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九现代印刷术的诞生、发展、应用与影响
(油印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人类的享受与需求。印刷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长久性的、广泛传播视觉信息的技术手段,使用印墨或着色涂料通过印刷机械设备,在纸张或其他接受表面上重复地再现各种黑白或彩色的图象和文字。现在的印刷产品有报纸、期刊、书籍、图片、画册、地图、招贴、表格票据、有价证券、包装材料和各种日用印刷品等。印刷依据其印版特点通常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等几大类。凸版印刷所用印版的图文部分隆起,其中又包括雕版、活字版、铅版、铜锌版、感光树脂版及柔性版印刷等。凹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又分为雕刻凹印、照相凹印和电子刻版凹印。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现代通常指胶印,实际上早期的石印(现已基本淘汰)及珂罗版(现作为独特工艺保存)也属平印范畴。孔版印刷主要是丝网印刷,即以丝网制成图文部分能透过油墨而非图文部分不透油墨的印版进行印刷。誊写版油印也属孔版印刷。印刷还有其他的分类法,如依据其应用领域分类。在当代中国,一般分为新闻印刷、出版印刷(包括书籍、杂志)、包装装潢印刷、证券印刷、文化用品印刷及零件印刷。
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近代印刷术是在欧洲手工业和商业有了相当发展的基础上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并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工业化同步迅速发展起来。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印刷术自身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印刷机设备的改进和动力的改换(由人力而蒸汽动力而电力),每一次都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使出版的规模日益扩大,品质日益精良。
第一节 近代各类印刷术
一、凸版(主要是铅活字)印刷术我多
西方近代印刷术以德国人谷登堡(J.Gutenberg)发明铅活字印刷术为标志。谷登堡1438年至1450年间开始研制金属活字,于1455年印出了著名的《四十二行圣经》。他的发明包括铸字盒、冲压字模、铸造活字的铅合金、木制印刷机、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他印制的其他印本图书还有:《圣经 诗篇》(1457)、《三十六行圣经》(1460年前)、《万灵药》(1460)等。谷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是不同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全新意义上的印刷术。它为出版业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在铅活字发明前,手抄图书只有几万册,而1450至1500年间,只经过50年,欧洲
印版书已达3.5万种,数量猛增到900万册。随着印刷业的日益发达,全世界第一批近代报刊也终于在16、17世纪发韧于欧洲。日本著名科学技术史学者汤浅光朝指出:“印刷术的发明作为人类解放思想的武器,与火药的爆炸力相比,其强烈影响之所及是更大的。中世纪学术被僧侣阶级垄断,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科学堕落为巫术,技术被禁闭在行会的小圈子里,这些都于缺乏保存和传递知识的工具有关。在使世界理性的生命力变得旺盛并使其水准显著提高方面,印刷术的文化史价值是必须给予极高评价的。”
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及自动铸排机等的发明使用,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人口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实行新教育制度,使受教育人数迅速增加,市民文化程度和阅读兴趣的提高,造成对出版物,特别是定期出版物——报纸、期刊需求的上涨。报刊在政治斗争、表达舆论、普及知识和商业广告方面的功能日益为社会所重视。这种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成为近代印刷术持续进步的推动力。以1830年美国费城出版的《一分钱报》为开端、后欧美的廉价大众化报纸“便士报”的风行,其重要的一个条件正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已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动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印刷生产摆
脱了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直到20世纪中期,铅活字印刷术始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备字组词二、其他形式的印刷
八卦田遗址公园平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来源于石版印刷,是捷裔德国人塞内菲尔德(A.Senefelder)于1798年发明。后因石版笨重昂贵,改用表面经过研磨的锌、铝薄金属平版。美国的鲁贝尔(W.Rubel)于1904—1905年发明了经过胶皮布转印到被印物体表面的间接印刷方法,中国称为胶版印刷。由于它制版方便,装版省时,印刷速度快,质量好,使用于各种图片、书刊和彩色包装材料,从20世纪中叶起,已逐步取代了凸版印刷,在各种印刷方式中产值最高,使用最广。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有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的区别。雕刻凹版主要就是雕刻铜版,系意大利人腓纳求赖(M.Finiguerra)于1452年发明。19世纪后开始用于印刷有价证券。1852年英国人塔尔博特(W.H.F.Talbot)发明了照相凹版,1894年捷克人克利奇(K.Krici)发明了轮转凹版印刷,中国俗称影写版,适于大量生产单色、彩色图片和画报,同时也是一种包装材料的重要印刷方法。
