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上述任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关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思政课内容的文章8篇 ,欢迎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阐明了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重点和要求,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立足百年新起点学习党史正当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这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在此背景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进程中,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阶段将党和人民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这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纲领和行动指南。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史进程中,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这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如一,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回顾党的自我革命历程,在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在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在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在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
2.从百年丰厚历史资源中汲取精神滋养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在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他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丰厚历史资源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线。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近代历史的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真理的曙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思想主线,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理论贡献,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党的百年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换来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换来了祖国的山河无恙;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的繁荣进步;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最艰苦、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下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闪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璀璨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必须深刻认识这一延续百年的精神图谱,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系统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必然会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与各种风险挑战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艰苦斗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国内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形势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必须从历史规律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3.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右眼泪痣史。
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党史观是指看待党的百年历史的根本观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妄图通过捏造事实、割裂联系、否定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等手段篡改和丑化党的历史,传播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打着所谓“解构”“戏说”“揭秘”等旗号的历史虚无主义,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胸怀“两个大局”,善于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这也使得我们党能够始终站在历史和人民这一边。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必修课。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思考历史问题,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联系实际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着眼现实问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新时代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的目的,在于更好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相信会成功的。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联系实际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抓住建党一百年的重要节点,从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着手,善于总结和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将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今天,我们重温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既是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也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回望过去、眺望未来,我们必须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探讨,结合语音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普通话 语音 教学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会上,良好的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越来越为用人单位所重视。运用普通活进行交际可以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这已成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识。 一、语音教学涉及内容及其存在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涉及到韵母教学、声母教学、声调教学、音节教学、汉语拼音方案教学和语句韵律教学六大方面,在这六方面教学中不乏有规律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问题更好地研究语音教学技巧,从而达到更有效的语音教学效果。 其中,韵母教学中涉及到:(1)单韵母o和e(唇形的圆展问题);(2)单韵母i和ü(唇形的圆展问题);(3)单韵母u和ü(舌位的前后问题);(4)单韵母-i(zi、ci、si)和-i(zhi、chi、shi、ri)(与z、c、s和zh、ch、sh、r一起学习)。 声母教学中包括:(1)塞音b、p、d、t、g、h(送气问题);(2)塞檫音z、c、zh、ch、j、q(送气问题);(3)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4)舌面音j、q、x;(5)鼻音m、n;(6)擦音f、h;(7)擦音r和边音l;(7)鼻音和边音;(8)z、zh和r、j和i(清浊问题)。 声调教学包括:(1)单字调(四声);(2)上声和阳平;(3)阴平和去声,二字连调(20个模式);(3)二字连调,包含上声的连调组;(3)三字连调;(4)四字连调。 音节教学包括:(1)r声母与开口呼韵母相拼;(2)-i(zi、ci、si)-i(zhi、chi、shi、ri)与i(尖团问题);(3)ri声母和yi;(4)儿化;(5)鼻音结尾音节与后接零声母音节(音节界限问题);(6)“啊”的音变;(7)“一”、“不”的变调;(8)轻声。 