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 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
一、关于翻译
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 (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 (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 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 1979)。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
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中国加入WTO后,翻译的重要作用就更是不可忽视。经济竞争是在交际中进行,而没有翻译在场,交际就很难进行,交际不成,生意就做不成。因此,翻译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关于翻译的种类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划分:
(1)从原语和目的语的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两大类。
(2)从翻译的手段来看,可分为口译、笔译、手势翻译和机器翻译。
(3)从翻译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文学翻译、政治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等。
(4)按其处理方式来分,又有全译、摘译和编译等。
不同种类的翻译,有不同的要求。
总之,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翻译教学也不能等同于外语教学,它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学。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没有足够的翻译实践,学理论如隔靴搔痒,
而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翻译实践的水平也难以提高。翻译课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光靠课堂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应该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才行。
相关链接
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也就是说,译者必定相当饱学,也必定擅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造就一位译者,实非易事,所以译者虽然满街走,真正够格的译家并不多。
(余光中:1994)
大学教师申请升等,规定不得提交翻译。这规定当然有理,可是千万教师里,对本行真有创见的人并不多,结果所提交论文往往东抄西袭,或改头换面,有移植器官,对作者和审查者真是一大浪费。其实踏踏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创作。如果玄奘、鸠摩罗什、圣吉洛姆、马丁·路德等译家来求教授之职,我会毫不考虑地优先录用,而把可疑的二流学者压在后面。
(余光中:1985)
翻译家的责任非常重要,无论在哪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受别国文学影响的痕迹。而负这种介绍责任的,却是翻译家。
(郑振铎:1920)
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一个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
1. 必须熟悉原语。仅能理解原文信息的大意或能查字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能吃透语义的微细区别、词语的情感含义以及决定文章风味情调的各种文体特色。
2. 译者必须精通译入语。这一点比第一点更为重要。在翻译中,译者对原文信息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注释和专业文献加以理解,而对于是否精通译入语的问题却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翻译中最常见而且最严重的错误,主要是因为不精通译入语而造成的。
3. 精通一门语言同具备专业知识并不是一码事。例如译者也许精通某种语言,而对核物理或化学却一窍不通。要翻译这些学科的技术资料,单凭一般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也就是说,翻译者不仅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还必须充分了解所译题材。
4. 译者必须具备“移情”本领,即能体会原作者的意图。此外,译者还必须具备一些与原作者类似的文化背景;如果不具备,就应尽快地弥补这一缺陷。
5. 必须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摘自许建中:《工商企业翻译实务》p.19 2002)
二、关于译者
要保证翻译质量,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首先,对于本民族语的语言文字他必须有扎实的功底。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原文和表达原文。译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汉语,在中译外时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在外译中时就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来表现原文。因对自己的母语理解失当而导致错译的例子很多。例如,有人把“我是和尚打伞。”译成:“I am a lone monk walking the world with a leaky umbrella.
”(Time December 5,1994 p.37)。这显然是对“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这个歇后语不理解造成的。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 am a monk under an umbrella, defying laws human and divine.”。必要时,还可以加上注释。 在外译中时,有时原文的意思理解了,却发现无法准确地表达。请看下面这句话的两种译文:
Subways, wers and other underground passage-ways must be blocked to prevent unobrved access into inner city.
译文1: 地铁、下水道和其他地下通道必须堵死,以防不被发现而进入城市内。
译文2: 对地铁、下水道和其他地下道必须严密封锁,以防敌人潜入市内。
不难看出,译文1表达不准确、欠通顺,译文2则比较准确通顺。由此可见,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翻译质量的好坏。
其次,好的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外国语言文字水平。这一点毋庸质疑。好的译文要求译者不光要掌握全面的外语语法知识,还要有很大的词汇量,否则必将影响翻译质量。请看下面这句话的两种译文:
Everything emed to be cut and dry in the minister''s office.
译文1: 在部长办公室里,一切似乎都是一刀切齐枯燥无味。
译文2: 在部长办公室里,一切似乎都很呆板。
译文1是错误的,“ be cut and dry”这一成语指“一切都很少变化”,因此译文2才是准确的。这说明,如果译者缺乏外语素养,翻译质量也同样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第三,除了对两种语言文字的掌握以外,对两种语言的文化相关背景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有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风俗习惯等等。光在语言上下功夫,而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容易导致错译、乱译。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在跨文化交际当中,由于对异国文化的不了解,已经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一点表现在翻译上尤为明显。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文化背景也有差异,译者切不可掉以轻心,不求甚解,胡乱翻译。一定要联系年代、地域和其他相关背景来理解原文。如有疑问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甚至发e-mail向native speaker请教。例如,five o''clock shadow到底是什么?是“五点钟的阴影”吗?当然
不是。查一下《新英汉美国小百科》就知道是指男子的络腮胡子,早上刮干净后到下午五点有长出的胡子茬。更可怕的是有些译者自以为是中国人就一定会了解中国文化,于是就想当然,随意翻译。如有些正规出版物中,把“八大山人”译为“eight famous reclu monks ”,实际上,“八大山人”是指清僧人画家朱耷。把“二十五史”译成“the history of twenty-five dynasties ”,其实“二十五史”是二十五部史书,不是“二十五个朝代的历史”。可见译者的知识面的宽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翻译质量的高低。
第四,当然,好的译者还必须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前人翻译经验的总结,学点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少走弯路,事倍功半。翻译课的练习量毕竟有限,不能奢望每周几学时的学习,翻译水平就能有很大提高。因此,翻译教学的关键在于传授学生原理和方法,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正是翻译教程要介绍翻译原理的目的所在。
第五,要有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做翻译切不可望文生义,要勤查工具书,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初学翻译的人,还要区分口译和笔译的区别,口译要求敏捷、达意,而笔译则要求严谨、准确。要提高口译能力,必须大胆开口,多听勤讲;要
提高笔译能力,则必须勤于练笔,善于比较总结。只有比较、鉴别、字斟句酌才能不断提高。
以上五点,应该是译者的基本素养。总之,扎实的中英文功底,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每一位译者必备的素质。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达(E.Nida)从交际学方面探索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给“动态对等”所下的定义是:“最切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并进一步解释说在上述定义中有三个关键术语: 1. 对等——对原语信息而言; 2. 自然——对目的语而言; 3. 最切近——尚属两者的结合,以达到最高度近似。“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是“效果对等”的原则,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的反映基本一致。后来为避免“动态”一词引起概念上的混淆,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译学大辞典》 p.18)
翻译标准的相对性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不论是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还是从事翻译实践的人,至今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来解决语际话语的翻译等值这个相当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