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野望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
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
新晴:初晴。
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
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
事南亩:在田野干活。
事:动词,从事。
南杜牧的资料 亩:农田的代称。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
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
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
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
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
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
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
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
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
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
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
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
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
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
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
这首诗曾作为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句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
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
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
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
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
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
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
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
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
人神往的景色。而在平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
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
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
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近处的山脊背后,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
地显现父亲欠债儿子在法律上有义务还吗 出来,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
“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
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
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
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
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
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
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
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
的身影,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
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
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在四十岁以后人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
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这类题材的诗,往往以五言
见长,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维的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与成就。
赏析二
诗中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和农耕活
动,抒写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的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
康,意境清新,明净、开阔,宛若一幅优美迷人的水彩风景色。表现了王维高度的
写景艺术才能。一般地说,刻画自然景色并不难,难的是用极精炼的文字,描绘出
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定的季节、气候中的景色。这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
力,并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这首诗就是王维
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全诗写景,紧紧扣住初夏农村雨后新睛的特征。
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便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
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由于抓准了环境特征,不假
雕绘地真切地再现出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进雨后新晴的原野上去,同诗人一起极
目远眺,一道呼吸新鲜的、潮润的空气。
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
河边的渡头;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由总写原野的新
晴、开阔,到写乡村周围景色,过渡自然。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望”中的透
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所以这一联所
写景色,仍是雨后青春的赞歌 新晴之景。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
光;近山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上句的“白”字和“明”字,非常准
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平时显得明中国童话故事 亮夺目;下旬的“碧”字
和“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
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
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
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原野平添了无
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
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凡是比较生动
逼真地描绘出自然景色,使人产生视觉想象的诗,都会有画意。然而,王维诗中的
画意最浓,王维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
彩和构图,而且有光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近、高低、大小、虚
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在《新晴
野望》诗中,清新开阔的原野,明净无尘越的成语 的天空,仿佛是画幅中的大背景。在这大
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近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近处
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近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
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
光与色配置得多么和谐入妙!在“无氛垢”、“临渡头”、“连溪口”中有亮度,
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湿度。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
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
既有画意,又有画理。
当然,王维主要是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王维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
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王维很
懂得画长于描绘静态,诗长于表现动态的艺术规律。在此诗中,王维描写静景,便
有意选用“明”、“出”等字眼以动写静,‘给静物赋予动感,最后又给这幅静态
的山水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野望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翻译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释
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
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9画的字 作“年”,一作“奇”。
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清江:指锦江。
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
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
地。
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日:一作“自”。
鉴赏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
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
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
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
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
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
“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
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
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
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
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
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
“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
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
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
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
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
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
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
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
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
761)。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6:2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