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注安全,警钟长鸣。
每逢进入冬季,天干物燥,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而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这既是对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火警电话的宣传。消防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消防的意识贯穿在全年的每一天。
提到消防,作为小学生,我们应将目光定位到自己身上,从平常的学习生活细节入手,注意消防安全,防止消防事故的发生。在此,我们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以及汽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如教室走廊通道的消防栓、灭火器等。我们平时不要随意玩弄、挪用消防器材,或将其改变用途。如果发现损坏消防设备的行为,应立即上前制止或报告老师。
3、有的同学在上机课或到运动场上体育课时,由于疏忽忘了关掉电源,教室空荡荡的电灯、电扇却仍然开着,存在消防隐患,一些意外事故也便有可能发生。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电源的好习惯。
4、在教室或寝室里,不准私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电器设备。
5、积极参加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锻炼逃生技能。
6、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识。如遇到火灾应立刻逃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打119报警。
同学们,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在校园中演绎活力,憧憬明天;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意,拒绝伤害。让安全的意识常驻我们心间,让生命的绚烂闪耀我们四周!关注安全警钟长鸣!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通过大家三年的勤奋学习和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你们现在即将毕业。还有几天,你们将踏进渴望已久的高考考场,去现实你们的高考梦、大学梦。在你们的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对你们的无私关心、帮助和不厌其烦的教诲,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给你们学习知识、学习的方法,同时培养了你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今天看见高三的每一位同学能顺利毕业并参加高考,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你们的成长是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提议在高考前,都能去向教导了自己多年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十年磨一剑,六月显锋芒!我也提醒大家,在这备考的最后六天,不是留恋时候,不是惜别时刻!而是要静下来,热闹是他们的!你要独享这高考前的适度紧张,考前努力和勤奋。我希望大家把高考的7号8号9号调整到自己学习的最好状态,心静而思维活跃。有人说,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它告诉大家要把自己调整到“能吃能睡,没心没肺”的状态,这样才能学得进,考得好!
高考在即,我认为大家一定要有四心:
(1)拥有必胜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相信经过努力的我们都是第一流的,我们的汗不会白流,心不会白操。做到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考试中如果遇到困难时,相信别人遇到的比你还大,镇定应战,你是最棒!
(2)拥有淡定的平常心:不要刻意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学习休息应按照平时的规律进行,不能打乱。1、2号可适量的放松一下,3、4、5号不能过分放松,要适度学习、做题、思考,因为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一定要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你将来的工作、生活才会活得自信、自在、自豪。
(3)保持高度的细心:高考靠实力,拼毅力,更拼细心。考前准备要细心:要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考试做题要细心:要“会做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宁静平和,认真审题,不求速度,一次做对。不要执著,适当放弃,不怕不会,就怕会的做不对。
(4)保持坚定的恒心:参加考试,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为题易而喜,不为题难而悲”。不抛弃不放弃,坚持考到最后一科,做好最后一题,坚持最后一秒钟!
高考期间,我们班主任会和大家一起,并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大家把信心和细心带进考场,把微笑和平安带回家中。
同学们,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征帆已经高扬,怎么办?亮剑而上!在这里,我代表全校师生为你们祝福,祝同学们高考顺利,心想事成!
三尺讲台,是一片小小的教育天地,每时每刻,和孩子们的故事都在上演,或感动,或温馨,或烦恼,回顾走过的教育历程,有迷茫,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温暖,这就是我和一群农村孩子们的美丽邂逅。
身为教师,有时总感觉自己力量薄弱,微不足道,每个学年末,都有或多或少的痛苦与哀伤,快乐与忧愁,充实与迷茫,但我想,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是我教育生涯中挥之不去始终萦绕着的幸福。
这一年,我从小学跨入到了初中,这是从教以来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像一位新手教师一样,谦虚地、忐忑地再次与43个孩子相遇,共赴一段生命的旅程,一场美好的修行。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我的眼前浮现的却依旧是几年前的那一群稚气“小豁牙”。转眼间,孩子们已经长高、长大,褪去了些青涩稚气,不变的是纯真可爱。我们还是需要彼此重新认识,重新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身份的转变,思想的过渡,生理心理的变化,新特点、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直在他们身边陪伴了七年的我,自认为对他们很了解,但青春期的转变让他们变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这群特殊时期的“小家伙”耗费了我极大的精力和体力,让我尝尽了苦乐酸甜。每天晚上,处理完文件我就坐在桌边埋头钻研教材、心理教育,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仔细地写下点滴,就为了能跟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家伙’们”有更多的对话空间和思维碰撞;课间,我经常和他们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曾经打工的艰辛,家庭趣事,渐渐地,孩子跟我拉家常,距离在一点点消失。此时,总觉得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温暖着学生,更温暖着我自己。
也有头疼伤脑筋的时候,或许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小家伙”,绞尽脑汁去引导好不过三秒,面对面促膝长谈收效甚微,苦口婆心讲道理也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忍无可忍之下也会批评他们,但即便如此,也于事无补。殊不知,我的学生和我一样,都在努力适应这个新身份,接受一个新的自己。我试着冷静下来,放缓脚步,慢慢适应,努力走近这群特别的孩子们,我惊喜地发现,在他们身上依旧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纯真善良与可爱,他们身上星光熠熠。我恍然意识到:成长,是一个缓慢的推进过程,在这条路上,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关爱、引导不可或缺。成年人在面对新生事物时,尚且有恍惚、有闪失,更何况是这群懵懂的“小家伙”呢?其实那些小问题、小错误,都是孩子们抹不去的成长的印记啊!还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做教育要有平常心,不能只想着功利,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带着平常心踏实走好每一步,在这场温暖的修行中,蓦然回首,你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我们自己!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优秀与平凡,勤奋与调皮,是孺子可教,或是摇头叹息,都是我们教书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而这每一次经历都在让我们不断成长。
愿我们都能在教育这条大道上,相遇美好,遇见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常规教育,从我做起》。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在家里代表着一个家庭;在学校里,代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在社会上,代表着一个单位;在世界交往中,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我们学校将以“养成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学会以礼待人,养成良好习惯。为了更加规范每个同学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新的学期到来之际,我们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按时到校。
2、上学路上或到校后,见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同学之间要打招呼。(例:遇见老师要说:“老师,您好!”放学时,要说:“老师,再见!”)
