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不仅是党的工作理念,也是党务工作理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身性质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完善活动,不仅包括党的事务,还包括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一是党委履行职责“虚化”。少数基层党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不坚决或不到位的现象,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工作方式只会耍年初开会、年中发文、年末考核“三板斧”,压力传递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好多工作要求停留在乡镇(街道)一级,没有真正落实到党支部。
二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弱化”。有的农村党支部“一年开不了几次会,一开会不是举拳头就是收党费”,凝聚力战斗力无从谈起。有的基层党组织做工作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待提高。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是政治功能“淡化”。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企业、机关、学校和非公党组织负责人摆不正位置,存在“不干不够意思,多少干点意思意思”的错误思想,存在“不占用党员太多时间和精力,不给中心工作添乱”的错误思想,对于抓党建促进中心工作认识上含糊不清,措施上缺乏创新,效果上成绩平平。有的党组织很少在党内生活中组织党员汇报思想,组织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不够,党内政治生活空洞化。部分党员满足于“独善其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面对错误言行和坏人坏事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勇敢斗争。
四是队伍建设“软化”。有的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团结不够,协调不足,“你敲你的锣,我吹我的号,整体不成调”。有的农村党支部党员队伍“青黄不接”,老的由于身体原因出不了门,年轻的常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有的党员在党不言党,利益来了抢着显示党员身份、讲条件、要待遇,组织需要时“躲猫猫、玩失踪”。有的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未真正入党,“党员不党员,就差几块钱(交党费)”。有的党员自我要求不高,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已等同于一般群众,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山头主义等不同程度存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干部晋升空间狭窄,工作积极性调动难。
五是制度落实“形式化”。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群人谁说了也不算,没有形成凝聚力。部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党小组会议不能按时召开。部分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形式“涛声依旧”,教育上宣读式、灌输式教育多,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少,缺乏针对性;管理上讲从严管理多、讲关心激励少,不够人性化;监督上监督工作学习多、监督日常生活少,没有形成全天候。有的单位、机关、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党务工作部门,党务干部培训制度落实难,接受高层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偏低。
六是工作基础“薄弱化”。突出表现为硬件不硬、软件偏软,投入不足。硬件方面,全市大多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仅限于“办公场所”,不能满足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全市城区、矿区、开发区共有6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刚达200平米,占到社区总数的65%,要达到500平米以上的省定标准,没地方、缺资金,困难重重。软件方面,制度牌板上墙较多,但活动记录不经常、不完整,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没有做到全程留痕、条理清晰。投入方面,受财力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还未得到固定保障,遇到特殊任务要求时,只能通过多渠道筹措、多元化筹集解决“燃眉之急”,未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长流水”。
七是党建创新“碎片化”。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只抓“点”的选树,在“线”的延伸和“面&rdq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uo;的拓展上做得不够。有的只侍弄“盆景”、不培育“森林”,整体效应发挥不足。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实践载体没有配套,口号喊得响、工作无实效。有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提法过时、不准确,甚至还有明显错误。有的只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群众和驻地单位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大。
八是问责机制“缺失化”。党建责任落实和问责机制不完善。部分党委(党组)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够,抓党建成了个别部门的事情。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力度不够,对基层党组织不作为、慢作为的问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因为环保、信访、安全工作被问责的干部不少,但几乎没有因为抓党建而被问责的干部,致使基层干部对抓党建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基层党建抓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
原因分析
总体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思想上“错位”,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抓党建与抓中心工作的关系,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党的建设的情况,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有差距,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是不折不扣的“硬杠杠”,党建工作是锦上添花的“虚工作”;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必须完成的中心工作,完不成就要“挨板子”,抓党建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附加品,干不好顶多“排位子”。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不好抓,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而业务工作可以“立竿见影”,在抓党建和抓业务上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对称,影响了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二)工作上“让位”,不敢“唱主角”、甘愿“跑龙套”,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犹抱琵琶半遮面”,影响了组织力提升。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是领导一切的”认识不充分,缺乏抓党建的信心和魄力。一些单位人事安排时将年纪相对大的、素质相对差的、性格相对软的安排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影响党建工作开展。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开放、创新、服务、统筹的理念,还没有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片面认为抓党建就是抓支部、抓党建就是抓党员,抓党建就不能管业务,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有的单位抓党建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属于“单兵作战”状态,不能发挥起码作用。部分党组织负责人“自身不硬难打铁”,学习不多、思考不深、素质不高,“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硬办法不敢,软办法没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三)考核机制设置上“缺位”,把党建工作视为“写写画画的虚工作”,党建指标视为“弹性很大的软约束”,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企事业单位强调业务工作多,安排党建工作少,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党委虽然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但考核指标相对粗线条,考核标准不够精细化,主要检查档案资料,对过程性监管考核少,对质量和效果的测评考核少,“检查走形式、监督走过场、整改看着办、通报毛毛雨、追责轻飘飘”等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以“硬件建设”代替活动开展,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的情况,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解决措施
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十九大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提升组织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认为,组织力是一种合力,必须用大手笔、大气魄、大担当构建大党建体系,才能在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更高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此,必须做到六个突出,六个提升。
