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设MOOC的意愿动机、目标和
总体印象
1.1 开设MOOC的意愿动机
笔者一直对线上教育的理念比较认同,想要开设MOOC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但本次开设MOOC课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提高课程影响力的现实需要。笔者于2005年回到北大,2006年正式开始授课。当时我们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可以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硕士课程,具有开创性。在亚洲地区,香港中文大学于2002年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该校是一个文科学校,与我们偏向理科方向的研究完全不一样。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
课程稳定下来之后笔者就开始思考怎样提高专业影响力了。由于我院是2002年北大新创建的学院,采用新的体制,学费较高,也没有奖学金,培养的都是专业硕士,全国一开始只有35所学校开设了类似的院系,而“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在专业性质上来说又属于文理交叉偏文科,因此生源和院系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都有一定局限性。
我们希望招到更好的学生,让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存在,这是开设MOOC比较功利性的目的。教学基础有了,在行业内也产生影响力了,我们想稳固、扩大该专业的影响力,并且为招生和提高学生的生源质量服务。
(2)课程上线的多次尝试为MOOC课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08年左右,iTunes U上线,笔
“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
在“学堂在线”实现MOOC教学有感
俞敬松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摘要】本文基于对北京大学第一批MOOC课程开课教师的访谈改编而来,主要讨论了开课动机、对于MOOC课程的认识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对于大规模开放课程而言,其影响力固然巨大,但是我们更重视的是由此为
契机,切实地持续改善校内学生的学习质量。视频录制以及在线课程管理是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但是并不
一定需要“豪华”的制作和大规模的投入。以学生学业为核心,探索改善课程的效果,评估课程对于学生学
业的改善程度,才是MOOC课程落地的根本驱动力量。
【关键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翻转课堂;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4)11-0068-07
收稿日期:2014-6-20
作者简介:俞敬松(1971—),男,北京人,博士研究生
在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大
数据技术、机器翻译等。
68
者与苹果公司联系是否可以将我们的课程上线,他们的回复是,课程上线必须由学校或学院出面。而学院认为我们的核心课程一旦公开恐怕会涉及各种知识产权问题,故放弃了完整课程的上线计划,但
部分课程在网上一直都有。
2010年,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教学视频上线,每年一直都有一部分软件的更新教学视频放在网上。这些教学视频不是课程,而是纯粹局限于软件的,即软件怎么用。这些视频均由学生拍摄,拍好后再由笔者修改,不合适的内容再补拍。为了这门课程,我们前前后后积攒了六七十个小时、差不多八九百兆的软件教学录像。这些教学视频的高清完整版没有放在某个平台上,而是在学生之间流传,上一届传给下一届。其中的一些比较好、比较基础的教学视频,我们放到了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这就为后来大规模课程上线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可以说,课程上线这件事我们早就想做了,也一直在做,只是没有完整的实现。
(3)建立惠及全校的教学平台的个人愿望驱动。MOOC教育浪潮开始之前,我们就一直在教育平台上做努力。笔者之前曾做过咨询工作,即为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互联网做一些管理工作提出实现方案和工作计划,因此对一些教学平台有所了解,而在留学期间,一直是教学平台的使用者,有一些切身感受。基于这些经历,回国后笔者就开始部署教学平台的尝试。
2006年笔者开始部署Moodle,从2006年起,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以下简称“软微学院”)的整个教育平台全在Moodle上,后来我们部署了自己系的,并研发了一个专门用于翻译教学的完整的语言服务器,翻译作业的批改等全在该服务器上进行。