3、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要靠右走,不在路上逗留、不在路追逐玩耍。
4、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养成读书习惯。早晨到校后,应珍惜时间、认真读书,不要在教室外玩耍。晨读时,要遵守纪律,不说闲话,不打闹,不离座走动,不随便出教室。
5、每天按时、认真打扫卫生;早上7:30之前,中午12:00之前一定要打扫好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果皮、等杂物;见到垃圾要及时把它捡起来扔到纸篓或者垃圾池。
6、课堂上坐姿端正,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不作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敢于提问,敢于创新。
7、课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不追逐不打闹,尤其是不要在楼道内追逐玩耍,不大声喧哗。
8、参加升旗仪式要庄重。升国旗时,要面向国旗,列队、肃立、脱帽、行队礼。要认真聆听国旗下讲话,不得说话、打闹。
9、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整齐到位。整队进场时要做到快、静、齐,不管有没有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迅速整队进场。
10、每天认真、规范书写作业并及时改错。
11、不践踏草坪,不破坏花草树木。
12、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骂人,不讲粗话、脏话。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携起手来,改掉自身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自尊、自爱、整洁、朴素大方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做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纪的好学生。
三尺讲台,是一片小小的教育天地,每时每刻,和孩子们的故事都在上演,或感动,或温馨,或烦恼,回顾走过的教育历程,有迷茫,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温暖,这就是我和一群农村孩子们的美丽邂逅。
身为教师,有时总感觉自己力量薄弱,微不足道,每个学年末,都有或多或少的痛苦与哀伤,快乐与忧愁,充实与迷茫,但我想,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是我教育生涯中挥之不去始终萦绕着的幸福。
这一年,我从小学跨入到了初中,这是从教以来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像一位新手教师一样,谦虚地、忐忑地再次与43个孩子相遇,共赴一段生命的旅程,一场美好的修行。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我的眼前浮现的却依旧是几年前的那一群稚气“小豁牙”。转眼间,孩子们已经长高、长大,褪去了些青涩稚气,不变的是纯真可爱。我们还是需要彼此重新认识,重新了解。七年级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身份的转变,思想的过渡,生理心理的变化,新特点、新问题层出不穷。
一直在他们身边陪伴了七年的我,自认为对他们很了解,但青春期的转变让他们变成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这群特殊时期的“小家伙”耗费了我极大的精力和体力,让我尝尽了苦乐酸甜。每天晚上,处理完文件我就坐在桌边埋头钻研教材、心理教育,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仔细地写下点滴,就为了能跟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家伙’们”有更多的对话空间和思维碰撞;课间,我经常和他们分享我的大学生活,曾经打工的艰辛,家庭趣事,渐渐地,孩子跟我拉家常,距离在一点点消失。此时,总觉得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温暖着学生,更温暖着我自己。
也有头疼伤脑筋的时候,或许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小家伙”,绞尽脑汁去引导好不过三秒,面对面促膝长谈收效甚微,苦口婆心讲道理也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忍无可忍之下也会批评他们,但即便如此,也于事无补。殊不知,我的学生和我一样,都在努力适应这个新身份,接受一个新的自己。我试着冷静下来,放缓脚步,慢慢适应,努力走近这群特别的孩子们,我惊喜地发现,在他们身上依旧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纯真善良与可爱,他们身上星光熠熠。我恍然意识到:成长,是一个缓慢的推进过程,在这条路上,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关爱、引导不可或缺。成年人在面对新生事物时,尚且有恍惚、有闪失,更何况是这群懵懂的“小家伙”呢?其实那些小问题、小错误,都是孩子们抹不去的成长的印记啊!还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做教育要有平常心,不能只想着功利,教育是静待花开的事业,带着平常心踏实走好每一步,在这场温暖的修行中,蓦然回首,你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我们自己!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优秀与平凡,勤奋与调皮,是孺子可教,或是摇头叹息,都是我们教书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而这每一次经历都在让我们不断成长。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1:1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60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