(一)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一要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成果,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要压实政治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自觉认责、履责、担责、尽责,不断完善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制度,探索逆向述评和反向测评等方式,建立基层党建季度督查和巡回督查等制度,把管党治党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压力一层一层传导到位。三要提高政治能力。主要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党味”厚。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其它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要统一定制党徽党旗,定点悬挂在支部外墙,让党的标识感和庄重感凸显。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领域,举办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招聘等,使“党建+政治功能”随处可见,“党味”处处弥漫。
(二)突出主体功能,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严格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开展“领头雁”和两委成员骨干培训,换届后新班子成员培训教师基本功、轮训,实施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业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首位,严格标准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大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长效机制,疏通党员出口。总结推广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星级评价等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新方式,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要探索党建新模式,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特点抓特色党建。要将党建工作与本县区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贴得紧、行得通、效果实”的党建新模式。大力推广“联村党委、三社联动、地企共建、网格化管理、民事代办、党员挂牌服务”等经验做法,推动在全市各领域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三要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员亮牌、戴徽、承诺”行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定点扶贫、结对帮扶、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开渠道、广纳民意,办好意见箱、热线电话、信息网络等传播媒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树起来、立起来。
(三)突出组织体系健全,提升工作覆盖力。一要扩大组织覆盖。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和党员发展力度,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要紧盯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点”求突破,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抓好“两个覆盖”,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做到应建尽建,实现横向到边。要加大纵向拓展力度,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向末端拓展,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每一个领域,确保每个学校、企业班组、机关科室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二要创新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原则,构建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纵向领导和横向协作关系,建立网格化的基层组织体系。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作用相同、优势互补、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深入探索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等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激发党组织活力。三要规范组织机构。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程序,严格党组织组建流程,规范基层党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的调整与变更等,开展全市范围的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不断规范完善我市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功能。
(四)突出基层基本建设,提升内生发展力。一要打造基本队伍,夯实基层根基。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班子,培育素质过硬的“领头雁”。做好换届后集中轮训和“领头雁”培训,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环节,提升“领头雁”服务能力、带富能力。要继续充实机关事业单位党务工作力量,加强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能力培训,完善竞争激高达图片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二要落实基本制度,抓实基层支部。“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要大力实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1+1”规范化建设,即“三四五六”工作法+务实工作手册,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完备、运行规范、档案齐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影响力。三要强化基本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形成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社区工作经费、农村(社区)“两委”主干报酬要按“三基建设”要求逐年递增。加大党费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保障党费专列经费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四要建强基本阵地,提供基础支撑。实施“红色覆盖工程”,实现阵地、工作、服务“三个全覆盖”。在阵地建设方面,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升级改造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做好红色希望计程车广场、红色长廊、红色标识等建设工作。抓好机关党建阵地建设,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按照“七有”要求,抓好“两新组织”党建阵地建设。特别要按照“党建一流”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工作覆盖方面,重点抓好“党建+群建”、“党建+志愿者”、“党建+社会组织”等活动载体,实现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在服务覆盖方面,要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将广大群众纳入党组织的服务范畴,将党的主张、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
(五)突出基层实践探索,提升创新创造力。一要提升服务能力。充分拓展各类党群活动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党员群众娱乐、学习、养老等需求。深入推进机关干部“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党代表进辖区、民事代办、结队帮扶、结对认亲等活动,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党员的日常行为和经常性活动中,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零距离”“一条龙”的系列服务。以连心共建、结对帮扶为抓手,通过兜底保障全覆盖、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培育强支撑、教育培训拔穷根、易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保健康六大举措,实施精准扶贫,推进集体经济“破零”,确保我市所有贫困村在2018年底前在全省率先脱贫。二要创新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和新沟通手段,用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机关、国企、社区党组织要探索“开放式组织活动”,将党组织活动适度向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党员和广大群众开放,增强社会影响力。树立“跳出支部抓党建、跳出党员抓党建”理念,扩大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与接触,让组织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田头、走向车间。逐步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内容由党组织决定的做法,从活动策划、主题选定、方案制订到形式确定,都尽可能让党员“按需点菜”,确保“对口味”,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三要推进“智慧党建”。以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目标,用“大数据”管人、管事、管党建。打造我市“智慧党建”平台,建立以党支部为单元的“支部工作”互动平台,逐步实现“三会一课”查验、发展党员纪实、非公和社会组织组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发挥的互联互通信息平台。注重组织工作宣传,通过“智慧党建”平台,讲好阳泉故事、宣传山城典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墙里开花墙外香”。四要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党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着重培育“百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挖掘选树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非公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先进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坚强有力。