2012年,笔者做了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教育平台,软微学院一直在使用,后来这个教学平台还服务于清华大学的钱学森班及极限学习课程等。我系对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非常在意,我们做了两个教学平台,部署和测试的就更多了。比如,Moodle我们都测试过,对此我们是有经验的;我们自己写的Moodle代码量可能接近于Moodle代码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国内做Moodle的
能把研发做到这么深的可能不多。Blackboard我
们也用了,Blackboard虽然整体不错,但有两点
笔者不太喜欢,第一是代码本身不能改,想做什
么事都没法做,它的扩展功能插件也不好用;第
二是太贵。
笔者一直想做一个服务于全北大的,甚至
更好的MOOC平台,但是由于个人的经费和精力
有限,无法做大规模的教学平台研发,借这个机会,笔者认为如果能与其他教师合作或者发动学
校的力量与百度这样的企业合作,由北大进行内
容管理,企业负责技术支持,建立一个全中国最
好的MOOC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是非常有可能的。笔者并不觉得Courra和edX已经做好了,很
多事情他们并没有做到最佳。
在建课和授课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动摇
或后悔过,虽然对着摄像机、对着黑洞洞的演播
室录像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不过习惯之后就好了。刚开始3分钟的片头录制3个小时,习惯之后3
个小时的成品视频基本上可以将录制时间控制在4
个小时以内。
单从制作方式上来讲,笔者的课程在北大第
一批MOOC上线课程里算是比较复杂的,运用了
双抠像技术,即人在绿幕前讲课,讲稿也放在绿
幕前,讲课时同步录制,两重抠像再合并叠加。
现在3个小时的成品视频,制作时间为2~4小时,
计算机运算渲染时间为3~4小时,相当快了。
虽然对教学平台的研发付出很多,但笔者
从不后悔,教学与互联网的连接只会往前走,不
会向后行。这种连接仅指互联网辅助学校教育,
而不是类似于“淘宝同学”或网校那样的“远程
教育”。
1.2 MOOC对教学的影响
MOOC教学使笔者之前的教学和课程更加
系统化,使教师的影响力更大。另外,笔者一直
非常认同这种随处可看、随处可学的教学视频对
教学的改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与互联网混合的
新的教学方式对教育的改善作用只会上升不会下降,理由有以下几点。
69
(1)贴合学生心理。现在的学生,特别是“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阅读、获取信息,因此,他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心理接受程度比较高,如果教师利用得好,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只有促进作用。例如,果壳网上有一篇文章专门写台湾大学的叶丙成老师,作为“用生命来卖萌的教育者”,叶老师的理念就是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来改善现在的大学生没时间念书、翘课、作业不爱做、做事拖拉的毛病,在讲授概率论时,他会利用在线游戏的方式,据叶老师讲,他的学生现在一两个星期的做题量,能够超过过去一个学期的做题量。
(2)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时间增多,学习压力变大。以笔者的经验来讲,面授课程为32课时,经过
翻转课堂,学生需要观看28小时的教学视频,而且调研发现,学生普遍需要观看1~2次视频。过去上课时很多学生都在看小说、聊QQ,差不多3小时的课堂,能有一小时是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现在学的内容比以前多了,而且总有讨论题,差不多每隔二三十分钟就有一道讨论题,这就逼迫学生一是认真听课,二是针对问题搜索资料、进行思考,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
当问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看法时,调研结果显示,一半的学生讨厌翻转课堂,一半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问及“你觉得这些课程对你帮助大不大”时,答案却都是正面的;而当问及翻转课堂付出的工作量时,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更多更辛苦”。所以笔者认为,之所以有学生不喜欢翻转课堂是因为学习压力变大,但就教学质量而言,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学习的这一届学生肯定是这么多年来教学质量最高的一届,因为他们在学习时间上花费得最多。
这里要注意的是,笔者认同的不是所谓的“网络教育”,而是网络辅助教育,网络的作用不是替代,而是支撑,所以笔者并不认为类似网校和网上在线的精品课等网络教育能超越普通课程,笔者坚定地相信,网络辅助教育一定会比传统教育好,这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并善用网络。
1.3 什么样的教师、课程、学问适合MOOC?
