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散文篇1:谈谈我的生死观
人的一辈子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生”与“死”。从出生到死亡,那就是一个的一辈子。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好象从来没有愁事。”
我说:“人的一生中本不该有任何烦恼,如果把一切事情都想开了,就会很开心的。我的观点是,最应该想开的,那就是视死如归,当永远闭上了眼睛的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那是去拥抱另一个世界,所以含笑九泉是值得高兴的事。因此,连死亡对我来说都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情能够令我不愉快。”
如果把死都看成是件无所谓的事,那么人生的快乐就会时时伴随着自己。
小时候就知道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还有许多年轻的先烈们把自己的短暂生命都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他们都做到了含笑九泉。
我总是记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自己虽然对社会对人类没有什么贡献,但是起码能够做到死而无悔,死而无愧,死而无怨,死而无忧,因此当我活着的时候就能够心情愉快,笑看人生。
恩格斯说:“死是死者的幸福,活者的痛苦。”其实,每个人都应当把生与死看开些才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了无数人的出生,而如今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幸运儿。每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当是快乐的一天。
俗话说的好:“无欲无忧,无求无恼。”“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但是若与不如自己的人相比,情况就大不一样,就会知足常乐。我经常想到的是还有那些吃不上饭、念不起书、看不起病的贫穷人,还有那些忍受各种疾病煎熬的人,我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理由呢。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想,将来若到了快结束生命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像往常一样悠然的享受夜的宁静,因为那是永远的安眠。
面对死亡,我真的不会畏惧。我会坦然的回味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恩恩怨怨,深知离去,那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避免,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用微笑去迎接一个新的世界。
生死观散文篇2:我的生死观
我天性粗豪,年轻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充滿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时代,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并沒有什么概念,期盼着轰轰烈烈的一生,梦想着死的时候也壮烈辉煌。插队到山西农村一切归于平淡和艰辛,第一次遇上村里老人去世,60年代农村的殡葬之礼贫苦和隆重,一付对联让18岁的我深思:“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原来生与死之间的转换如此巨大,活着,有思想、情感、事业、家庭、忙忙碌碌、劳作不息。死了,就是“万事休”,这个世界再和你沒有任何关系,无知、无觉、烟一般飘散。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终结,那生的意义又何在呢?北京的插队学生见过大城市的繁华,骤然落入贫困、闭塞和落后的农村,反差之强烈、情感之孤寂、生活之艰辛,萦绕于心,前途茫然而不可知,所以就有了“生无欢、死无惧”之念。虽不能讲本人己勘破生死之境地,但也有了人生悲苦、死若归途之基本想法。
《说文解字》上讲:“人所归为鬼”,人生在世溜达一圈,最后哪来的再回哪,归也,最后的归宿。所以中国的士大夫认为人这一辈子;生如过客、死若归途。古人聪明,早就把人之生死看透了,生如一滴露珠,美丽而短暂,虽然在时间和空间存在,但是无非是一个过程,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不是这样吗?不论我们如何幻想人的潜能无限,人类如何能改天换地,但是人类毕竟只是浩瀚宇宙上一个附着在有如沙粒一般渺小星球上的一个高等生物而己。具体到每一个人更为渺小的近乎为微生物一般,生命的过程结束了,这个生命就与一切的一切均无关系,归于永远的沉寂。
人的生命其实是千万个偶然中的一个,无数次生命的碰撞、灾难、残留,产生新的生命的父系和母系才得以延续,又是无数的机缘巧合的结合,无数个精子与卵子的相遇和淘汰才塑造了一个具体的你,或者是别人。所以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不论其种族、性别、地位、聪慧……、都是极为偶然的结果,想明白了,人之生命之存在不过如比。人不同于其它的生命存在形势,无非是具有思想和情感,所以人被称为“万物之灵”。因此,每一个人都感知了自己生命的存在,我是谁?我的爱、恨是什么?我在想什么、追求什么?这就是人和其它生命形式的不同。所以,人之可贵在于他的思想和情感,能感知你所经历的大千世界,挥洒着你的爱恨情仇。
人从脱离母体来到世间,就开始了你的旅程,有生就有死,几十年的时光而己,一步一步走向归程。但是人是有思想的,知道自己是谁?所有的人按远近亲疏和自己是什么关系,寻找 到自己的位置,也逐步明确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人都是为自己而奋斗?不错,但你所能享用的不过衣、食而己,与其它动物无异,不过多了几个等级而己。既然滿足衣、食之需只是为低标准,并且越是社会进步越不成为大问题,那么人的生存目地何在呢?所以我认为人都是为别人活着,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明天,在不懈的奋斗中找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平头百姓辛勤劳作,为父母妻儿生活的幸福而劳累一生,在亲情、爱情、友情中享受滿足;而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坏蛋们心里,华服美饰、香车美女、前呼后拥中也只希望换来其它人的敬畏和羡慕的眼光,最终也是为别人活着。看明白了,不同的人生不过承担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既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博学、与众不同,同时也取得别人的认可和欣赏,最终还是要滿足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实人这一辈子挺不容易的,从十几岁就要开始背负越来越重的责任,大到对国家民族,小到对父母妻儿和数不清的朋友,都有着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每一个人也必须要对自己负责任,大到对信念理想的忠诚,小到为人处世中道德的坚守,有时想起来人活一辈子真的很累,我想这也是造物主让每一个婴儿在啼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的真谛。