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硅陶瓷结课论文总结

更新时间:2023-04-30 09:38: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30日发(作者:保护环境的演讲稿)

碳材料增韧氮化硅陶瓷

摘要:

氮化宪法序言 硅陶瓷由于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导热性良好等优良的性质被研究

者所关注,但是氮化硅陶瓷也有陶瓷材料的共性:脆性,这个致命的缺点限制了

氮化硅陶瓷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传统的氮化硅陶瓷增韧方法,弥散增韧、纤维晶

须增韧、微裂纹增韧等被广泛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碳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兴趣,如碳纤维、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具有良好的韧性,手机wifi 是增韧氮

化硅陶瓷的理想的材料,特别是近年来石墨烯爱是一场梦 的发现,碳材料的应用被拓宽,

墨烯的良好的延展性,抗拉伸性、高导热率等优点,使得在氮化硅陶瓷增韧方面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

氮化硅;增韧;碳纳米管;石墨烯

一、氮化硅陶瓷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统的金属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这种日益发展的要求,及待开发新型材料。多年来,

研究工作者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

展。由于人们认识到陶瓷的潜在优势和金不可克服的弱点,工程陶瓷材料越来越

受到世界上许多材料研究单位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随着科学

技术发展迅速,原子能、火箭、燃气轮机等技术领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使人们去寻找比耐热合金更能承受高温,比普通陶瓷更能抵御化学腐蚀的材料

[1]

SiN的出色表现,激起了人们对它的热情和兴趣。英、法的一些研究机构

34

和大学率先开始对SiN进行系统研究,深入认识它的结构性能、探索烧结方法、

34

开拓应用领域。近些年来SiN陶瓷制品已经开始向产业化、实用化迈进了。目

34

前人们通过广泛深入仔细的研究,发现陶瓷材料是最有希望在高科技领域中能得

到广泛应用的候选材料。SiN陶瓷作为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具有强度高、抗热

34

震稳定性好、高温蠕变小、耐磨、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是优

良的工程陶瓷之一

[2]

二、氮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氮化硅SiN陶瓷是无机非金属强共价键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单元为[SiN]

344

四面体,硅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四个氮原子分别位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后以每三个四面体共用一个硅原子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形成连续而又坚固的网络

结构,氮化硅的许多性能都是因为其具有这种特殊的结构,因此SiN结构中氮

34

原子与硅原子间结合力很强,其作为一种高温结构陶瓷,素有陶瓷材料中的“全

能冠军”之称,氮化硅陶瓷具有硬度大、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高温蠕变小、

抗氧化性能好,可耐氧化到1400℃,热腐蚀性能好,能耐大多数酸侵蚀,摩擦

系数小,与用油润滑的金属表面相似等优异性能,已在许多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

用,并有很多潜在用途。常见的有六方晶系氮化硅(有两种晶形,即针状结晶

[3]

-SiN和颗粒状结晶体-SiN

3434

1氮化硅陶瓷两种晶型

三、氮化硅增韧的研究

虽然氮化硅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它也具有陶瓷的共性:脆性,所以想要在

更多的领域应用氮化硅陶瓷,就需要解决氮化硅陶瓷的脆性。传统的增韧方式有

相变增韧、弥散增韧、纤维增韧、自增韧等一些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碳材料的发

展,出现一些新的碳同素异形体,如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等,这些碳的新

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较好柔韧性,高拉伸强度,良好导热性,所以将这些材料

和氮化硅陶瓷粉体混合,制备较高韧性的氮化硅陶瓷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1、碳纳米管增韧氮化硅陶瓷

理论计算表明,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好的韧性。碳纳米管的力学性高中陈述报告

能优良,其强度约为钢100倍,而密度却只有钢的1/6,而且在垂直于碳纳米管的

管轴方向具有极好的韧性,被认为是未来的“超级纤维”。由于具有极高的比强

度、比杨氏模量,碳纳米管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4]

碳纳米管增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主要机制为纤维拔现代极品仙人 出机制,如图所示,

