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速公路路标字体与发展和中国新标准

更新时间:2023-04-28 04:30:4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公租房管理系统)

高速公路路标字体:发展和中国新标准

交通部更换高速公路命名办法出台,全国的高速公路路牌开始大面积更换, 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

的关于费用的争议。鲜有人注意到的是,路牌的设计也作了大幅修改。新设计包括新的中英文字体、

箭头和其他元素的设计,旧标准英文字体 Helvetica FHWA 体(又称 Highway Gothic)代

替。对美国视觉文化熟悉的朋友而言,FHWA 应该不陌生,作为美国的旧高速公路标准字体,FHWA

的设计充满了美国味道。它的名字源于美国联邦公路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诞生于艾森豪威尔(Einhower)执政的1940年代。这款字体的字型设计最初根据民间手工制

路牌而来,设计粗糙,完成后也从未进行过路面测试。它(FHWA)轻率、粗放,缺乏对细节的

关注。字体设计师 Tobias Frere-Jones 评论到。

尽管这样的设计在文化上充满了早年美国的色彩,但作为重要的公共设计却缺陷不断,使得公路局

每二十年都要将 FHWA 进行一次修改。Frere-Jones 本人也参与过修改,并发布了自己的改进

Interstate 体。FHWA 采用后的几十年来,高速公路路牌字体设计从诞生到成熟,已经逐渐

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设计准则和程序,而个性十足的 FHWA 虽然识别度很高,是很多平面设计师

的钟爱,但字型本身的种种硬伤还是免不了它作为路标字体被淘汰的命运。

欧洲的探索

严谨的德国人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交通用字的标准化。皇家普鲁士铁路(Knigliche

Preuische Einbahn)最早为德国铁路设计了一套标准字体。这款后来被称做 DIN 1451

字体今天仍是德国的公共设计标准用字。

DIN 1451 作为德国高速公路用字体

DIN 的意思是德国标准协会(Deutsches Institut fr Normung ),它规范了德国工业、生活

领域方方面面的标准。而这套字体正是作为公共用字标准得到推广。DIN 1451 的设计追求简练和

标准化,基于一个十分基础的网格系统。使用尺规,甚至手绘都能够完成绘制基本字型。字体有

Mittelschrift Engschrift 两款,后者是窄体。两者都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易读性。1936年开

始,DIN 1451 成为德国路标和公路的标准用字。战后的德国为了追求重建速度和成本,更是大面

积使用 DIN 1451,几乎所有标牌都使用了这个字体。尽管 DIN 1451 在高速公路的使用中有诸

多不足,包情人节文章 括字距太近导致的易读性降低,但它在早期的公共字体标准化的建立上仍然深深影响了

其他国家。

1950 年代,英国建立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英国大火 。认识到旧路标系统的不足,1957年英国政府组织了一

个顾问委员会来研究针对时速70英里(约113公里)的新高速公路重新设计路标系统。切尔西艺

术学校的平面设计师 Jock Kinneir 被指派进行设计。Kinneir 和他的学生 Margaret Calvert

究了当时欧洲(包括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和美国的路标字体,但都无法令人满意。他们的理想

字体要字怀(counter)大、字型清晰,但当时市场上的字体都无法满足要求,于是两人决定自己

操刀设计字体。设计在 Aksidenz Grotesk 体基础上,结合了人文感和功能性,针对路牌将风格

降到最低。完成9画的字有哪些 的字体简单朴素,但比充满工业气息的 DIN 1451 增加了几分优雅,又少了当时

流行的 Haas Grotesk Helvetica 前身)的僵硬感,新的字体取名为“Transport”

Transport 作为英国高速公路用字体

当时欧美已经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实验,分别在加利福尼亚(1950年)和德国(1957年),证明

