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更新时间:2023-05-18 11:44:32 阅读: 评论:0

核桃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核桃的病虫害相对较少,常见的有腐烂病、溃疡病、天牛、尺蠖、介壳虫几种,防治方法是:冬季及时剪除病虫枝、干枯枝集中烧毁,并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虫源;早春至初夏幼虫孵化时喷600倍的氧化乐果液,可防治天牛、尺蠖、介壳虫等害虫;秋末用刀刮除感病树皮,并涂抹100倍福美砷液,可防治干腐病、溃疡病等病害。

1.核桃溃疡病
可采取清除病枝落叶,刮除树干基部粗皮,涂抹5波美度--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等方法进行防治,再于7--8月喷250%退菌特800倍液,可使病株率降低到1%以下。

2.核桃举肢蛾。
主要危害果实,幼虫蛀入危害,在青皮内蛀食多条隧道,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危害早者种仁干缩、早落,晚者变黑,俗称“核桃黑”。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
越冬,第2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7月中上旬,幼虫一般在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卵期4—5天,幼虫在果面仅停留3—4小时后就蛀入果内,在果内30—45天后脱果。该虫的发生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在5—6月成虫羽化期,降雨量少于30毫米,发生就轻,反之则重。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8月前病果及时摘除;入冬前彻底清园,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茧;成虫羽化期,采用性诱剂诱捕雄成虫,减少交配,降低子代虫口密度。药剂防治。成虫出土前在树内盘撒毒土,25%的辛硫磷微胶囊施药后要浅锄;产卵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隔10—15天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Bt乳剂等进行树上喷药。(2)采取树下开垦耕种,清除残枝落叶为基础,摘拾黑果为主要措施,树冠喷药为应急手段的综合防治方案。即采果后至次年5月中旬翻耕、扩盘、清园;6绝毛液--8月摘拾黑果,集中销毁;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虫羽化期在重灾区选用50%的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敌杀死3000倍液树冠喷药。

3.云斑天牛。
以幼虫蛀食树干,成虫危害新梢嫩皮和叶片,严重时造成死树。受害树树势衰弱,产量下降,且木材失去利用价值。21代。该虫以成虫或幼虫在被害树干内越冬,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8月化蛹,9土豆丝图片月羽化成虫。 

防治方法:可人工捕捉成虫为主,并及时用药塞虫孔,砸死卵和幼虫,8月树上喷40%杀虫净500倍液,防治率可达90%以上。。利用成虫有趋光和假死习性,晚上用灯光到树下扑杀;幼虫产卵期刮除树干上月牙形产卵槽中的虫卵和幼虫;幼虫危害期,发现虫孔膈清除粪便,用棉球沾敌敌畏药液塞入虫孔,然后稀泥封死杀虫效果良好。冬季或产卵期前,用生石灰5公斤、硫磺0.15公斤、食盐0.25公斤、水20升充分拌匀后,涂刷树干基部,以防成虫产卵,也可杀死幼虫。 

4、核桃根象又名横沟象。
在四川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在广元市和巴中市特别严重。以坡底沟洼和村旁土质肥沃的地方及生长旺盛的核桃树上危害较重。由于该虫在核桃根颈部皮层中串食,破坏了树体输导
组织,阻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致使树势衰弱,轻者减产,重者引起树株死亡。受害症状是幼虫刚开始危害时,根颈皮层不开裂,无虫粪及树液流出,根颈部有大豆粒大小的成虫羽化孔。当受害严重时,皮层内多数虫道相连,充满黑褐色粪粒及木屑,被害树皮层纵裂,并流出褐色汗液。该虫在四川、陕西均为2年发生1代,前后经历3年的时间,以成虫和幼虫在根皮层中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叶片、嫩枝补充虫体营养。5-10月为产卵期,90%的幼虫集中在表土下5-20厘米深的根皮层中危害,个别幼虫危害深度可达主根45-60厘米,侧根距主干140-200厘米处也有危害。幼虫危害期长,每年3-11月均能蛀食,12月至翌年2月为越冬期。幼虫白色,无足,稍弯曲。