汉语拼音方案教学包括:拼音认读;juquxu(有关ü的拼写规则);-iu、ui、-un(有关iou、uei、uen的拼写规则);字母i的读法;字母e的读法。 语句韵律的教学包括:停顿的位置;不能停顿的位置;节奏的制约;三字格;四字格;常规重音:句末重音;常规重音:偏正结构;语气重音:副词;语气重音:代词;对比重音;轻读成分:虚词;轻读成分:趋向补语;轻读成分:语气副词;轻读成分:代词;其他轻读成分;语调和语气:陈述;语调和语气:疑问;语调和语气:祈使;语调和语气:感叹;语调和口气:反问;语调和口气:严肃、诚恳;语调和口气:悲伤;语调和口气:兴奋;语调和口气:激动;语调和口气:讥讽;语调和口气:挑逗;语调和口气:厌烦;语调和口气:急切;语调和口气:辩解;语调和口气:安抚;语调和口气:不满;语调和口气:不信任;语调和口气:责备;语调和口气:命令;语调和口气:逼迫、威胁;语调和口气:恳求;语调和口气:惊奇;语调和口气:害怕、恐惧;语调和口气:无奈、无助;语调和口气:怜悯;语调和口气:劝慰。 二、语音教学的技巧 针对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利用各种教学技巧进行教学,这其中主要是从教音方法、练音方法和纠音方法三方面入手,训练方式主要包括:(1)教音方法中的循环和反复、示范和模仿、图表演示、音形结合;(2)练音方法中的合唱和独唱、以好带差、说读结合、声韵调单项练习和语流练习;(3)纠音方法中的示范和模仿、演示法、夸张法、对比法、提示法、手势体态法。 具体来讲就是:首先是在教音过程中的技巧。 1、韵母的教学。韵母的教学比较容易,其难点主要在e、ü和鼻韵母的发音上。个别学生发e时,存在的问题是唇形的圆展问题,学习者的口型开口度很小,这是因为受到了他们语言类似发音的影响。教师做示范时要双唇拢圆,用o带e的`方法,拖长o的发音,嘴角向两边慢慢地咧开,让学生看到区别,并进行模仿。另外,ü对于学生有一点儿难,我们可以用i带ü的方法进行教学,发i时拖长i的音长,在这个过程中口唇逐渐收拢变圆,ü也就自然地被带出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借用镜子做对照练习,看自己的口型是否和老师一样。鼻韵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捏住自己的鼻子,感觉一下带鼻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2、声母的教学。较韵母的教学有难度,其中包括:(1)送气问题(p、t、h),我们可以利用薄纸片置于嘴前的方法,发p、t、h的时候吹动纸片,让学生分清它们与b、d、g的区别。(2)公认的教学难点就是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特别是r的发音。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手势法,p即用手势模拟舌位,手指弯曲代表卷舌音,手指伸直代表平舌音。同时,也可配合咬指法教卷舌音。个别学生常把r发成l,我们可以用带音法进行教学,发sh的时候拖长其音程,直到发出r为止。 3、声调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普通话声调具有抑扬顿挫感,说来好听。北方方言较重、发音狠、抑调较多,如普通话读55调值,海城话读51调值,由5度降到1度,听起来狠且重。这样对比分析能使学生有一种尽快掌握普通话声调的紧迫惑、自觉感。第二要让学生了解北方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方面是大体相同的,只是调值不同,先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不要以为掌握普通话声调高不可攀,轻装上阵。第三要激发兴趣,将枯燥的“阴阳上去”置于绕口令中,由易到难,由慢到快。仅仅凭课堂上的练读,远远不够,必须教会学生练习声调的方法。第四,要教学生练习声调的方法即按同调相连顺序读音节。练习声调也要一类一类地读音节,先读阴平的音节,把阴平的音节读准,反复体会高平的调值,依次练习。第五,仅仅知道普通话的四声怎样去读还远远不够。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要真正掌握普通话,语音听力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老师先将音节读得慢一些,让学生体会,开始读双音节词语,容易分辨再读四音节词语,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课下同桌两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声韵调轮流发音、辨音,准确率应在90%以上。第六,学生通过以上方法对普通话的调位有所认识并能较好地读准普通话调值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普通话常用汉字约有三千,尽管能够读准普通话声调,但到底哪些读阴平,哪些读阳平、上声、去声呢?虽然功夫下了一大半,落脚点还在于能够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用以下方法可能会行之有效: (1)日常多留心电视、广播的普通话读音,用心去记,积少成多。 (2)熟记一二级常用字词,反复记背。这虽然是一种笨办法,但能在头脑中加深普通话印象,循环往复,提高了普通话的准确率。(3)寻找普通话与北方方言在调类上的对应规律。这是掌握普通话声调的唯一捷径。第七,练音过程中的技巧。 (1)齐读和单读(合唱和单唱)。可用于模仿声母、韵母、音节、变调、重音、停顿、句调以至对话等语音练习的项目。 (2)声韵母单项练习和语流练习。就是把容易认错或读错的声母、韵母、声调或由它们拼成的双音节词排列在一起,进行辨别认读。比如:声母——bízi-pízi;韵母——shàng-shān;声调——bā-bá。 (3)听辩练习。即由教师发音,学生指出老师发的音。比如:老师念“pa”学生辨认“p、b”。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听写、读写、选择练等形式的练习。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易理解、收效快、操作简便的语音教学法,另外,调节学生的最难情绪、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重视拼音方案实际应用等是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久英普通话语音教学中的声调教学初探.平项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九卷第4期(总第19期)。 [2]梁敏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研究。 [3]吴弘毅《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44。 [4]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0:211。
摘要:“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学生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探究,努力使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三全育人”的总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普通话口语与训练;教学改革 一、“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简介。“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是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为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大一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课程共32学时,2学分。该课程的专业目标是,通过课程讲授及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具备较强的阅读、写作、即兴口语表达等专业核心能力和基本技能。该课程为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做铺垫,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设计。“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课。在课程设计上,课程内容分为“普通话语音”和“口语表达”两个模块。普通话语音训练分为声母训练、韵母训练、声调训练、语流音变训练,通过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四字词、绕口令练习,帮助学生纠正普通话语音问题。口语表达训练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用游戏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给定5个词组,让学生串编成一个2分钟的故事;给定一组词组,两人搭档完成“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训练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三)教学效果反馈。该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语音问题,找到科学的方法来纠正。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许多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进行表达,提升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自2018年至今,一直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每一次教学改革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以来,趁着“课程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东风,开启了第三次教学改革探索。 