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与防治措施

更新时间:2023-04-28 07:50:26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记账表格模板)

生物入侵与防治措施

2017215805

摘要: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入侵是乂一种形式的

物污染,随着国际人员的往来,货物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环境的变迁,这一问题 日益

突出。祁同伟结局 本文通过介绍物种入侵的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儿个生物入 侵的防

治对策。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一、 生物入侵的概念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种在迁入地适宜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形成野化种群,

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苗族的祖先是谁 称为生物 入侵。

】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 自然分布

1

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 存活、继而繁

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会成 为外来入侵种,

有很少的一部分才最终成为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 态适应能力强,繁殖

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 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

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 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二、 生物入侵的过程

1. 生物入侵的途径

现代外来种来源的主要途径是引种,其中包括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

有意引种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

LI

圉及扩散潜力以外(授权或未授权),它包括由于农业的引入的植物,如空心

U

子草;用于林业的外来植物,如引进南非的澳大利亚树种相思树;用于提高土 壤质量

和改善环境的非本地植物,如互花米草;作为食物的外来生物,如作为蔬 菜的番杏;

观赏性的外来植物,如熊耳草;宠物的释放,如一些鹦鹉;作为生物 控制引入的外来

动物,如蔗蟾赊;水产业与海洋生物养殖业,如大西洋三文鱼; 研究机构的研究阿狸手机桌面壁纸 和引

入,如非洲蜂。

无意引种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

围以外的地方。它包括随进口农产品带入,如毒麦;园艺或木材引进造成无脊 椎动物

污染,如介壳虫;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军用器械成为生物入侵的载体与 通道,如马

铃薯金线虫;船只携带(压舱水),如引起赤潮的生物。

全球高等植物约万种,经人为引种的外来物种已达万种,约占 在全

30827%

球外来入侵种数据库中记载了 种被确认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外来 入侵种,

277

64%36%

为有意引入,为无意引入。

2. 生物入侵经历的阶段

首先外来物种被有意或无意引入到以前没有这个物种的区域,有些个体经人

释放或无意逃逸到自然环境中。被人类释放或无意逃逸到自然环境中的个体有 些能

够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或与其他个体交配的形式形成可 自我繁

育的稳定种群。外来物种经过一定时间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开始有 一定的种群

数量,但是通常并不会马上大面积扩散,而是表现为“停滞”状态。 当外来种形成了

适宜于本地气候和环境的繁殖机制,具备了与当地物种竞争的强 大能力,当地乂缺

乏控制该物种种群数量的生态调节机制时,该物种就会大量传 播蔓延、直至暴发,

致生态和经济危害。

3. 生物入侵成功的概率

外来入侵种要实现成功入侵,可能需要克服多重障碍,像山原产地到引入地

运载阻力,引入地到自然系统的交通媒介存活和释放阻力,自然系统到自繁育 系统

的环境存活和繁殖阻力,自繁育种群到适应的环境和群落持续力阻力和适应 到扩散

的当地扩散阻力,这写决定了外来物种入侵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虽然外来 物种入侵

成功的概率小,但若是成功了,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三、生物入侵的危害

1. 外来入侵物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对生donate

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 东、华中、

华南。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 死仁外来入侵

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 的生存,最终导致生

物多样性的丧失。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亿美元。

1500

2. 威胁人类健康。

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敬症的主要病原物。乂比如公元五世纪

半叶,鼠疫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造成约亿人死亡。不难看出生 物入侵

1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3. 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危害经济发展。

松材线虫、美国口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使得危害的面积逐年增加。 草、

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互花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 以控制的

