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整理
一.蠕虫
蛔虫
致病
1.幼虫移行造成的组织机械性损伤及变态反应
移行经肺时,肺部点状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和嗜酸性粒细胞集聚。患者出现咳嗽、血痰、发热、皮肤荨麻疹。具一过性特点。
——称肺蛔虫症(Loeffler综合症)
临床常见蛔虫性哮喘
痰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或蛔蚴
2、成虫
1)掠夺营养影响吸收
常见临床表现:
患者常呈间歇性脐周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儿童常见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重度感染致发育障碍牛头山森林公园
2)引起超敏反应亲子故事
者出现荨麻症、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IgE介导)
3)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64%)最常见
蛔虫性肠梗阻,儿童多见
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蛔虫性肠穿孔
4)异位寄生
蛔虫性胸膜炎、肝蛔虫病、蛔虫卵性肉芽肿、气管、支气管蛔虫病,眼底、鼻腔、耳道蛔虫症等
诊断
1、粪便直接涂片法(首选)(direct fecal smear)
2、虫卵沉淀法、浓聚法
3、饱和盐水浮聚法(2、3可以提高检出率)
4、驱虫治疗性诊断
流行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流行亦广泛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2、传播途径和方式: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经口感染
3、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4、感染季节:与当地气温、生产和生活活动关系密切
首选用药:阿苯哒唑(albendazole) 其次:甲苯哒唑、伊维菌素
蛲虫
致病:
1.肛门、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或湿疹
常见症状: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间磨牙及夜惊
因瘙痒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性感染
虫体附着处致肠粘膜轻度损伤,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及一般肠道症状
电饭锅蒸馒头
儿童长期反复感染不愈,影响身心健康
2.异位寄生损害:
蛲虫性阑尾炎
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尿道炎、膀胱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
异位寄生处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
文档共享蛲虫性肉芽肿,常误诊为肿瘤或结核病
其次:肝、肺、脾等
诊断
查虫卵——肛周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清晨)(ellophane-tape impression)
查成虫——肛周捉成虫(晚入睡后)
流行
肛门——手——口直接感染(自身反复感染)
感染期卵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等造成间接接触感染
用药:阿苯哒唑(首选)甲苯哒唑蛲虫膏(外用)
飞的反义词钩虫
致病
1、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1)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粪触块、着土痒、地痒疹(ground itch)
接触部位皮肤烧灼针刺感,奇痒,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天成水疱,抓破可继发感染
2)呼吸道肺部损害(一过性特征)
幼虫移行经肺,穿破微血管,引起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患者阵发性咳嗽,痰中带血伴发热畏寒,甚咯血。重者哮喘发作
从3-5天出现症状,数日至10余日可自愈
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1)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allotriophagy)
2)贫血(anemia)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机制:吸血、渗血、失血、流血
3)婴儿钩虫病
4)妇女急性期致停经或怀孕流产
5)消化道出血,常被误诊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诊断
1、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2、饱和盐水浮聚法——查虫卵(首选)
3、钩蚴培养法从虫卵中孵出钩蚴(直接用肉眼观察)
4、改良加藤氏法
流行
1、分布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用药:阿苯哒唑贫血患者:需纠正贫血后再行驱虫猪小肠
一年级绕口令
钩蚴性皮炎者——透热疗法
旋毛虫
致病:
致病期为幼虫,与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侵入部位、宿主对其反应有关
侵入期(约1wk)(肠型期):无症状或胃肠道症状为主
幼虫移行、寄生期(2~4wk)(肌型期):
肌肉:肌肉疼痛为特征伴水肿
肺: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
心脏:心肌炎
3.囊包形成期(4~16wk):为受损肌细胞修复过程
当幼虫在肌肉中形成囊包,患者的临床急性症状消退,全身症状渐减轻和消失,但肌肉疼痛可持续数日之久
重症患者可因恶病质导致死亡
诊断(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和询问病史)
1、病原检查:肌肉活检法(腓肠肌)检出率50%
(取患者吃剩的生肉压片镜检或作动物接种以资佐证)
2、免疫诊断:目前ELISA 较多用(以旋毛虫幼虫制作抗原)绿茶的分类
临床:水肿(眼睑、颜面部、腹部、四肢)、发热、肌肉疼痛、嗜酸性粒细胞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