(六)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自我革新力。一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到长管长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具体目标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党建工作督查考核,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责任倒逼,有责必尽、失责必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负起责任,推动形成重视党建、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净党风政风。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用足用灵用好,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坚持完善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合作、个性与党性的关系,探索强化党内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三要加强关爱激励,鼓励干事创业。要贯彻落实好山西省《三基建设实施办法》中相关政策,拓宽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在职级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中享受优惠政策,让基层干部心里有盼头,工作有劲头。要切实落实我市《鼓励干部改革创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坚决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让党员领导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开拓创新、勇闯敢拼,汇聚起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阳泉篇章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是党委履行职责“虚化”。少数基层党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不坚决或不到位的现象,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工作方式只会耍年初开会、年中发文、年末考核“三板斧”,压力传递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好多工作要求停留在乡镇(街道)一级,没有真正落实到党支部。
二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弱化”。有的农村党支部“一年开不了几次会,一开会不是举拳头就是收党费”,凝聚力战斗力无从谈起。有的基层党组织做工作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待提高。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是政治功能“淡化”。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企业、机关、学校和非公党组织负责人摆不正位置,存在“不干不够意思,多少干点意思意思”的错误思想,存在“不占用党员太多时间和精力,不给中心工作添乱”的错误思想,对于抓党建促进中心工作认识上含糊不清,措施上缺乏创新,效果上成绩平平。有的党组织很少在党内生活中组织党员汇报思想,组织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不够,党内政治生活空洞化。部分党员满足于“独善其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面对错误言行和坏人坏事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勇敢斗争。
四是队伍建设“软化”。有的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团结不够,协调不足,“你敲你的锣,我吹我的号,整体不成调”。有的农村党支部党员队伍“青黄不接”,老的由于身体原因出不了门,年轻的常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有的党员在党不言党,利益来了抢着显示党员身份、讲条件、要待遇,组织需要时“躲猫猫、玩失踪”。有的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未真正入党,“党员不党员,就差几块钱(交党费)”。有的党员自我要求不高,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已等同于一般群众,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山头主义等不同程度存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干部晋升空间狭窄,工作积极性调动难。
五是制度落实“形式化”。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群人谁说了也不算,没有形成凝聚力。部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党小组会议不能按时召开。部分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形式“涛声依旧”,教育上宣读式、灌输式教育多,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少,缺乏针对性;管理上讲从严管理多、讲关心激励少,不够人性化;监督上监督工作学习多、监督日常生活少,没有形成全天候。有的单位、机关、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党务工作部门,党务干部培训制度落实难,接受高层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偏低。
六是工作基础“薄弱化”。突出表现为硬件不硬、软件偏软,投入不足。硬件方面,全市大多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仅限于“办公场所”,不能满足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全市城区、矿区、开发区共有6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刚达200平米,占到社区总数的65%,要达到500平米以上的省定标准,没地方、缺资金,困难重重。软件方面,制度牌板上墙较多,但活动记录不经常、不完整,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没有做到全程留痕、条理清晰。投入方面,受财力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还未得到固定保障,遇到特殊任务要求时,只能通过多渠道筹措、多元化筹集解决“燃眉之急”,未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长流水”。
七是党建创新“碎片化”。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只抓“点”的选树,在“线”的延伸和“面”的拓展上做得不够。有的只侍弄“盆景”、不培育“森林”,整体效应发挥不足。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实践载体没有配套,口号喊得响、工作无实效。有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提法过时、不准确,甚至还有明显错误。有的只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群众和驻地单位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大。
八是问责机制“缺失化”。党建责任落实和问责机制不完善。部分党委(党组)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够,抓党建成了个别部门的事情。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力度不够,对基层党组织不作为、慢作为的问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因为环保、信访、安全工作被问责的干部不少,但几乎没有因为抓党建而被问责的干部,致使基层干部对抓党建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基层党建抓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
原因分析
总体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思想上“错位”,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抓党建与抓中心工作的关系,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党的建设的情况,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有差距,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是不折不扣的“硬杠杠”,党建工作是锦上添花的“虚工作”;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必须完成的中心工作,完不成就要“挨板子”,抓党建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附加品,干不好顶多“排位子”。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不好抓,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而业务工作可以“立竿见影”,在抓党建和抓业务上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对称,影响了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二)工作上“让位”,不敢“唱主角”、甘愿“跑龙套”,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犹抱琵琶半遮面”,影响了组织力提升。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是领导一切的”认识不充分,缺乏抓党建的信心和魄力。一些单位人事安排时将年纪相对大的、素质相对差的、性格相对软的安排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影响党建工作开展。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开放、创新、服务、统筹的理念,还没有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片面认为抓党建就是抓支部、抓党建就是抓党员,抓党建就不能管业务,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有的单位抓党建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属于“单兵作战”状态,不能发挥起码作用。部分党组织负责人“自身不硬难打铁”,学习不多、思考不深、素质不高,“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硬办法不敢,软办法没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三)考核机制设置上“缺位”,把党建工作视为“写写画画的虚工作”,党建指标视为“弹性很大的软约束”,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企事业单位强调业务工作多,安排党建工作少,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党委虽然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但考核指标相对粗线条,考核标准不够精细化,主要检查档案资料,对过程性监管考核少,对质量和效果的测评考核少,“检查走形式、监督走过场、整改看着办、通报毛毛雨、追责轻飘飘”等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以“硬件建设”代替活动开展,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的情况,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解决措施