二、“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019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根据所颁布的纲要、意见来看,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结合原有的课程内容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施过程 “课程思政”指的是高校所有开设的课程均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上,将原本的“普通话语音”“口语表达训练”与“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课程设计主要以主题演讲(口语表达训练)为主,在口语表达训练过程中纠正语音问题,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口语表达训练之中。主题演讲(口语表达训练)主要分为七大专题进行,以项目制为依托,课前给学生们下达任务书,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适合自己的专题,然后撰写演讲稿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每一个专题都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在学生演讲过程中,从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语言表达、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指导教学,内容设计实施如下。(一)挖掘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创造并传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教育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馆等为学生们提供了红色文化现场教育,让学生们了解了历史,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挖掘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高校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不断推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广泛持续开展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演讲选拔赛。大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要在课程中融入政治认同思政元素,助推大家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筑中国梦。(三)奉献爱心,感动他人。以小见大,讲述身边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医务工作者、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工人、人民子弟兵、科研人员、快递员、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履职尽责,携手共筑坚强后盾,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讲述他们奉献爱心的感人事迹,在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四)讲述功勋人物故事,激发爱国热情。民族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我们国家有一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功勋人物,他们是令人崇敬的英雄,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人民,为的就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的就是让祖国更加强大。讲述功勋人物的故事,在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介绍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学生们的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国家的振兴努力学习。(五)回忆青春,分享家乡美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家乡有所眷恋。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少同学是从偏远的山村考入大学的,有些山村在近几年的国家政策扶持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们回忆一下童年,看看今天家乡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再分享家乡的美景、美食等,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不一样的地区。(六)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的爱,却总被我们忽视。我们需要感恩我们的父母、家人,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种唠叨,会觉得是一种约束,甚至会产生厌倦感,但是亲人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要懂得常怀感恩之心,要懂得常怀感激之情。在课程教学中融入道德修养的思政元素,让同学们讲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点滴小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父母和家人。(七)明确职业规划,努力拼搏奋斗。职业规划如同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便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不会迷茫,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四年大学时光。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专题训练里,可以让学生规划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按照自己规划的目标去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八)构建多元考核,培养综合能力结课总成绩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20分,课堂表现40分,平时作业40分(两次作业,每次20分)。期末考试视频评分采取“专业教师(45%)+媒体评审(45%)+大众评审(10%)”的三方评价机制进行打分。 四、“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学校带领教师进行网络学习、交流研讨,组织教师参加了由北京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联合人民网公开课、文化在线以及北京联合大学共同推出的“优学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公益直播项目(第二期)”暨“探索课程思政深化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学习后不断思索改革,将其精髓吸收融化,取其精华融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二)推进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被列为许昌学院第二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后进行了全新的改革探索,结合培养方案要求,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重新编写了教案,制作了课件,挖掘典型案例,寻找与其匹配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展示、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课后由媒体评审、大众评审等多方面评价机制完成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有机融合教学改革。(三)创新了课程育人的方式方法。在课程实施前,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们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查了解,最终确定排名比较靠前的七大主题。本人作为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将“红色小广播”党建品牌活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学生们录制好的音频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宣传,不仅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相融合,同时创新了党支部的活动。通过编辑稿件、录制音频、制作音频、推广宣传,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了参与感,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养。教师依托课程思政将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五、结语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课程定位,以“专业+思政”为引领,要求专业课程教学要与思政教学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三全育人”的总目标,激发学生们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任务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10-12.