局面。据估算,全国每年因生物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 棉花

10%15%,

产量的水果蔬菜的

15%20%,20%30君子兰花盆选择 %o

四、生物入侵的防治

以马来西亚对南美枯叶病的防御为例,来观察对生物的防治我们可以做些什 么。

首先马来西亚严禁从南美直接进口橡胶树种,同时来自于南美的游客必须接 受检疫

处理,包括箱包、行李、着装等。在马来西亚地区他们会定期开展橡胶树 病调查,同

时针对叶枯病,制定了一套应急预案。以这个例子为切入点,我们可 以观察到,在对

南美枯叶病的引入方面,他们就做了隔断,先是通过明文规定来 严厉禁止,同时对游

客的检疫处理以防治漏网之鱼。在平时乂进行定期调查来判 断是否引入了枯叶病,

并针对这个制定了一套应急预案来应对枯叶病入侵后的情 况。从预防到治理有一套

完整的方案,由此我们可总结下面儿个防治生物入侵的 方法。

1. 控制外来物种的引入

为控制外来物种引入,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外来入侵种信息普查工作,如定期

重点地区进行普查。同时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即建立随时更新的普查结果数 据库

和物种鉴定专家数据库。建立好监测体系,制订监测程序和标准,像农、林、 鱼、鸟、

虫他们的标准是不相同的。另外为了使检测更有效,需要建立监测负责 制,建立报告

和公告制度,加强监测能力的培训。

2. 生物入侵后的控制措施

若外来生物已经入侵了,这就需要我们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危险性评估。风

评估时间一般较长,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评估结果出来后,询面的 付出都

是值得的,它会帮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或是避免经济损失。若入侵生物对人 类健康没

有威胁,对经济发展没有威胁,对生物多样性也不会造成威胁,我们是 可以与之共存

的,若不满足上面的条件,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来管理控制清除。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

法:

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

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包括最原始、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以及 近代物

理最新成就的运用,可算作古老而乂年轻的一类防治手段。

2. 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剂、杀菌剂、杀嫡剂、杀鼠剂等)来防治病 虫、

杂草和鼠类的危害。一般采用浸种、拌种、毒饵、喷粉、喷雾和熏蒸等方法。 其优点

是收效迅速,方法简便,急救性强,且不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化学防 治在病虫害

综合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使用性质稳定的化学农药,不仅古代四大美男子 会 增强某些病虫

害的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并且会污染农产品、空气、上壤和水 域、危及人、畜健

康与安全和生态环境。

2.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单一的天敌,将有害生物的

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是依据有害生物 一天

敌的生态平衡理论,在有害生物的传入地通过引入原产地的天敌重新建立有 害生物

一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生物 防治具有周

期长,见效时间长,效果好,经济节约,保护环境等特点。

3. 完善生物入侵控制相关策略和立法

当针对生物入侵有完整的应对策略和相应的法律基础作保障,生物入侵问题

能得到较好地控制解决。

3.1

利用和完善国际法律和防御体系

为了完善生物入侵控制相关策略和立法,这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多边国际协议

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构筑国际法律壁垒。同时推动制定

WTOWTO

环境协议,把相关环境问题纳入谈判议题,积极运用并完善的贸易争端机 制,

WTO

推动相关环境新规则的成立。

3. 2

建立和完善国家防御体系

就我们自己国家而言小窗口播放怎么设置 ,制定《外来入侵种管理条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需

相关部门进行全面评佔,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以及物种引入许可证体系。 为了

让这个更具有可行性,可以组织一个跨部门的专家队伍,建立外来入侵物种 风险评

估体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来建立物种引入许可证体系。若这个能实现, 为了能更

好地起到防治的作用效果,则需要每个省都需要建立许可证制度,各个 省共同努力

使得体系更加完备。另外可以用环境措施替代贸易措施,如鼓励退耕 还林或城市美

化中使用本地植物的环境措施等。

3. 3

建立更严格的针对相关环境问题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技术标准

为了让防治能够更到位,这需要向人们拓展检验检疫措施的法律解释,同时

立相应的认证、认可制度,并建立好适宜的绿色贸易壁垒。

五、研究生物入侵的意模 义

生物入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他们不应该出现的地 方,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对入侵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入侵过程、危害机理及消 除措施

2

的研究,探讨生物入侵的机制,制定外来主物入侵的防治策略,以保护生 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对入侵生物的防 治并不意味着停

止外来种的引进,也不是说必须将已成灾的外来种“连窝端”。对 于那些能促进国

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物种,仍然可以引进,只是要加强风险评估 机制,使其处于有效

控制之下。对入侵成功的物种,在大力治理的同时,可以挖掘 其生产、经济价值,使

其发挥当初引进时的积极作用。【

3

参考文献

[1] [J]

史新泉,叶水英,曾海龙•水葫芦生物入侵的危害、防治及其开发利用•景德

镇高专学报,

2011, 26(04) : 42-43.

[2] [J].

段景春,李章启.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

,2008(02) :27.

[3] [J].2004 (04) : 19-

黎桂芳.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对策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 ,

22.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7:5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4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