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六篇】

更新时间:2023-05-08 07:09:49 阅读: 评论:0

言语也叫言语。这是在盛大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共场所发表的演说。演讲稿是演讲的基础,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暗示,反映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一】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杨莉老师所讲的《克和千克》这节课,是二年级学生对重量单位的初步尝试,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轻重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经验都是建立重量概念的重要基础。这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达到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的物体的重量,让学生感受到学生与实际生活的练习,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一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 导入新颖 富有吸引力

       课的开始,杨老师以当前小孩特别爱看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美洋洋去购物,拿的苹果有多重为情境导入,使学生感觉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看动画片,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数学课堂,并且也很喜欢杨老师做的课件,他根据自己需要的情境做的FLASH动画,很棒。也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这个动画,以后可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二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感知的机会

       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不止停留在一枚两份硬币重1克,一袋黄豆重1千克的基础上,杨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如:让孩子们在小盘子种找哪些物体也重1克,孩子们通过与一枚两分硬币的对比,找到45粒黄豆,一个图钉等也重1克,在认识完1袋黄豆重1千克后,也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拿1千克的物体来感受1千克,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了孩子们体验的自由空间,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在小组的合作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重在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有目的的感受。

  三 课后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彩 突破常规练习

  在巩固练习部分杨老师第一题是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填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然后让孩子完成书上的比大小练习。而第二个练习是让孩子动手操作,往袋子里装桔子,看那组找的最接近1千克,前提是不用秤,我认为这个环节设计的特别好,它打破了我们平时用的传统的练习巩固方式,并且通过这种操作练习,也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改变了平时练习的枯燥无味,同时,孩子们做完“练习”,还不忘“批改”,这种“批改”也不同于平常的批改,是用秤去验证,看那组装的最接近。在这个活动中,我认为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孩子明确最准确的方法还是用秤称。

  最后一个练习是让孩子们估计自己的体重,估计完以后,再验证,然后根据课前调查的身高,对照体重 身高对照表来判断自己体重是否标准,再次在练习部分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并且这节课不光是在讲数学,也通过这个练习告诉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

  总之,这节课思路清晰体现了数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

  同时,在这节课中,我认为也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教师的普通话有待提高

  在这节课中,老师讲授过程中,我感觉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当然,我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我想我们应该多加练习。

  二 组织性语言需要巧妙 委婉

  在这节课中,有几个地方这方面表现的较明显。如:在老师让学生感受完一枚两份硬币中1克后,老师想让学生接着感受一下自己提前准备的物品有多重时,老师要求没说完,学生就开始动手,此时老师说了一句:“请大家暂停一下”我想可以换成其他婉转一些语言会更好,或者提前明确告诉学生:请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要求,我们再动手操作,然后再讲要求。在讲完1千克以后,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掂掂红篮子的物品,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秤一下到底有多重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老师说了一句:“请同学们等一下,等老师把要求说完”。这个地方如果能提前告诉孩子,请先听清楚要求,再动手操作,我想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或者在课堂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换一种方式如:你们看这位小朋友表现多好,他知道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可能孩子们就会一下子静下来。就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如此僵硬的组织课堂的语言。类似这样的语言还有:表扬第二小组、老师的话还没说完,等会。我所听过的课中,很少出现这样的语言。

  同时,这个问题也从侧面说明了低年级的孩子好动,不好组织,当然对我们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就更高。

  总之,杨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二】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同学们都拍手称好)

  故事讲完后,由坏狐狸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两下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a:三角形的定义

  师: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用具盒打开钉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请同学们在图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数一数、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边,并说一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师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问题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里主要是回顾学生对三角形原有的认识,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b: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并画出三角形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再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着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c: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请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尝试画高;然后,教师示范讲解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最后出示练习,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d:三角形的稳定性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对比、推拉三角形与四边形,交流对比结果并归纳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与同伴们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在学生已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自学并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去独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对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这个环节是根据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设计的,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师:现在哪位同学可以回答坏狐狸提出的问题呢?

  “为什么昨天,我推两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动呢?”

