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指向障碍
(一) 同性恋
同性恋(homoxuality)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其特点是性爱指向对象是同性而非异性,即在正常条件下对同性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和性爱行为。目前认为,同性恋作为性体验与性行为的变种,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陷入个人或社会冲突时,才作为心理障碍处理。同性恋是性心理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可见于各种年龄,但以未婚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西方国家多于东方国家,由于同性恋行为比较隐蔽,其发生率难以准确估计。Kiny等1948年调查5300名成年男性白人,其中青春期以后有过同性恋经验占37%,绝对同性恋占4%,兼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为18%,有同性恋冲动耽误同性恋行为13%;在35岁以上尚未娶妻者中,有半数从青春期以后一直有同性恋。1953年Kiny又发表对5940名白人妇女的调查报告,同性恋占13%绝对同性恋3%。今年国外报道男性同性恋为4%~6%,女性为2%(Meyer1985)。中国卫生部门2006年公布,处于性活跃期的中
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研究表明,从绝对同性恋到绝对异性恋之间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Kiny提出一个同性恋——异性恋七级比例表,对了解这种性行为的分布有一定帮助。结合其他人的研究,将其数据介绍如下:单一的异性恋占35%,偶尔的同性恋占35%,数次的同性恋20%,同性恋和异性恋相等2%,数次的异性恋2%,偶尔的异性恋2%,单一的同性恋4%。
同性恋可以从一下角度分类:
①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注重性乐的追求,关系胶布固定,有时随遇随散。儿女同性恋更为隐蔽,感情比较专一,同性恋关系多能长期维持,因同性恋失恋而发生“情杀”的基本上都是女性。
②精神性同性恋与实质性同性恋:前者只有性爱心理或性欲,但无实质性性行为,后者则兼而有之。实质性性行为包括肛门性交(鸡奸)、相互手淫、体外性交、口淫等,女性有相互摩擦阴部(旧称磨镜)、利用某种淫具(旧称“角先生”)、相互手淫等。
③主动性同性恋与被动性同性恋:前者以扮演“丈夫”角色为主,后者以扮演“妻子”角色为主。其中,被动性男同性恋和主动性女同性恋往往是绝对同性恋,治疗也较为困难。
④绝对性同性恋与相对性同性恋:前者只有同性恋,而无异性恋,又称单相同性恋,他们即使迫于压力与异性结婚,也无正常性功能,有的只有借助性幻想把配偶当作同性方能进行性活动。相对性同性恋又称双向同性恋,他们不仅有同性性爱活动,也有异性性爱活动。
一种被称为代偿性同性恋或暂时性同性恋、境遇性同性恋者,主要见于长期与异性隔绝的特殊环境,如劳改或劳教的犯人,集中营内战俘、远洋船员、现役等,他们的同性性行为只作替代性活动,不视为同性恋。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有不同的解释: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发现大多数哺乳动物(特别是雄性动物)都会产生类似同性恋行为,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同性恋是由一种遗传素质和(或)激素系统的缺陷引起的,但至今未能证明。Ehrhart指出产前内分泌对性指向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但他的研究结果不能正视这种结论。在遗传学方面,对孪生子的检查结果显示,单卵孪生子的性心理常常有明显的超偶然性,同性恋的一致性也较高(也同双卵孪生子进行
了比较),推测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生物-个体发生学说认为在下丘脑下部除了有控制激素的中枢外,还有一个性行为中枢,并认为雄激素可以影响两性行为。人们普遍认为低水平的睾丸激素与其说可能增加同性恋行为倒不如说可能会导致性欲唤起全面缺乏,研究表明,多数同性恋者并没有反常的激素水平。对性染色体研究(Brodie 1977;Bancroft 1975;Hirschfeld,1964)和在动物实验(灵长类除外)中的研究也未能得到证明。有证据表明,一些男性同性恋;儿童时期就有较明显的女孩子的行为特点。在追踪了总共27个女性化的男孩直至青少年时期,并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后发现,40%~50%的研究对象变成了同性恋者或异装症者。
(二) 双性恋
双性恋(bixuality)又称“混合型同性恋”。即既爱异性友爱同性。多数双性恋者时而是同性恋者,时而是异性恋者,有不同寻常的性适应能力。境遇性同性恋者容易显示双性恋行为,但终身同时保持双性恋者极少。其中Caesar是最著名的双性恋者。据西方权威人士估计双性恋者的比例在5%左右。双性恋者的信仰倾向表现在鼓吹“一性化”,即认为两性的区分造成了男女的性对立和性压迫。双性恋者的性角色是当基本倾向异性恋时,则与同性做爱时倾向主动角色;当基本倾向为同性恋时,则在与异性做爱时常乐意被动接受。
性心理障碍的发生机制
性心理障碍的病因及其机制尚不太明确,但已知其发生与生物遗传、心理、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因素有关。
一、 生物遗传因素
多年来生物遗传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并未能证实有任何特别的化学物质与性心理障碍有关,但已经发现某些生物学的倾向性。如同性别定向一样,在某些发育的特定时期,雄激素或雌激素水平的轻微升高会使一个女性胎儿男性化或是一个男性胎儿女性化(Gladue,1984)。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由于孕妇服用了某种药物。然而研究者们还没有确定出孕期激素的影响与后来性别认定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有可能存在。在男变女的性别认定障碍患者中,已经发现控制男性激素的大脑区域存在某种结构差异(Zhou,1995),结果是这些患者的大脑更趋于女性化,但现在还不清楚此现象是性别认定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当前,人们正致力寻找遗传基因方面的问题。
