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级别122b_资源储量分类122、333表⽰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1、122含义是:控制的经预可⾏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333可采部分;
2、333含义是:推断的经概略(可⾏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编码意义:第1位表⽰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第2位表⽰可⾏性评价阶段,即1=可⾏性研究,2=预可⾏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表⽰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扩展资料:
⼀、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性研究、预可⾏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性研究或预可⾏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未进⾏可⾏性研究或预可⾏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
②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
③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较⼤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性研究和可⾏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