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数学模型

更新时间:2023-04-27 21:54:2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7日发(作者:光棍节英文)

怎样构建数学模型

怎样构建数学模型

一.创设情景

史宁中教授认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

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鲜明地表述了这样的意义:建立模型思想

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

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 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

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

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

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因此,在修订版课标思想指导下,应用题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

本例题的教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着眼于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

容,根据需要选取素材, 使应用题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赋予应用题教学鲜活的生命力,然后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能死板

的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关注大米营养成分 社会生活, 更好的体验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选取生活中结婚祝福诗句 的素材进行创造,可以使应用题的

教学更富情趣,有利于学生情商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减少学生对应

用题的畏惧心理。如,刘雯老师执教《相遇问题》时,先用媒体播放

王明和李华上学的动画情景(王明和李华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两人

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5分钟两人同时到达学校。),诱发

学生观察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寻找新知学习的切入点——唤起相遇问

题的生活经验。接着教师与学生联手,现场模拟表演(王明与李华运

动情况),引导学生用上“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

发”、 “相对而行”、“最后相遇”这几个关键词描述他们的运防火灾安全常识 动过

程。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模拟表演、

打手势等直观生动的演示方式描述王明和李华的运动过程,激发了学

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引

导学生理解“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等关键词的

含义,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相遇问题的模型雏形,为

建立数综测 学模型做好准备。

二.构建模型

修订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

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关注学生

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

在情景创设之后,教师的一般做法是引导学生亲历应用题模型的构建

过程,赋予应用题鲜活的生命力,使学生润物细无地渐入学习佳境罗定学宫 。

如,刘雯老师“相遇问题”这节课,一是先构建“图形模型”。教师

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方法策略和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对问题情挨的读音 境中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梳理(如,图画、图表等)。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清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

系,为有效解决问题做好铺垫;接着,对各种解题策略进行分穷人创业经 析,比

较各种方法的异同,突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最后

在“自主整理——组内交流——展示汇报——分析比较——提炼升华”

等一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

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构建“算式模型”。在学生自主整理

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探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生

独立列式解答,建构起了相遇问题的算式模型。三是构建“数量关系

模型”。引导学生对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

合、抽象与概括,炼出相遇模型背后所蕴含着的结构性关系,并运用

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刻画出这种数学结构——“速度和时间=总速度”,

从而建立相遇问题的基本模型。

三.解释与应用模型

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解释与应用模型的过程。在小学低

年级一般运用综合法解答,到中高年级则需要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分别

使用或者并用,在解释与应用模型这一环节中,一般经过“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验算写答案”四个步骤。设置习题时要注

意,一是要进一步创设问题情景,凸显数学化过程;二是要循序渐进,

有梯度;三是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拓展性,让学生乐于解决实际

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应用意识,使学

生的情商得以培养。如,刘雯老师“相遇问题”这节课,设计了“基

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花词 ”三个层次的、并带有现实背景绿野仙踪好句 的练习,

对相遇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在生活化内容和数学化探索中,

获得知识、方法与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

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步骤可用如下流程来体现:

观察实际情境→发现提出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果。

首先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问题”。这说明发现

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写水的诗 模的起点。然后“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

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这一步中,学生

要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判断等等数学活动,完成模

式抽象,得到模型。这是建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通过模型去

求出结果,并用此结果去解释、讨论它在现实问题中的意义。显然,

数学建模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技能,更

有思想、方法,也有经验积累,其情感态度(如兴趣、自信心、科学

态度等)的培养也会得以落实。


本文发布于:2023-04-27 21:5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51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