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训练-----悲剧性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葬
蹇先艾
“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了,真气死人!”这
是一种嘶哑粗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中震荡,是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他的摇动的
身体支撑着一张像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
包着一层皮。头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黄色的眼睛睁得很大,
放出愤怒的光。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光景。他的两手被背剪着,脚下穿了一双破草
鞋,沾满了黄泥巴。旁边有几个斜眉吊眼的汉子气势汹汹地将他把持住,沿着又密又深的
松林往前走。
这一行人都是奔小沙河去的。他们押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梧桐村不守本分,做了
贼。绅粮(注:旧社会较有势力的地主)周德高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放佃、退佃,
人家完全有自由,他却不应该报复——去偷周家的东西。哪个敢去惹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
粮呢!他是曹营长的舅爷,连区长、保长一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骆毛的后面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五花八门的服装,高高低低
的身材,老少不同的年纪。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人和富户,他们完全为看热闹而来。穿着
比较整齐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两只手比着种种滑稽的姿势,
他们拖着鞋子踢踢踏踏地跑,鞋带有时被人踩住了,走不上前去的时候,他们就尖起嗓子
破口大骂,汗粒在他们头上像雨珠一般地滴下来。
姑娘搀着母亲,奶奶牵着小孙女,媳妇背着娃娃,站在路旁,有的抬起头,叹息着;
有的皱起眉毛;有的露着苦脸,口都不敢开。有些老太婆们呢呢喃喃地念起佛来了。中间
有几位年老的庄稼汉大踏步地紧跟着行列走。跼蹐(jj,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不安的群
众,完全不管汗的味道,总是在肉阵中前前后后地挤进挤出,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着你
的脚跟,连一分钟也没有安静过。这时,骆毛的声音,蓦地高朗了许多,像铜锣般响着:
“嘿!看你们祖宗的热闹!周德高狗仗人势,叫老子吃水!他也会有遭殃的一天!他
一样不会得好死的!”
骆毛跨着很大的步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他仿佛在捉弄那几条汉子。看看已经快离
开了这个村落,后面的人群紧紧地跟上来,七嘴八舌并没有停止。骆毛好像听见一长串刺
耳的笑声,他一肚子的不高兴,用力地把头扭回来,向那些幸灾乐祸的人们喊道:“跟着
你们的祖宗走哪儿去?你们难道也要陪着老子进水晶宫吗?我晓得你们是来看热闹的,你
们给周德高带个信去,就说我在鬼门关前等候他。”
那个脸色褐黑的家丁使劲给他背上一拳:“走呀,孙子!”骆毛不服地反踢了他们一
脚;但是背上已经接着重重地挨了几拳,连躲闪都躲闪不开。
离开村庄已有半里的光景。骆毛不走了,在一座坟台边休息下来。群众都挤拢来,围
成了一个圈子。骆毛依傍着那一块字迹模糊的残碑坐着。
“老子今年三十一!”他向四面看看,似乎在寻找熟人,提高安定的近义词 嗓音说,“再过几十
年,我不又是一条好汉吗?”
有个叫王七的农民,拐着脚走到坟前来,用手揉着眼睛,向骆毛低声说:“骆大哥!
你放心去吧!逢年过节我会来给你烧纸钱的。你身后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我来帮你办。
哪个叫你没有钱,又没有势呢!”高个子家丁跑过来,把王七推了几尺远,吼叫着说:
“滚你的,哪个稀罕你来讨好卖乖?”“七老弟,各人好好生生地下力去吧!”骆毛冷笑
了一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会拖累旁人的,——我的妈来了没有?”
骆毛心里忽然难过起来,站起身来往前走,眼光却东张西望地在人丛中寻找。人群又
被他拖着,像带子似的回环在山道上了。一路上他都在咆哮着,像一只被捆得太紧了的老
虎一样。
走了一段山路以后,刚才王七那几句话,叫他不由得想起他的母亲,他觉得心头有点
发软,不怕死的心情,登时冷了一半;他心里被踌躇和忧虑占据着:“我死了以后,我的
妈怎么办呢?她老人家这阵在什么地方呢?”
