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yScreen过敏原诊断试剂盒标准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3-05-10 16:09:17 阅读: 评论:0

AllergyScreen过敏原诊断试剂盒标准操作规程(SOP
1. 原理
标本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与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过敏原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标记了生物素的抗人IgE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结合有碱性磷酸酶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结合。碱性磷酸酶与底物BCIP/NBT发生特定的酶显色反应。颜色深浅与血清中sIgE抗体含量成正比。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受检者的准备:
病人最好空腹采集血样。注意有无应用影响IgE水平的药物,如激素、免疫调节药等。
2.2 静脉采血:
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
血浆使用枸橼酸盐作为抗凝剂,不能使用肝素或EDTA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
本系统推荐用人血清为标本,亦可用血浆为标本。静脉采血待血清自然析出或离心(4000G/转)10分钟,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下保存一周。若需保存更长时间,应置于-20℃以下储藏。
3. 试剂
3.1 试剂
本实验使用的是德国MEDIWISS公司提供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诊断试剂盒,试剂组分如下:
检测条          标记有过敏原的硝酸纤维素膜,置于塑料反应槽中
洗脱液          20ml TRIS/NaCl,可稀释成500ml 的清洗液,pH=7.5
抗人IgE抗体    4ml,标记有生物素的,含 0.1%NaN3           
链霉亲和素      4ml,连接有碱性磷酸酶
BCIP/NBT        4ml
3.2 试剂的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稀释过的清洗液在2-8℃下至多保存八周。
4. 仪器
过敏原检测仪(Mediwiss, Moers, Germany)
可以检测到0.25%或更高的光密度信号。当光密度是5%是可达到0.2%光密度的重复性。
5. 操作
A. 系统恢复到室温(20-22℃)。
B .用蒸馏水 以1:25稀释洗脱液。
C. 用清洗液湿润硝酸纤维素膜,在检测板上加入250µl的血清标本,在混匀器(30振/分)上室温孵育45分钟。
D. 冲洗3次,手持孵育暗盒反应槽,使之倾斜;用清洗液冲洗试剂条内贴附的硝酸纤维素膜,使清洗液充分流过试剂条;将反应槽端平,并在试剂条内注入清洗液,轻轻晃动反应槽会增加清洗效果效果。(注:使用标配洗瓶冲洗时,请将试剂条与洗瓶喷嘴的距离控制在5-10厘米以保持水流的冲击力)
E. 加入250ul抗抗体,在混匀器上室温孵育45分钟。
F. 冲洗(同D)
G. 加250ul链霉亲和素标记物,在混匀器上室温孵育20分钟。
H. 冲洗(同D)
I.  加入250ul底物,在混匀器上室温孵育20分钟
J.  流水冲洗 终止底物酶反应。
K. 完全干燥后,专用阅读仪读数。
6. 操作性能
6.1 精密度
批内差:平均值6.2%
批间差:平均值3.1%.
6.2 灵敏度
临床敏感度:95.1%
分析灵敏度:84.3%
6.3 特异性
临床特异性:80.2%
分析特异性:95.0%
6.4 准确度:
临床准确度:88.3%
分析准确性:90.6%
6.5 干扰
加热灭活,脂血,溶血,黄疸及脂浊的血标本会导致结果的不正确,应避免使用。
7. 参考范围
0-1级(0-0.35 IU/ml
8. 临床意义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不能仅仅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而应和即往病史及当前临床表现(体内和体外多种试验的结果)一起综合考虑。
    分级的测试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患者对某一过敏原的过敏程度.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与体内检测(如皮试)同样重要和可行.
    需要强调的是,体外检测是唯一可频繁使用的确定I型变态反应敏感度的方法.
    本系统以特定的过敏原条带显色,指示患者血清中有相关的IgE抗体,但这并不说明所有这些患者都会伴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因为他们可能只处于致敏状态,而尚未有相关临床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3-05-10 16:0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796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过敏原   反应   使用   试剂   抗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