为着力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也为了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提高,11月19日至21日,犍为一中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政进课堂之主题班会比赛。
1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犍为一中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旨在落实立德树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2主题班会:百花齐放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等目的。学校此次主题班会比赛,高一、高二年级分别以习惯和理想作为主题,一共34个班级参赛。比赛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准备充分;二是紧扣主题;三是形式多样;四是成效显著。各班积极准备,紧扣主题选材,以演讲、小品、相声、合唱、写信、辩论、游戏等方式开展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过程中亮点十足,精彩不断,实可谓百花齐放。
3活动价值:意义非凡
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政进课堂之主题班会比赛,是继学校“聚集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之后的又一创新项目,意在对德育课堂进行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一方面,实实在在地推进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进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扬起远航的风帆;与此同时,主题班会也锻炼了学校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也必将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此次活动历时三天,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的德育课堂改革目的,也受到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师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可采取“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声情并茂的讲述,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普通话等级证书查询关键词】四步法思政课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转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2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渠道。为此,我们党对高校思政课非常重视,把其定为公共必修课,并要求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修订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思政课的教材经过党中央审定,因此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实现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则要做好把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这一工作,用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通俗性、互动性去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了“教材—教案—课件—讲课”的“四步法”。
一、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吃透教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思政课由于其特殊性,教材由党中央审定,它体现着党中央的精神,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的心血,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能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学生,决定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思政课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教材几乎每年都有较古风游戏名字女大幅度的修订,体现了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思政“概论”课)以来就已经多次更新教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材再一次修订。从2014年春季开学起,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的2013年版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有较大幅度的调整,除了在结构上重新进行了整合外,更值得思政课老师注意的是,有些观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西方礼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新观点。所以哪怕是老教师,都要不断仔细、认真地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深刻理解观点变化的原因和新观点提出的背景,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真懂真信,把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内化于心,上课时才能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胸有成竹地去引导学生。如果教师还是拿着老观点去教育学生,则可能完全违背了党中央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二、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
文书。它包括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课后练习设计等。它是教师上课的整体思路,要上好一节课,必须编好内容详尽的教案。
高校思政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等。以思政“概论”课为例,宏观上来说涉及马克思主义两大成果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具体来说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祖国统一、外交、国防、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教材由于受篇幅限制,注重的是理论的来源、理论形成的过程、理论的基本含义、理论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等,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提供丰富的论据来进行论证,因此也使教材显得单调和枯燥,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弥补教材的不足。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要求教师重点章节重点讲,不重点章节讲重点,为此编写的教案必须重难点突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逻辑性强,论据充分,论证过程思路要清晰。教师要编写好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教案,在课外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思政“概论”课调查问卷怎么做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豌豆怎么吃自信,这是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观点,也是第一次进入思政“概论”课教材。突破这一重难点的思路是:首先解释什么是文化及文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党中央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再次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最后是作为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教学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对党中央精神的解读及贯彻落实。要使这一教学思路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例如,用以色列的复国奇迹来论证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对西方文化崇拜的表现有哪些、中国当前为了促使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所采取哪些措施??这些素材使教案内容饱满,为上好课打下了基础。可见一个好的教案可以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三、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式教学已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而课件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对教案核心部分的集中展示。它集图、文、声、影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课件直接面向学生,它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由古板变生动、抽象变形象、深奥变浅显、沉闷变愉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学生理解其意义。