在小沙河上,那几个虎狼似的家丁搬了一块大石头捆在骆毛身上,从桥头往下一推,
他狠心地把眼睛一闭,就沉落下去了,大家喧嚷起来。
天空依旧恢复了沉闷的铅色,梧桐村显得格外的冷落。金黄色的稻田被风吹着,掀起
了很自然的波浪。一阵鸟噪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层层叠叠的山岭逶
迤着,遥遥与天海相接。村后远远的一间茅草房,孤独地立在半山坡上。竹笆门拉开后,
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她微微地喘着气,一手牢牢地把住门边,摩挲着老眼,不转
睛地向着远处凝望,好似在等待着什么。看她站立在那里的样子,显然身体非常衰弱,怎样种韭菜 脸
上堆满了皱纹,露出很高的颧骨;瘦削的耳朵上还垂着一对小小的耳环。她的背有点驼,
斑白的头发,荒草般纷披在前额。她穿着一件补丁重重的衣服,从袖子里伸出来的那只
手,颜色青灰,骨头血管都露在外面。
她倚着门框,身子连动也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地颤抖。后来她把拐杖靠在一边,索
性在门槛上坐下来了。她深深地蹙着眉头道:“毛儿出去一天一夜,为什么都不回来
呢?”说着,又抬起头来望了一望。
直到坡脚朱家吃过了晚饭,窗外吹过一阵风,天气渐渐凉起来,外面冷清清地只有点
点的星光在黝黑的天空中闪烁的时候,朱三的媳妇跑到那个老太婆家门口,只见她还坐在
门槛上,口里吐着微弱得听不清的声音,仿佛是说:“毛儿,怎么你还不回来?”
(选自蹇先艾《蹇先艾短篇小说选》,有删节)
1.这篇小说的悲剧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请从骆毛、村民、母亲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树王(节选)【注】
阿城
快下工时,太阳将落入远山,天仍旧亮,月亮却已从另一边升起,极大而且昏黄。
队上的其他知青沿路慢慢走下山去,李立说:“你们先回吧。我把这棵大树砍倒再回
去。”
大家眼看大树要倒,都说倒了再回,于是仍旧轮流砍。大树干上的缺口已经很大而且
深了,在黄昏中似乎比天色还亮。我想不会再要好久就会完工,便离开大家找一个可以方
便的去处。山上已然十分静寂,而且渐生凉气,我迎着昏黄的月亮走出十多步远,忽然心
中一紧,定睛望去,草丛的另一边分明有一个矮矮立着的人。月亮恰恰压在那人的肩上,
于是那人便被衬得很暗。我镇定下来,一边问是哪个,一边走过去。
原来是肖疙瘩。
我这才觉出,肖疙瘩一直在菜地班,没有到山上来过,体育功能 心中不免有突兀之感。我说:
“老肖,收工了。”肖疙瘩转过头静静地看着我,并不说什么。远远听一阵呐喊,我知道
树要倒了,便急忙跳出草丛跑去看。
大家早都闪在一边。那大树似蜷起一只脚,却还立着,不倒,也无声息。天已暗下
来, 一树的枝叶黑成一片,呆呆地静着,傻了一般。我正纳闷,就听得啪啪两声,看
时,树仍静着。又是三声,又是一声,树还很甜很撩的短文 静着,只是枝叶有些抖。李立向大树走了两
步,大家都叫起来,李立便停住了。半晌,大树毫无动静,只那巨大的缺口像眼白一样,
似乎是一只眼睛在暗中凝视着什么。李立动了一下,又是近前,猛然一片断裂声,有如一
座山在咳嗽。树顶慢慢移动,我却觉得天在斜,不觉将腿叉开。树顶越移越快,叶子与细
枝开始飘起来,树咳嗽得喘不上气来。天忽然亮了。
大家的心正随着沉下去,不料一切又都悄无声息。树明明倒了,却没有巨大的声响。
大家似在做梦,奇怪极了,正纷纷要近前去,便听得背后短短的一声吼“嗨!”