大小写混排比全部大写的路标更加容易识别。这种混排建立的词型更清晰,与司机的直觉印象吻合,

于是增强了辨认度,缩短了辨认时间。于是 Kinneir Calvert 的新设计采用了这样大小写混排

的设计。其后,使用了 Transport 的新路牌在位于英格兰东南城市斯劳Slough)的道路研究实

验室(Road Rearch Laboratory)进行了十八个月的测试,然后又在新的高速公路 M1 上进

行了十二个月的实地测试。1962年,顾问委员会出版报告,正式确定了这款字体和新路标作为国

家标准。1963年,英国交通部门决定将 Transport 从高速公路比哦啊准推广到普通路牌标准,

他们加入了另一个比划稍细的版本,以在浅色背景的普通路牌上使用。报告中,英国交通部门明确

指出了路牌字体的设计要点:(它)应该包含最必须的信息,而且信息必须在驾驶员的扫视下就

可以清晰明了,避免使驾驶员分心。

后来有设计师质疑非衬线字体的易读性,去信《泰晤士报》批评现有标准。但随后进行的一系列使

用衬线字体的官方测试均宣告不成功,易读性和美观上都无法胜过 Transport。至此 Transport

成为英国最成功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用字。Transport 的成功延伸到其他国家,包括沙特、希腊、

爱尔兰都将它作为路标标准用字。此外意大利和丹麦的用字也从 Transport 修改而来。

欧洲的路标字体设计上的探索并没有由此中断,各国仍然不断在易读性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实验。

以瑞士为例,瑞士高速公路使用的字体 SNV Transport 一样,同样始于1960年代,但却问

题诸多,尤其是易读性上有很多不足。于是交通部门1993年开始向瑞士字体设计师 Adrian

Frutiger 求助,试图改进 SNV 字体。Frutiger 尝试改进字型来修正 SNV 的问题。但这项工作

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

Frutiger Astra 作为瑞士高速公路用字体

几年后,Adrain Frutiger 本人的代表作之一 Frutiger 体走进了瑞士相关部门的事视野。Frutiger

Adrain Frutiger 1970年代为巴黎戴高乐机场的导航系统设计。它的设计初衷就强调了易

读性。不同于其他字体设计时的考虑,Fruitger 的每个字型尽管有联系,但都是独立设计,以将

易读性最大化。设计尤其强调了上升ascender和下延descender部分。这样 Frutiger

保留了 UniversAdrain Frutiger 另一款字体)严谨和干净,又具有动感和有机的形态,使

Frutiger 成为具有高度识别性和易读性的字体,广受欢迎。

1999年,瑞士道路专业协会(VSS)决意取代 SNV,直接根据 Frutiger 作为蓝本进行新的道

路字体设计。完成的新字体 Astra Frutiger,比重上在 Frutiger 窄体 57 Condend 67

Condend 之间,以便运动中和远距离的识别。在用于高速公路的版本上(Autobahn),字距

又在普通公路版本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增加。2003年,瑞士道路专业协会宣布了使用 Astra

Frutiger 的新路标系统。

美国的改进

回到美国,有感于欧洲路牌字体的科学和有效,美国一个开发团队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新的

替换 FHWA 的方案。设计团队由来自商业公司、德州运输协会(TTI)和宾州运输协会(PTI)的

专家组成,耗时长达十年。开发团队组织了大量比欧洲还要详尽的实地试验,根据驾驶员的年龄、

视力、反应,机动车的速度,路况、天气、光线,等等条件设计和完善新字体“Clearview”。(详

情参见我们之前的文章)

字形上,Clearview 的设计比 FHWA 的设计更中性、易读度更强。它的 x 高度(从小写 x

基线到顶端的高度)更高,较高的字母比如 bdfhijk 的高度都超过了大写字母的高

度,加强了字母间的区分度。字母的内部的空间都被放大,以考虑到高光材料和弱视司机的识别(美

国截至2005年年龄在65岁以上的司机3600万人,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FHWA 2004

