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分析三篇

更新时间:2023-04-28 05:34:48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小学谚语大全)

金融行业分析三篇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

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

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其次赚到一点钱的企业或个人,他的金钱需

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而且随着中国金融业

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

也会在增加,金融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

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一,九类金融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风险师、金

融工程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 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

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

人才。

金融风险管理师 (FRM):在欧外国短诗 美等发达和地区,获得FRM资格几乎是进入

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获得FRM证书仅有两三千人,大多集中在

银行,而现今国内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需求量更大。FRM报名条件详情点我咨

>>

金融工程师: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的科技手段、

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

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

特许财富管理师: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至

少精通两个投资领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过。

投资管理人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这些投资管理人才主要包

括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赁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个人投资顾问等。

稽查监管人员:有能力胜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于原先30%40%才愿意跳

槽。

1 10

二,金融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

1、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共考

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2、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一样,也是入门所需证书。高

中学历以上报考即可,共考两科,基础和法规。金融期货即将推出,俱期货人

才应该会变的抢手。

3、保险中介人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牛肚火锅 :可分为(1)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

;(2)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4、个人金融理财人员(Financial Advisor)也被称为金融理财师、金融策

划师、金融顾问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客户的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需要和金

融状况,为客户提供购买适合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的建议。

5 金融风险管理师 (Financial Analyst)、证券分析师或投资分析师。

他们一般就职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帮助这些

公司或公司客户作出理性的投资决定。FRM是“ 金融风险管理

”( Finan克隆空间 cial Analyst )的简称,它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一种资格

认证,由美国“全球风险协会”(GARP)设立。 鉴于FRM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

和权威性,其资格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是进入银行、投资、证

券行业的从业通行证,被戏称为“华尔街的入场券”。 ()点我

咨询FRM职业发展前景

6、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简介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CIIA)考试是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CIIA)为金融和投资领域从业人员

量身订制的一项国际认证资格考试。通过CIIA考试的人员,如果拥有在财务分

析,资产管理和/或投资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历,即可获得由国际注册

投资分析师协会授予的CIIA称号。自CIIA考试于2022年正式推出以来,全球

已经有5000多人参加了终级考试,迄今为止,2800多专业人士已经获得CIIA

称号。随着各个区域和/地区协会的推广,CIIA将会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参

考,并扩大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一个更加广泛的全球CIIA联盟也将逐渐形

2 10

成。

8、精算师:在中国属稀缺资源的精算师,其薪酬因所聘精算师成本和国际

惯例也变得内外有别。如现在中国身价的精算师——平安保险公司的

,据估计,他的身价至少为每年300万人民币,国内精算师的身价

仅为50万至60万人民币。

精算师是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精算师传统的工

作领域为商业保险业,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

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

精算师的诱人之处首先表现在精算师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人说,按英国标

准来讲,中国只有两个精算师,而按美国精算师学会的名单,中国尚不存在一个合

格的精算师。事实上,中国有些具有不同资格的精算师,但整体水平仍需加强。

据预测,我国未来五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考研英语听力 三,金融业就业情况

1、商业银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证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3、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4、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保险公司

6、中央(人行)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

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监管管理机构。

7、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9、公务员序列。政府行政机构 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

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

书处等

分析:

1、一九九八以来,银行及证券、保险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

3 10

生的需求,进入行业管理部门做金融公务员,对于金融毕业生而言应是,因其

一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

手,其二是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

的职位。局限是: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

本科生想进较难,研究生也要有一定的关系。

2、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很好的选择。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

业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行的可能性会更大。

3、政策性银行如开发行、农发行亦是较佳选择,但其工作性质类似公务

员,金融业务并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若想在金融领域成一时气候不

要,但目前工资水平待遇等都较商业银行为好。

4、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是靠风险管理吃饭,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

素,但一旺俱旺,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风险亦大),且按真正的企业

管理机制运行,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在这一行业做是选

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资银行经理人员都年薪过百万。难点是学历要求在逐步

提高,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

5、保险公司可以参照对商业银行的分析、社保以及财政审计部门等等是养

老的地方,稳定有余,灵动不足。

6、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担保这个行业发展迅

速,可以考虑进入。

7、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亦可,先天上横跨证券产业两行,再要发展有立脚

点。

8、高校、研究所是有志于做学术的同学的。

金融行业分析2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

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

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

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

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国家

4 10 养生太极拳

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

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市场按使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作为短

期资金融通场所,满足了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

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各个市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

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金融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能使中

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迅速、有效、顺畅传导,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要想保持货币

政策的独立性,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朝

市场化方向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规模不断扩

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成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创新继续稳步推进,已有创

新产品发展迅速;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涵盖面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 市场功能日趋深化;金融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多层次金

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向以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

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迈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仍存

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金融结构失衡。我国的金融机构虽

然呈现不断优化趋势,但现存结构状态仍然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甚至严重制约了金融效率与国际竞争力的提