大家都回过身来,只见肖疙瘩静静地立着,闹不清是不是他刚才吼了一声。肖疙瘩见
大家停住,便抬起脚迈步过来,不看大家,径直向大树走去。大家都跟上去,肖疙瘩又猛
地转回身,竖起一只手,大家明白有危险,又都停下来。
肖疙瘩向大树走去,愈近大树,愈小心,没有声息。李立开始慢慢向前走,大家有些
好奇而且胆怯,也慢慢向前走。
原来大树很低地斜在那里。细看时,才知道大树被无数的藤缠着,藤又被周围的树扯
住。藤从四面八方绷住大树,抻得有如弓弦,隐隐有铮铮的响声。猛然间,天空中一声脆
响,一根藤断了,扬起多高,慢慢落下来。大树晃动一下,惊得大家回身便走,远远停
住,再回身看时,大树又不动了,只肖疙瘩一人在离树很近的地方立着。大家再也不敢近
前,更不敢出声,恐怕喊动了那棵大树,天塌地陷。
肖疤瘩静静地立着,许久,无声无息地在树旁绕,终于在一处停下来,慢慢从腰后抽
出一把刀,刀柄上连着一根皮绳。肖疙瘩微微曲下右腿,上身随之也向右倾,身体猛然一
直,寒光一闪,那柄刀直飞上去,愈近高处,似乎慢了下来,还未等大家看清楚,一根藤
早飞将起来,又斜斜地飘落,刚听到“啪”的一声响,一座山便晃动起来。大家急忙退开
去,远远听得一片的断裂声,藤一根根飞扬起来,大树终于着地,顷刻间又弹跳起来,再
着地,再跳一下,再跳一下,慢慢在暗影里滚动,终于停下来。
大家都呆呆地立着了,说不出话,看肖疙瘩时,却找不着。正惊慌着,只见肖疙瘩从
距原处一丈远的地方慢慢立起来。大家发一声喊,一拥而上,却又被肖疙瘩转身短短一吼
止住了。肖疙瘩慢慢扯动刀柄上的皮绳,将刀从枝叶中收回来,前前后后查看着,时时手
起,刀落时必有枝藤绷断,大树又微微动了几下,彻底平安下来。一个世界不再有声响。
肖疙瘩呆呆地立着,一动不动,手慢慢松开,刀哐当一声落在树根上。余音沿树升上
去,正要没有,忽然如哭声一般,十数只鸟箭一样,发一阵喊,飞离大树,鸟儿斜斜地沿
山势滑飞下去,静静地又升起来,翅膀纷纷抖动,散乱成一团黑点,越来越小,越来越
小。
李立呆呆地看看大家,一动不动,精神失了许多。
我忽然觉得风冷,回过神来,才觉出一身凉汗;大家也都有些缩头缩脑,开始有话,
只是低低地说。肖疙瘩将刀藏回身上,望一望,说:“下山吧。”便走开了。大家跟在肖
疙瘩身后,兴奋起来,各有感叹,将危险渲染起来,又互相取笑着,慢馒下山。
天更暗了,月亮不再黄,青白地照过来,一山的断树奇奇怪怪。
(有删改)
【注】中篇小说《树王》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知青上山下乡为背景,讲述了一群
知青毁林开山、山民肖疙瘩以生命保护树王却没有成功的故事。
2.有评论者认为,阿城的《树王》“不做控诉,却处处传递出浓重的悲剧性”。请结合文
本,阐述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琴祭
梁晓声
①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
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
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②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
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
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③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儿子啊,世人对于任
何事物,包括人的才能,总习惯于评论出个孰高孰低。我曾有位师兄,他是我最敬佩的制
琴者。但是他没能经得起世人在我们之间进行的孰高孰低的评论,他是怀着对我的嫉恨死
去的。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我一直有个夙愿,想要制成猪八戒的简介 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以
此向世人证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样的。在美好和美好之间为什么还要比来比
去呢?这是由于人心的偏狭导致的愚蠢啊!儿子啊,我想做的事我是做不到了,你可一定
要替我做到。我认为人是需要这种教育的……”
④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
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
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
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⑤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
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⑥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
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⑦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⑧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易变的。不久,开始了他们之间
