper prented at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April.
龙颈河漂流>发行债券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