防治方法
是在4-6月,挖开根茎部泥土,用斧头每隔10厘米左右砍破皮层,用核桃保果灵I 号涂刷受害部位,然后复土,可杀死根部幼虫;立冬前彻底清除树冠下部枯枝落叶和杂草,刮掉树干基部老皮,集中烧毁。翻耕树下土壤,可消灭大部分越冬幼虫。春季,在受害幼果脱落前,及时剪、摘深埋,以减少翌年的虫口密度。
 
5游戏世界观、核桃天牛
  云斑天牛学名云斑白条天牛,又叫铁固牛、铁炮虫。在四川的核桃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枝干,为害严重的地区受害株率达95%。受害树有的主枝死亡,有的主干因受害而整株死亡。
  受害症状是被害部位皮层稍开裂,从虫孔排出大量粪屑。危害后皮层开裂,木质部中的虫道比木蠹蛾少。成虫羽化孔多在上部,呈一大圆孔。云斑天牛发生世代数因地而异,越冬虫态也有不同。一般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以成虫或幼虫在树干内越冬,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份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幼虫淡黄色,无足。成虫黑褐色或赤褐色,有假死和趋光习性。
  防治方法是在冬季或产卵期前,用核桃保果灵I 号涂刷树干;在有虫眼的地方用铁丝将虫眼内木屑清除干净再用注射器将核桃保果灵I 号原药注入虫孔用泥土封死孔口。杀虫效果良好;利用成虫趋光和假死习性,晚上用灯光到树下捕杀。白天经常观察树叶、嫩枝,发现有小嫩枝被咬破且呈新鲜状时,在附近即可捕捉到成虫。成虫产卵后,经常检查,发现有产卵破口刻槽,用锤敲击,可消灭虫卵和初孵幼虫。当幼虫蛀入树干后,可以虫粪为
标志,用细铁丝将尖端制成小钩,从虫孔插入,钩杀幼虫。
 
