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更新时间:2023-04-30 09:42: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30日发(作者:感动小故事)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前

景的基本趋势应是高加工度化和制造业与其它部门以及制造业内部各部门

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

展为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基本趋势应是高加工度化和制

造业与其它部门以及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已进入工业

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

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

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

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中国制造”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务必

将机制创新、制度创德阳石刻公园 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

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1.中国制造业现状

1.1真实的生产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比较

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

力。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

产值)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但是创造同

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3,日本和中国比,

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91.2,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

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

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

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

;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

产率的提高。

1.2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

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发明专利加油的英文单词 只占世界总量的1.8%,中国经济发展

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一是依靠

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二是依靠宏观

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本优

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种田小说 ,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

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

此付

出很大代价。

1.3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

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

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

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1.4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

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品

仍严重依赖进口。

1.5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

尽管近些年国家强调技术革新,但技术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我国

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年人均产值为86559

美元,是我国的1817倍。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而发达国家是

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还有,气管炎症状 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

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4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人

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

1.6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我国许多公司仍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改变其管理,导致企业竞争力大

打折扣,而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导致制造业出现无序的价格竞争。

同时,我国的企业非常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

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商品。

1.7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企业,33

属于后50,24家打进前50,3家挤进了前10名的行列,其中2

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

电信业王维的简介 以及金融业发展较快,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制

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

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在第81,营业收

入换算后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2.1%;而中国一汽集团

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147%

1.8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如果说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

展的最大瓶颈,那么,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

教育“两张皮”和教育、经济“两张皮”的体制弊端则是制约我国自主技

术创新的最大障碍。

的教育系统,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工程、科研

训练和生产实践,更缺乏创新精神和酿茄盒 创新能力。尤其在国家战略上,科学技

术发展的方向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出现较大偏差。科技创新不仅未对

中国制造业起推动作用,反而起着阻碍作用,违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

2.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实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2.1利用外资的溢出nl绕口令 效应,东西部并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制造业转移出现新的战略动向。

研发环节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当然,核心研

发仍然留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其地区总部或分部从事的主要是本地化的研

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环节的转移加快了其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加强

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相应地,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更多地采取了

独资的形式,并购投资的增长也明显加快。尽管这一阶段外资对技术壁垒

设限甚高,但溢出效应仍不可避免。内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东部地区在今后的外资

引进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

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此外,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外资企业在研发方面与

国内企业、高校以及各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

于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还无法承接外资的溢出效应。在引进外

资方面,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的引进,而不应该盲目地追

求较高的技术水平。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

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

应积极创造条件。同时,西部应发扬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

制造业,营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东部地

区的产业转移。如果不这样做,东西部的差距还有不断加大的可能。2.2

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首先,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尽管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但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牛乳糖 成的基本国情

没有变;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

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以知识经济发

展代替工业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而只能把发展工业经济与发

展知识经济协调起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要从历史与

现实、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视角,充分认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人类

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

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关联。还要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化阶

段不可绕过,即使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载体仍是制

造业,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还是制造业。第三,要站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安

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制造业存亡兴衰决定国家存亡兴衰”的

观点。要不间断地对国内外制造技术实力进行比较研究,以知己知彼。要

汲取英、美等国历史上曾轻视制造业导致经济大滑坡的惨痛教训,借鉴美、

日、德、韩等工业化国家因十分重视制造业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成

功经验。要认准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

2.3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科

技、教育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宏观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

教育与经济的三大接口,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家及地方应自上而下成立技术创新协调机构,加强对企业、科研院

所和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调控,使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

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要将科技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应在国家层

面制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计划,尽快出台我国的科学教育标准和技术教

育标准,以更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次,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

改革,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与经济改革吻合、协调、连贯的科

技和教育政策,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

境。再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发

展规律和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和新机制,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与科技研发方面的结合,推动高校与

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促进合作方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最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率先架设

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直接面向工程实际、面向社会、

面向经济建设

主战场,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工商管理人

,并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管理问题紧密结.

合起来。从而使工程教育能够尽快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的需求。

2.4积极培育大企业,提高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十分显着的产业,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

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公司大企业的形成途径或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

一是通过资本积累,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大企业,但这种形成方式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国际竞争压力。

二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来实现。这是大企业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应该说这也是我国大企业今后形成的主要方式。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策的制定及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上来,为建立市场

兼并机制创造条件。

2.5促使制造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其一,要从改革产权关系、产权结构着手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

紧紧围绕产权这个涯怎么组词 经济体制的核心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使产权边界

更明晰、产权运作及管理更规范,真正取得国企运行机制和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质性进展,确保企业成为一个有足够自由度和自主权的完全市场

化的经济实体,使其能在全球化市场立足,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自

己的生存及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

质。其二,要建立市场经济中的优胜劣汰及退出机制,包括企业破产等死亡

制度。市场经济的吐故纳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竞争的退出机制上,只有清除

竞争后的垃圾,创新才不会受阻,才有利于企业研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的

建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整个社会还必须有完善的风险转移

机制,帮助那些勇于冒险创新的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其三,国家要引导企业

从以传统的降低成本的竞争发展方式,向以市场、技术创新为主的竞争发

展方式转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技术与

方法来实现系统效率和效益目标,实施企业再造与知识管理,把企业制度建

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管理

创新为强大杠杆,撬动企业技术创新。其四,实行国企厂长、经理、CEO(

席执行官)选拔市场化,以与国企经营机制市场化保持合拍。一是要解除政

府对企业直接的人事控制纽带,作为现代企业灵魂和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

者选聘不能再是政府行政命令型的。二是要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

,以竞争性、市场化的选聘机制替代行政性、官员化的任免机制。三是

要培育充分竞争、自由而有序流动的企业经营人才市场,保证国有企业可

从市场上吸纳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并且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的职业

化经营管理人才。其五,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研发机制。一是

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中心,同时积极促进

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要引导企业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技术发展

思路,把自主开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及改良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

二是企业领导要提高对技术中心的认知程度,高度重视研发工作,不断加强

技术研发力量,采取多元筹资,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要提出中长期开

发计划,拟定具体项目执行方案,使企业技术创新真正落到了实处。从根本

上改变我国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主要靠国家投入的状况。三是寻求适合国

情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要构建鼓励科技人员以研发新技术、

新产品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如实行专利权人、职务发

明人奖励制度;设立原始性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把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

与收益分配等。以此为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

创造条件。

综合来看,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制造业

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

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

的差距,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

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期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相

信,中国在不久的放假图片大全 将来能够成为未来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


本文发布于:2023-04-30 09:4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9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