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
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 水在
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 己的家已
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 民中流传,有 人说,这是“天
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 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
女发怒红尘有你王杰 ,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 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
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 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 也
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 测站的
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 木错的水位
〜
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 个湖水增加近
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带着
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 题背后的
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 我
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 其重要
的作用。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 际上就入职感言 是冰川。
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ui交互设计 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
1/9
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 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 加快,而
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这样一来, 冰川不断退缩,
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 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 地
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 的研究
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 在一定程度
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 特
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 势较低
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⑧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 研究
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 水体的
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 相关。
⑨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 错湖
水蒸发的孔子的主要思想 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 纳木错地
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 比之前反而减
少了。
⑩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 因,
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
11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 了。
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 关注我
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
(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
地说明了 。(2分)
2.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个字概括) (3
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纳木错湖越变越大,归根结底是气候 变化
导致的。
B.本文是按由主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纳木错湖水位上涨原 因的。
C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牧民 十分
愚昧。
D.第⑥段加点词语在文中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 密性
和准确性。
4.作者在文尾说“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 重大”,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哪些事情?(试 举四例)(4
分)
答案:
1. 作比较 纳木错湖水上涨了很多
2. ①全球变暖 ②冻土融化 ③蒸发减少
3. C
4. 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可以从小事做起,我们每天 上班
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做到绿色出行;拒绝使用塑料袋;节约 用水用电;
将垃圾分类。
篇二: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 究,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 017年5月 18日,中
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 的白
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 称可燃冰。
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 状、层状或块状
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 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
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 高压,
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 供给;第四
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 架上
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 发现的极
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 和俄罗斯西伯
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 海底,主要蕴藏于
大陆边缘水深王字旁的有什么字 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 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
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 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
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 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
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 底提
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 然气。汽
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 冰”理论上则
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 “崩溃”。全球可
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 烷。这意味着,以目前
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 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 可能
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 成海底地
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 底地质灾害还
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 约用
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 问题,届
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1 .文章第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价值和 储量、
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2分)
2 .第⑤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 作用?
(2分)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 冰”
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3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 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 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
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 害,
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答案:
1.形成条十大名牌血压计 件、分布地区(分布情况)(2分,每空1分)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 300公
里,与加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可跑5万公里作比较,突出说明 可燃冰的开
采价值很大。(2分,指出说明方法1分,答出说明方法的 作用1分。)
3.D(2 分)
篇三:月之精灵——蟾蜍
①在我国古代,蟾蜍很早就跟月亮联系在一起。汉代的月神画像 砖中,
通常都趴着一只蟾蜍。就连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著述中都说: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之以奔月……妲娥遂托身于月,是为 蟾蜍。”
两汉有关月亮的众多图画和文献,也都描述了这一神话,难 怪古人把蟾蜍
称为“月之精灵”。
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蟾蜍,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蜍,都确确 实实
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③现实生活中的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 泌黏
液,又俗称“癞蛤蟆”。
④蟾蜍虽然容颜丑陋,却是自然界中的生存高手。它常常在早 晨、
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连音线 或草地上。蟾蜍的皮肤柔软、潮湿、 黏滑,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 过度蒸发和
散失的作用,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而不到水里去。每当 冬季到来,蟾蜍
便潜入烂泥,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三 月初,当北方大地乍
暖还寒,温度回升到10℃左右,它便从冬眠中苏 醒。蟾蜍一般在清明前后
产卵,一只雌蟾每次产卵30005000枚。
〜
⑤蟾蜍行动笨拙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 离的、
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 装死,躺着
一动不动。
⑥蟾蜍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大小。 可是
南美热带地区,却生活着世界上的蟾蜍,个体长约2 5厘米,为 蟾中,而
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
⑦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它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 草丛
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 昆虫、蜗
牛等小动物。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 蟾蜍要胜过
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
⑧蟾蜍还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 农
本草经》就记有蟾蜍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蟾蜍全身是 宝,蟾
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对慢性肝
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痈疽等有较好的疗 效。
⑨尽管许多人对蟾蜍的外形没啥好印象,然而。蟾蜍挺着大肚 子,
一次产卵数千枚,早在石器时代就被视为孕育生命、子孙昌盛的 图腾。蟾
蜍日伏夜出,与月亮同步出现,而月亮又与女西红柿怎么画 子、婚姻、繁 衍密切相关,
所以蟾蜍成了月亮的形象大使。历代文人都常用“蟾宫” 指代月亮。民间
还用“蟾官折桂”来指代应考得中,甚至有人把砚台 雕刻成蟾蜍形象,以
求吉利。唐宋之后,月宫里的蟾蜍逐渐被人冷落, 而口吐铜钱的“金蟾”
却在民间日渐红火,形成了“家有金蟾,财源 绵绵”的说法。民间画家在
年画中也多以“金蟾”为题材,创作了 “刘海戏金蟾”等作品,寓意财源
广进,大富大贵。
⑩“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蟾蜍及其承载的传 统文
化,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1.文章以“月之精灵——蟾蜍”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答
案】题目点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蟾蜍,同时把“蟾蜍” 比作“月
之精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全文,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能概括下文的句子,使 上下
文语意连贯。(3分)
尽管许多人对蟾蜍的外形没啥好印象,然而。
【答案】示例:在中国文化中它却有着许多美好的寓意(或“蟾 蜍
却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
3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 要分
析表达作用。(3分)
【答案】示例一:列数字。“个体长约25厘米”使我们对“的 蟾蜍”
有了量化和具体化的认识,使说明更加直观生动,增强了文章 的说服力。
示例二:作比较。“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是将 “小
型的非洲蟾蜍”和“的蟾蜍”的寡妇的心 体型作比较,从而突出“的蟾蜍” 的体型
之大,使说明更加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 .阅读第⑦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好段大全 表达作用。(3分)
它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 洞穴
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答案】“平时”反映了蟾蜍的生活习性,是一般状况,并不 排除
其他状况的存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5:5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