  (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说说它们的用处。

  b:做生活的小能手,老师的椅子总是摇晃不稳,谁能帮老师修理一下,怎样才能更坚固呢?

  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1、2、

  第1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各画出一条高。

  第2题,围篱笆。“哪种方法更牢固,为什么?”一个问题,既打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达到了一个前呼后应的效果。将生活实际与一种情景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3、发挥想象,巧摆七巧板

  a:出示课件,(并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欣赏平面图形组合图,并观察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

  b:小组合作,摆出七巧板,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一幅图,再进行小组评比。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师:今节课你掌握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谈收获,评价得失。

  课堂总结。

  创设情景可以渲染学习的气氛,也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小组合作学习既体现了团队的精神也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组内谈收获、评得失,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篇三】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情境中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人手一台天平,让学生去亲手体验,而教师的演示,学生很有可能看不清楚。所以,这时网络资源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第一文库网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看到了清晰的演示过程。因为有了这个体验,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简洁、易懂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反复让学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篇四】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克与千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内容,是学习质量单位“吨”的基础。“克”和“千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者结合教材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掂、比、称等活动,使学生具体地感知,从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观念。

  教者不但精心备课,课件制作巧妙,而且课前准备充分,不仅有足够的2分硬币、回形针、黄豆、鸡蛋、盘秤等教学具,还让学生带回一些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物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者运用情境教学法,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苹果让学生说哪个重、哪个轻;再通过猜两个大小相当苹果的重量,使学生明确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并让学生掌握用秤称物品的'方法。在建立克与千克的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找生活中1克和1千克的物品,并分别用手掂一掂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说说感觉怎么样,加深学生对克与千克的感性认识,知道克和千克的关系,强化1千克=1000克。

  设计的巩固练习有1、小组说说自带物品各有多少重;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3、在()里填上>、<、或=;4、判断题;5、谁抓得准(以组为单位)不用称看谁拿的最接近1千克;练习的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加深对克与千克的理解。

  这节课板书简明清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教者特别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篇五】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渗透统计方法。

  2、通过统计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使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通过对统计图、统计表的分析,使学生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意义,培养统计意识。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统计画册、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春节联欢晚会中人们高兴的唱啊、跳啊,但是都不能足以说明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用数据才更具有说服力。如:北京市人民存款是20年前的169倍、88年的鸡蛋产量是590万吨,到2001年时是2337万吨……你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吗?是专业人员经过统计得到的,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

  二、体验过程。

  _层: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非洲动物动态画面)看到这些动物你_想知道什么?(板书:动物名称只数)

  第二层:解决问题。

  请你观察都有哪些动物?你准备先数谁?怎么数?数完之后怎么办?(边说边写,画出统计表)

  第三层:概括方法。

  统计表和动态画面各有什么优点?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统计表的?(板书:观察——分类——数——制表)

  三、大胆想象,诱发创造。

  _层:激发想象。

  1、除了用统计表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外,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示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讨论、交流)

  2、利用手中的材料(白纸、格纸),把你认为_好的方法画下来。

  第二层:比较择优。

  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点评:在比较中选出_佳的方法。

  第三层:深入理解。

  确定一个小格代表几。

  四、分析统计图、表,深化意义。

  _层:分析统计图、表。

  1、爸爸、妈妈和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你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你们的身高、体重发育得是不是正常,怎么让在座的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调查)怎么样才能让老师们看得更清楚呢?(制统计图、表)

  2、(把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制成统计表)看着统计表,你看出什么了?(出示该年龄的标准身高),你觉得咱们班身高发育情况怎么样?

  3、(把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看着统计图,再看标准体重,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你的同伴说点什么?如果不注意,无限的发展下去,预测一下,咱们的身体将会怎样?