高。()金融创新乏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

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的状况。这些

都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金融监管

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

正解决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中

国现行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经过多年修改,已经较为系统,较为完善。但

由于我国的整体法律基础不牢固,金融监管经验不足,法律的涵盖面并不广

5 10

泛,法律的局限性严重,特别是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条件、实施办法,缺乏一致

性、连续性、权威性,对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不利。()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塞

不通,人为割裂,迫使资金变相暗通,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

应,阻滞货币政策的传导,减弱了货币政策效力,使货币市场的发展能有效地

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且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造

成了金融市场的一些监管真空。

三、加快金融市场发展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完善货币市场的发展是资

本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的不

均衡现状,笔者认为,应抓紧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发

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性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为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制度的

改革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

首先,要重新认识货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一是要规范、健全同业拆借市场

交易网络系统;二是充分发挥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功能,在有效利用有形拆借市

场的前提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稳步发展我国的无形拆借市场,提高我国

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能力;三是规范拆借市场行为,通过制定有关的交易规则和

监管办法,规范市场运作,严格市场管理和监控,使拆借市场运转正常化、良

性化;四是加大抵押担保拆借比重,改变我国拆借市场上基本以信用拆借为主要

手段的现状,以此达到防范和分散风险的目的;五是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

第三,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

()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首先,应调整非国有经济与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政策,适当扩大它们

的投资需求;其次,进一步健全国债市场;第三、适当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四,逐步使社会保障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第五、着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第六、

完善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体系;第七、发展机构投资者。

6 10

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对国有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体制, 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内控机制健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现代金融企业。同时,也要对股份制银

行进行制度创新,真正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

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运作机制。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对保险业采取的

过渡期保护措施2022 年年底到期,取消对外资的地域限制,保险业竞画猴子简笔画 争将进

一步加剧。要转变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依靠低赔付率来维持高增长率的现状,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切实转换到完善内控、强化管理、

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上来,这种转变应该是保险公司自愿、主动适应市场

机制的需要。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

体系的改革。判断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应为是否能逐步放松

管制, 减少行政审批,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监

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

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

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首先是投资主体。我国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从

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过渡时期。发展和完

善证券投资基金及逐步地允许保险资金等投资证券市场是投资主体深化的主要

途径。其次是融资主体。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创造积极条件,逐步实现资

产存量的流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扩大国

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 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

;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的外在压力,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最后

是证券公司。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

金,同时建立有效的融资融券机制;完善客户保证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确

7 10

保客户资产安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金融行业分析3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向好,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新动能逐步显现,各产业数

字化转型的需求持续释放,金融服务外包政策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服

务外包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得到大力推进。在广泛的领域里面,特别是

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2》这样的战略中,将有服务外包的鼎力支撑。

现在开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客暗示想念某人的句子 户需求

进行科学分析。据初步调查,五年前,依靠传统经验提供服务的占70%以上,

而目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供服务的占70%以上。越来越多的金融

机构尝试将一些业务如金融衍生品、设计的研发、金融数据分析等业务,委托

给外部供应商。有利于金融企业补齐短板,打造长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

附加值,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也有利于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降低区域

风险。

近年来,在国家政府部门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快速发展、技术

进步,国内企业外包需求和承接外包能力的因素推动下,我国外包服务行业发

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国。2022

我国企业全年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2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8.6%;

执行额9597.4亿元,同比增长12.9%,再创历史新高。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99.1亿元,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

10695.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端业务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企

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执行额2894亿元,同比增长9%,占离岸业务执行额

的半壁江山。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2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全景调研与发

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服务外

包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

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高技

术含量、高附加值服务外包比重明显提升。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

8 10

外包合同额6795.3亿元,执行额45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10.9%

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038.3亿元,同比增长1.8%,执行额2677.3

亿元,同比增长10.4%,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承接

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307.8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国的86.2%2022

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复工鬼符三通 复产有序推进,也为服务外包业

务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6月份当月,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

2126.4亿元,执行额139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15%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

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中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

务业带来新的机遇。顺应这一发展趋势,20221月份,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

《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从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

重点领域发展、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推进贸易便利化6方面为服务外包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推动金融

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调整,金融外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鼓

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外包。近些年 金融支持服务外包

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改革创新也为金融外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

境和机遇 ,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防范风险不能忽视。金融业的发展为金融业

外包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金融外包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云

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

新一轮发展的支持和动力。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金融外包带来了更大的需求。

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在金融业当中的价值转化率不断提高,第三方服务的介入和共同

参与,对于整个金融业价值链的 形成和实现变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

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而且使跨境交付有了比较便利的技术条

件。对外开放深化,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规模不

断扩大,结构也不断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出现七个趋势。

9 10

第一,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技术已成为金融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手段。第二,中国

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离岸外包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持续增强。第三,高端

金融服务外包占比持续上升,高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第四,金融服务外包生

态链正在形成,由传统单打一的业务分离制供给向跨界整合、集成式供给延

伸。第五,从标准化模块式供给向个性化定制式供给发展。第六,从经验服务

供给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供给转变。第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环境

逐步改善,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10 10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5:3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蔷薇少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