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关于“老”及“老人”委婉语的跨文化比较
作者:王丽娜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2期
【摘 要】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对人的“年老”的不同态度和称谓。西方国家对于“变老”这一全人类共同的生理现象始终都是忌讳的。文章从跨文化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委婉语中对“老”及“老人”表达方法的异同,并探讨汉英委婉语在使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汉英委婉语;“老”及“老人”;跨文化比较
一、汉英委婉语概述
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敏感、尴尬的话题,怎样既能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能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是愉快的?那就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委婉语。
在汉语中委婉也叫婉曲,在《词源》里,委婉意为婉转曲折;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委婉被解释为婉转。在汉语委婉语使用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中国古人一直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表达着“委婉”这一目的,如:隐喻、借代、双关、反语、析字等,这些修辞手段的使用是汉语委婉语使用的主要方式。汉语委婉语可分为两类:即婉转和避讳。婉转是采用隐约暗示或转弯抹角的说法,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生动含蓄,耐人寻味,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相当于英语的Innuendo(暗示)。而避讳是采用替换或美化的方法,回避一些犯忌触讳或使人不愉快的词语或概念,不致伤害对方。它相当于英语的Euphemism(委婉语)。
英语委婉语也可分为两类:即Innuendo和Euphemism。Innuendo(暗示)的特点是采用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或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使原来一些显得粗鲁无礼、令人难堪的词语或表达变得温和悦耳、诙谐幽默。而Euphemism的特点则是采用婉转含蓄、掩饰回避或加以美化的方法,以避开一些令人不快或忌讳的词语或概念,使交际双方都得体而不失面子。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其中eu指的是“好”的意思,phemism是“言语”或“说话”的意思,所以euphemism这个词指的是“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1]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
均在委婉语之列。《国际韦氏大辞典》(第三版)对euphemism一词作如下解释:委婉的说法,即用一个文雅的、圆滑的或不怎么直截了当的词来婉转指令人不快的、痛苦的或者吓人的现实,如用pass-away指die(死);underprivileged指poor(贫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