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十九大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提升组织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认为,组织力是一种合力,必须用大手笔、大气魄、大担当构建大党建体系,才能在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更高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此,必须做到六个突出,六个提升。
(一)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一要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成果,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要压实政治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自觉认责、履责、担责、尽责,不断完善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制度,探索逆向述评和反向测评等方式,建立基层党建季度督查和巡回督查等制度,把管党治党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压力一层一层传导到位。三要提高政治能力。主要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党味”厚。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其它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要统一定制党徽党旗,定点悬挂在支部外墙,让党的标识感和庄重感凸显。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领域,举办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招聘等,使“党建+政治功能”随处可见,“党味”处处弥漫。
(二)突出主体功能,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严格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开展“领头雁”和两委成员骨干培训,换届后新班子成员培训、轮训,实施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业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首位,严格标准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大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长效机制,疏通党员出口。总结推广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星级评价等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新方式,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要探索党建新模式,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特点抓特色党建。要将党建工作与本县区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贴得紧、行得通、效果实”的党建新模式。大力推广“联村党委、三社联动、地企共建、网格化管理、民事代办、党员挂牌服务”等经验做法,推动在全市各领域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三要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员亮牌、戴徽、承诺”行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定点扶贫、结对帮扶、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开渠道、广纳民意,办好意见箱、热线电话、信息网络等传播媒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树起来、立起来。
(三)突出组织体系健全,提升工作覆盖力。一要扩大组织覆盖。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和党员发展力度,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要紧盯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点”求突破,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抓好“两个覆盖”,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做到应建尽建,实现横向到边。要加大纵向拓展力度,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向末端拓展,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每一个领域,确保每个学校、企业班组、机关科室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二要创新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原则,构建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纵向领导和横向协作关系,建立网格化的基层组织体系。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作用相同、优势互补、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深入探索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等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激发党组织活力。三要规范组织机构。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程序,严格党组织组建流程,规范基层党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的调整与变更等,开展全市范围的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不断规范完善我市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功能。
(四)突出基层基本建设,提升内生发展力。一要打造基本队伍,夯实基层根基。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班子,培育素质过硬的“领头雁”。做好换届后集中轮训和“领头雁”培训,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环节,提升“领头雁”服务能力、带富能力。要继续充实机关事业单位党务工作力量,加强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能力培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二要落实基本制度,抓实基层支部。“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要大力实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1+1”规范化建设,即“三四五六”工作法+务实工作手册,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完备、运行规范、档案齐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影响力。三要强化基本保障,激发基层活力。
形成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社区工作经费、农村(社区)“两委”主干报酬要按“三基建设”要求逐年递增。加大党费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保障党费专列经费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四要建强基本阵地,提供基础支撑。实施“红色覆盖工程”,实现阵地、工作、服务“三个全覆盖”。在阵地建设方面,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升级改造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做好红色广场、红色长廊、红色标识等建设工作。抓好机关党建阵地建设,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按照“七有”要求,抓好“两新组织”党建阵地建设。特别要按照“党建一流”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工作覆盖方面,重点抓好“党建+群建”、“党建+志愿者”、“党建+社会组织”等活动载体,实现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在服务覆盖方面,要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将广大群众纳入党组织的服务范畴,将党的主张、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