在微裂纹尖端,碳纳米管对裂纹张开产生阻力,由于碳纳米管的高弹性,在拉伸

时会分散一部分能量,使得裂无法继续扩展,由此提高了氮化硅陶瓷的韧性。

汉理工大学的郝云春等人研究了碳纳米管的作用,他们认为碳纳米管一方面进入

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孔隙,使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提高;另一方面碳纳米管阻碍复合

材料烧结时的融合,使致密度降低。郝云春等人也研究了碳纳米管含量对氮化

[5]

硅陶瓷的影响。他们发现当碳纳米管含量低时,其可以被氮化硅粉末有效的分散,

较少结团,以填充为主;随着其含量的增加,阻碍作用显著增强,导致致密度下

降。硬度的变化是碳纳米管的纤维增强,当碳纳米管加入量低于1%时,氮化硅

材料的致密度和纤维增强效果同时增加,所以硬度有所增加;当碳纳米管加入量

接近2%时,氮化硅材料的致密度下降超过纤维增强的效果,碳纳米管粘连现象

严重,降低了纤维的长径比,隔断了氮化硅基体的连续性,使材料的硬度显著降

低。

2碳纳米管增韧拔出桥联机制

碳纳米管增韧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将碳纳米管均匀的分散在氮

化硅陶瓷中。由于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碳管之间以较强的范德华力

团聚在一起,尤其是有机物催化裂解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经常弯曲缠绕在一起。

现象的产生将会减小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影响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效

果。因此,如何将纳米碳管引入并均匀分散在基体上非常关键,也是目前碳纳米

管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的困难,并阻碍碳纳米管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

学性能。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将碳纳米管很好的分散在陶瓷基体中

[6]

1)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引入杂质的前提下在管壁

产生各种官能团,从而改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碳纳米管的表面氧化处理通常采

用浓硝酸或者浓硝酸与浓硫酸组成的混酸中加热并配合超声分散进行。采用浓

HSO/HNO混合溶液酸处理可以将碳纳米管完全分散开,原因是碳纳米管在酸

243

处理过程中会变短而且增加亲水性官能团如羟基官能团。

2)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通常包括憎水基和亲水基两部分,当将

其加入到含有CNTs的溶液中后,憎水基与碳纳米管表面吸附,亲水基悬浮在外

面,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水中的溶解性能。Jing Sun等采用杂凝集的方法制得

CNT-A1O复合粉体。具体过程如下:将碳纳米管在聚乙烯亚胺(PEI)电介质

23

溶液中利用超声波均匀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吸附一层电介质,使其具有一定的

电位。同时,A1O粉体也在聚丙烯酞胺(PAA)电介质中分散,在陶瓷粉体表面

23

上吸附与CNT表面异性的电荷,通过调节PH值,将陶瓷粉体的电介质溶液加

人到碳纳米管的溶胶中,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陶瓷粉体均匀地吸附在CNT表面。

同样的方法也能够解决碳纳米管增韧氮化硅陶瓷的团聚问题。

2、碳纤维增韧氮化硅陶瓷

碳纤维由原料纤维高温烧成,经过了低温氧化、中温碳化、高温石墨化等工

艺,具有强度高、模量高、密度低、耐高温、线胀系数小、热导率高等优点。作

为补强增韧材料,它克服了其它增韧材料的缺点。目前,国内外不少专家已对碳

纤维增韧陶瓷材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用它增韧的陶瓷材

料已展示了良好的力学和物理性能。

1)单向排布碳纤维增韧

3 碳纤维的单向排布

如上图3所示,当裂纹垂直纤维方向扩展遇到纤维时,裂纹受阻,预使裂纹

扩展必须提高外加应力,随着外加应力水平的提高,由于基体与纤维界面解离,

且纤维的强度高于基体的强度,开始时产生纤维的拔出,拔出的长度大于某一临

界值时,纤维发生断裂。因此裂纹扩展必须克服由于纤维的加入而产生的拔出功

和纤维断裂功。但实际上在断裂过程中纤维的断裂并非在同一裂纹平面,因而主

裂纹沿纤维断裂的不同发生裂纹转向,导致其扩展路径增加而使裂纹表面积增

加,进而使其扩展阻力增加来提高韧性。因此,单向排布长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的韧性来自于纤维拔出、纤维断裂和裂纹转向三方面的贡献

