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汉译英的标准与可译度
相关参考:
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很多困难的现象,可以概括为:一、由于生活环境、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二、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三、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四、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五、由于语言或非语言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中就可能出现空缺。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词汇。汉语中的“笋”字只能译成“bamboo-shoot”(意即“竹芽”),甚至连bamboo这个词也是从外来语接引过去的。又比如“salad”(色拉)这种凉拌蔬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过来。其次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出现相对的词汇空缺现象。中国人把生孩子、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死人的事称为“白喜”,语言中也有“红银河补习班剧情
白喜事”的表示法。对于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或佛教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死人也当成一大“喜事”,令人
琵琶谱大惑不解。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也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而在传统中,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天老爷。“上帝”(God, Dieu, Gott)和“天老爷”所代表的东西不相同,含义也不一样。特别是“上帝”这个概念,它具有较浓的基督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虽然我们可以把英语的“My God!”译成“天哪!”把法语的“Dieu soit loue”译成“谢天谢地”,但反过来把汉语的“天”译成“God”或“Dieu”,有时就不很合适。翻译古典文献时尤其如此。再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可怕的恶的象征,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等褒义表达法。另外,人们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亦会导致语言产生词汇空缺现象。亦即说,有时人们虽然生活在同一客观环境里,但对某些客观事物却各持己见,对代表那些事物的语言赋予不同的意义。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大小不一样。汉语中“狗腿子”、“狗杂种”、“狗崽子”、“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屁”等等所表达的意义,在英语的“dog”词汇上属空缺。
——谭载喜,《中国翻译词典》
诉诸于翻译的标准历来是翻译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的翻译大家都对翻译标难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其中在我国影响较大的有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茅盾先生的“忠实”、“通顺”准则,英国人泰特勒的三原则和美国的奈达博士的“动态对等”标准。
下面大体归类做一些介绍。
1.严复三字标准与三原则
我国清末翻译家严复1895年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几乎成为我国翻译界的经典理论。他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己。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林语堂为翻译定下了三个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他自己说:“这翻译的三重标准,与严氏的‘译事三难’大体上是正相比符的。”他认为信达雅的问题实质是:第一,译音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音对译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译者分别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和艺术的责任问题。三样的责任齐备者、才有真正译家的资格。(林语堂《论翻译》,1932) 英国历史学教授泰持勒(A. Tytler)在18世纪未提出三条类似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论翻译原则》)泰国礼仪
中秋节的英文1979年,刘重德教授参考中外各家意见,取其精华,并结合个人的翻译实践,把翻译原则概括为”信、达、切”三个字:(1)信一一保全原文意义;(2)达--译文通顺易懂;(3)切——切合原文风格。
2.“动态对等”与“感受”说关分寸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博士(E.A.Nida)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将读者(译文受众)引入翻译标准,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称“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译入语从语义和文体两方面再现原文信息”的过程,动态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
基本相同,这个标准实际上就是以翻译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翻译的准确性,可以说是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我国范仲英教授进一步阐明了“感受”标准,他说:“把原文信息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用译语原原本本地重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或近似,就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译文;相去甚远或完全不同、则是质量低劣甚至是不合格的译文。从翻译效果,也就是以译文读者得到的感受如何,来衡量一篇译文的好坏,这就是翻译标准。
“对等”与“感受”标准是一种模糊的、整体印象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上还需具体化。我国的大翻译家傅雷提出的“神似”说,以及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标推,都属于这一类标准。
慕斯蛋糕怎么做
3.“意义”标准说
利奇(Leech)把翻译定义为“在另一语言中寻找同义语”的活动,可谓“意义标准”说。他把意义归纳为七类①:
(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嘉庚学院是几本
(2)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
(3)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
(4)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
(5)反映意义(reflected meaning);
(6)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