(五)突出基层实践探索,提升创新创造力。一要提升服务能力。充分拓展各类党群活动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党员群众娱乐、学习、养老等需求。深入推进机关干部“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r过年俗语dquo;、党代表进辖区、民事代办、结队帮扶、结对认亲等活动,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党员的日常行为和经常性活动中,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零距离”“一条龙”的系列服务。以连心共建、结对帮扶为抓手,通过兜底保障全覆盖、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培育强支撑、教育培训拔穷根、易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保健康六大举措,实施精准扶贫,推进集体经济“破零”,确保我市所有贫困村在2018年底前在全省率先脱贫。二要创新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和新沟通手段,用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
机关、国企、社区党组织要探索“开放式组织活动”,将党组织活动适度向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党员和广大群众开放,增强社会影响力。树立“跳出支部抓党建、跳出党员抓党建”理念,扩大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与接触,让组织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田头、走向车间。逐步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内容由党组织决定的做法,从活动策划、主题选定、方案制订到形式确定,都尽可能让党员“按需点菜”,确保“对口味”,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三要推进“智慧党建”。以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目标,用“大数据”管人、管事、管党建。打造我市“智慧党建”平台,建立以党支部为单元的“支部工作”互动平台,逐步实现“三会一课”查验、发展党员纪实、非公和社会组织组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发挥的互联互通信息平台。注重组织工作宣传,通过“智慧党建”平台,讲好阳泉故事、宣传山城典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墙里开花墙外香”。四要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党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着重培育“百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挖掘选树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非公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先进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坚强有力。
(六)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自我革新力。一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到长管长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具体目标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党建工作督查考核,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责任倒逼,有责必尽、失责必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负起责任,推动形成重视党建、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净党风政风。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用足用灵用好,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坚持完善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合作、个性与党性的关系,探索强化党内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三要加强关爱激励,鼓励干事创业。要贯彻落实好山西省《三基建设实施办法》中相关政策,拓宽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在职级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中享受优惠政策,让基层干部心里有盼头,工作有劲头。要切实落实我市《鼓励干部改革创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坚决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让党员领导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开拓创新、勇闯敢拼,汇聚起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阳泉篇章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的问题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 (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政治表现、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有的党务工作者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缺乏力度。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三是极个别村干部一旦当选,就千方百计在“权”上做文章,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综合素质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对农村政策掌握不多,不懂农村基层工作程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舍己为人的近义词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泊,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违纪,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机制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管理机制不配套,上级党组织对不履行职责和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基层党组织成员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经教育不改却又达不到党纪国法处理的束手无策 (四)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周到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中时可能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经费的制约。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经费的不足,所以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性。党务经费的不足可能会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主要领导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经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深化认识,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克服和纠正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摆正党务与经济行政业务的关系。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管党的政治责任,要按照“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要求,用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力抓党建工作,要把党建工作同行政、业务、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二是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努力构建党组织的领导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重视支持抓党建,党务工作者自觉主动抓党建,从上到下层层抓党建的新局面;三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配齐党务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思想好、能力强、对党建工作热心的放到这个岗位上来,要做好对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党务干部的行家;四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的支部是党的基层管理组织,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最主要的就要按照党章的规定使支部活动经常开展起来,通过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只有这样党要管党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强化措施,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新变化。一是抓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级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二是抓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同时,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从八小时内向八小时外延伸,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建立起单位、家庭、社会管理和监督的“互动机制”,要加大对党员的考核力度,对党性不强或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党员,各支部要做好帮教工作,找他们谈心,指出问题,提高他们的党员意识,激发他们的活力,对不称职的党员,要及时给予严肃处理,以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威信。三是抓党员的能力建设。