6、核桃叶甲
  该虫主要危害核桃枝叶,是核桃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叶肉,危害状成网状或缺刻,有时全叶食光,仅留叶脉。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被物或树干基部皮缝内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常集群在叶上取食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尾产卵,卵成块状产在叶背面,每块约20-30粒。5月中旬孵化出幼虫,初孵幼虫群集取食,被害叶呈一片枯黄,2龄以后分散到全树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尾端粘附在叶背面,脱皮化蛹,蛹的腹末又粘附在于幼虫的蜕皮上,倒悬在叶的背面,触动时能曲伸活动。蛹期4-5天,羽化出成虫,经短期取食下树,潜伏越冬。5-6月是越冬成虫及幼虫同时出现危害的盛期,大发生时,将全树叶片吃光,似火烧。连续2-3年受害,会引起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是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结合防治核桃果象,用核桃保果灵稀释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大量发生期,用堆火或黑光灯诱杀。利用其假死习性,人工震落捕杀。
7、核桃枝枯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枝条,尤其是12年生枝条易受害。枝条染病先侵入顶梢嫩枝,后向下蔓延至枝条和主干。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成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染病枝条上的叶片逐渐变黄后脱落,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量黑色短柱状分生孢子,如遇湿度增高则形成长圆形黑色孢子团块,内含大量孢子。
内蒙古有什么特产
病原
Melanconium oblongum Berk.称矩圆黑盘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梗密生在分生孢子盘上,不分枝,浅灰色或五色,大小2550 (μm);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卵圆形至椭圆形,多两端钝圆,有的一端略尖,单胞,大小1627×813(μm)。有性态Melanconis juglandis(Ell初春是几月et Ev)Groves,称胡桃黑盘壳,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埋生在子座里,子囊孢子双胞,隔膜在细胞中部,浅色或无色。有性阶段少见。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侵入。该菌属弱性寄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北方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防治核桃树害虫,避免造成虫伤或其他机械伤。
3)主干发病,应及时刮除病部,并用1%硫酸铜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消毒
再涂抹煤焦油保护。
8、核桃炭疽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叶片、芽及嫩梢上时有发生。一般病果率20%~40%,严重时高达90%。果实染病 先在绿色的外果皮上产生圆形至近圆形黑褐色病斑,后扩展并深入果皮,中央凹陷,内生许多黑色小点,散生或排列成轮纹状,雨后或湿度大时,黑点上溢出粉红色黏质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叶片染病 产生黄褐色近圆形病斑,上生小黑粒。
病原
有性态 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 Schrenk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囊壳褐色,球形至梨形,具喙,子囊平行排列在壳内,无色,棍棒状,大小4473×610(μm),内生8个子囊孢子单孢无色,圆筒形,略弯曲,大小1217×46(μm)。分生孢子盘在果实的表皮下,褐色,直径185390(μm),未见刚毛。分生孢子圆柱形,单孢无色,大小1113×4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或芽鳞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发病后产生孢子团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一般雨日多,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不同:新疆的阿克苏、库车丰产薄壳类型易染病,晚熟种发病轻。
防治方法:
1)注意清除病僵果、病枝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减少菌源。
2)选用丰产抗病品种。种植新疆核桃时,株行距要适当,不可过密,保持良好通风。
367月间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并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发病重的核桃园于开花后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使百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1次,连续防治23次。
9、核桃黑斑病 Walnut Bacerial Blight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美国、意大利、德国等都有发生。我国广泛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山西、甘肃等核桃产区,有的地区发病重。据山西调查,一般被害株率60%~100%,果实被害率30%~70%,重者90%以上,核仁减产可达40%~50%。核桃发病后造成幼果腐烂核早期落果,不脱落的被害果,核仁出油率低,对产量影响很大。黑斑病除危害核桃外,还能侵染许多核桃属植物。
症状
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器,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相互愈合,病斑外围有以水渍状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保卫枝条而使上段枯死。幼果受害时,果
面发生黑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以后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深入果肉,使整个果实连同核仁全部变黑腐烂脱落。花序受侵后,产生黑褐色水渍状病斑。
病原:
病原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Juglandis Pierce Dye.;异名X.jugandis (Pierce) Dowson,属于黄单杆菌,菌丝短杆状,大小为1.33.0μm×0.30.5μm,端生一根鞭毛,在PDA培养基上菌落透明初呈白色,渐呈草黄色,在牛肉浸膏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旺盛,凸起,有光泽,光滑,不透明,浅柠檬黄色,有黏性。细菌能极慢地液化明胶,在葡萄糖、蔗糖及乳糖中不产酸也不产气,生长适温为2832,致死温度为5355,生长的pH5.210.5,以pH68为适宜。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枝梢的病斑中或病芽里越冬,第二年春季细菌借风雨飞溅传播到叶、果及嫩枝上为害,病菌可以侵染花序(器),因此,花粉也能传带病菌。昆虫也是传带病菌的媒介。病菌由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在足够的湿度条件下,温度在430范围内都可侵染叶片,在527时可侵染果实,潜育期在不同部位也有差异,果实上为534d,叶片上为818d
病害控制:
1.清除病叶、病果,注意林地卫生 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应与处理,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梢及病果,并收拾地面落果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性,注意采收时尽量少采用棍棒敲击,减少树体伤口,在虫害严重发生的地区,特别是核桃举肢蛾发生严重的地区,应及时防治害虫,从而减少伤口和传带病菌介体,达到防病的目的。
3.药剂防治  扩展名怎么显示黑斑病发生严重的核桃园,可分别在展叶(雌花出现之前),落花后以及幼果早期各喷平安创建110.51200波尔多液。此外,也可以喷72%农用链霉素、65%代森锰锌或70惧留孙佛DTM等,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1:4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12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核桃   幼虫   成虫   危害   防治   分生孢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