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
——北一并购科堡
12级市场营销 张杰 12320159
1 跨国并购的动因
1.1 新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有两大基本假设,一是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每个人都是完全理性人。该学派在这两大假设基础上强调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时跨国并购的最根本动因,并认为跨国并购的实行是通过提高企业效率帮助公司达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新古典经济学派有关并购动因的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学说、市场势力论和交易成本论。
1.2 金融经济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1.2.1 价值低估理论
Hannah.L和Kay.J(1977)最先提出价值低估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真实价值未能被充分反映。后来学者Pedro,Geraldo和Richard(1998)的研究证明了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是跨国并购的动因之一。
1.2.2 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市场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应该进行混合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通过并购与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使企业整体在不同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
1.2.3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在支付了所有的净现值为正的投资后所剩余的现金量。Jenn(1986)的研究表明,股东和管理者在自由现金的配置问题上会产生冲突,从而产生代理成本。
1.3 管理学视角下的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1.3.1 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由Jenn和Meekling(1976)首先提出,他们认为当管理者只拥有企业股份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代理问题。当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时,将企业的管理与控制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人损害股东利益的可能性。
1.3.2 管理者自大假说(Hubris Hypothesis)
Roll(1986)根据拍卖市场特性提出的自大假说认为,并购决策者由于过度自信在评估并巩固机会时过分乐观或过高估计其对目标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从而进行并购活动。Mueller和Sirower(2003)的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并购产生了协同,反而有相当的证据是被管理者的自大所驱动。
1.3.3 协同效应
Ansoff(1965)最早提出协同效应理论,即是指并购双方资产、能力等方面的互补或协同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创造价值为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即合并后公司的整体业绩会大于合并前各自原有业绩的总和。
2 跨国并购的类型
按并购双方产品和产业的联系划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2.1 横向并购
由于横向并购是并购那些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领域相同、生产产品相同的连锁企业同行业之间的 并 购,那么,这 种 并 购 目 的在 于 扩 大 经 营 规 模,实 现规 模 经 济;减少竞争对手,提高行业的集中程度,增强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控制或影响同类产品市场;消除重欧洲旅游签证复设施,提供系列产品,有效的实现节约。
横向并购的缺点是,易于出现行业垄断,限制市场竞争。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各产业部门都存在最优的生产规模,企业只有达到或接近这个最优生产规模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国内,横向并购是连锁企业之间并购的主要形态。国美、物美等连锁企业都经常使用横向并购,其中以国美的横向并购最具代表性。
2.2 纵向并购
与横向并购截然不同,纵向并购是指那些生产和经营业务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又分向前并购和向后并购两种形式。
向前并购是向其最终用户的并购,如一家纺织公司与使用其产品的印染公司的结合。向后并购是向其供应商的并购,如一家钢铁公司与铁矿公司的结合。纵向并购的目的在于控制某行业、某部门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一体化的综合效益。同时,纵向并购还可以避开横向并购中经常遇到的反托拉斯法的限制。其缺点是企业生存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
通过纵向并购,企业实现一体化,这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例如在钢和铁的一体化案例中,兼并节省了在加热的成本和运输成本。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消除搜寻价格、签订合约、收取货款、做广告的成本,部分减少交流和协议的相关成本,这些都能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在竞争中更加主动。
2.3 混合并购
在一次并购行为中,既有横向并购,又有纵向并购,那么这种两者相结合的企业并购就 称为混合并购。混合并购一般分为产品扩张型、市场扩张型和纯混合型三种。
产品扩张型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以原有产品和市场为基础,通过并购其他企业进入相关产业的经营领域,达到扩大经营范围、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
书法作品赏析市场扩张型并购是指生产同种产品,但产品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上销售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以此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香料调料大全3 跨国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3.1 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风险
(一)决策者的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决策风险
我国一些企业在从事跨国并购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作指导,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认识模糊,致使并购的风险增加。
(二)外汇市场变化所带来的汇率风险
由于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的利率和汇率的问题,所以跨国并购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当国际利率发生波动时,目标公司的股票、债券的
价值也就发生波动;当目标公司的价值以所在国货币标价且该种货币利率趋于下降时,其股价、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时并购方就可能遭受支付更多资金的利率风险损失。
(三)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政治法律风险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但管理重点、标准及程序各不相同,给跨国并购带来了麻烦甚至相互冲突,而且使并购案耗费时日,往往需要花费数以千万美元的法律和行政费用,增加并购成本。
(四) 技术挖潜不力和技术运用不当引起的经济技术风险
我国大型企业为获取某项核心技术,往往会并购一些发达国家技术潜力很
大的公司。如果专利技术保护措施不当,新技术被其它公司模仿,就会使新技术还未为本公司创造预期的效益就丧失其技术优势。可见,跨国并购要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
(五)风险与机遇并存
(六)不可低估的公众力量带来的风险。
3.2 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
(一)在确定的跨国发展战略下,做出科学的跨国并购决策。
任何一家公司要进行跨国经营也必须像在国内经营一样,要有一个非常明
确的跨国经营战略。
(二)运用金融工程化解外汇风险。
化解该风险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外汇市场上运用货币互换即利率互换、运期利率协议、运期汇率协议、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等工具减少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利率和汇率风险。先说明一下有汇率变化所引起的外汇风险。
(三)企业并购过程中降低财务风险的办法。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
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四)对目标企业债权进行有效性分析
防止为无法收回的债权付帐风险的出现,并购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首先对被
并购企业的债务人进行调查,然后按有效性原则对被并购企业的债权进行区分。
(五)全面了解掌握目标企业的债务
为防止没有列入目标企业债务清单的债务可能给并购企业造成损失,并购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被并购企业的业务往来账户进行周密而细致的审查,并与被并购企业提高的债务清单进行对比;(2)通过一定的媒体向被并购企业债权人发出并购公告。
(六)对于资产评估风险的防范
目标企业的资产必须具有可用性
必须对目标企业资产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对目标企业商标等无形资产评估要适度
4 案例分析—北一并购科堡
4.1 美美的幸福生活北一通过广泛的互联嵌入到全球价值链
北一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就开始了国际化的探索, 而进入21 世纪后, 立足于“发展中高端数控机床, 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床制造服务商”的战略目标要求某人做某事, 北一更是加快了成为国际化跨国公司的步伐。2003 年, 北一与日本大隈公司合作组建了北一大隈(北京)机床有限公司, 引进了大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此后, 北一又与国外设计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一精机设计公司, 为其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科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重型机床制造商之一, 产品以质量可靠、性能卓越和高精度著称, 技术性能指标均为世界顶尖水平, 张柏芝个人资料具有特色的重型龙门铣床更被视为世界行业的标准,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于同类产品世界首位彷徨近义词;公司的客户跨越25 个国家、4500 家公司简笔画剪刀, 并与许多大客户建立了长达50 多年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