(1)什么样的教师适合开设MOOC课程。由于MOOC是面向全球的,它本身的难度和它公开后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备课压力等远远超过普通课程,故MOOC只适合一部分教师,这部分教师需要具备如
下特质。
①属于圈内精英。过去课程的竞争只局限在一个学校内,由学校统一协调,虽然教师有讲得好坏的差别,但每个教师都有固定的选课人数。现在的MOOC教学没有一个中心行政机构去协调,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学生决定谁的课程更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特色,课程要优秀,能够吸引到学生。因此,只有少数教师适合开设MOOC,这少数教师即圈内精英。
②性格外向,个性张扬。内向的教师适合面对面授课,因MOOC课程中需要教师面对镜头授课,如果性格太内向的话表现力就差,学生容易分神。
(2)什么样的课程适合MOOC模式。如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适合开设MOOC一样,对适合开设MOOC的课程也要有所选择。
①知名院校的优秀课程。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些课程的MOOC上线过程就是好学校通过建立教育产业提升自己影响力的过程。如果三四线的学校开设MOOC,除非有别的宣传办法,否则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想去听的。
②地方学校的特色课程。有些地方学院可以利用地域特色开设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者有些做到了行业内前沿、其他学校都没有开过的课程也适合建立MOOC,并且整个学校可能会因为这一门课程获得影响力的极大提升。
(3)关于什么样的学问适合借助MOOC传播。教育可分解为3个层次:知识层、思辨层和创新层。知识层属于基础层,第二层是批判性思考,或批判性思维,即思辨层,第三层就是创新层。
适合借助MOOC传播的学问是倒着来的,
70
即最适合借助MOOC传播的是知识层学问,第三层创新层的学问适合师徒制方式传播。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三个层次交叉渗透,不能完全割裂开。
虽然这三个层次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但是在传授学问方面,MOOC适合基础层知识的传播,师徒制适合高层次知识的传播。这并不是说MOOC不能讲解创新,不能引导学生思辨,而是相对于师徒制传授来讲,MOOC更受限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录像模式。
2 MOOC的教学设计
2.1 课程设想的实现
笔者一直想将“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这门课程固定下来,编写一本教科书,在行业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使该课程成为专业领域里的标杆性课程。目前,除了教科书尚未定稿之外,这些课程设想通过MOOC教学的方式已基本实现。
以后的教学实践就是让课程内容更丰富,在理论和实践上面更平衡。如果今后再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的话,笔者会增补更多的案例分析,理论部分短期之内不会再改了。
2.2 MOOC教学设计的调整
因过去的面授课程模块化已经比较强了,故这次的MOOC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对课程进行重新切割,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做一些调整。
(1)保持课程内容的整体感。面授课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有很多重复、强调,对学生整体感的建立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录成片段的视频之后,讲课内容核心没变,整体感却没有了。因此,下学期如果继续在edX上开设MOOC课程的话,笔者会在课程中加入知识地图,再录制一些更短的学习指导视频,并把这些视频串联起来。
(2)加入字幕和字幕搜索。MOOC让学生的知识点变散了,下一步要让知识点在学生脑海
中串成串,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定位到知识点和
讲课内容,如果要做到这点,课程视频要支持字
幕和字幕搜索。但是现在清华在线并不支持这个,因为做字幕的话要先上传视频,然后去做语
音转写,语音转写完之后校对,翻译后再上线,
过程比较麻烦。下学期希望能将字幕翻译出来,
或者至少能将其转写出来,这样搜索就会容易
好多。
(3)细化知识地图。每个章节的知识地图
都要拆细,越细越好,阅读材料也要放到知识地
图里,而不是放在章节最后。目前知识地图以作
业的形式由学生来做,再由教师修改,笔者希望
能由教师团队开发一个合理的知识地图发布给学生,明确学习要点,保证课程内容的整体感,这
样对学生的帮助将会更大。
2.3 课程视频制作流程和思路
视频制作采用如下流程:①制作PPT,制作
时会结合教师的讲课预先设计好相关动画;②开
始录制,采用高喊一身或猛拍巴掌的方式确定视
频定位点,方便后期的剪辑,录制过程中尽量
不停机,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喝水、咳嗽、打喷嚏