[7]

利用计算机模拟对单向碳纤维增韧的氮化硅复合材料。C/SiN的弹性模量、

34

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进行理论计算,从其内部微观结构出发,探讨了不同相含量、

气孔的含量以及形状等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碳纤维与熔融石英的线胀系数相

当,在烧结温度下不反应,物理匹配和化学相溶性都能满足,是理想的复合系统,

连续碳纤维增强熔融石英复合材料(C/SiN)性能优异,单向增强时抗弯强度

34

为熔融石英的12倍,而断裂功提高了2-3个数量级。

2)二维多向排布碳纤维增韧

二维多向排布单向纤维排布的陶瓷只在纤维排列方向上性能优越,而对二维

及三维方向性能要求较高时,就需对纤维多向排布。在二维方向上需高性能要求

的陶瓷来说就需二维排布。该方法中的纤维排布有二种:一是将纤维编织成纤维

布,浸渍陶瓷浆料后根据所需厚度将单层或若干层叠合在一起进行热压烧结成

型。这种方法一般用在二维方向上均有高性能的构件上,其成型构件一般为平板

或曲率半径较大的壳体构件;另一种是纤维分层单向排布,层间纤维方向成一定

角度,可根据构件的形状用纤维浸浆缠绕的方法做成所需要形状的壳层状构件。

其增韧机理同单相排布长纤维增韧机理。

CVI法制备了碳纤维体积分数为40%的二维机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

声发射技术全程监测共拉伸实验,通过声发射多参数分析法和断口显微观察,

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线,分析了二维增韧复合材料拉伸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三个

阶段,损伤机理主要为宏观基体、界面开裂和纤维束断裂,并且确定第二阶段与

第三阶段的转换点在拉伸强度的76%左右

[8]

3)三维多向排布碳纤维增韧

4碳纤维的三维排布

如图4这种编织物结构可通过调节纤维束的根数和股数,相临束间的间距,

织物的体积密度以及纤维的总体积分数等参数进行设计,以满足最佳要求。在此

基础上又发展了三相以上的多相编制纤维增强增韧形式。其结构单元体积、空隙

度及其分布均匀度将直接影响三向织物中基体的填充率和填充质量,最终影响复

合材料的质量。单元体积和空隙度越小越均匀,复合效率越高,复合质量就越好。

徐永东等制备出了无碳界面层的三维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测出其

[9]

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最大值分别为520MPa16.5MPa并得出密度较低和较

高的材料的断裂行为分别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他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了

Si-MoSi抗氧化涂层的三维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展示了其具有良好的抗

氧化性和抗热震性能。

3、石墨烯增韧氮化硅陶瓷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

200倍。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它是目前自

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所以石墨烯增韧氮化硅陶瓷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美国MONIKER公司的研究团队发现,矾土在掺入石墨烯后其抗拉强度得

到很好的提高,克服了陶瓷材料脆硬的缺陷。该技术工艺简单耗时短,可用于汽

车、航空、热管理、电子加工和半导体等诸多工业设备。此外,该工艺还可用于

增强其他陶瓷材料,如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锆和二氧化钛等的抗拉性能。

石墨烯增韧机制包括桥联机制,裂纹转向机制等Eszter Bdis等人制备了多

层石墨烯和氮化硅的复合物,研究了石墨烯加入后对氮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

响。他们发现加入少量的石墨烯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氮化硅陶瓷的强度,加入

1%的石墨烯后强度达到了8.0MPam。但是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氮化硅陶

1/2

瓷强度并没有增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强度下降的情况,继续增加石墨烯

含量,氮化硅陶瓷强度仍然是逐渐降低。原因可能是石墨烯和氮化硅粉体混合后

会产生一些空隙,当含量增多时,空隙就会增加;另外由于加入的是多层的石墨

烯,层间范德华力较弱,所以裂纹遇到石墨烯片时,会在层间扩展,在一定程度

上起到增韧作用,但是含量增加就会造成空隙使得强度下降

[10]