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通过每一级党的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能力来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技能,开展“岗位练兵”“传、帮、带”活动,把岗位能手、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带领大家学技能的氛围,以此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多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亮点核心,承担着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层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出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边缘化现象。最近,部里对全县农村党建工作进行了“地毯式”检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不断削弱,“无人理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少数村书记认为基层党员教育活动难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个别党员缺乏活力。没有制定约束机制,少数村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不规范,把民主评议会开成评先评优会,难以评出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对新进的党员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四)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法设法逃避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2、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党员管理松散,对没能按时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
3、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甚至有些村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服务体制上还没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农村党建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村干部待遇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存在形式主义,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部工作热情底,听到的抱怨多。
三、对策及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二是健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系群众。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持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对象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持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存在的八个问题
一是党委履行职责“虚化”。少数基层党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存在不坚决或不到位的现象,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说得多、干得少,安排部署多、狠抓落实少,工作方式只会耍年初开会、年中发文、年末考核“三板斧”,压力传递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好多工作要求停留在乡镇(街道)一级,没有真正落实到党支部。
二是党支部作用发挥“弱化”。有的农村党支部“一年开不了几次会,一开会不是举拳头就是收党费”,凝聚力战斗力无从谈起。有的基层党组织做工作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给群众办实事不多,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待提高。有的党员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
三是政治功能“淡化”。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企业、机关、学校和非公党组织负责人摆不正位置,存在“不干不够意思,多少干点意思意思”的错误思想,存在“不占用党员太多时间和精力,不给中心工作添乱”的错误思想,对于抓党建促进中心工作认识上含糊不清,措施上缺乏创新,效果上成绩平平。有的党组织很少在党内生活中组织党员汇报思想,组织监督和批评自我批评不够,党内政治生活空洞化。部分党员满足于“独善其身”,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面对错误言行和坏人坏事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勇敢斗争。
四是队伍建设“软化”。有的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团结不够,协调不足,“你敲你的锣,我吹我的号,整体不成调”。有的农村党支部党员队伍“青黄不接”,老的由于身体原因出不了门,年轻的常年在外打工回不了家。有的党员在党不言党,利益来了抢着显示党员身份、讲条件、要待遇,组织需要时“躲猫猫、玩失踪”。有的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未真正入党,“党员不党员,就差几块钱(交党费)”。有的党员自我要求不高,党员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把自已等同于一般群众,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山头主义等不同程度存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干部晋升空间狭窄,工作积极性调动难。
五是制度落实“形式化”。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群人谁说了也不算,没有形成凝聚力。部分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特别是党小组会议不能按时召开。部分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形式“涛声依旧”,教育上宣读式、灌输式教育多,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少,缺乏针对性;管理上讲从严管理多、讲关心激励少,不够人性化;监督上监督工作学习多、监督日常生活少,没有形成全天候。有的单位、机关、学校没有专门设置党务工作部门,党务干部培训制度落实难,接受高层次培训机会少,整体素质偏低。
六是工作基础“薄弱化”。突出表现为硬件不硬、软件偏软,投入不足。硬件方面,全市大多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仅限于“办公场所”,不能满足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全市城区、矿区、开发区共有6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刚达200平米,占到社区总数的65%,要达到500平米以上的省定标准,没地方、缺资金,困难重重。软件方面,制度牌板上墙较多,但活动记录不经常、不完整,资料档案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没有做到全程留痕、条理清晰。投入方面,受财力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还未得到固定保障,遇到特殊任务要求时,只能通过多渠道筹措、多元化筹集解决“燃眉之急”,未形成长期的稳定的“长流水”。
七是党建创新“碎片化”。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只抓“点”的选树,在“线”的延伸和“面”的拓展上做得不够。有的只侍弄“盆景”、不培育“森林”,整体效应发挥不足。有的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讲理念创新、实践载体没有配套,口号喊得响、工作无实效。有的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提法过时、不准确,甚至还有明显错误。有的只搞体内循环、自娱自乐,群众和驻地单位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大。
八是问责机制“缺失化”。党建责任落实和问责机制不完善。部分党委(党组)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够,抓党建成了个别部门的事情。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力度不够,对基层党组织不作为、慢作为的问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因为环保、信访、安全工作被问责的干部不少,但几乎没有因为抓党建而被问责的干部,致使基层干部对抓党建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基层党建抓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
原因分析
总体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思想上“错位”,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抓党建与抓中心工作的关系,存在重业务工作,轻党的建设的情况,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有差距,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领导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是不折不扣的“硬杠杠”,党建工作是锦上添花的“虚工作”;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必须完成的中心工作,完不成就要“挨板子”,抓党建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附加品,干不好顶多“排位子”。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不好抓,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效,而业务工作可以“立竿见影”,在抓党建和抓业务上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对称,影响了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二)工作上“让位”,不敢“唱主角”、甘愿“跑龙套”,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犹抱琵琶半遮面”,影响了组织力提升。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是领导一切的”认识不充分,缺乏抓党建的信心和魄力。一些单位人事安排时将年纪相对大的、素质相对差的、性格相对软的安排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影响党建工作开展。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开放、创新、服务、统筹的理念,还没有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片面认为抓党建就是抓支部、抓党建就是抓党员,抓党建就不能管业务,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有的单位抓党建蜻蜓点水,做表面文章,属于“单兵作战”状态,不能发挥起码作用。部分党组织负责人“自身不硬难打铁”,学习不多、思考不深、素质不高,“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会,硬办法不敢,软办法没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三)考核机制设置上“缺位”,把党建工作视为“写写画画的虚工作”,党建指标视为“弹性很大的软约束”,影响了组织力提升。一些企事业单位强调业务工作多,安排党建工作少,导致基层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rdq附睾囊肿吃什么药uo;。有的党委虽然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了年度考核内容,但考核指标相对粗线条,考核标准不够精细化,主要检查档案资料,对过程性监管考核少,对质量和效果的测评考核少,“检查走形式、监督走过场、整改看着办、通报毛毛雨、追责轻飘飘”等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以“硬件建设”代替活动开展,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的情况,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