等内容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直接剪掉;③进行内
容的粗剪;④粗剪后的精细化处理,例如内容
的过滤、筛选,调整人像、字幕比例,加入动
画等。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画效果的
使用,在笔者的课程视频中,除了偶尔的几个特
例之外,绝大多数动画都是基本的飞入、飞出,
虽然PowerPoint提供了很多动画效果,但笔者认为,过多的动画效果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
授课不是10分钟的商业演讲,得让学生更多地思
考课程内容而非视频本身,动画效果越多,学生
的注意力凝聚度越低,越不利于学生的思考。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笔者会通过动作、视
线接触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摄像头作为学生眼睛
的延伸,教师直视摄像机时从视频上看会更自然。在需要引导学生观看字幕时,笔者会通过动
作进行提示。“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
71
72
的MOOC 课程采用较大教师头像+PPT 字幕的形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会让学生感觉亲和力比较强,如果遇到演示讲稿文字比较多的情况,则人像消失,字幕扩展到全屏。另一种Khand (可汗学院)的在线书写模式在某些研究论文中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其更受学生推崇,但我们主要以讲解为主,而不是公式推导,所以,这种模式的效果会比较好。后来在与学生交流时得知,之所以他们选择观看视频而不是仅仅阅读字幕文字,就是因为希望听到教师讲解,教师比文字更重要。那种传统的三分屏模式,即教师头像如同“邮票”般缩小在左下角的模式,其实学生对其
比较厌烦。这一点无论是根据视频观看的日志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还是我们自己的调研,都是同样的结论。
课程视频思路与上课思路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下一步计划在视频中加入几分钟的学习指南,给学生一个知识地图或知识框架。
图1 “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的MOOC 最终形态
2.4 平衡校内学生与MOOC学生的关系
由于“清华学堂在线”网站人数偏少,影响力偏弱,所以我们更在意校内的翻转课堂部分。而且MOOC 课程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很难针对MOOC 学生制定一个授课效果基准线,所以,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还是以校内学生为主,根据校内学生的水平和质量制定基准线,并调整教学内容。把校内的学生教好了,线上课程的学生自然会受益。
对于MOOC 学生,笔者希望他们跟着教学进
度走,因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分成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知识点,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各单元的知识点。但是由于有些学生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才加入,又强烈要求拿结业证书,因此我们不得不在作业提交时间等方面做了调整,这也是线上授课与课
堂授课不同的地方。2.5 MOOC的课程建设和管理经验
(1)保证设备运行,完善制作技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曾出过好多问题,例如,第二节课的时候,由于在讲课之前没有检查录音录像设备,在麦克风没电的情况下讲了一节课,讲完之后才发现没有声音,只好重新补录。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好在之后都能立即发现,及时补录,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字幕和PPT ,原来没有双抠像技术,植入字幕花的时间差不多是录制时间的5~10倍,非常累。后来我们采用双抠像技术,即把人和PPT 放在绿幕前抠像,抠完之后只剩下文字,人的背景、PPT 的背景都是透明的,这样背景就可以任意更改,人和字幕的关系也可以随时调整。在讲课时由教师控制PPT 的播放,讲到哪儿播放到哪儿,非常方便。因为两个视频是同步的,所以剪辑的时候也没有反复监听和比对才能对齐的麻烦,即便是遇到打了一个喷嚏,或者需要修改一段话等问题时,只要同步剪掉就可以了,这就提高了录制效率。笔者在南京讲高校
教育改革的时候,曾放过讲课的视频截图,事后有个电教系统的教师询问字幕的问题,对花费这么少的时间而有如此的效果非常好奇。因此,笔者认为,这种双抠像技术值得在MOOC 建设过程中推广,尤其是对文科类的课程,非常 利索。
当然,如果按照互联网上最高质量的MOOC 课程制作水平而言,我们还有些不足,不过这种方法胜在
成本低廉,加工速度快。
(2)采用“放养”式的管理方式。有好多研究资料都指出,MOOC 课程拍得跟纪录片一样,对教学效果的改进其实并不大。教学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