真是沒办法的事,人活着就要努力尽自己的责任,离开了,责任也就放弃了,也就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中国人讲“千金难买乐意”,人之一生奋斗不止,苦中有乐,在奉献之中,在牺牲之时,看到父母妻儿的微笑和幸福,感到朋友的信赖与真诚,触摸到国家、民族的强盛,这就是幸福,就是自我心理的滿足。功名不过身后事,世间还需有真情,坦坦荡荡走过一生,到了该下车离开这个世界之时,也是所有的责任放弃之时,留下一些尊严,千万不可身上插滿管子而苟延残喘,多活几个月、几年又有什么意义?我曾开玩笑说得了心脏病也是人生一大幸福,待你无能为力之时,由亲属、朋友摆布躺进ICU而经受折磨,不如心梗发作走的干脆利落,留有最后的一份尊严。
生死观散文篇3:诗人的生死观
每一个人都是注定要死的,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件事情对谁来说都是迟早要来的。有些人不想去死,千方百计想要得到永生,可是折腾了一辈子,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命运的捉弄。仔细的想想,有时候还真觉得人真是一个可怜的生物,明知有死,却仍然选择坚强的活着。
其实每一个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人可以甘愿为了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有的人却为了生而选择苟活于人世。虽是如此,但如果抛开世俗的眼光,抛开正义与邪恶的评判,那么无论怎样的生死选择都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就生死而言,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生或者死的权利。
中国人是忌讳谈死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死是一个很不吉利的字眼,常常处处避免,不愿提起。生死无常,人生短暂。我猜大概也并不是我们不原意谈及死亡,而是觉得活着的时间太过于短暂了,死的时间却是很久很久,哪有时间去过多的考虑这身后之事呢。
虽然就大多数人而言死是一个非常恐怖事情,但世界上仍然还是有不怕死的人存在的。一类是拥有极高革命热忱,甘愿为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献身的人;另一种是有着极端宗教信仰,稍加蛊惑便轻易放弃生命的人。这两种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似乎还能理解,可是有一类人的生死观却不是那么轻易猜测就能推断出来的。我觉得这一类人确实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因为你永远都无法明白为什么当你正在感受他们带给你无穷激情和动力的时候,他们却在悄悄地思索着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这类人也并不是什么魔鬼的化身,而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子叫做诗人。
“诗人”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能耳熟能详的名词,而且这个名词很可能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始终。在我记忆里,背诗是儿时启蒙的开始,是每一个上学的儿童必须要做的事情。记得我学会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初学时虽不知道这首诗的整体意思,但也确实带给了我一种唯美的感受。这种感受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每次仰望星空还是能够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
这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的母亲。我母亲是比较喜欢这首诗的,我会背这首诗也全是靠着母亲的教诲。不但如此,家妹的名字也是她取了其中的“明月”二字所得来的,可见她对于这首诗的喜爱程度。总而言之,恰恰是李白这个豪放派的大诗人带领我迈出了走向文学殿堂的第一步,以至于后来的好几年里都一直将李白当做一个神的形象在心中供奉。
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心智也逐渐变得更加强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知识的力量终究是摧毁了内心中幻想的形象。最终,我还是在一个月色正明的夜晚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原来他并不是以一个神仙的身份在天上整日饮酒作诗,而是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不知所终更无处可寻。
生死观散文篇4:生与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生死观散文篇5:生与死的抉择
“生与死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这是李大钊曾在一篇散文中写下自己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生却没那么容易。
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尽管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得不到亲人的理解,他仍然选择了活着,我想他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正因为他的这种坚持与决心,才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绝唱---《史记》。然而项羽却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选择了死,依旧名垂青史。四面皆楚歌,在被汉军重重包围后,欲东渡乌江,却又在即将被擒之际选择了自刎。一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道尽了一位豪杰的辛酸与痛楚。也许那是他最后保留的尊严与傲气。在他看来,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生与死的抉择,看似沉重,但那是一种内心的解脱和一场自我的救赎。
生死观的名言生死观议论文素材生死观的例子生死观是什么生死观的看法例子审死官生死观演讲稿生死观古诗生死观的问题本文发布于:2023-05-08 17:4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77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