二、 心理学因素
(一)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把性心理障碍看作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异性恋发展遭受失败的结果,这种患者通常是男性,来源于儿童早期遭到恋母情结时的阉割焦虑和分离焦虑的威胁。儿童期未能解决的阉割焦虑或分离焦虑在无意识中持续发生作用,在当前环境出发因素作用下,解决现实两性问题发生挫折或困难,为了缓解此种焦虑和心理冲突以获得心理的安宁及应用心理防御机理,导致性心理退行到儿童早期幼稚的发展阶段的状态,异性恋发展受挫,性的生殖功能不能整合为一种成熟的发展方式,即性冲动被固着于不成熟的状态。婴幼儿3~5岁这一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任务在于消除孩子对异性双亲的依恋关系并发展对同性双亲的认同,如果此时不能顺利地实现此种恋母情结的转变,而仍过分依恋异性双亲,在以后建立异性恋的成熟两性关系便会产生困难或阻碍。同性恋一般被看成是未满足与异性双亲认同的一种表现;露阴症被看作是阉割焦虑的一种逆向反应。
(二) 行为主义理论(略:主要针对恋物症和露阴症)
(三) 整合理论模式(略:主要针对性偏离和性虐待)
三、 环境和社会因素
一般来说,变态的性行为是不合理的社会强制和压抑所造成的性心理冲突的后果,所以它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1. 正常的异性恋活动受挫 包括失恋,正常异性恋时的痛苦经验,与配偶性关系方面的问题。许多患者性心理障碍行为是在正常异性恋受到抑制时发生的,有些患者可以追溯到对异性恋的厌恶经验。
2.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3. 儿童早期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如与异性双亲不适当的同睡、通浴、父母不检点性活动的影响;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对儿童反性别的着装打扮和心理暗示;家庭中的性虐待。一些同性恋、恋物症、异装症等男性患者往往出生于一个畸形双亲家庭,即一个专横跋扈的母亲和一个软弱无能的父亲家庭。
4. 社会不良性文化的影响
5. 个性因素 多数性心理障碍者个性特征是内向、害羞、少动、孤僻、不善交际,性情温和,具有女子气等,但这些特点并无特异性。还有人认为某种性格特征突出的,或某种人
格障碍的人更容易产生性心理障碍。但一些学者认为并非如此。Hoing(1970)和Eicher(1988)等报道异性症约有20%书与癔症性人格。
同性恋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同性恋者在孩提时期由于某种遭遇,在潜意识中种下“异性恐怖”的种子,成年后形成一种心理变态,不愿与异性交往。有的同性恋者由于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感情上对异性产生厌恶之情,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惑而走上歧途。此外,父母抚养不当也是主要的原因。母亲过度溺爱儿子,把儿子抚养成毫无男子气概的弱者。还有些父母因某种原因把男孩当作女孩抚养,把儿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日久天长,使儿子形成女性心理,成年后往往对同性发生好感,对异性反倒不感兴趣。再有一些缺乏异性的环境,如远洋航船、修道院和监狱等地方,易发生同性恋行为。
性心理障碍的治疗
一、 性心理教育
1. 儿童期性别角色教育
角色是社会在文化与个人关系中产生的,是与某一特定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自古以来,
由于男女不同性别构成的特殊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对男女性别角色都逐渐形成特殊的行为模式,如男女着装、婚姻、性心理、性行为和性道德都有特定的规范。性别错扮(因家庭长者对子女错误的异性期盼和装扮)和性别角色行为误导影响了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性别角色的健康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给予正确的角色期盼和性别角色装扮,使子女能根据自己的服饰和颜色等装扮来识别性角色;要予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引导,根据儿童性别特点开展有益于性别形成的游戏活动,注意男女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避忌,不做与该性别角色相悖的事情,从小形成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男性或女性行为方式;给予相应性别角色的知识教育(性知识、性道德)和心理引导;家长要认真扮好自身的性别角色,给子女做好榜样。
2. 性知识教育
3. 性道德教育
二、 性心理障碍的治疗
1.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疗法并结合中西药物治疗同性恋也有成功报道(刘新民,1993)
2.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主要是解决与性激素水平有关的问题,或是解决与性心理障碍有关的其他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等。目前国外使用最多的药物名为环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它通过有效降低睾丸酮水平来减少性欲望和性幻想。此方法被称之为“化学阉割(chemical castration)”疗法,用于伴有攻击行为伙伴有较强的自我伤害的性心理障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