孰高孰低的纷纭众说。而寂寞的传媒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
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⑩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⑪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
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
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
看他们成为仇敌。
⑬结果事情变得这样子了——倘如他们中谁到某城市演出,那座城市的许多人包括一
切媒体,不仅用热情洋溢的方式和报道欢迎他的到来;而且还充满恶意的贬低另一个,以
证明所欢迎之人备受欢迎;同时证明他们,只有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才是一流的……不消
说,同样的情形几乎同时出现在另一座城市。
⑭再后来事情变得这样子了——他们中谁到了某座城市,所受的已不是欢迎而是拒
绝,而是嘲笑和耍弄。因为按照运算的定理,他们的第二轮巡回演出必定会是那样的局
面。
⑮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
呼。
⑯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
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⑰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
就有憎恨,有悲剧就有责任。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
祸首。最后,他疯了。
⑱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
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⑲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⑳再后来,店主干脆把琴丢进了堆放破旧杂物的仓房。
㉑等到琴师的儿子找上门来,想要买回那把琴时,耗子已在琴膛里安了家,一窝小耗
子刚刚出生,那琴也被咬得面目全非。
㉒在秋季午后祥和而温暖的阳光里,这个男人不禁泪流满面……
3.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梦应声而碎
【印度】阿米尔萨利姆 / 闻春国 译
①这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路。我不知道它会将我引向何处,我只是沿着它一直奔跑。我
奔跑,不是因为想要这样,而是我不得不跑。这是一条漫长的路,现在的我已经跑得筋疲
力尽,可我还得拼命地奔跑。
②这里是纽约,一座高楼林立、妄自尊大、繁杂喧闹、傲慢无礼的城市。几天前,我
作为一个非法移民来到这里。我带着我的梦想走进了另一个梦——纽约:这是我曾经的梦
想。
③到了这里,我无处安身。环顾四周,我茫然一片:这里的一切与我格格不入。然
而,当我抬头仰望天空,这一念头又很快消失。噢,云彩!是的,那天上的云彩和我离开名著名句
家乡时并没有什么两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同一片云天。对于它们,我并不陌生,它们
是我的云彩。
④想到这,我的心一下子释然了。有云彩的地方,就是我的世界。我开始在街头闲
逛,在“大苹果城”没有人管理的街道上到处流浪。在这里,我能看到这座令人眼花缭乱
的大都会的另一面:到处都是难以自拔的吸毒者,还有那些非官方宣称的无足轻重的老人
——他们如今无人问津……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神。
⑤我不想看到我的梦想就是这一番光景,离开此地,来到了繁华闹市。这便是我犯狗苟蝇营 下
的第一个错误。毕竟,在国际刑警眼里,我只是一个非法移民。
⑥在某一瞬间,我想我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这样他们才会让我在这里
待下去。我要告诉他们,我想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我就回到我的祖国。我要回到那个金
钱万能的社会。在那里,只要你拥有金钱,你就会拥有一切。如果我有了钱,我也会拥有
一切的。
⑦当然,他们才不管你这些呢!他们凭什么让我夺走他们的财富呢!这里是他们的国
度。
⑧我在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突10月17日是什么星座 然感觉有人在盯着我。在我看他
时,他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噢,国际刑警!我溜进人群,消失在他的视野里。这是我犯
下的第二个错误:我让他们怀疑我。我有点害怕,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⑨在随后两天,我东躲西藏。紧接着,我又犯了最致命的错误。我碰到了一个同胞,