当前高校dongzhi已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已普遍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制作素材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在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多,如何从庞大的网络信息库里选择自己所需的素材,体现了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感。思政课课件的素材绝不能信手拈来,特别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网络新闻,必须验证其真实性,如2013年12月2日外国小伙撞倒中年女子遭索赔的网络新闻在网上疯传,这正值“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热议话题讨论中,社会上对被扶老人的批评声浪很高,再有这么一个网络新闻推波助澜,那真是彻底寒了那些助人为乐做好事的人的心。面对这样的网络新闻教师必须了解它是否是权威网站发布,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不经核实的新闻不能用到教学中,后来证实这是一则虚假网络新闻。课件素材还要注重其时效性,如近两年中国为了唤醒民众文化觉醒和树立文化自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许多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这些电视节目时效性强,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把这些电视节目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甚至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成语大会和听写大会来活跃课堂气氛。课件的直观性还有利于教师把核心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
生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同时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课件不断更新,课件做好后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用最新的素材去丰富它。
四、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课,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讲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教材内容能否真正转化成教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吃透教材、编写教案、做好课件都是为最后的讲课做准备。讲课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通过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表达情感、吸引学生注意的最重要的媒介,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思政课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因为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讲课必须抑扬顿挫、饱含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使思政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引导。
综上所述,要把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经过四个步骤,可以概括为:教材—教案—课件—讲课“四步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党中央的精神,使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是编写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的教案,使教学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再次是制作图、文、声、影于一体,素材丰富的课件,使教学不枯燥;最后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师精彩的讲课当中,用真理打动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课题(2013SZ043)
【作者简介】王海燕(197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一、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三、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四、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五、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六、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由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是高中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也应与时俱进。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动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才能得到真正实施。在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被动局面。
2、课堂上要注意结合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按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国际2大方面;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科教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大赛等方面。在国内、国际2方面中以国内为主;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以政治为主;在积极与消极的时事材料中以积极的方面为主;没有形成定局或结论、正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予以回避。结合热点要遵循以下几点。
2.1事件的背景和过程要有来龙去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运用党的大政方针做指导,马克思理论做基础,筛选带有普遍性、代表性、说服力的实际材料做背景。学习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技巧和方法,把“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具体”,构成“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把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统一在热点问题与基本理论的对接过程中,完成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和正确对待的思想教育目的。
2.2把握好立意、情境、设问和选择切入点的科学性立意就是考查的目的,考查哪些知识点、哪几种能力。情境是知识的载体,把立意寓于情境之中。设问是明确立意的指向性,提出考查的要求。切入点是设问所指向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巧妙结合处。立意、情境、设问、切入点几个环节要隐含主干知识,体现国家意志,适当降低热度,注意即时热点和长效热点的考查。
2.3做到恰到好处的融通,在时事热点问题的运用过程中,要把国内时事热点、国际时事热点相融通,热点中体现的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相融通,热点连接的政治、地理、历史3个学科相融通。
3、以材料为依据
材料进课堂,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4、以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性直观教具、形象性直观教具、象征性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奋进新时代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战胜各种考验,书写业务员网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历经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开辟了走向繁荣进步的光明前程。通过学习,深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共圆中国梦的自觉性坚定性。
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夙愿,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通过学习,牢牢铭记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无论干革命、搞建设,还是抓改革、谋复兴,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通过学习,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自觉坚持人民立场、恪守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通过学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在各个历史时期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通过学习,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高度珍视精神财富,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定速巡航怎么用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坚守革命理想,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汲取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经验教训,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8:5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900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