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卖炭翁原文及赏析(最新3篇)

更新时间:2023-04-28 05:14:4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二氧化硫的性质)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卖炭翁原文及赏析(最新3篇)

《卖炭翁》中心 篇一

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译文及注释 篇二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

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职高英语 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

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

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

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

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

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

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辗(nin):同,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骑马的

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

的爪牙。

把:拿。称:说。敕(ch):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

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

用贱价强夺民财。

系(j):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指价格。

《卖炭翁》诗歌鉴赏 篇三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

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

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南山中

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

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

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

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

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

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

情况并非如此。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

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

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

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阿拉维派 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

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

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

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

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

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

一心盼望天气佛乘 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

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

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心忧炭贱

愿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石狮子绕口令 一尺雪,这

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

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不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当卖炭翁

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冰雪的

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

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小家碧玉花 的心理活动的,

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

的广阔天地。

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

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宫使。在皇宫的

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

伐薪烧炭愿天寒九月放假 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

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

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

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

终南山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这一

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

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

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

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

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

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

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

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

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

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

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

去,牛困人饥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

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

泡影的可悲可痛。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5:1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卖炭翁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