解决措施
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十九大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提升组织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认为,组织力是一种合力,必须用大手笔、大气魄、大担当构建大党建体系,才能在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更高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此,必须做到六个突出,六个提升。
(一)突出政治功能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一要加强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成果,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要压实政治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自觉认责、履责、担责、尽责,不断完善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研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推行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制度,探索逆向述评和反向测评等方式,建立基层党建季度督查和巡回督查等制度,把管党治党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压力一层一层传导到位。三要提高政治能力。主要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党味”厚。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其它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要统一定制党徽党旗,定点悬挂在支部外墙,让党的标识感和庄重感凸显。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领域,举办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招聘等,使“党建+政治功能”随处可见,“党味”处处弥漫。
(二)突出主体功能,提升组织凝聚力。一要严格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开展“领头雁”和两委成员骨干培训,换届后新班子成员培训、轮训,实施党员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业能力等五大提升工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首位,严格标准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大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探索不合格党员处置长效机制,疏通党员出口。总结推广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星级评价等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新方式,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要探索党建新模式,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特点抓特色党建。要将党建工作与本县区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贴得紧、行得通、效果实”的党建新模式。大力推广“联村党委、三社联动、地企共建、网格化管理、民事代办、党员挂牌服务”等经验做法,推动在全市各领域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三要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基层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员亮牌、戴徽、承诺”行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定点扶贫、结对帮扶、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开渠道、广纳民意,办好意见箱、热线电话、信息网络等传播媒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党的形象在群众心中树起来、立起来。
(三)突出组织体系健全,提升工作覆盖力。一要扩大组织覆盖。要抓好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和党员发展力度,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增强党的影响力。要紧盯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点”求突破,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抓好“两个覆盖”,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做到应建尽建,实现横向到边。要加大纵向拓展力度,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向末端拓展,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每一个领域,确保每个学校、企业班组、机关科室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每个党员都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都能充分发挥。二要创新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原则,构建区域内党组织之间的纵向领导和横向协作关系,建立网格化的基层组织体系。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作用相同、优势互补、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深入探索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和街道“大工委”、社苹果定位区“大党委”等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激发党组织活力。三要规范组织机构。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进一步规范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程序,严格党组织组建流程,规范基层党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的调整与变更等,开展全市范围的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党组织关系排查工作,不断规范完善我市基层党组织机构设置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功能。
(四)突出基层基本建设,提升内生发展力。一要打造基本队伍,夯实基层根基。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班子,培育素质过硬的“领头雁”。做好换届后集中轮训和“领头雁”培训,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环节,提升“领头雁”服务能力、带富能力。要继续充实机关事业单位党务工作力量,加强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能力培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二要落实基本制度,抓实基层支部。“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要大力实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1+1”规范化建设,即“三四五六”工作法+务实工作手册,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完备、运行规范、档案齐全,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影响力。三要强化基本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形成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社区工作经费、农村(社区)“两委”主干报酬要按“三基建设”要求逐年递增。加大党费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保障党费专列经费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四要建强基本阵地,提供基础支撑。实施“红色覆盖工程”,实现阵地、工作、服务“三个全覆盖”。在阵地建设方面,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升级改造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做好红色广场、红色长廊、红色标识等建设工作。抓好机关党建阵地建设,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按照“七有”要求,抓好“两新组织”党建阵地建设。特别要按照“党建一流”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工作覆盖方面,重点抓好“党建+群建”、“党建+志愿者”、“党建+社会组织”等活动载体,实现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在服务覆盖方面,要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将广大群众纳入党组织的服务范畴,将党的主张、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
