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怎样做

更新时间:2023-04-28 07:11:11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医工交叉)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怎样做

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范,指的是企业年

末尚未分配的利润(详见《企业会计制度》-利润分配表编制说明)。那

么未分配利润如何进行转增资本?三国演义知识点 下面店铺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

欢迎阅读!

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

一、甲公司在2005年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一百万,今年,税务来

查帐说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二十万元的税款,请问现在可以调

整成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吗?

答案:可以调整成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但要注意到,资本公积

有些明细项目可以用来转增资本,而有些明细项目不可以用来转增资

本。《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一般情况下有7个明细项目:

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

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有多种形成

来源,有些项目可用于转增资本,而另一些项目不能用于转增。“接

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等准备项目属于所有者

权益中的准备项目,是未实现的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资本

溢价”、“其他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等项目是所有者权益

中已实现的资本公积,可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转增资本。“其他资本公

积”项目,是指企业从前述各资本公积准备明细科目转入的已实现的

各项准备的金额。“拨款转入”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转

增资本。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项目不能转增资本。

二、未分配利润怎样转增资本? ——中小企业验资业务案

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优点是不需要股东再拿出货币资金出资,

股东可以将属于自身应得的利润,经过法定手续认可以后,办理增加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验资手续2018年电影 ,在自然人股东看起来是较为简便的

一种手续。

TD有限责任公司(简称TD公司)原为法人(甲方)和两位自然人(

方和丙方)组成的多元投资设立的公司,原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只有50

万元,于2005年初设立,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还没有进行过股利分配。20075月,TD公司提出增加注册资本

和实收资本50万元,正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增资验资。

TD公司提供了经过修改后的章程与相关增资验资所需的文件资料。

TD公司已经召开股东会议,全体股东同意以未分配利润办理增资验资

手续,并有股东会议的书面决议,其转增资本的基准日期为20075

1日。基准日会计报表反映:期末实收资本50万元,盈余公积6

元,未分配利润5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0万元。

某注册会计师审核了该公司股东会议决议: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

册资本和实收资本50万元,各股东按原投资比例转增,其中,甲方以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20万元,转增后,仍占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比

例为40%;乙方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15万元,转增后,仍占注册资

本和实收资本的比例为30%;丙方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15万元,转

增后,仍占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比例为30%

某注册会计师审阅了上述相关资料以后,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应当经过审计以后才能对未分配利润是否能够转增资本的情况发

表审验意见;二是自然人股东要求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应当按照依

照税法规定计算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后的未分配利润才能办理转增资本

的手续。

对此,TD公司的自然人股东表示想不通,并提出:

1) 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都是股东,为什么有不同的待遇?

2) 股票转让所得也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股东用股利增资反

而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 自然人股东并没有收回投资收益,而是投入企业扩大再生产,

有利于企业发展,自然人股东没有拿到收益为什么还要缴纳个人所得

?

4) 如果需要缴纳的话,等到以后企业清算时或者收回投资时再研

究这个问题可以不可以?

5) 假如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会计上如何进行账户处理呢?

事实上,未分配利润作为转增资本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应当将未分

配利润先行分配给股东,自然人股东在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再

按照有关规定以货币资金投资企业。 未分配利润是投资者的收益,将

未分配利润作为转增资本的行为实质上是投资收益分配的一种转变形

式。自然人股东获得收益在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才可以按照有关

规定再投资企业,这样做,既符合《公司法》关于货币资金出资的规

定,也符合投资收益分配的原则,还可以避免自然人股东偷逃个人所

得税。

一些地方税务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此还发出告知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羊肉火锅 投资者个人取得税后分红

所得、投资收益和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等,均应按‘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项目,依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从未分配利润中计

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当在分出利润或转增资本时认定为是一种

已经实现投资收益蝴蝶兰花怎么养 的行为,在会计处理质数口诀 上可以借记“利润分配——未

分配利润”或“应付股利”,贷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而不应当等到被投资企业清算时或收回投资额时再对这笔个人所得税

作账户处理,也不应当将这笔已经实现的投资收益认定为是递延收益

而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账户。 为什么自然人股东

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应当在计算扣除个人所得税以后才能办理转

增资本的手续,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

应当依法处理,应当对个人所得税实施代扣代缴。至于法人股东,因

为只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问题,所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存在个人

所得税代扣代缴问题。TD公司的自然人股东想不通的情况应当是可以

解释清楚的。

至于股票转让所得与股利收益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加以

区分。股票是个人的财产,股票转让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根

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转让股票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应税

项目,应按照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但是,为配合我国企业改

制和鼓励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报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

总局分别于19946月、199612月和19983月下发了《关

于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4]040)

《关于股票转让所得1996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

[1996]12)和《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

知》(财税字[1998]61),规定从1994年起,对股票转让所得暂免征

收个人所得税。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个人要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年所得中包括个人的股票转让

所得。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而言,虽然其取得股票转让所得

也要自行申报,但仍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股票转让所得自行申报和

是否征税也是两回事。

经审核分析,TD公司会计报表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只有54

元,而验资基准日的利润小于54万元,两位自然人股东一旦按照现行

税法规定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以后的账面股利,将不足以转增注册资

本和实收资本。

《验资》准则已经明确规定了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的,应当在

审计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验其价值,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审

计程序就进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验资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严格

履行相关审计程序,有时确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TD破解管理员密码 公司

累计账面可供分配的盈余为54万元,但不等于验资基准日存在可供转

增资本的利润为54万元。注册会计师只有经11岁 过审计程序,通过审核

TD公司是否已经具备了转增资本的实际能力以后才能操作,以防风险。

一、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一些考虑

1、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论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

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括以盈余公积和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2、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司如果将税后的盈余公积金或未分配利

润直接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公司将盈余公积金或未分配利润向股

东分配了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因此,对个人股

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依照“利息、股息、红天蝎座的明星 利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公司在有关部门批准增资、公司

股东会议决议通过时代扣代缴。

3、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

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应当说明转增数额、公司实施基准日期、财务

报表的调整情况、转增前后财务报表相关科目的实际情况、转增后股

东的出资额。

4、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规定: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

(股本)的,或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出资者的债权等转

增实收资本(股本)及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股本)的,或因合并、分立、

注销股份等减少实收资本(股本)的好看的剧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审计的

基础上验证其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7:1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未分配利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