他告诉我可以给我找一份工作。身无分文的我爽快答应,但随后又婉转地回绝了——他要
我一起贩毒。我可不能这么做!我只想通过合法的方式去挣钱。我拒绝了他,他转眼消
失。我转过身来,发现一直跟踪我的那位国际刑警站在大街的一角盯着我。我还没来得及
迈出第一步,他就闪到墙后不见了。
⑩ 我呆呆地站在那儿——这下可不妙了!他们肯定以为我已经参与了毒品交易……
可他们不了解实情……我这一辈子总是遭人误解……我必须告诉他们:我不是他们想象的
那种人。
⑪“嗨,你!出来跟我谈谈。该死的,我就站在这儿……你想知道我是谁吗?好吧,
你过来,我会告诉你我是谁……即便你没有梦想,你又何必要夺走别人的梦想呢?告诉
我,我就站在这里,你这个卑鄙小人……”
⑫然而,没有人在听。
⑬夜幕降临,可纽约是一个不夜城。这里万家灯火,宛如成千上万只萤火虫落在上
面,河水也被映照得五彩缤纷。天空中浓云密布,随时都可能下雨。那一片片云彩仍是那
么美丽、安详,那么令人遐想。我的梦想、我的云彩和我相聚在一起。生活看来是完美
的,可平静的背后往往暗藏着危险。
⑭在我的左边,在大桥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人正在粉碎我的梦想。还是那位国际刑
警,只是他不再是独自一人。他知道,光凭他一人无法赶走我的梦想。他们朝我走来,但
这时我不愿意跟他们谈了。他们想把我遣送回国。我不想两手空空地回去,我想出人头
地。
⑮所以,我还得拼命地奔跑。我跑到了桥的另一角,他们在后面追逐我。我头也没
回,一个劲地往前跑。我在关于春天的成语 不停地跑,他们在不停地追。我在大街小巷里穿行,试图甩掉
他们,可他们快步如飞。天上开始下起雨来。在雨中奔跑,我可是不在话下。从前,我曾
在雨中奔跑过,那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只是那时候我是为了赢得她的爱,这一次我却是
为了逃命。
⑯如果我不跑,对其他任何人应该都没有影响——也许,这就是我不想再跑下去的原
因,我只是在为自己而跑。那么好吧,我就停下来,跟他们正式谈谈。我放慢脚步,他们
拐进大街。我正要停下脚步,就听见一声枪响。他们射中了我的腿。我转身想要站起来,
他们又开了一枪。这一次射入了胸膛,差一点击中我的心脏。我又一次倒下。
⑰纽约暗了下来。我看不到黑夜里的云彩,可我知道它们在天上看着我。它们似乎在
为我的痛苦而流泪。我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如今,除了痛苦,我一无所有。
我就要离开这里的云彩,离开我所有的梦想。我想在永远闭上眼睛之前,低头看看我的
心,那里有我的梦想;我再抬头看看天空,那里有我的云彩;然后,我又环顾四周……那
是你们的世界。
4.小说主人公“我”是一个悲剧人物:作为一个非法移民,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收
入,没有保障。请根据小说内容分析“我”的悲剧性还主要体现在其它哪些方面?
答案
1.①骆毛的悲剧是“阿Q式”的悲剧。他虽然嫉恶如仇、敢于反抗,但反抗的方式就是偷
一点雇主家的东西,嘴上骂两句。其悲剧根源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没文化,没有意识到
受压迫的根源:只靠单枪匹马是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
②村民们,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好事者,他们同样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但是,面对同
处在同一个阶层的人遭受算计,他们没有帮助、援助,而是愚昧地跟着看闹热,是典型地
“看客”。
③骆母:风烛残年、怜爱儿子,是一个可怜的女性。她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只是一味的
担心和牵挂。她身上有着旧社会下层妇女的特点:贫穷、可怜、善良、衰弱和软弱。
2.①“不做控诉”,是指语言风格冷静平实。小说对知青砍树的行为只做客观叙述,而没
有正面指责控诉。
②昏黄的月色、巨大的断树以及鸟儿的悲鸣,营造出暗淡的场景,赋予小说冷峻、凄凉的
审美风格,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③肖疙瘩以生命护树却又不得不协助知青放倒大树,他的无奈和痛苦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
彩。
3.①“世人”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
②“传媒”对世人的各种评论推波助澜;
③“别人”嫉恨两位演奏家合奏的珠联璧合;
④“世人”将悲剧归罪于活着的演奏家。
4.(1)身份的悲剧:作为一个非法移民,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保障。
(2)性格的悲剧:痴迷云彩,无可救药的乐观;钟爱金钱,无法自拔于金钱梦想。(3)
命运的悲剧:为人正直,遭遇坎坷;遇人不善,被人误解;渴望和解,却沟通乏术;挣扎
抵抗,徒劳奔逃,加剧误解。(4)社会的悲剧:社会体制不能善待弱势群体,执法者滥用
暴力,以致于“我”走投无路,终于中弹。
本文发布于:2023-04-28 03:40: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21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