孔版印刷术——1907年英国人西蒙(S.Simon)取得了丝网印刷的专利。丝网印刷不同于平、凸、凹印,它是将油墨放入网框内,经柔性刮墨刀加压刮动,使印墨从印版上的通孔部分漏印在承印物上,制成印刷品。丝网印刷制版成本低,印墨能牢固地附着在任何形状的被印物表面,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印刷线路版、广告、铭牌和各种包装材料的生产上。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首创的誊写版印刷,后经日本人崛井新治郎的改进,于1913年取得滚筒油印机的专利,成为沿用至今的腊纸油印术。利用打字机也可以打在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印刷。笔誊写版和打字孔版在印刷中虽被视为低级,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用于内部印刷或非正式印刷。
安规第二节 近代印刷术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国,它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持久,但近代却落伍了。于是文化和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反过来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各种先进的近代印刷术进入中国后,代替了以雕版为主的古代印刷术,使中国的印刷出版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铅活字排版、机械化印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铅活字印刷
早在16世纪,铅印术就传入中国的澳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占租澳门。万历十八年(1590年),耶稣会士用拉丁文出版了《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这是在中国使用欧洲铅活字印刷的第一本书。但当时尚无人探索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所以近代铅印术没有很快传入内陆。海尔企业文化
茶的起源简单介绍
小金蛋19世纪初,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兴起研究制造中文铅活字的热潮。其中西方传教士起了特殊的作用。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R.Morrison)奉伦敦布道会之命,于1807年到达中国,随即展开了广泛的翻译、出版活动。从1815年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 Language,也有人译作《华英字典》)。这部字典共3大部分6大卷,近5000页,读者对象主要是来华的外国人。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如用中国传统的雕刻版,则大量细小的英文字无法雕刻,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无法与铅活字拼接,也不能采用机械印刷。因此,要出版这部书只有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这项工作由传教士汤姆斯(P.Thoms)
负责。那时还没有发明中文字模,无法大批量生产中文铅字,于是采用古老的办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铅合金上刻制。中文书名是草书体,初号字,正文是仿宋体,依情况分为2号、3号、4号字。据估计,刻制的中文铅活字有10万枚左右。这样一项浩繁的工作,决非汤姆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完成的,正是有来自澳门和广州的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审稿、校对、印刷等,才得以顺利完成。1815年,传教士米怜(W.Milne)奉马礼逊着命带领中国刻工梁发在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这个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即是用雕版刷印。
当时制造中文铅活字,除用手工在铅坯上一个个刻制外,还采用雕刻木版翻铸铅版再锯成单个活字的方法。最后过渡到先制作汉字字模再铸造活字。1833年,英国传教士戴约尔(S.Dyer)开始试制中文字模。他曾在1833年《中国丛报》(Chine Repository,1832年5月创刊于广州,英文月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内容为中文活字的特点、中文金属活字的必要性、以往试制中文金属活字的弊端、改进金属活字的建议、采用雕刻钢字压模的方法等共五部分。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戴约尔未待全部字模完成便在香港去世,留下了1845个大字模和部分小字模。后美国人柯尔(R.Cole)继续他未竞的工作,于1851年完成了大小与4号字相等的全套小字字模,共4700个,不仅可排印教会书,又可用于一般中文
书报排印。因这套字制成于香港,故称为“香港字”,风行大陆和海外10余年。对中文铅活字改进贡献最大者当属美国人姜别利(W.Gamble)。1844年,美国长老会在澳门开设华花圣经书房,1845年迁到宁波,改名美华书馆,后又迁至上海。姜别利于1858年到上海美华书馆,1859年便首创了中文电镀字模的新方法,浇制出的铅字不但字迹清楚,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本世纪30年代。他还改进了中文铅字规格,按照点数标准将中文铅字定为大小7 种,解决了中英文混排的问题。他还根据用字频度将汉字分为常用、备用、罕用3类,依照《康熙字典》部首次序,于1860年制成元宝式排字架,成为此后百余年的中文字架的雏形。这些改进大大推动了铅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的普及。
在铅印方面,日本对中国也产生了不少影响。如在汉字铅活字字体方面,被称为“日本活版印刷之父”的本木昌造(1824—1875)做出过独特贡献。由于日文中有大量汉字,所以他和弟子平野富二在对汉字字体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后,研制出了汉字铅活字字体宋体,大小共7种字型,当时称为“明朝字”(又称“筑地体”,因平野富二在东京筑地的活版所得名),反销中国。又如,纸型的使用在铅活字印刷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是法国人谢罗于1829年发明的。日本的一些报纸于1876年开始使用纸型。后来日本人在上海开设修文印书局,从事铅印,其版多用纸型。至1900年,商务印书馆购进修文书馆,才开始用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