年才添加了小写字母部, Clearview 的设计直接鼓励使用大小写混排。试验表明,Clearview

强的识别性使时速每小时72公里的车辆识别度增多24米,或多出1.2秒的反应时间。对于年长

司机和夜间开车的研究中,大小写混排的 Clearview 的识别性比全部大写的 FHWA 提高了

16%。

Clearview FHWA 的字型区别

同时,Clearview 的六种字形分别配有 W(用于浅色背景)和 B(用于深色背景)的两种版本,

B 型版本针对深色背景的识别进行了调整,比 W 型笔画较粗,字距较小。设计团队在宾夕法尼亚

州进行了实验,参加测试的司机年龄至少为65岁,所有人均分别在白天和夜间驾车。在第一个试

验中,标志包括三组七个字母的地名,一组字母叠在另一组字母的上面,各自形成不同的脚印

给驾驶员一个地名。模拟寻找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的地方的过程,然后报告此地名在标志上的位置和

找到的时间。实验发现,Clearview FHWA 易读程度在夜间高16%,白天高14%。 2004

年,美国联邦公路局批准了新字体 Clearview,并准备在未来几十年里,由各州自主决定,逐渐

取代旧标准 FHWA

亚洲的启示

亚洲的公路字体使用发展较晚,却有着有趣的政治影响。台湾和韩国使用的是美国的旧标准

FHWA香港使用的则是英国的标准字体 Transport近年来,香港和韩国在新路牌中越来越多地

使用 Helvetica,似乎表达了一种走向自我的文化取向。中文用字方面,港台似乎都和中国内地一

样,选择了商用印刷字体。尽管欧美的实验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亚洲文字,但通用的标准如字距、

比划粗细、内部空批复的格式及范文 间和比划设计应该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方面,日本的高速公路用字体就经过

了针对道路功能的细致考量,尤其值得思考。

“日本道路公団標準文字”与一般黑体的区别

日本道路公团标准文字(日本道路公団標準文字,或公団ゴシック)由前日本道路公团设计,使用

了革新的设计。这款字体设计初衷是时速100公里,距离140米,判断所需时间在56

设计强调了与驾驶员心中字型印象吻合,而不追求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划细节。使文字呈现在驾驶员面前,而不需

要驾驶员阅读。设计舍弃了传统的汉字笔画的美学,并不按照日本的汉字标准设计。为了突出识

别性,大量省掉细节、简化笔画、将笔画尽量归纳为厚重的横、竖、45度斜线。尽管近看不符合

常规,甚至感觉实用让位给装饰,但这种设计在高速运动中的实验效果极好,在日本高速公路被广

泛使用。遗憾的是,道路公团标准文字体并不包含完整的字库,缺少的字型要随时补充,而2005

年的道路公团私有化导致的分拆也降低了这款字体的使用度。但毋庸置疑的是它的实验方法和对文

字的探索,对亚洲地区有启示性的意义。

“日本道路公団標準文字”作为日本高速公路用字体

看过了诸多道路字体的发展,回到中国的新标准,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 纵观各地,经过认真设

计和严格考证过的道路用字比比皆是,FHWA 由于自己的种种硬伤,已经在几十年的路牌设计和

实验的发展中被否决。除了美国,荷兰也早已将使用多年的 FHWA 替换为本带泽的成语 土字体设计师

Gerard Unger 设计的新字体。这种情况下,FHWA 成为中国的新标准着实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决

定。 考虑到新路牌设计的其他美国标准的元素(比如箭头设计),对于新标准,一种不假思索后

的拿来主义的推测不难浮现。

一方面说,路牌设计是公共设计素质和一个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路牌设计的质量,

尤其是高速公路路牌设计,极大地影响着交通效率甚至交通安全。而令人遗憾的是,从设计中性、

易读性尚可的 Helvetica,到美国化十足、功能上已遭淘汰字体 FHWA 新的国家标准字体无论

在风格还是从功能上都是一个倒退,是一个没有经过文化和科学上的深思熟虑的错误。交通部门原

本可以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建立中国自己的公共设计形象,但这些重要的细节

被再次忽略,使一个昂贵的机会被浪费了。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4:3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英格兰东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