(五)突出基层实践探索,提升创新创造力。一要提升服务能力。充分拓展各类党群活动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党员群众娱乐、学习、养老等需求。深入推进机关干部“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党代表进辖区、民事代办、结队帮扶、结对认亲等活动,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党员的日常行为和经常性活动中,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零距离”“一条龙”的系列服务。以连心共建、结对帮扶为抓手,通过兜底保障全覆盖、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培育强支撑、教育培训拔穷根、易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保健康六大举措,实施精准扶贫,推进集体经济“破零”,确保我市所有贫困村在2018年底前在全省率先脱贫。二要创新活动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和新沟通手段,用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机关、国企、社区党组织要探索“开放式组织活动”,将党组织活动适度向没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党员和广大群众开放,增强社会影响力。树立“跳出支部抓党建、跳出党员抓党建”理念,扩大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与接触,让组织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田头、走向车间。逐步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内容由党组织决定的做法,从活动策划、主题选定、方案制订到形式确定,都尽可能让党员“按需点菜”,确保“对口味”,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三要推进“智慧党建”。以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目标,用“大数据”管人、管事、管党建。打造我市“智慧党建”平台,建立以党支部为单元的“支部工作”互动平台,逐步实现“三会一课”查验、发展党员纪实、非公和社会组织组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发挥的互联互通信息平台。注重组织工作宣传,通过“智慧党建”平台,讲好阳泉故事、宣传山城典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墙里开花墙外香”。四要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党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着重培育“百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挖掘选树农村、街空王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非公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先进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坚强有力。
(六)突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自我革新力。一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到长管长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具体目标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党建工作督查考核,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责任倒逼,有责必尽、失责必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负起责任,推动形成重视党建、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纯净党风政风。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党员定期进行“党性体检”,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用足用灵用好,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坚持完善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合作、个性与党性的关系,探索强化党内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三要加强关爱激励,鼓励干事创业。要贯彻落实好山西省《三基建设实施办法》中相关政策,拓宽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在职级晋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中享受优惠政策,让基层干部心里有盼头,工作有劲头。要切实落实我市《鼓励干部改革创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坚决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让党员领导干部打消顾虑,轻装上阵、开拓创新、勇闯敢拼,汇聚起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阳泉篇章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基层是党制定政策方针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创造工作经验、发现工作难点、检验工作成效的大本营。当前,由于多方原因,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各级党委的要求、与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差距。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具体如下:
一、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2、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方设法逃避矛盾。
3、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党员的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意识正在退化。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在参加党员活动、履行党员义务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有的党员不仅不履行党员职责,而且带头扰乱社会秩序,甚触不到的TA至参与涉黑涉恶事件,严重损坏党员队伍形象。
二、分析问题的根源
无论是党组织书记履职不力,还是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原则深入人心,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政治思想开始滑坡,“对党忠诚”不再成为某些党员的政治追求,他们更重视的是金钱享受和物质利益。某些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足。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抓基层党建的氛围不浓。
2.导向不清造成动力不足。导向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人用人的导向不清。在现实的政治格局中,由于抓经济建设和项目建设给党组织书记自身带来的政绩更为明显,许多抓经济建设得力、抓党建工作无为的党组织书记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而许多不愿盲目抓经济建设、默默无闻干实事的党组织书记却不受上级“关注”;二是绩效考核的分值设置不够科学。某些地方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经济工作极为重视,其考核分值在绩效考核总分中的占比较大,给予的物质奖励也较重;而基层党建工作则有表面上越来越重视、实际上被边缘化的趋势。导向不清最终造成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动力不足、兴趣不浓。
3.谋划不精造成落实不力。在工作谋划上,由于调研不够细致、思考不够充分、措施不够细化等原因造成许多党建工作停留在口号上、表面上,缺乏针对性、吸引力、硬措施和强手段。有些地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造性不够,热衷于按照上级政策“依葫芦画瓢”,造成政策规定与基层实际脱节;有些地方不注重深入基层调研,全凭“一把手”主观臆断,造成许多工作设想因阻力过大而中途流产。工作部署安排上的不足造成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滞后。
三、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具体建议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十足的决心、务实的作风、过硬的举措强力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1.端正导向,催生动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转变观念、端正用人导向,把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其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通过树立重党建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在党员领导干部心目中的地位。
2.强化职责,施加压力。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党组织书记的党建工作职责。党组织书记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组领导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党建工作。对于抓基层党建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党组织书记,组织部门要严格问责,用反向压力倒逼党组织书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3.常抓常新,增强定力。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要注重提升党员能力。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学技能,带领大家学技能的氛围,以此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基层党建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发布于:2023-05-11 07:3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832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