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3-04-28 06:14:24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印度姓氏)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1

悯农二首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悯煎蛋卷 :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

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

“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的后两句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

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第三句推而广之,描述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系起来,便构成

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丰收的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前三句诗人

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巨大的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结

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内容

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

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

谁制造了人间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这

就把矛头直指感恩作文开头 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第二首诗,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

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

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

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

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

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

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

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

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描述,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

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顺理成

章。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反

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 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

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

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

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

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

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

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

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

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

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

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

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

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

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

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

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

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

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

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

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

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二首》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

这组诗为李绅于公元799(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所作。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2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

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

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

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

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

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

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

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

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

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

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

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

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

形象而贴切。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作】

悯农――[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

悯农:同情农民。悯,怜悯,同情。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面积大。

黄:成熟。

荞(qio)麦:荞麦,顶花生长的一种早熟的粮食作物,叶心形,互生;花散

穗状,白色*;果实近三棱锥形,果皮灰黑色*,磨成的面粉为白色*,可食。

空花:是指无实之花,即光开花没结果。

着(zho):受到。

已分(fèn):早就料知。 分,料想,料到。

更堪:即更哪堪,哪里又经得起或经受得了。

闰:即闰月。闰月,闰月年照正常年份多出一个月。

【古诗今译】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农

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

子就更长了。

【赏析】

杨万里(11271206),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

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太

常承,宝谟阁学士。他力主抗金,刚直敢言,后因忤权相韩某,罢官居家十五年,

忧愤而死。他的诗同情民疾,构思新颖,感受别致,语言生动活泼而富有风趣。他

的诗歌今存四千二百多首。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杨万里由临安(今浙江杭州)暂返故乡吉水,这首诗作

于这年冬天。这一年天旱且又早霜,收成不好,偏又赶上这年闰十一月,因此才诗

中才有“闰添长”之语。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稻”字后边附着一“云”字,说明

了稻田面积之大。“不多黄”,意思是说,绝大部分都没成熟,即收成极为不好。

“不雨”,说的是稻子收成不好的原因,长期不下雨造成的。“荞麦空花早着霜”

这一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自然灾害的深重。在我国民间历来就有这样的农谚: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三伏前后抢种荞麦。”这意思就是说,荞麦生长期很短,在

一年之中就连种菜都来不及的时候,仍可种荞麦,以保证一年之中能有个最低的收

成。在 “稻云不雨”这眼看要面临欠收难以度日的危急之时,实指望抢种点儿荞

麦以度过灾年,这一年却又偏偏秋霜来得特早,使那些正在开花还还没来得及结籽

的荞麦活生生地被冻死了。“空花”说明还没来得及结果实就遭到早霜的摧一残。

“早着霜”,交代了绝产的原因,即提前遭受了严霜。水稻因天旱而严重欠收,荞

麦又因早霜而绝产,农民们该怎样挨过这一年中余下的时光啊!字里行间流露着诗

人对广大农民的同情,同时在结构方面又是对作品题目的照应,主题的揭示。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这两句是由前两句引发而来,前者是

因,后者是果。水稻、荞麦都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喜农民们的怨哀乐均由

此而决定。然而,如今却因干旱而“不多黄”,因“早着霜”而“空花”。面对这

双重灾荒,农民们早就料到一家老小不可避免地要忍饥受饿挨日子了,可谁又料到

今年又闰了一个月,痛苦难捱的岁月就更长了,真是雪上加霜啊!“闰”、“添”

两字用得巧,“闰”是“添”的原因,“添”是“闰”的结果。这一个“添”字极

有力地渲染了庄户人苦难深重的程度,从中也不难透一视出封建社会制度的本质。

这首诗语言朴实平白,不着修饰。通过平实朴素的语言再现了当时自然灾害年

份里农民们的悲惨遭遇,折射一了宋王朝时期的社会实质,寄寓了诗人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4

悯农二首其一 唐朝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其一》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二首其一》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

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悯农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

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

“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

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一线城市名单 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

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

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

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

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

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

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

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

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

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

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

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

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画画用英语怎么读 种

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

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

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

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

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5

悯农二首其一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代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

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空景象,突出了大民辛勤劳动获

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空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

“种”和“收”赞美了大民空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

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空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空“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空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

空巨大贡献和无穷空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空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大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空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

劳空大民以他们空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而使

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空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空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

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洞就正如马克思

所说空:“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

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

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空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

知空,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洞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

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空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大夫犹饿死”空残酷现实。这一点

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空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空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

空形象和深刻空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

诗空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空形象概括了大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

秋收等繁重劳动空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空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空,

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大夫犹饿死”空事实。这样,前后空情况形成鲜

明空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

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6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古诗简介

《悯农》是宋代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借闰年比平年时间长来表达农民对歉收饥

馑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者悲

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翻译/译文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

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注释

[1]稻云:指大面积的稻子如云一般。黄:成熟。

[2]“荞麦”句:荞麦因为过早经受霜冻而只开花不结实。

[3]已分(fn):已经料定。残岁:岁终,年终。

[4]更堪:更哪堪,更不堪。闰:指农历闰月,使一年又多了一个月。

赏析/鉴赏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金鹰节颁奖 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

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

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

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7

原文:

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朝代:唐朝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

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

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

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

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

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

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

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

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

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

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

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

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

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

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

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

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

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

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

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

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

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

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

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

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

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

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

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

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

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

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

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

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

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

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悯农》原文及翻译赏析8

悯爱情伤心的句子 农二首其二 唐朝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其二》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其二》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悯农二首其二》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

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

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

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

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

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

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

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

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

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

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

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

形象而贴切。

《悯农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

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6:1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悯农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