  第二层:深化意义。

  我们发现了我们同学在身高、体重发育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有是从哪看出来的?是从统计图、表中看出来的,这就叫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板书: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展示统计画册,深化意义。

  六、小结设疑,激发兴趣。

  教学评析:

  1、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以往小学数学中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学,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因此,整个教学设计都从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用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对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对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交流和改进。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构建“自主开放”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观察草原动物、对怎样数动物的只数及直观形象的表示动物只数的过程中;在认识、及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想象、猜测、操作、讨论等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小到自己的身高、体重;大到祖国的各行各业,处处需要统计,统计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进步学习统计知识的求知欲望。

【篇六】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先安排了一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图,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

  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经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本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3.加深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是记住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难点是自主发现并总结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这种关系。

  二、说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贯彻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实践性原则摆在重要位置,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发现法等。教学中我将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期望实现最佳效果。

  三、说学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遵循这一理念,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突出主体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我引领学生立足三自,主动学习,即:自由探究,自我总结,自主运用。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程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展开说明。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复习提问: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个什么重要特性?请例举它的用途。学生说后转入话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接着对教材的情景图稍作改动并出示:

  让学生回答:小明上学应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这是生活常识问题,四年级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教学意图不在乎学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于隐含在已知问题背后的未知问题。

  学生回答后,我反问:小明应走中间这条路,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道理吗?学生这时也许会感到困惑。问题摆到了面前,我顺势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三个实验探究的平台。

  1:摆一摆,猜一猜

  我让学生拿出一根准备好的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来摆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反馈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如愿以偿地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怎么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于是我引导猜想:同学们,看来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么,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然后提出猜想: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实验,剪出小棒的长度没有规定,教学既无刻意安排,也未设置陷阱,力图真实自然,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生成的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再思考。】

  实验2:摆一摆,想一想

  这次实验以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从214厘米长的若干根小棒中任选两根,与固定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能否摆成。并边摆边填表记录结果,想一想,三根小棒存在怎样的长度关系能够摆成三角形。

  固定的小棒长

  (厘米)

  第一根小棒长

  (厘米)

  第二根小棒长(厘米)

  能否摆

  成三角形

  三根小棒之间的长度关系

  这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1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认识,加之猜想和合作讨论,可能在表中填写如下数据(见课件)。此时,我着重请在实验1中用3根小棒没有摆成三角形的同学来谈一谈,这一次是依据怎样的想法来摆三角形的。

  学生可能会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上次我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比第三根短,所以中间连不起来。这次我把较短的一根换成稍长一些的一根,使得较短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小棒长的时候,就可以摆成三角形了。

  也可能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刚好和第三根小棒一样长,这样中间都顶不起来了,这时只要把最长的这根换成较短一些的,就能摆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能会初步得到一个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能摆成三角形。

  为了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安排下面第三个实验。

  实验3:摆一摆,算一算

  本次实验,我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周密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和结论。

  问题1:是不是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问题出来后,学生可能陷入了认知矛盾冲突,不置可否。此时,我及时从表中选出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数据(1、7、10)反问学生:10厘米的小棒和1厘米的小棒相加长度大于第三根7厘米的小棒,怎么还是摆不成三角形?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然我们继续动手合作去发现吧!

  问题2:将你表中每组的3个数据,分别两两相加,再与第三个比较,看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比较,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好奇心可能再次被激发。我用课件举例一组数据的算法,如3+810,3+108,8+103。让学生照着做。

  最终学生在比较分析计算的数据和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可能完整地得到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

  教学至此,难点得以突破,获得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的设计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力图扣住要害,抓准本质,用两个简洁的提问帮助学生搭建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学生在操作、猜测、计算和思考中,对于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该到教学总结提升的时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里,小棒被看成了三角形的边,如果直接画出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的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能从上面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吗?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谈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究的知识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我再次出示上课开始的情景图,重新亮出问题,启发思考:现在你能用数学知识说明小明上学应走中间一条路的道理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图中每连接三个地点的路线共有三条,刚好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走中间的路相当于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其它路都相当于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比之下,走中间的路肯定最近。

  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明理,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深深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爱学数学。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达到熟练。

  1.辨一辨: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2.写一写:自己写3组数,每组数有3个,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长。

  3.想一想:李叔叔买回一根12米长的木料,准备截成三段,做成三角架,如果三角架的每条边正好是整米数,那么他做成的三角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

  附: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把图形、文字和算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性和逻辑性强,能够显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发布于:2023-05-08 07:0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71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下册   四年级   数学   说课稿   六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