5 石墨烯增韧机制

Lenka Kvetkova等人用不同的石墨烯片制备了石墨烯/氮化硅复合陶瓷,

合陶瓷的强度明显比氮化硅提高,最高的强度值达到了9.92MPa m他们认为

1/2

石墨烯片的增韧机理就是引导微裂纹分叉,拔出桥联等基质。他们将多层和少层

石墨烯纳米片和氮化硅复合,发现加入多层石墨烯片的韧性较好。Lenka

Kvetkova等人提出了石墨烯增韧氮化硅机制,如图所示,由于氮化硅与石墨烯

接触面强度较弱,裂纹扩展到界面时,会沿着界面扩展,而不是沿着原来的路径

扩展。另外石墨烯是层状材料,层与层间的范德华力较弱,裂纹延伸到石墨烯表

面时,裂纹会导致石墨烯层间分离,沿着石墨烯层间延伸,这样的裂纹扩展方式

延长了裂纹的路径,达到增韧的效果

[11]

1石墨烯增韧氮化硅陶瓷特性

氮化硅含量(wt.%) 添加物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90 15.38 0.48 6.89 0.39

90 M-5石墨纳米片 14.59 0.25 7.84 0.43

90 M-25石墨纳米片 15.05 0.30 8.62 0.17

90 石墨烯纳米片 14.59 0.43 8.89 0.37

90 多层石墨烯纳米片 16.38 0.48 9.92 0.38

由表1可知,除了多层石墨烯增韧氮化硅陶瓷的抗压强度比氮化硅陶瓷的高

以外,其他的石墨烯(或石墨纳米片)增韧的氮化硅陶瓷的抗压强度都不如氮化硅

陶瓷本身高。可能是因为在烧结过程中残留湖南科技学院是几本 的孔使得陶瓷强度下降。但是添加石

墨烯之后,氮化硅陶瓷韧性增加,达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几种碳材料增韧氮化硅陶瓷增韧类型和增韧机理,碳纤维增

韧一般有三种增韧方式,单向排布增韧,二维排布增韧,三维排布增韧。随着科

学的发展,碳质材料种类越来越多,碳纳米管由于有良好的弹性,增韧机理和晶

须或者纤维的增韧机理相同,都是拔出侨联机制。石墨烯二年级数学除法 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

碳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拉伸、良好的延展和导热性等性能由于碳材料良好的特

性,再加上价格相对比较低,存在量比较丰富等优点,所以在未来的陶瓷增韧方

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会阳, 李承宇, 刘德志.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J]. 江苏陶瓷,

2011(6):4-7.

[2] 王正军. 氮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9(2):155-158.

[3] , . [J]. 瓷学, 2001,

22(2):99-102.

[4] 郝春云, 杨明辉, 杨海涛,. 碳纳米管增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探讨[J].

陶瓷, 2005(2):21-23.

[5] 徐明, 方斌. 碳纳米管增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4):8-8.

[6] 王静, 寇华敏, 郭景坤. 碳纳米管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C].中国材料研讨

. 2004.

[7] Yao W, Wu J, Fei W. A treatment method to give par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high purity, high crystallization and a large aspect ratio[J]. Carbon,

2003, 41(15):29392948.

[8] 卢国锋, 乔生儒, 张程煜,. 碳纤维增强Si-C-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

[J]. 硅酸盐学报, 2008(11):1570-1576.

[9]张云龙. 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断裂机理研究[D]. 哈尔

滨工业大学, 2010.

[10] Bdis E, Tapaszt O, Kroly Z, et al. Spark plasma sintering of SiN/multilayer

34

graphene composites[J]. Open Chemistry, 2014, 13(1):484-489.

[11] Kvetkov L, Duszov A, Hvizdo P, et al. Fracture toughness and toughening

mechanisms in graphe2022高考分数线 ne platelet reinforced Si 3 N 4 composites[J]. Scripta Materialia,

2012, 66(10):793-796.


本文发布于:2023-04-30 09:3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9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氮化硅陶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